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32405U - 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32405U
CN205232405U CN201521063457.3U CN201521063457U CN205232405U CN 205232405 U CN205232405 U CN 205232405U CN 201521063457 U CN201521063457 U CN 201521063457U CN 205232405 U CN205232405 U CN 205232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film
improvement
high pitch
type high
pneumatic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634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克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0634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32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32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32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主要为提供一种具有改良音膜、结合音膜和磁铁的一体式支架、以及整合上华司及垫圈为一体的高音单体,包括:一底架;一改良一体式支架,具有一上夹架槽以及一下夹架槽,并组设于该底架;至少一磁铁,组设于该下夹架槽中;一改良音膜,组设于该上夹架槽中;以及一整合上华司及垫圈的外套底架,具有多个开口以及一外套部,并套设于该底架、该支架、该至少一磁铁及该改良音膜外;其中该改良音膜包括一薄膜层以及一电路薄膜层,该电路薄膜层藉由一电解接合层固定于该薄膜层的一侧。

Description

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音单体,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
背景技术
气动式高音单体为一种常应用在高级喇叭内的结构,在现今的社会中是被广泛使用的高级音响设备。图1为一简易示意图,用以说明现有气动式高音单体内部的发声构造,请参照图1,现有高音单体的发声原理是藉由置放在磁铁支架上的多块磁铁2以及一上方的音膜1,音膜1是打褶的、松松的挂在音膜支架上,而音膜1位于多块磁铁2的间隙内,当高音单体通电后,磁力交替挤压弯曲皱褶的音膜1,会将音膜1推开,空气就随着音频而挤压发出声音S。这样的设计有很高的效率,音膜1上的强大磁力可降低有效质量电抗或音频阻抗,这也是“气动式变压器”名称的由来。由上述内容可知,气动式高音是将平面音膜加以折叠然后运用挤压的原理驱动空气,由于驱动的空气量比传统平面振膜更多,因此效率更高。
图2为一示意图,用以说明现有气动式高音单体结构中音膜的结构,图3为一示意图,用以说明现有气动式高音单体的整体结构。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气动式高音单体结构中,音膜1的结构包括一导电的铝膜层11、一背胶层13以及一薄膜层15,铝膜层11大都是利用背胶层13来固定在薄膜层15上。由于目前业界中可用的背胶层13都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此种固定方式会使得气动式高音单体整体结构的厚度变得较厚,另一方面,音膜1及多块磁铁2又分别各自以音膜支架111以及磁铁支架113固定,再经由分开独立的上华司115、下华司117和垫圈119予以结合在一起,因此会让整体结构扩大,进而无法将气动式高音单体的结构应用在耳机等小尺寸的喇叭中;另一方面,也因为一般耳机的发声结构都是使用平面振膜,或是动圈单体,平衡电枢式单体,抑或是这3种的交互混用,进而导致无法将气动式高音结构应用在耳机的小尺寸结构中,也对耳机等小尺寸发声装置的设计造成了限制,使耳机的音质无法进一步提升。
基于上述理由,如果能将音膜的厚度变薄,结构一体化,使气动式高音结构尺寸变小的同时也将气动式高音结构应用在耳机等小尺寸的发声装置中,让耳机发出的声音达到更饱满的境界,乃是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主要为提供一种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包括:一底架;一支架,具有一上夹架槽以及一下夹架槽,并组设于该底架;至少一磁铁,组设于该下夹架槽中;一改良音膜,组设于该上夹架槽中;以及一外套底架,具有多个开口以及一外套部,并套设于该底架、该支架、该至少一磁铁及该改良音膜外;其中该改良音膜包括一薄膜层以及一电路薄膜层,该电路薄膜层藉由一电解接合层固定于该薄膜层的一侧。
较佳地,该至少一磁铁为栅形磁铁。
较佳地,该电路薄膜层由无胶铜材质制成。
较佳地,该至少一磁铁为一铷铁。
较佳地,该改良音膜为打褶结构。
较佳地,该支架为一体式支架。
较佳地,该外套底架整合一上华司及一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好处与创新特征将可由以下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范例连同附图而得知。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现有气动式高音单体内部的发声构造的简易示意图;
图2为说明现有气动式高音单体结构中音膜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说明现有气动式高音单体的整体结构;
图4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改良音膜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结构的示意图;以及
