CN205248530U - 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48530U
CN205248530U CN201521115037.5U CN201521115037U CN205248530U CN 205248530 U CN205248530 U CN 205248530U CN 201521115037 U CN201521115037 U CN 201521115037U CN 205248530 U CN205248530 U CN 205248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pcb board
pcb
needle
conven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150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min We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Milky-Way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Milky-Way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Milky-Way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150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48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48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48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通过连接针与针座的对接,实现两个PCB板固定安装,便于拆装。在连接针与针座的外沿分别套设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通过磁铁的磁性实现对位,便于连接针与针座的对接,为了使磁铁的磁性不影响PCB板上元器件的电气性能,磁铁选用弱磁性的,不会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另外在磁铁的外沿套设屏蔽圈,用来屏蔽磁铁部分磁性,在确保实现对位的同时减少对元器件的影响。再通过在第一磁铁的外沿呈等边三角形状分布设置的三个红外探测点以及与三个红外探测点相对设置的三个红外感应器,实现精对位。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电源的小型化需求日益加剧,一些小面积的PCB副板因空间原因需要垂直安装在大面积的PCB主板上。一般的设计主要使用连接针将PCB主、副板焊接在一起,为了更好的固定PCB副板,有的还采用了点胶的方式将PCB副板固定在PCB主板上。
实际生产时,传统的组装方式一般先将连接针一端焊接在PCB副板上,再将PCB副板连接针插入PCB主板上,最后将连接针焊接在PCB主板上。但是这样的组装方式有明显的缺点,由于是人工操作,再加上连接针一般都比较细小,且为了方便焊接,连接针会相对设计的长一些,然而这样的设计容易使得安装时不易对位而导致连接针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时进行快速对位的PCB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包括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
所述第一PCB板上设有连接针,所述连接针为圆柱形;所述第一PCB板上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套设在连接针的外沿;所述第一PCB板上设有第一屏蔽圈,所述第一屏蔽圈套设在第一磁铁的外沿;所述第一磁铁的外沿设有三个红外探测点,三个红外探测点呈等边三角形状分布设置;
所述第二PCB板上设有与连接针对接的针座;所述第二PCB板上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套设在所述针座的外沿;所述第二PCB板上设有第二屏蔽圈,所述第二屏蔽圈套设在第二磁铁的外沿;所述第二磁铁的外沿设有与三个红外探测点对应设置的三个红外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针焊接在第一PCB板上,所述针座焊接在第二PCB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CB板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连接针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第一PCB板的四个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CB板上设有元器件,所述元器件的接地引脚与连接针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CB板为PCB副板,第二PCB板为PCB主板;所述PCB主板上固定有一对带孔的端子,所述PCB副板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小孔,并通过螺钉与端子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连接针与针座的对接,实现两个PCB板固定安装,便于拆装。在连接针与针座的外沿分别套设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通过磁铁的磁性实现对位,便于连接针与针座的对接,为了使磁铁的磁性不影响PCB板上元器件的电气性能,磁铁选用弱磁性的,不会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另外在磁铁的外沿套设屏蔽圈,用来屏蔽磁铁部分磁性,在确保实现对位的同时减少对元器件的影响。再通过在第一磁铁的外沿呈等边三角形状分布设置的三个红外探测点以及与三个红外探测点相对设置的三个红外感应器,实现精对位。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是为了确定中心点位置(即为连接针的位置),且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可防止对接时的倾斜以及旋转角度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安装的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PCB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PCB板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第一PCB板;11、连接针;12、第一磁铁;13、第一屏蔽圈;14、红外探测点;2、第二PCB板;21、针座;22、第二磁铁;23、第二屏蔽圈;24、红外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连接针与针座的外沿分别套设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通过磁铁的磁性实现对位。
