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21349U - 一种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21349U
CN205221349U CN201521033394.7U CN201521033394U CN205221349U CN 205221349 U CN205221349 U CN 205221349U CN 201521033394 U CN201521033394 U CN 201521033394U CN 205221349 U CN205221349 U CN 205221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ing
draw ring
piece formula
solid area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333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gmatrix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gmatrix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gmatrix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gmatrix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333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21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21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21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其中,拉片式拉环具有近似扇形结构,在近似扇形结构靠近圆心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点;近似扇形结构远离连接点的区域的中心是实心区域,其外围区域形成边框;边框包括远离连接点的弧形边框、两侧径向边框和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实心区域与弧形边框连接;实心区域与两侧径向边框和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之间形成有在外力作用下易于断开的结构。该拉片式拉环的实心区域靠近连接点的一侧易于在外力作用下与边框断开,从而使得实心区域向拉环的一侧弯折,并在拉环远离连接点的区域形成一个可以容纳手指的空间,便于拉动拉环。

Description

一种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片式拉环,同时涉及一种设置有拉片式拉环的易拉罐顶盖。
背景技术
快速消费品市场巨大,各厂家为了推广促销其产品,实施了各种各样的营销方案。其中最为常见的、覆盖面广、效果也比较好的是“再来一瓶”促销活动。自从“再来一瓶”推广以来,取得了非常好的营销效果,但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瓶盖或拉环回收麻烦,需要经销商统一收集后向厂家兑换;二是出现很多假冒的瓶盖或拉环,厂家无法辨别;三是这种营销方式的奖品单一。
随着二维码的应用普及,厂商提出了在易拉罐顶盖上设置二维码做促销活动的方案。使用一物一码的二维码进行促销,具有如下的好处:1、消费者参与方便,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即可参加活动;2、因为二维码仿制难度较大,可以防止伪造;3、消费者可以在网上选择奖品,使促销活动更为丰富;4、不需要人工收集拉环,节约人力。
为了保证二维码在参加活动时的真实有效性,营销活动使用的二维码应设置在比较隐秘的位置,从而防止其在销售前即被获取。为此,本申请人在实用新型ZL201520500766.6中提供了在拉环表面设置有二维码层的易拉罐顶盖。这种易拉罐顶盖包括盖体和拉环,拉环的一端通过铆钉铆接在盖体上,拉环远离铆接位置的区域是实心区域,在实心区域面向盖体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二维码层。由于二维码层设置在拉环面向盖体一侧的表面上,在消费者购买并抬起拉环之前无法获得二维码层中的信息,从而保证了二维码的真实有效性,可用于营销活动使用。此外,本申请人在实用新型申请CN201520647051.3中还提供了一种类似的结构,通过在拉环的实心区域面向盖体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字符码层,可以保证参与活动的字符码的真实有效性,同样可用于防伪、营销活动使用。
在上述两种结构中,为了在拉环表面设置二维码层或字符码层,需要将拉环远离铆接位置的区域设置为实心区域。对于留片式拉环来说,由于翻起拉环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易拉罐顶盖上的刻痕线撕断,因此,设置实心区域对留片式拉环的使用不存在影响。而对于拉片式拉环,由于在翻起拉环后还需要一个拉动的动作才能使得刻痕线断裂,形成开口;而当拉片式拉环上设置有实心区域时,在翻起拉片式拉环后拉动拉环的过程中存在困难,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变差。因此,还需要对这种设置有实心区域的拉片式拉环进行改进,以改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拉片式拉环。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拉片式拉环的易拉罐顶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拉片式拉环,具有近似扇形结构,在所述近似扇形结构靠近圆心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点;所述近似扇形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点的区域的中心是实心区域,其外围区域形成边框;所述边框包括远离所述连接点的弧形边框、两侧径向边框和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所述连接点的区域;
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弧形边框连接,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以及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之间形成有在外力作用下易于断开的结构。
