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7360U - 电容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电容触摸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47360U CN205247360U CN201520968947.1U CN201520968947U CN205247360U CN 205247360 U CN205247360 U CN 205247360U CN 201520968947 U CN201520968947 U CN 201520968947U CN 205247360 U CN205247360 U CN 2052473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to
- production line
- elargol
- visible area
- rol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容触摸屏。该电容触摸屏包括下线ITO层,所述下线ITO层包括下线ITO可视区和设置在所述下线ITO可视区周围的银胶块区;所述银胶块区边缘与所述下线ITO可视区边缘的距离为0.25-0.35mm。该电容触摸屏可避免下线ITO层与盖板玻璃贴合时银胶块区边缘进入盖板可视区内,以彻底解决盖板玻璃可视区内银胶粉残留对产品外观造成的不良后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和触摸屏技术的发展,将触摸屏应用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上,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已成为当前电子产品发展的潮流。
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容触摸屏包括贴合在一起的盖板玻璃10和下线ITO层20和柔性线路板40。如图6所示,盖板玻璃10包括盖板可视区11和设置在盖板可视区11边框位置的油墨区12。如图2及图3所示,下线ITO层20包括与盖板可视区11相对的下线ITO可视区21和设置在下线ITO可视区21周围的银胶块区22,下线ITO可视区21上设有若干平行间距设置的X方向ITO电极线24,银胶块区22上设有下线银胶线23。盖板玻璃10与下线ITO层20贴合时,盖板可视区11与下线ITO可视区21之间存在贴合公差,贴合公差约的值一般为0.2mm。
在电容触摸屏的制作工艺中,采用银胶印刷工艺在下线ITO层20的ITO可视区外印刷银胶块区22,再采用银胶曝光显影工艺制作下线银胶线23。在现有工艺中,由于银胶印刷与银胶曝光对位ITO靶标不在同一点上导致银胶块区22与下线银胶线23之间需要更大的偏移公差,使得下线银胶线23边缘到银胶块区22边缘的距离需设置在0.35-0.45mm之间,迫使银胶块区22边缘到与下线ITO可视区21边缘的距离在0.05-0.1mm,小于贴合公差的值。银胶块区22边缘到与下线ITO可视区21边缘的距离过小,容易导致下线ITO层20贴合到盖板玻璃10后,无法满足盖板可视区11与下线ITO可视区21的贴合公差而使银胶块区22边缘进入盖板可视区11,对电容触摸屏的产品外观造成不良影响。为避免贴合后银胶块区22进入盖板可视区11,对银胶块区22的印刷和曝光显影工艺操作提出极高要求,否则容易导致下线银胶线23不干净。现有电容触摸屏的下线ITO层20上的银胶块区22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银胶块区22印刷过程中,将银胶块区22印刷在两个X方向ITO电极线24之间的间隙处,其银胶曝光显影过程中,会使两个X方向ITO电极线24之间的银胶难以清除干净,容易导致银粉残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银胶块区边缘到与下线ITO可视区边缘的距离过小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容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触摸屏,包括下线ITO层,所述下线ITO层包括下线ITO可视区和设置在所述下线ITO可视区周围的银胶块区;所述银胶块区边缘与所述下线ITO可视区边缘的距离为0.25-0.35mm。
优选地,所述银胶块区边缘与所述下线ITO可视区边缘的距离为0.3mm。
优选地,所述银胶块区上设有下线银胶线,所述下线银胶线边缘与所述银胶块区边缘的距离为0.1-0.25mm。
优选地,所述下线银胶线边缘与所述银胶块区边缘的距离为0.2mm。
优选地,所述电容触摸屏还包括盖板玻璃、上线ITO层和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与上线ITO层和下线ITO层相连,上线ITO层和下线ITO线通过下线OCA光学胶贴合在一起;上线ITO层与盖板玻璃通过上线OCA光学胶贴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盖板玻璃包括盖板可视区和设置在盖板可视区边框位置的油墨区;所述盖板可视区与所述下线ITO可视区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下线ITO层包括若干平行间距设置的X方向ITO电极线,任意两个所述X方向ITO电极线之间的间隙相对位置的银胶块区上设有避空位。
优选地,所述银胶块区的避空位边缘与所述X方向ITO电极线边缘的距离为0.25-0.45mm。
