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31771U - 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31771U
CN205231771U CN201520781720.6U CN201520781720U CN205231771U CN 205231771 U CN205231771 U CN 205231771U CN 201520781720 U CN201520781720 U CN 201520781720U CN 205231771 U CN205231771 U CN 205231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iece
charger
hole
draw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817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旦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i Tong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i Tong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i Tong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i Tong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817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31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31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31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电路板、线夹和电源线,壳体的后壳壁上开设有卡槽孔,电源线上设有箍匝部,箍匝部在靠壳体内部的一端凸设有卡固环,线夹套设于电源线上并卡嵌于卡槽孔中,线夹包括上下对接并锁固的下夹件和上夹件,上夹件底面和下夹件的顶面之间设有供电源线穿过的通孔,上夹件和下夹件设有容纳和定位卡固环的容纳槽,上夹件上还设有第一挡抵部和第二挡抵部,卡槽孔的内孔缘处设有抵住第一挡抵部内侧面的第一挡块,壳体内部的靠后壳壁处设有压在上夹件顶面上并与第二挡抵部的后侧面抵接的第二挡块。本实用新型由线夹夹紧电源线,再由线夹与壳体后壳壁处的卡槽孔、第一挡块、第二挡块等结构相配合而稳固地将电源线固定住。

Description

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有效防止电源线脱离的电池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都具有可反复充电的电池,从而方便携带和使用,而为这些电池充电的充电器通常分为带电源线和不带电源线两种。
带电源线的充电器,其电源线自充电器内部的电路板上延伸并自充电器的外壳穿出,电源线跟充电器的外壳之间通常没有固定,则极易导致电源线自充电器脱离,从而导致充电器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能有效防止电源线脱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和连接到电路板并自壳体的后壳壁穿出的电源线,所述壳体的后壳壁上开设有供电源线穿出的卡槽孔,所述电源线的与所述卡槽孔位置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箍匝部,所述箍匝部在靠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凸设有卡固环,所述充电器进一步包括套设于所述电源线上并卡嵌于所述卡槽孔中的线夹,所述线夹包括上下对接并锁固的下夹件和上夹件,所述上夹件底面和下夹件的顶面之间还设置有贯穿线夹前后两端以供电源线穿过的通孔,所述上夹件和下夹件均在靠后端处设有相互配合以容纳和定位所述卡固环的容纳槽,所述上夹件上还设有位于上夹件后端并平行于壳体后壳壁的第一挡抵部和位于上夹件前端的第二挡抵部,所述卡槽孔的内孔缘处设有向卡槽孔内部凸出以抵挡住第一挡抵部内侧面的第一挡块,所述壳体内部的靠后壳壁处还设置有压在上夹件顶面上并与第二挡抵部的后侧面相抵接的第二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底座和上盖相互扣合形成,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自底板后端向上延伸的第一后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上盖包括顶板和自顶板后端向下延伸以抵于底座的第一后板顶缘上的第二后板,所述第二后板和第一后板之间还开设有供电源线穿出的卡槽孔,所述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均设置于上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件底面设有通槽,下夹件与上夹件组装固定时,下夹件顶面封闭通槽的槽口而形成所述通孔,在通槽的内表面和下夹件的顶面均设有用于压紧电源线的条纹。