其中较优地,所述在外力作用下易于断开的结构是指设置在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以及设置在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之间的刻痕线,并且所述刻痕线具有断开的一个或多个缺口。
其中较优地,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刻痕线远离所述弧形边框的位置。
其中较优地,所述在外力作用下易于断开的结构是指设置在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的刻痕线,并在所述实心区域和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之间形成断开区域。
其中较优地,所述在外力作用下易于断开的结构是指设置在所述实心区域和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之间的刻痕线,并在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形成断开区域。
其中较优地,所述刻痕线部分区域的深度大于所述刻痕线中心位置的深度。
其中较优地,所述刻痕线端部的深度大于所述刻痕线中心位置的深度。
其中较优地,所述刻痕线的一端或两端断开。
其中较优地,所述断开区域是狭长的缝隙。
其中较优地,所述断开区域是空心区域。
其中较优地,所述空心区域的形状是半圆形、月牙形或弓形。
其中较优地,所述断开区域靠近所述边框一侧的边沿形成弯向拉环背面的卷边。
其中较优地,在所述实心区域的背面设置有字符码层或第二二维码层,不同拉环上设置的所述字符码层或所述第二二维码层中的信息不同。
其中较优地,在所述实心区域的正面设置有第一二维码层;所述第一二维码层与所述字符码层或所述第二二维码层中的信息相互关联并一一对应。
一种易拉罐顶盖,包括盖体和上述拉片式拉环,其中,所述拉片式拉环通过连接点与所述盖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片式拉环,其实心区域与两侧径向边框以及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易于在外力作用下断开,从而使得实心区域可以向拉环的一侧弯折,并在拉环远离连接点的区域形成一个可以容纳手指的空间,便于拉动拉环。通过在该拉片式拉环背面的实心区域内设置字符码层或二维码层,使得消费者购买并抬起拉环之前无法获得字符码层或二维码层中的信息,从而保证了字符码层或二维码层中的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可用于防伪、营销活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拉片式拉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拉片式拉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拉片式拉环的实心区域发生弯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中,拉片式拉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实施例中,拉片式拉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设置有第一实施例所示拉片式拉环的易拉罐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从图6所示易拉罐顶盖上取下的拉片式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拉片式拉环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拉片式拉环的仰视示意图;
图10是第四实施例中,第一种拉片式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四实施例中,第二种拉片式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片式拉环10具有近似扇形结构,在近似扇形结构靠近圆心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点11;近似扇形结构远离连接点11的区域的中心是实心区域12,其外围区域形成边框13。边框13可以被分为远离连接点11的弧形边框13A、两侧径向边框13B和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11的区域13C三部分。实心区域12与弧形边框13A连接,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13B以及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13C之间形成有易于在外力作用下断开的结构。
例如,在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13B之间以及在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13C之间设置有刻痕线,并使刻痕线具有断开的一个或多个缺口。从而在外力作用下,刻痕线会从缺口位置沿其延伸方向断开。上述缺口可以设置在刻痕线的任意位置,优选为将缺口设置在刻痕线远离弧形边框13A的位置。
此外,还可以在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13B之间形成刻痕线,并在实心区域和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13C之间形成断开区域;或者,也可以在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13B之间形成断开区域,而在实心区域和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13C之间形成刻痕线。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拉片式拉环10中,实心区域12与弧形边框13A连接,与两侧径向边框13B之间形成有断开区域,与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13C之间设置有刻痕线16。
在该拉片式拉环10中,在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13B之间的断开区域是狭长的缝隙14。较优地,缝隙14靠近两侧径向边框13B一侧的边沿形成向拉环背面弯曲的卷边15,从而可以保证拉动拉环时边框13的边沿不会划伤手指。当然,缝隙14靠近两侧径向边框13B一侧的边沿也可以不设卷边。由于在拉动拉环打开易拉罐顶盖的过程中,手指用力的部分仅与实心区域12和弧形边框13A接触,并不与两侧径向边框13B接触,因此,即使缝隙14靠近两侧径向边框13B一侧的边沿不设卷边也不会对手指造成伤害。
