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2621U - 一种气膜建筑及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膜建筑及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42621U
CN205242621U CN201520895054.9U CN201520895054U CN205242621U CN 205242621 U CN205242621 U CN 205242621U CN 201520895054 U CN201520895054 U CN 201520895054U CN 205242621 U CN205242621 U CN 205242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lm
main pipeline
membrane building
pneumatic membrane
exhaust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950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肖龙
王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raodwel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raodwel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raodwel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raodwel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950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42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42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42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膜建筑排气装置,用于双层气膜排气,所述气膜建筑排气装置包括:主管道、支管道与排风孔,所述排风孔开设于气膜建筑的基材上,所述主管道设置在气膜建筑的基材上,所述支管道连接在主管道上,所述主管道与排风孔连通,所述支管道一端伸入气膜建筑的双层气膜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膜空间内,双层膜夹层中设置排气支管,并将排气支管与外界连通的主管道连接在一起,将气膜空间内的浊气排放到气膜空间外,由于排气支管气流的流通量较小,能够在不影响气膜空间内气压稳定的情况下,排出浊气。

Description

一种气膜建筑及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装置,特别是一种气膜建筑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气膜建筑是利用气膜结构为主体的建筑系统。气膜结构作为大跨度建筑结构的一种,采用了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利用空气压力支撑膜体来覆盖大跨度空间。其原理是:将膜材固定于地面基础结构周边,利用供风系统让室内气压上升到一定压力后,使屋顶内外产生压力差以抵抗外力。由于利用气压来支撑,无需任何梁柱,所以可得到更大的完全净空的建筑空间。
现有技术中,气膜建筑为了增加隔热效果,通常采用双层气膜结构,且双层膜之间的气流缺乏流动。气膜建筑由于其密闭性的特点,气膜空间内的废气容易聚集在某些空气不循环的狭小空间,尤其是双层膜的夹层中,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膜建筑排气装置,能够排出气膜空间内气流流动死角处的浊气,以及双层膜夹层之间流动性较慢的污浊空气,提高气膜空间内的空气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膜建筑排气装置,用于双层气膜排气,所述气膜建筑排气装置包括:主管道、支管道与排风孔,所述排风孔开设于气膜建筑的基材上,所述主管道设置在气膜建筑的基材上,所述支管道连接在主管道上,所述主管道与排风孔连通,所述支管道一端伸入气膜建筑的双层气膜中。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道两端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将主管道两端密封。
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为堵头,所述堵头与主管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堵头设有内螺纹,所述主管道设有外螺纹,所述堵头螺纹连接在主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孔内设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一端与主管道连通另一端伸出排风孔外。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管与主管道之间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所述排风管伸出排风孔外的一端面向地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管伸出排风孔的一端开口处设有防尘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道与主管道之间通过三通接头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管道与气膜连接处设有魔术贴。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管道伸入双层气膜内的长度至少为50c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还提供一种气膜建筑,所述气膜建筑设有上述所述的气膜建筑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膜空间内,双层膜夹层中设置支管道,并将支管道与外界连通的主管道连接在一起,将气膜空间内的浊气排放到气膜空间外,由于排气支管气流的流通量较小,能够在不影响气膜空间内气压稳定的情况下,排出浊气。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膜建筑与排气装置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材;2、气膜;21、独立空间;3、主管道、31、支管道;32、排风孔;33、排风管;34、密封装置;35、三通接头;36、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列1
请参阅图1,一种气膜2建筑排气装置,用于双层气膜2排气,其中,气膜2建筑包括:基材1与气膜2,基材1按预建设气膜2建筑形状,铺设在平整好的底面上,用密封胶将基材1与地面结合处进行密封处理,将气膜2密封固定在基材1上,向气膜2内送入空气,气膜2向上浮起形成气膜2空间,气膜2为双层气膜2,双层气膜2的夹层划分为多个从基材1处延伸至气膜2空间顶部的独立空间21,独立空间21与独立空间21邻近的边缘处的两层气膜2密封焊接在一起。气膜2建筑排气装置包括:主管道3、支管道31与排风孔32,排风孔32开设于气膜2建筑的基材1上,主管道3设置在气膜2建筑的基材1上,支管道31设置在主管道3上,主管道3与排风孔32连通,支管道31伸入气膜2建筑的双层气膜2中,排风孔32为纵向贯穿基材1的通孔,通孔的形状包括(不限于):圆形与方形。