进一步地,所述线夹的两侧面还在靠近后端处凸设抵接第一挡块的内侧面的第三挡抵部,所述第三挡抵部包括分别位于上夹件和下夹件上并相互正对衔接的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面还设置有多个橡胶垫,所述壳体底面的四角处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橡胶垫的固定孔,围绕每一固定孔开设环形沉孔,每一橡胶垫包括脚垫部、自所述脚垫部的中部向上凸伸并紧配容纳于对应固定孔的内轴和自所述脚垫部环绕所述内轴延伸并容纳于对应沉孔中的外套轴。
进一步地,所述内轴为中空轴。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端子板,所述端子板上焊接设置有多根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通过端子板上的线路与电路板相连通,壳体的上盖上还对应设有充电凹槽,所述充电端子的顶端穿过所述充电凹槽的底壁伸入所述充电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显示电池的剩余电量的指示灯,且在壳体上对应设有供各指示灯露出的灯孔,各指示灯外部均设置有形状和尺寸均与灯孔相匹配的灯罩。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在各灯孔侧旁还设置有该灯孔处的指示灯所代表的剩余电量的标记。
进一步地,所述线夹的尺寸与标准二极插座模块的尺寸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线夹夹紧电源线,再通过线夹与壳体后壳壁处的卡槽孔、第一挡块、第二挡块等结构相配合而能稳固地将电源线固定住,从而有效防止电源线自充电器脱离。此外,线夹的尺寸还与标准的二极插座模块相同,从而在实际生产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将线夹替换为二极插座模块,从而可以通过插接方式来外接电源线。另外,安装于壳体底面的橡胶垫采用内轴紧配与外轴下沉的装配方式,使装配简单可靠,且防震性能优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电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电器的线夹与电源线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电器的橡胶垫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充电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充电器的底面朝上的立体组装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的线夹被标准二极插座替代的立体分解图。
图7-图9是本实用新型充电器沿多个平行截面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充电器的线夹与电源线的组装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器,用来给电池(如电动工具的锂电池包)充电,所述充电器包括由底座10和上盖30扣合而成的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电路板50和端子板55、连接到电路板并自壳体的后壳壁穿出的电源线60、用于将电源线固定至壳体1上的线夹70以及多个设于壳体1底面的橡胶垫90。
所述底座10包括底板12和自底板12后端向上延伸的第一后板14,所述底板12于底部四角处对应所述多个橡胶垫90开设多个固定孔15(如图8所示),并围绕每一固定孔15开设环形沉孔16(如图8所示),所述沉孔16呈四瓣梅花形。所述底板12开设多个与所述多个固定孔15连通且同轴的穿孔18(如图8所示),底板12的顶部凸设多个螺柱20,每一螺柱20沿轴向开设与对应穿孔18连通且同轴的螺纹孔。
所述上盖30包括顶板32、自顶板32后端向下延伸的第二后板34,所述顶板32上设置多个灯孔36,在灯孔36的侧旁还分别标示有代表剩余电量的标记37,如25%、50%、75%和100%。所述第二后板34的下部开设卡槽孔42,在所述卡槽孔42的内孔缘处还向卡槽孔42内部凸设有第一挡块44,在所述顶板32的内侧面靠近第二后板34处还向下延伸有呈n形的第二挡块46。所述顶板32的四角处向下凸设多个具螺纹孔的螺柱48。
所述电路板50固定至所述底座10的底板12上。电路板5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指示待充电的电子装置的剩余电量的指示灯52(如图9所示),所述指示灯52可通过上盖30上的灯孔36外露,并与灯孔36侧旁的标记配合,从而可以很方便查看电子装置的剩余电量,了解充电进展情况。所述指示灯52优选采用LED灯。此外,还可在指示灯52的外部设置有灯罩53,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指示灯52,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灯罩53的设计,可以透射出不同颜色的灯光,指示效果更为明显。所述灯罩53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灯孔36相匹配。