图6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内部的发声构造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音膜
2磁铁
3改良音膜
11铝膜层
13背胶层
15、33薄膜层
111音膜支架
113磁铁支架
115上华司
117下华司
119垫圈
31电路薄膜层
35电解接合层
41底架
43改良一体式支架
45磁铁
47外套底架
431下夹架槽
433上夹架槽
471开口
473外套部
S声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图4为一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改良音膜的结构。请参照图4,在说明时是将改良音膜3用平整的状态表示,而在实际使用时改良音膜3为打褶结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改良音膜3包括一电路薄膜层31以及一薄膜层33,且通过电解接合的方式将电路薄膜层31固定于薄膜层33的一侧,如图4所示,电路薄膜层31藉由电解接合的方式通过一电解接合层35固定于薄膜层33的一侧,为了方便辨识,各个电解接合层的厚度并未依照实际的比例绘示,实际的电解接合层35的厚度比图中所示的更薄,基本上可以无视电解接合层35的存在。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采用无胶铜作为所述的电路薄膜层31,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路薄膜层31的材质不限于无胶铜,任何其他可导电并且可通过电解接合的方式固定于薄膜层33上的材质皆为合适的材质。由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音膜3只包括电路薄膜层31以及薄膜层33,相较于图2所示的包括铝膜层11、背胶层13以及薄膜层15共三层结构的现有音膜1,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音膜3成功将音膜的厚度变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音膜3非常适合应用于如耳机等小尺寸的发声装置中。
图5为一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结构。请同时参照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包括:一底架41,为一密封组件;一改良一体式支架43,具有一上夹架槽433以及一下夹架槽431,并组设于底架41;一磁铁45,组设于下夹架槽431中;一打褶的改良音膜3,组设于上夹架槽433中;以及一整合上华司及垫圈的外套底架47,具有多个开口471以及一外套部473,并套设于上述各组件外使之合为一体;其中改良音膜3包括一电路薄膜层31以及一薄膜层33,电路薄膜层31通过一电解接合层35固定于薄膜层33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改良了现有音膜结构厚度较厚,而且音膜及磁铁又分别各自以支架固定,再经由分开独立的上华司,下华司和垫圈予以结合在一起的缺点,将具有改良音膜3及改良一体式支架43架设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的中心,接着于改良一体式支架43的下夹架槽431,组设一组磁铁45,磁铁45是多个长条形状所组成的栅形磁铁,并且该栅形磁铁是装设于下夹架槽431中,并且装设后栅形磁铁间会有空隙,当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通电后,磁力交替挤压弯曲皱褶的改良音膜3,会将改良音膜3推开,空气就随着音频而挤压发声并通过开口471穿出,这样的设计有很高的效率并具有较小的尺寸,改良音膜3上的强大磁力可降低有效质量电抗或音频阻抗。
接着将底架41组设于改良一体式支架43的下方,以及将外套底架47叠设于支架43上,并且外套底架47上的多个开口471为长条形状的开口,该长条形状的开口的方向与该栅形磁铁的方向平行,以让声音能够不受阻碍地从开口471穿出。最后利用外套底架47的外套部473套于前述组设好的所有组件外侧,再以溶胶将各个组件黏着固定后及完成本实用新型。此处是以溶胶方式将各组件固定,但不以此为限,仍可以用其他方式如螺丝、螺母的组装方式等来将各组件结合固定。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磁铁45采用铷铁。
图6为一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内部的发声构造。请同时参照图4、图5以及图6,其中中心部分即为改良一体式支架43上打褶的改良音膜3,改良音膜3的下方磁铁45为栅形磁铁,当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通电后,磁力交替挤压弯曲皱褶的改良音膜3,会将改良音膜3推开,空气就随着音频而挤压发声并通过开口471穿出,发出的声音S会从上方穿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有很高的效率并具有较小的尺寸,改良音膜3上的强大磁力可降低有效质量电抗或音频阻抗。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良音膜,利用电解接合的方式将无胶铜构成的电路薄膜层固定于薄膜层的一侧,使得改良音膜结构整体的厚度得以大幅变薄,再加上改良一体式支架及高度整合的外部结构,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即可安装于耳机等小尺寸的发声装置中。再者,当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安装于耳机等小尺寸的发声装置中时,因为与现有的平面振膜耳机的原理不同,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气动式的原理来进行发声,因此可让耳机发出的声音音质更佳并达到饱满的境界。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Claims (7)