主管道3两端设有密封装置34,密封装置34设置在主管道3两端用于引导气流从排风口排出,密封装置34为堵头,堵头与主管道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具体地,堵头上设有内螺纹(图未示),主管道3上设有与内螺纹(图未示)配合的外螺纹,将堵头旋转固定在主管道3两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密封装置34能够选用其他装置,如:密封膜,或先在主管道3两端裹覆一层密封膜,然后将堵头固定在主管道3两端。
排风口内设有排风管33,排风管33一端与主管道3连通另一端伸出排风孔32外,排风管33与主管道3之间通过三通接头35连接,三通接头35中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接头与主通道相连,三通接头35中与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接头垂直的接头与排风管33相连,排风管33伸出排风孔32外的一端弯曲且面向面向地面,排风管33伸出排风孔32的一端开口处设有防尘装置(图未示),防尘装置套装在排风管33的伸出排风孔32的一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防尘装置能够设置在排风管33的管内。防尘装置包括(不限于):防尘网、百叶或防尘海绵。
主管道3上均匀排布有多个支管道31,支管道31个数与双层气膜2形成的独立独立空间21相对应,支管道31与主管道3之间通过三通接头35相连,三通接头35中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接头与主通道相连,三通接头35中与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接头垂直的接头与支管道31相连,支管道31的另一端伸入到与支管道31相对应的独立空间21中,支管道31从独立空间21底部伸入到独立空间21内,支管道31与气膜2连接处设有魔术贴36,魔术贴36将气膜开口处固定在支管道31上,支管道伸入气膜内的长度为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膜空间内,双层膜夹层中设置支管道,并将支管道与外界连通的主管道连接在一起,将气膜空间内的浊气排放到气膜空间外,由于排气支管气流的流通量较小,能够在不影响气膜空间内气压稳定的情况下,排出浊气。
实施列2
请参阅图1,一种气膜2建筑排气装置,用于双层气膜2排气,其中,气膜2建筑包括:基材1与气膜2,基材1按预建设气膜2建筑形状,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将气膜2密封固定在基材1上,向气膜2内送入空气,气膜2向上浮起形成气膜2空间,气膜2为双层气膜2,双层气膜2的夹层划分为多个从基材1处延伸至气膜2空间顶部的独立独立空间21,独立空间21与独立空间21邻近的边缘处的两层气膜2密封缝合在一起。气膜2建筑排气装置包括:主管道3、支管道31与排风孔32,排风孔32开设于气膜2建筑的基材1上,主管道3设置在气膜2建筑的基材1上,支管道31设置在主管道3上,主管道3与排风孔32连通,支管道31伸入气膜2建筑的双层气膜2中,排风孔32为纵向贯穿基材1的通孔,通孔的形状包括(不限于):圆形与方形。
主管道3两端设有密封装置34,密封装置34设置在主管道3两端用于引导气流从排风口排出,密封装置34为堵头,堵头与主管道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具体地,堵头上设有内螺纹(图未示),主管道3上设有与内螺纹(图未示)配合的外螺纹,将堵头旋转固定在主管道3两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密封装置34能够选用其他装置,如:密封膜,或先在主管道3两端裹覆一层密封膜,然后将堵头固定在主管道3两端。
排风口内设有排风管33,排风管33一端与主管道3连通另一端伸出排风孔32外,排风管33与主管道3之间通过三通接头35连接,三通接头35中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接头与主通道相连,三通接头35中与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接头垂直的接头与排风管33相连,排风口伸出排风口外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开口(图未示)与第二开口(图未示),其中第一开口面向地面,第二开口与地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内均设有气阀(图未示),气阀能够控制流经气阀气流大小,甚至关闭气阀,第一开口还设有防尘装置(图未示),第二开口连接有送风机(图未示)。正常情况下,第二开口气阀关闭,第一开口气阀调整排气速度,使排气速度不影响气膜空间内正常气压,当气膜空间内气压不正常时,如送风设备损坏,则第一开口气阀关闭,第二开口气阀打开送风机工作,向膜内紧急充气。当然在实际应用中,防尘装置能够设置在排风管33的管内。防尘装置包括(不限于):防尘网、百叶或防尘海绵。
主管道3上均匀排布有多个支管道31,支管道31个数与双层气膜形成的独立独立空间21相对应,支管道31与主管道3之间通过三通接头35相连,三通接头35中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接头与主通道相连,三通接头35中与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接头垂直的接头与支管道31相连,支管道31的另一端伸入到与支管道31相对应的独立空间21中,支管道31从独立空间21底部伸入到独立空间21内,支管道31与气膜连接处设有魔术贴36,魔术贴36将气膜开口处固定在支管道31上,支管道伸入气膜内的长度为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膜空间内,双层膜夹层中设置支管道,并将支管道与外界连通的主管道连接在一起,将气膜空间内的浊气排放到气膜空间外,由于排气支管气流的流通量较小,能够在不影响气膜空间内气压稳定的情况下,排出浊气。本实用新型在排气管上开设有双开口,并在双开口上设置气阀,通过调整气阀保证排气量不影响气膜空间内的正常气压,且双开口中的其中一个开口还连接有紧急送风机,当气膜空间内气压异常时,提供紧急充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气膜建筑排气装置,用于双层气膜排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建筑排气装置包括:主管道、支管道与排风孔,所述排风孔开设于气膜建筑的基材上,所述主管道设置在气膜建筑的基材上,所述支管道连接在主管道上,所述主管道与排风孔连通,所述支管道一端伸入气膜建筑的双层气膜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膜建筑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两端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将主管道两端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气膜建筑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为堵头,所述堵头与主管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膜建筑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孔内设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一端与主管道连通另一端伸出排风孔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气膜建筑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与主管道之间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所述排风管伸出排风孔外的一端面向地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气膜建筑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伸出排风孔的一端开口处设有防尘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膜建筑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与主管道之间通过三通接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气膜建筑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伸入双层气膜内的长度至少为50cm。