所述端子板55定位在所述电路板50上,所述端子板55上焊接设置有多根充电端子57,所述充电端子57通过端子板55上的线路与电路板50相连通,壳体1的上盖30上还对应设有充电凹槽33,所述充电端子57的顶端穿过所述充电凹槽33的底壁伸入所述充电凹槽33内,从而可以对插入所述充电凹槽33内的电子装置进行对接实现充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板55上设有八根充电端子57。
所述电源线60一端连接到电路板50,所述电源线60的与卡槽孔42位置对应的部位设有箍匝部62,箍匝部62在靠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凸设有卡固环64。
所述线夹70包括下夹件72和上夹件74,所述上夹件74底面和下夹件72的顶面之间还设置有贯穿线夹前后两端以供电源线穿过的通孔76,具体实施时,可以在所述上夹件74底面设有通槽,下夹件72与上夹件74组装固定时,下夹件72顶面封闭通槽的槽口而形成所述通孔76,在通槽的内表面和下夹件72的顶面均设有用于压紧电源线60的条纹77。所述上夹件74内部后端处开设有第一容纳槽78(如图10所示),所述下夹件72的上部后端也对应开设第二容纳槽80,所述第二容纳槽80与所述第一容纳槽78共同配合容纳和定位所述电源线60的卡固环64。
所述上夹件74上还设有位于上夹件74后端并平行于壳体1后壳壁的第一挡抵部84和位于上夹件74前端的第二挡抵部86,所述卡槽孔42的内孔缘处的第一挡块44抵挡住第一挡抵部84内侧面从而阻止线夹70向壳体1内移动,而第二挡块46压在上夹件74顶面上并与第二挡抵部86的后侧面相抵接,从而可以阻止线夹70向壳体1外移动以及阻止线夹70在壳体1的内部上下移动,据此,可以很好地将线夹固定于壳体1的卡槽孔42处。为进一步提升对线夹的固定效果,还在所述线夹70的两侧面靠近后端处凸设用于抵接于第一挡块44的内侧面的第三挡抵部,所述第三挡抵部包括分别位于上夹件74和下夹件72上并相互正对衔接的第一凸条88和第二凸条89。
如图6所示,所述线夹70的尺寸与标准二极插座模块71的安装尺寸相同,从而在实际生产时,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地将线夹70替换为二极插座模块71,从而获得可以通过插接方式来外接带有插头100的电源线102,进而获得电力供应进行充电。
在壳体1底面设置的每一橡胶垫90均包括脚垫部92、自脚垫部92的中部向上凸伸的中空的内轴94和自脚垫部92环绕所述内轴延伸的外套轴96,所述外套轴96的横断面优选设计为四瓣梅花形。
如图4、图5和图7-图10所示,组装时,先将电路板50通过螺丝固定至底座10的底板12上。再将所述电源线60置于所述上夹件74的通槽中,并使卡固环64的上部分和两侧部分容纳于上夹件74的第一容纳槽78中;再将下夹件72通过螺丝锁固至上夹件74的底部,并闭合上夹件74底面上的通槽槽口,而条纹77可以很好地压紧电源线,此时,卡固环64的下部分也对应容纳于下夹件72的第二容纳槽80中,从而将电源线60和线夹70牢固地组装成一体。
然后,将所述线夹70放置于所述电路板50的后端上,将所述上盖30盖合到所述底座10上,使所述上盖30的第二后板34的底部置于所述底座10的第一后板14的顶部。所述线夹70的第一挡抵部84挡抵在所述第一挡块44的外侧面上,第三挡抵部挡抵在第一挡块44的内侧面,而所述线夹70的第二挡抵部86则挡抵在所述上盖30的第二挡块46的前侧面上。再用多个螺丝105自底座10底部的固定孔15中穿过所述穿孔18并螺锁于所述螺柱20、48中,从而将所述上盖30固定至所述底座10。
最后,再将所述橡胶垫90的内轴94插置于所述底座10的固定孔15中,而所述橡胶垫90的外套轴96则装配于所述底座10的沉孔16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等效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和连接到电路板并自壳体的后壳壁穿出的电源线,所述壳体的后壳壁上开设有供电源线穿出的卡槽孔,所述电源线的与所述卡槽孔位置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箍匝部,所述箍匝部在靠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凸设有卡固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进一步包括套设于所述电源线上并卡嵌于所述卡槽孔中的线夹,所述线夹包括上下对接并锁固的下夹件和上夹件,所述上夹件底面和下夹件的顶面之间还设置有贯穿线夹前后两端以供电源线穿过的通孔,所述上夹件和下夹件均在靠后端处设有相互配合以容纳和定位所述卡固环的容纳槽,所述上夹件上还设有位于上夹件后端并平行于壳体后壳壁的第一挡抵部和位于上夹件前端的第二挡抵部,所述卡槽孔的内孔缘处设有向卡槽孔内部凸出以抵挡住第一挡抵部内侧面的第一挡块,所述壳体内部的靠后壳壁处还设置有压在上夹件顶面上并与第二挡抵部的后侧面相抵接的第二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底座和上盖相互扣合形成,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自底板后端向上延伸的第一后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