请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包括第一PCB板1和第二PCB板2;
所述第一PCB板1上设有连接针11,所述连接针11为圆柱形;所述第一PCB板1上设有第一磁铁12,所述第一磁铁12套设在连接针11的外沿;所述第一PCB板1上设有第一屏蔽圈13,所述第一屏蔽圈13套设在第一磁铁12的外沿;所述第一磁铁12的外沿设有三个红外探测点14,三个红外探测点14呈等边三角形状分布设置;
所述第二PCB板2上设有与连接针11对接的针座21;所述第二PCB板2上设有第二磁铁22,所述第二磁铁22套设在所述针座21的外沿;所述第二PCB板2上设有第二屏蔽圈23,所述第二屏蔽圈23套设在第二磁铁22的外沿;所述第二磁铁22的外沿设有与三个红外探测点14对应设置的三个红外感应器24。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连接针与针座的对接,实现两个PCB板固定安装,便于拆装。在连接针与针座的外沿分别套设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通过磁铁的磁性实现对位,便于连接针与针座的对接,为了使磁铁的磁性不影响PCB板上元器件的电气性能,磁铁选用弱磁性的,不会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另外在磁铁的外沿套设屏蔽圈,用来屏蔽磁铁部分磁性,在确保实现对位的同时减少对元器件的影响。再通过在第一磁铁的外沿呈等边三角形状分布设置的三个红外探测点以及与三个红外探测点相对设置的三个红外感应器,实现精对位。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是为了确定中心点位置(即为连接针的位置),且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可防止对接时的倾斜以及旋转角度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针焊接在第一PCB板上,所述针座焊接在第二PCB板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焊接方式,安装较为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CB板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连接针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第一PCB板的四个角。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连接装置设置在PCB板的边缘处,便于对位,且远离元器件则不会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设置在边缘便于内部元器件的布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CB板上设有元器件,所述元器件的接地引脚与连接针相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连接针作为导热器件,元器件将产生的热量通过接地引脚传递到连接针上,再通过连接针传递出去,实现快速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CB板为PCB副板,第二PCB板为PCB主板;所述PCB主板上固定有一对带孔的端子,所述PCB副板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小孔,并通过螺钉与端子连接固定。
请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包括第一PCB板1和第二PCB板2;
所述第一PCB板1上设有连接针11,所述连接针11为圆柱形;所述第一PCB板1上设有第一磁铁12,所述第一磁铁12套设在连接针11的外沿;所述第一PCB板1上设有第一屏蔽圈13,所述第一屏蔽圈13套设在第一磁铁12的外沿;所述第一磁铁12的外沿设有三个红外探测点14,三个红外探测点14呈等边三角形状分布设置;
所述第二PCB板2上设有与连接针11对接的针座21;所述第二PCB板2上设有第二磁铁22,所述第二磁铁22套设在所述针座21的外沿;所述第二PCB板2上设有第二屏蔽圈23,所述第二屏蔽圈23套设在第二磁铁22的外沿;所述第二磁铁22的外沿设有与三个红外探测点14对应设置的三个红外感应器24。
上述的连接针11焊接在第一PCB板1上,所述针座21焊接在第二PCB板2上。采用焊接方式,安装较为牢固。
上述的第一PCB板1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连接针11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第一PCB板1的四个角。将连接装置设置在PCB板的边缘处,便于对位,且远离元器件则不会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设置在边缘便于内部元器件的布线。
上述的第一PCB板1上设有元器件,所述元器件的接地引脚与连接针11相连接。将连接针作为导热器件,元器件将产生的热量通过接地引脚传递到连接针上,再通过连接针传递出去,实现快速散热。
上述的第一PCB板1为PCB副板,第二PCB板2为PCB主板;所述PCB主板上固定有一对带孔的端子,所述PCB副板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小孔,并通过螺钉与端子连接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通过连接针与针座的对接,实现两个PCB板固定安装,便于拆装。在连接针与针座的外沿分别套设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通过磁铁的磁性实现对位,便于连接针与针座的对接,为了使磁铁的磁性不影响PCB板上元器件的电气性能,磁铁选用弱磁性的,不会影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另外在磁铁的外沿套设屏蔽圈,用来屏蔽磁铁部分磁性,在确保实现对位的同时减少对元器件的影响。再通过在第一磁铁的外沿呈等边三角形状分布设置的三个红外探测点以及与三个红外探测点相对设置的三个红外感应器,实现精对位。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是为了确定中心点位置(即为连接针的位置),且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可防止对接时的倾斜以及旋转角度偏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