优选地,所述电容触摸屏还包括盖板玻璃、上线ITO层和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与上线ITO层和下线ITO层相连,上线ITO层和下线ITO线通过下线OCA光学胶贴合在一起;上线ITO层与盖板玻璃通过上线OCA光学胶贴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盖板玻璃包括盖板可视区和设置在盖板可视区边框位置的油墨区;所述盖板可视区与所述下线ITO可视区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容触摸屏的下线ITO层中,银胶块区边缘与下线ITO可视区边缘距离为0.25-0.35mm,使其大于现有技术中银胶块区边缘到与下线ITO可视区边缘,使银胶块区边缘与下线ITO可视区边缘距离满足贴合公差,从而避免下线ITO层与盖板玻璃贴合时银胶块区边缘进入盖板可视区内,以彻底解决盖板玻璃可视区内银胶粉残留对产品外观造成的不良后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容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容触摸屏的下线ITO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下线ITO层的银胶块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下线ITO层的银胶块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盖板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盖板玻璃;11、盖板可视区;12、油墨区;20、下线ITO层;21、下线ITO可视区;22、银胶块区;221、避空位;23、下线银胶线;24、X方向ITO电极线;30、上线ITO层;40、柔性线路板;50、下线OCA光学胶;60、上线OCA光学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电容触摸屏。如图1所示,该电容触摸屏包括盖板玻璃10、上线ITO层30、下线ITO层20和柔性线路板40。其中,柔性线路板40与上线ITO层30和下线ITO层20相连,上线ITO层30和下线ITO线通过下线OCA光学胶50贴合在一起,上线ITO层30与盖板玻璃10通过上线OCA光学胶60贴合在一起。如图6所示,盖板玻璃10包括盖板可视区11和设置在盖板可视区11边框位置的油墨区12。下线ITO层20包括与盖板可视区11相匹配的下线ITO可视区21和设置在下线ITO可视区21周围的银胶块区22,下线ITO可视区21上设有若干平行间距设置的X方向ITO电极线24,银胶块区22上设有用于连接X方向ITO电极线24和柔性线路板40的下线银胶线23。可以理解地,盖板玻璃10与上线ITO层30和下线ITO层20贴合时,盖板可视区11与下线ITO可视区21之间存在贴合公差,若银胶块区22与下线ITO可视区21之间距离小于该贴合公差,则容易导致银胶块区22边缘进入盖板可视区11,影响电容触摸屏的产品外观。
本实施例中,银胶块区22边缘与下线ITO可视区21边缘的距离为0.25-0.35mm,以使该距离大于盖板可视区11与下线ITO可视区21之间的贴合公差0.2mm,从而避免下线ITO层20与盖板玻璃10贴合时,银胶块区22边缘进入盖板可视区11而对产品外观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提高电容触摸屏的生产良率。优选地,银胶块区22边缘与下线ITO可视区21边缘的距离为0.3mm。
具体地,银胶块区22上设有下线银胶线23,为使银胶块区22边缘与下线ITO可视区21边缘的距离为0.25-0.35mm。在下线ITO层20的下线银胶线23的印刷和曝光工艺中,分别采用印刷机和曝光机抓取ITO靶标,降低X方向ITO电极线24、银胶印刷和银胶曝光三者对位误差,从而实现下线ITO层20的下线ITO可视区21以外的有限空间内缩小下线银胶线23边缘与银胶块区22边缘的距离为0.1-0.25mm,使得银胶块区22边缘与下线ITO可视区21边缘的距离为0.25-0.35mm。优选地,下线银胶线23边缘与银胶块区22边缘的距离为0.2mm。
具体地,下线ITO层20包括若干平行间距设置的X方向ITO电极线24,任一X方向ITO电极线24通过一下线银胶线23与柔性线路板40相连。如图2、图3所示,任一X方向ITO电极线24在部分设置在下线ITO可视区21内,另一部分设置在下线ITO可视区21外而与下线银胶线23相连。在印刷银胶块区22时,将银胶块区22印刷在X方向ITO电极线24位于下线ITO可视区21以外的部分上;然后通过曝光、显影、蚀刻等工艺制作下线银胶线23。由于任意两个X方向ITO电极线24之间存在间隙,容易导致印刷的银胶块区22厚度不均,在蚀刻过程中容易导致两个X方向ITO电极线24的间隙位置的银胶清除不干净,从而残留银胶粉。
为避免任意X方向ITO电极线24的间隙部分银胶粉残留的问题,在任意两个X方向ITO电极线24之间的间隙相对位置的银胶块区22上设有避空位221,形成如图5所示的使得银胶块区22。具体地,银胶块区22的避空位221边缘与X方向ITO电极线24边缘的距离为0.25-0.45mm。通过银胶块区22的避空位221的设置,避开任意两个X方向ITO电极线24的间隙位置印刷银胶,从而彻底解决两个X方向ITO电极线24间隙中银胶粉残留问题,以提高电容触摸屏的生产良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和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具体情况,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电容触摸屏,包括下线ITO层(20),所述下线ITO层(20)包括下线ITO可视区(21)和设置在所述下线ITO可视区(21)周围的银胶块区(22);其特征在于,所述银胶块区(22)边缘与所述下线ITO可视区(21)边缘的距离为0.25-0.