在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13C之间设置的刻痕线16,可以整体具有同一深度。为了易于撕裂刻痕线,刻痕线16部分区域的深度可以大于刻痕线16中心位置的深度,优选为:使刻痕线16端部的深度大于中心位置的深度,或者,也可以直接将刻痕线16的一端或两端断开;从而当实心区域12受到外力按压时,刻痕线16易于从外侧向中心断开。
当拉片式拉环的实心区域12受到外力作用时,例如按压实心区域12,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13C之间的刻痕线16断开,从而实心区域12向拉环一侧弯折,形成类似于图3的结构。在图3中,实心区域12向拉环的背面弯去,与拉环边框13所在的平面形成一定夹角,并在拉环边框13中部形成一个可以容纳手指的空心区域,从而可以通过拉环边框13拉动拉环。在从易拉环顶盖表面抬起拉片式拉环10的过程中,实心区域12容易因为按压的作用形成向拉环背面弯折的结构,当然,实心区域12也可以向拉环正面弯去,而实心区域12的实际弯折方向与外力的作用方向相关。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拉片式拉环正面的实心区域12内设置有第一二维码层17,在拉片式拉环背面的实心区域12内设置有第二二维码层18。其中,设置在同一拉片式拉环10上的第一二维码层17和第二二维码层18中的信息相关联并一一对应。当然,在拉环背面的实心区域12内还可以设置第二实施例所示的字符码层18’,和字符码层18’相关的内容将在第二实施例中详细讲述。
每个拉片式拉环10上设置的第一二维码层17中的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于第一二维码层17中的信息在易拉罐产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处于可识别状态,因此,当每个拉片式拉环10上设置的第一二维码层17中的信息不同时,第一二维码构成易拉罐的身份标识码,可作为溯源查询的标识码使用,也可用于防窜货查询。而当每个拉片式拉环10上设置的第一二维码层17中的信息相同时,可在第一二维码层17中设置URL信息,消费者可通过扫描第一二维码层17获取产品推广信息。
在每个拉片式拉环10背面的实心区域12B内设置的第二二维码层18中的信息不同,唯一对应于一个拉环,从而构成拉环的身份标识码,实现一物一码。设置在拉片式拉环10背面的第二二维码层18中的信息在未抬起拉环的前提下无法获得,因此,只有购买易拉罐饮品的消费者才可以获得第二二维码层18中的信息。第二二维码层18可用于参加营销活动使用,也可以作为防伪溯源的标识码使用。
第一二维码层17和第二二维码层18的设置方法可以是喷码、也可以使用激光雕刻或其他方式。例如:第一二维码层17和第二二维码层18可以是通过激光雕刻去除部分面漆后露出的底漆所形成的图案。或者,第一二维码层17和第二二维码层18是通过各种喷印设备喷涂在实心区域12表面的信息层。以喷涂方式设置第一二维码层17和第二二维码层18后需要进行食品级的上胶,确保信息层不与罐内的液体接触,保证液体的饮用安全。
第二实施例
如图4和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类似,其区别在于:设置在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13B之间的断开区域是面积较大的空心区域19。空心区域19的形态可以是图示的半圆形,也可以是介于缝隙与半圆形之间的任意形状,例如弓形、月牙形或椭圆形。相对于第一实施例中设置的狭长的缝隙14来说,空心区域19的面积较大,可作为拉环加工过程中的定位标志使用。同样,在空心区域19靠近两侧径向边框13B一侧的边沿形成向拉环背面弯曲的卷边19’,可以完全避免拉动拉环时,边框13的边沿划伤手指。
第二实施例中的拉片式拉环,在正面的实心区域12内设置第一二维码17,在背面的实心区域12内设置字符码层18’,设置在同一拉片式拉环10上的第一二维码层17和字符码层18’中的信息相关联并一一对应。当然,在拉环背面的实心区域12内也可以设置第一实施例所示的第二二维码层18,有关第二二维码层18的内容在第一实施例中已详述,在此不再重复。由于第一二维码层17的内容及设置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也不再赘述。下面仅对字符码层18’进行介绍。
如图5所示,在每个拉片式拉环10背面的实心区域12内设置的字符码层18’中的信息不同,唯一对应于一个拉环,从而构成拉环的身份标识码,实现一物一码。字符码层18’由字母和/或数字组成,一般包括4~6字符,一行或多行排列。设置在拉片式拉环10背面的字符码层18’中的信息在未抬起拉环的前提下无法获得,因此,只有购买易拉罐饮品的消费者才可以获得字符码层18’中的信息,字符码层18’可用于参加营销活动使用,也可以作为防伪溯源的标识码使用。
字符码层18’的设置方法与第一二维码层17和第二二维码层18的设置方式相同,可以是喷码、也可以使用激光雕刻或其他方式。例如:字符码层18’可以是通过激光雕刻去除部分面漆后露出的底漆所形成的图案。或者,字符码层18’是通过各种喷印设备喷涂在实心区域12表面的信息层。以喷涂方式设置字符码层18’后需要进行食品级的上胶,确保信息层不与罐内的液体接触,保证液体的饮用安全。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在拉环正面设置了第一二维码层17,并在拉环背面设置了第二二维码层18/字符码层18’,用于实现产品的防伪查询及营销活动使用。关于第一二维码层17和第二二维码层18/字符码层18’中的信息的生成、相互关联以及使用双码进行防伪查询和积分管理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中国发明申请CN201210089001.9中记载的内容。当然,也可以仅在拉环背面的实心区域12B内设置第二二维码层18或字符码层18’,而正面的实心区域12A内并不设置二维码层,同样可用于营销活动使用。
第三实施例
图6示出了设置有第一实施例所示拉片式拉环10的易拉罐顶盖。易拉罐顶盖包括盖体20和上述拉片式拉环10,在盖体20内设置有由刻痕线围合而成的闭合区域22,拉片式拉环10和盖体20通过连接点11连接,例如使用铆钉将拉片式拉环10的连接点11铆接在闭合区域22上,从而通过拉动拉片式拉环10,可以在易拉罐顶盖上形成开口,打开易拉罐包装。