所述第一PCB板上设有连接针,所述连接针为圆柱形;所述第一PCB板上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套设在连接针的外沿;所述第一PCB板上设有第一屏蔽圈,所述第一屏蔽圈套设在第一磁铁的外沿;所述第一磁铁的外沿设有三个红外探测点,三个红外探测点呈等边三角形状分布设置;
所述第二PCB板上设有与连接针对接的针座;所述第二PCB板上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套设在所述针座的外沿;所述第二PCB板上设有第二屏蔽圈,所述第二屏蔽圈套设在第二磁铁的外沿;所述第二磁铁的外沿设有与三个红外探测点对应设置的三个红外感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针焊接在第一PCB板上,所述针座焊接在第二PCB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连接针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第一PCB板的四个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上设有元器件,所述元器件的接地引脚与连接针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为PCB副板,第二PCB板为PCB主板;所述PCB主板上固定有一对带孔的端子,所述PCB副板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小孔,并通过螺钉与端子连接固定。
CN201521115037.5U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 Active CN205248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15037.5U CN205248530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15037.5U CN205248530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48530U true CN205248530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47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15037.5U Active CN205248530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485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6780A (zh) * 2017-07-14 2017-09-05 太仓永固精密制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弯管堵塞的工业空气净化装置
US10998672B2 (en) 2018-10-12 2021-05-04 At&S Austria Technologie & Systemtechnik Aktiengesellschaft Component carrier structures connected by cooperating magnet structur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6780A (zh) * 2017-07-14 2017-09-05 太仓永固精密制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弯管堵塞的工业空气净化装置
US10998672B2 (en) 2018-10-12 2021-05-04 At&S Austria Technologie & Systemtechnik Aktiengesellschaft Component carrier structures connected by cooperating magnet structur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4853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pcb板
CN102882365A (zh) 一种用于适配器电源的接地方法
CN205283942U (zh) 一种精确对位安装的pcb板
CN205248477U (zh) 一种pcb板间的连接装置
CN203983015U (zh)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和装置
CN207074763U (zh) 一种电缆组件固定装置
CN208423217U (zh) 一种快装接地线
CN206480492U (zh) 一种穿刺式取电压的集成电流互感器
CN206302663U (zh) 一种带助拔器的机箱、插箱面板模块
CN202127357U (zh) 一种适配器电源装置
CN206431928U (zh) 一种电子电路教学实训用网孔板
CN202940471U (zh) 用于配电柜的组合式电源装置
CN208061823U (zh) 新型变压器底座
CN206977412U (zh) 一种带uwb测距模块的背夹
CN205726677U (zh) 一种组合式电路板、组合式电路套件及元件连接件
CN207340270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pcb板
CN205056888U (zh) 一种钢筋弯曲装置
CN205374527U (zh) 一种测试面纵横设置有v形长槽的测试针
CN205353143U (zh) 一种带有限位测试体的测试针
CN102522188B (zh)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CN218526000U (zh) 一种电源布线的线束整理固定装置
CN205506973U (zh) Emi测试天线装置
CN104377085B (zh) 一种线圈接线端子及其带线圈接线端子的接触器
CN208624003U (zh) 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装置
CN205667016U (zh) 带兼容焊盘的印制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Changle City Lake Town Fujian city of Fuzhou Province on the 350200 new gate

Patentee after: Fujian min We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Changle City Lake Town Gate Village 350215 Fujian new city in Fu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Milky-Way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dustri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