1.一种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架;
一支架,具有一上夹架槽以及一下夹架槽,并组设于该底架;
至少一磁铁,组设于该下夹架槽中;
一改良音膜,组设于该上夹架槽中;以及
一外套底架,具有多个开口以及一外套部,并套设于该底架、该支架、该至少一磁铁及该改良音膜外;
其中该改良音膜包括一薄膜层以及一电路薄膜层,该电路薄膜层藉由一电解接合层固定于该薄膜层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磁铁为栅形磁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薄膜层由无胶铜材质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磁铁为一铷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其特征在于,该改良音膜为打褶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其特征在于,该外套底架整合一上华司以及一垫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其特征在于,该支架为一体式支架。
CN201521063457.3U 2015-12-21 2015-12-21 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 Active CN205232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3457.3U CN205232405U (zh) 2015-12-21 2015-12-21 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3457.3U CN205232405U (zh) 2015-12-21 2015-12-21 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32405U true CN205232405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90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63457.3U Active CN205232405U (zh) 2015-12-21 2015-12-21 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324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06985A1 (zh) * 2015-12-21 2017-06-29 邓克忠 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
WO2017214855A1 (zh) * 2016-06-14 2017-12-21 邓克忠 一种气动式单体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06985A1 (zh) * 2015-12-21 2017-06-29 邓克忠 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
US10623848B2 (en) 2015-12-21 2020-04-14 Ko-Chung Teng Pneumatic tweeter unit having improved sound diaphragm and structure
WO2017214855A1 (zh) * 2016-06-14 2017-12-21 邓克忠 一种气动式单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83802U (zh) 一种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209283487U (zh) 双面发声器件和电子产品
US20170347200A1 (en) Speaker
CN107249163B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105282665B (zh) 微型扬声器
CN205051866U (zh) 发声装置
CN205232405U (zh) 具有改良音膜及结构的气动式高音单体
CN102325291A (zh) 喇叭振膜、喇叭和移动终端
CN201213315Y (zh) 带式高频扬声器
CN203722806U (zh) 一种扬声器膜片及装配有该膜片的扬声器
CN106341761A (zh) 一种多磁路结构的扬声器
CN101754078A (zh) 驻极体背极式双振膜电声致动器及其制法
US20140376759A1 (en) Loudspeaker having carbon nanotubes
US10779087B2 (en) Vibration diaphragm
CN106488367B (zh) 一种超薄喇叭及其便携式音响
CN205356657U (zh) 一种360°全方位发声低音、中音、高音组合扬声器
CN204993841U (zh) 微型扬声器
US20180367889A1 (en) Sound Generator
CN204810536U (zh) 音圈振膜一体式结构
CN104618840B (zh) 一种高声压输出的受话器
CN202617343U (zh) 电动式扬声器
CN206908825U (zh) 一种发声装置中的振动系统及发声装置
US10708695B2 (en) Vibration membrane
CN207304907U (zh) 扬声器磁路系统及扬声器
CN206226705U (zh) 一种驻极体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