在该实施例中,易拉罐顶盖上设置的拉片式拉环10的实心区域12与弧形边框13A连接,与两侧径向边框13B之间形成断开区域,与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13C之间设置有刻痕线16。在抬起拉环的过程中,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13C之间的刻痕线16易于在外力作用下断开,从而使得实心区域12向拉环一侧弯折,并在边框13内部形成容纳手指的空心区域,易于拉动拉环。同时,由于实心区域12始终与弧形边框13A连接,空心区域12与边框13未完全分离,从而避免了开启易拉罐的过程中,拉片式拉环上携带有营销信息的空心区域12丢失,进一步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从该易拉罐顶盖上取下的拉片式拉环10的结构如图7至图9所示,其中,闭合区域22与拉片式拉环10通过连接点11铆接。设置在拉环10正面的实心区域12内的第一二维码层17在易拉罐产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处于可识别状态,设置在拉环10背面的第二二维码层18或字符码层18’在拉片式拉环10取下后可见。将第一二维码层17和第二二维码层18/字符码层18’中的信息关联并一一对应,可以方便消费者进行防伪查询和参与营销活动。具体来说,消费者可通过扫描拉片式拉环正面的第一二维码进行身份认证,然后输入拉环背面的字符码或扫描第二二维码,进行防伪认证或参与营销活动。
第四实施例
在第四实施例中给出了另外两种拉片式拉环的结构。
其中,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实心区域12与弧形边框13A连接,在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13B之间以及在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13C之间设置有刻痕线16,并在刻痕线16上设置有两个缺口16’。缺口16’设置在刻痕线16远离弧形边框13A的位置。当拉片式拉环的实心区域12受到外力作用时,刻痕线16会从缺口位置沿其延伸方向断开,实心区域12向拉环一侧弯折,形成类似于图3的结构。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似,实心区域12与弧形边框13A连接,在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13B之间形成刻痕线16,并在实心区域和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13C之间形成断开区域14。其中,断开区域14的形状可以是狭长的缝隙,并可以在断开区域14靠近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13C一侧的边沿形成向拉环背面弯曲的卷边。此外,为了易于断开刻痕线16,还可以使刻痕线16靠近连接点一侧的端部断开。当拉片式拉环的实心区域12受到外力作用时,例如按压实心区域12,实心区域12与两侧径向边框13B之间的刻痕线16断开,从而实心区域12向拉环一侧弯折,形成类似于图3的结构。
此外,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上述拉片式拉环正面的实心区域12内设置有第一二维码层17,在拉片式拉环背面的实心区域12内设置有第二二维码层18/字符码层18’。其中,设置在同一拉片式拉环10上的第一二维码层17和第二二维码层18/字符码层18’中的信息相关联并一一对应。由于与第一二维码层17、第二二维码层18和字符码层18’相关的内容已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做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重复。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片式拉环,其实心区域靠近连接点的一侧易于在外力作用下与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断开,从而使得实心区域向拉环的一侧弯折,并在拉环远离连接点的区域形成一个可以容纳手指的空间,便于拉动拉环。通过在该拉片式拉环背面的实心区域内设置字符码层或二维码层,使得消费者购买并抬起拉环之前无法获得字符码层或二维码层中的信息,从而保证了字符码层或二维码层中的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可用于防伪、营销活动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laims (15)

1.一种拉片式拉环,具有近似扇形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近似扇形结构靠近圆心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点;所述近似扇形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点的区域的中心是实心区域,其外围区域形成边框;所述边框包括远离所述连接点的弧形边框、两侧径向边框和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所述连接点的区域;
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弧形边框连接,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以及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之间形成有在外力作用下易于断开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外力作用下易于断开的结构是指设置在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以及设置在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之间的刻痕线,并且所述刻痕线具有断开的一个或多个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刻痕线远离所述弧形边框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外力作用下易于断开的结构是指设置在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的刻痕线,并在所述实心区域和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之间形成断开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外力作用下易于断开的结构是指设置在所述实心区域和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靠近连接点的区域之间的刻痕线,并在所述实心区域与所述两侧径向边框之间形成断开区域。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刻痕线部分区域的深度大于所述刻痕线中心位置的深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刻痕线端部的深度大于所述刻痕线中心位置的深度。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刻痕线的一端或两端断开。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断开区域是狭长的缝隙。