9.一种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建筑设有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气膜建筑排气装置。
CN201520895054.9U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气膜建筑及排气装置 Active CN205242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5054.9U CN205242621U (zh)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气膜建筑及排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5054.9U CN205242621U (zh)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气膜建筑及排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42621U true CN205242621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41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95054.9U Active CN205242621U (zh)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气膜建筑及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4262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4318A1 (zh) * 2016-09-22 2018-03-29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及其内通风管道结构
WO2018054322A1 (zh) * 2016-09-22 2018-03-29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及其外接风管结构
CN110835958A (zh) * 2019-11-25 2020-02-25 马人欢 空气对流式气膜建筑
CN112379625A (zh) * 2020-11-20 2021-02-19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应对强台风的双层气枕单元内压控制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4318A1 (zh) * 2016-09-22 2018-03-29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及其内通风管道结构
WO2018054322A1 (zh) * 2016-09-22 2018-03-29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及其外接风管结构
CN110835958A (zh) * 2019-11-25 2020-02-25 马人欢 空气对流式气膜建筑
CN110835958B (zh) * 2019-11-25 2021-11-26 岳伟 空气对流式气膜建筑
CN112379625A (zh) * 2020-11-20 2021-02-19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应对强台风的双层气枕单元内压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42621U (zh) 一种气膜建筑及排气装置
CN105052754B (zh) 层式组装养猪舍
CN107726522A (zh) 进风量可调的厂房通风装置
CN207065793U (zh) 一种节能建筑的通风装置
CN205747156U (zh) 智能新风换气换热净化机
CN205161438U (zh) 一种自然通风的梅花鹿圈舍
CN204002888U (zh) 一种新型隧道通风装置
CN205882421U (zh) 一种防水配电箱
CN208633276U (zh) 一种气膜建筑排气装置
CN206113248U (zh)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位置可调式出风装置
CN205505289U (zh) 一种洞窟遗址加压防水汽扩散通风系统
CN205567158U (zh) 横向环流通风装置
CN206091553U (zh) 一种光伏降温露营帐篷
CN207940241U (zh) 增氧格及增氧装置
CN203571977U (zh) 空调器用密封装置及空调器
CN208059203U (zh)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CN209535074U (zh) 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
CN202663923U (zh) 猪舍淋水降温系统
CN207230842U (zh) 一种集成新风除湿系统
CN206159542U (zh) 一种蝶形三向阀
CN201555326U (zh) 一种钳形开启式通风器
CN207073205U (zh)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防水板
CN207661942U (zh) 一种灵活调节风向的空气净化器出风装置
CN203878741U (zh) 一种通风钢结构
GB698798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ver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ivotally mounted panel for openings, and more particularly for marine hatchway open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b1-603, building B, Kexing Science Park, 15 Keyuan Road, Science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ROADWELL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o.3, 12 / F, unit 2, building B, Kexing Science Park, No.15 Keyuan Road, Central Distric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ROADWELL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