上盖包括顶板和自顶板后端向下延伸以抵于底座的第一后板顶缘上的第二后板,所述第二后板和第一后板之间还开设有供电源线穿出的卡槽孔,所述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均设置于上盖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件底面设有通槽,下夹件与上夹件组装固定时,下夹件顶面封闭通槽的槽口而形成所述通孔,在通槽的内表面和下夹件的顶面均设有用于压紧电源线的条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的两侧面还在靠近后端处凸设抵接第一挡块的内侧面的第三挡抵部,所述第三挡抵部包括分别位于上夹件和下夹件上并相互正对衔接的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面还设置有多个橡胶垫,所述壳体底面的四角处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橡胶垫的固定孔,围绕每一固定孔开设环形沉孔,每一橡胶垫包括脚垫部、自所述脚垫部的中部向上凸伸并紧配容纳于对应固定孔的内轴和自所述脚垫部环绕所述内轴延伸并容纳于对应沉孔中的外套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为中空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端子板,所述端子板上焊接设置有多根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通过端子板上的线路与电路板相连通,壳体的上盖上还对应设有充电凹槽,所述充电端子的顶端穿过所述充电凹槽的底壁伸入所述充电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显示电池的剩余电量的指示灯,且在壳体上对应设有供各指示灯露出的灯孔,各指示灯外部均设置有形状和尺寸均与灯孔相匹配的灯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各灯孔侧旁还设置有该灯孔处的指示灯所代表的剩余电量的标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的尺寸与标准二极插座模块的尺寸相同。
CN201520781720.6U 2015-10-10 2015-10-10 充电器 Active CN205231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1720.6U CN205231771U (zh) 2015-10-10 2015-10-10 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1720.6U CN205231771U (zh) 2015-10-10 2015-10-10 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31771U true CN205231771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906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81720.6U Active CN205231771U (zh) 2015-10-10 2015-10-10 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31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18835U (zh) 一种折叠灯
CN205231771U (zh) 充电器
CN204141267U (zh) 多功能led灯具
CN203375317U (zh) 一种led无绳灯具
CN214369508U (zh) 一种用于台灯加固装置
CN205535373U (zh) 一种消防应急标志灯
CN202817044U (zh) 电池座
CN206669411U (zh) 一种灯壳可旋转的花灯
CN204328744U (zh) 可快速安装的照明灯具、多头照明灯具设备及电源装置
CN205004580U (zh) 一种带磁性接口的充电线
CN208535645U (zh) 一种能解放双手的手持式led灯
CN205402314U (zh) 一种新型可充电便携式led防爆折叠直板灯
CN205372156U (zh) 一种具有外置驱动电源的led灯管
CN205331885U (zh) 一种多功能手电筒配套用发光板
CN204086775U (zh) 一种机顶灯供电装置
CN207893462U (zh) 一种带前镜固定的易拆装手电筒
CN214412369U (zh) 一种便携式储能箱
CN203605133U (zh) 一种工作灯
CN204254287U (zh) 一种三防电筒汽车应急点火移动电源
CN204302638U (zh) 一种相机机顶闪光灯
CN213394725U (zh) 一种可用作移动电源的手电筒
CN209858598U (zh) 一种lp黑胶测速仪
CN217131016U (zh) 新型便携灯组
CN217917402U (zh) 一种磁吸充电笔及充电笔座
CN201812997U (zh) 一种具有支架的两芯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