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银胶块区(22)边缘与所述下线ITO可视区(21)边缘的距离为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银胶块区(22)上设有下线银胶线(23),所述下线银胶线(23)边缘与所述银胶块区(22)边缘的距离为0.1-0.2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银胶线(23)边缘与所述银胶块区(22)边缘的距离为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触摸屏还包括盖板玻璃(10)、上线ITO层(30)和柔性线路板(40);柔性线路板(40)与上线ITO层(30)和下线ITO层(20)相连,上线ITO层(30)和下线ITO线通过下线OCA光学胶(50)贴合在一起;上线ITO层(30)与盖板玻璃(10)通过上线OCA光学胶(60)贴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玻璃(10)包括盖板可视区(11)和设置在盖板可视区(11)边框位置的油墨区(12);所述盖板可视区(11)与所述下线ITO可视区(21)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ITO层(20)包括若干平行间距设置的X方向ITO电极线(24),任意两个所述X方向ITO电极线(24)之间的间隙相对位置的银胶块区(22)上设有避空位(2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银胶块区(22)的避空位(221)边缘与所述X方向ITO电极线(24)边缘的距离为0.25-0.45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触摸屏还包括盖板玻璃(10)、上线ITO层(30)和柔性线路板(40);柔性线路板(40)与上线ITO层(30)和下线ITO层(20)相连,上线ITO层(30)和下线ITO线通过下线OCA光学胶(50)贴合在一起;上线ITO层(30)与盖板玻璃(10)通过上线OCA光学胶(60)贴合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玻璃(10)包括盖板可视区(11)和设置在盖板可视区(11)边框位置的油墨区(12);所述盖板可视区(11)与所述下线ITO可视区(21)相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68947.1U CN205247360U (zh) | 2015-11-30 | 2015-11-30 | 电容触摸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68947.1U CN205247360U (zh) | 2015-11-30 | 2015-11-30 | 电容触摸屏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47360U true CN205247360U (zh) | 2016-05-18 |
Family
ID=55946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68947.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47360U (zh) | 2015-11-30 | 2015-11-30 | 电容触摸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47360U (zh) |
-
2015
- 2015-11-30 CN CN201520968947.1U patent/CN20524736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49814A (zh) |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
US9740315B2 (en) |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9213430B2 (en) | Touch panel | |
CN203588240U (zh) | 单层玻璃电容式触摸屏 | |
CN103116433A (zh) | 一种单片玻璃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简称ogs及其制造工艺 | |
US20120319964A1 (en) | Touch sensing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203217549U (zh) | 一种触控模组 | |
CN105528129A (zh) | 一种基于超薄sensor的GG结构触摸屏制作方法 | |
CN205247360U (zh) | 电容触摸屏 | |
CN205983436U (zh)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 |
CN202795326U (zh)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 |
CN103853410A (zh) | 一种ogs触摸屏的功能片制作工艺 | |
CN105487711A (zh) | 电容触摸屏 | |
CN203720818U (zh) | 单片式电容触摸屏 | |
CN104881173A (zh) | 触控面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 |
CN203801144U (zh) | 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排布结构及显示装置 | |
CN202736014U (zh)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 |
CN202652688U (zh) | 用于连接触摸屏和液晶模块的软性线路板 | |
CN202533921U (zh) | 一种超薄电容式触控屏 | |
CN206115413U (zh) | on‑cell模组防止触控FPC撕裂的触显一体模组 | |
CN105528123A (zh) | 触控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472954A (zh) | 一种改进的ogs超薄触摸屏制作方法 | |
CN204028873U (zh) | 一种基于耐高温和激光蚀刻油墨的单玻璃结构电容触控屏 | |
CN103472964A (zh) | 柔性电容屏制作工艺及柔性电容屏 | |
CN204155258U (zh) | 触控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