10.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断开区域是空心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心区域的形状是半圆形、月牙形或弓形。
12.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断开区域靠近所述边框一侧的边沿形成弯向拉环背面的卷边。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实心区域的背面设置有字符码层或第二二维码层,不同拉环上设置的所述字符码层或所述第二二维码层中的信息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实心区域的正面设置有第一二维码层;所述第一二维码层与所述字符码层或所述第二二维码层中的信息相互关联并一一对应。
15.一种易拉罐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和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拉片式拉环,其中,所述拉片式拉环通过连接点与所述盖体连接。
CN201521033394.7U 2015-12-14 2015-12-14 一种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Active CN205221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3394.7U CN205221349U (zh) 2015-12-14 2015-12-14 一种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3394.7U CN205221349U (zh) 2015-12-14 2015-12-14 一种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21349U true CN205221349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96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33394.7U Active CN205221349U (zh) 2015-12-14 2015-12-14 一种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2134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8647A (zh) * 2015-12-14 2016-03-16 信码互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WO2017101794A1 (zh) * 2015-12-14 2017-06-22 信码互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WO2017121004A1 (zh) * 2016-01-14 2017-07-20 上海透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识别码的易拉环及中奖方法、产品监控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8647A (zh) * 2015-12-14 2016-03-16 信码互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WO2017101794A1 (zh) * 2015-12-14 2017-06-22 信码互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WO2017121004A1 (zh) * 2016-01-14 2017-07-20 上海透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识别码的易拉环及中奖方法、产品监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8647A (zh) 一种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CN204896084U (zh) 拉环表面设置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
CN205113925U (zh) 盖体里侧设置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
CN204776469U (zh) 拉环表面设置有二维码层的易拉罐顶盖
CN205221349U (zh) 一种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CN204713683U (zh) 一种设置有多个二维码的易拉罐顶盖
Barbu Aligning the brand identity and brand image after rebranding
WO2017008725A1 (zh) 一种具有标识码的易拉罐顶盖
CN205738546U (zh) 一种具有标识码层的大开口易拉罐顶盖
Shah et al. The ‘4 As’ of rural marketing mix
CN107054828A (zh) 一种具有标识码层的大开口易拉罐顶盖
CN108688933A (zh) 一种设有兑奖二维码的易拉盖及其易拉罐
CN205293405U (zh) 易拉罐开启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易拉罐
CN206437399U (zh) 一种全开式拉环遮码易拉盖
CN104331809A (zh) 产品防窜货方法及系统
CN206954744U (zh) 一种新型易拉罐盖
CN205770695U (zh) 一种舌片上设置有二维码的易拉罐顶盖
CN204791084U (zh) 一种商品标签
KR200385238Y1 (ko) 광고용 빵 및 빵틀
WO2017101794A1 (zh) 拉片式拉环及其易拉罐顶盖
CN204979530U (zh) 易拉罐拉环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易拉罐
CN204776470U (zh) 易拉罐拉环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易拉罐
CN206599065U (zh) 一种具有可变数据和验证码的易拉罐
CN200990196Y (zh) 商业广告扑克牌
CN107010300A (zh) 一种设有二维码的省力易拉罐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