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05774U -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 Google Patents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05774U
CN205205774U CN201521010763.0U CN201521010763U CN205205774U CN 205205774 U CN205205774 U CN 205205774U CN 201521010763 U CN201521010763 U CN 201521010763U CN 205205774 U CN205205774 U CN 205205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ing
tidal level
buoyancy aid
floating platform
s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07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大海
李彦平
李晓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filed Critical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Priority to CN2015210107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05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05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0577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包括登陆机构和靠船机构,还包括潮位适应系统,所述潮位适应系统包括升降浮台及限位桩;所述升降浮台上开有限位桩孔,限位桩孔内设置有潮位适应装置,所述潮位适应装置包括限位齿轮、限位浮体和潮位启闭机构,限位桩插装在限位桩孔内,底部固定在海底;沿限位桩侧壁设置有限位齿条,与限位齿轮啮合;限位浮体安装在限位桩孔的侧壁;潮位启闭机构包括一棘轮及制动销,制动销与限位浮体相连,棘轮与限位齿轮同轴相连,制动销与棘轮棘爪啮合;登陆机构及靠船机构均与升降浮台相接。该装置适用于岸前水深变化较大的基岩海岛,与常规码头相比,该设计可自动适应潮位变化,方便船只靠泊和人员上岸。

Description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码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以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背景技术
小型码头是指应用于海岛、小型港口等海域,适用于游艇、小艇、海钓船、观光船等小型船舶的停靠的码头。由于小型码头体积小,结构简单,与大型码头相比,小型码头受海况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按固定形式可将码头分为固定式码头和漂浮型码头,大型码头通常为固定式的码头,由于大型船舶体积大、吃水较深,稳定性强,大型码头的通常结构稳定,受潮位的影响较小,不具有潮位适应功能也不会对船舶的停靠造成影响;小型码头常采用漂浮型码头,这种码头固定性差,通常靠绳索等连接结构与海岸或固定桩固定,会随波浪的运动、海流的运动而移动,更不能有效适应海洋的潮汐;同时,由于小型船舶吃水较浅,其稳定性受潮位的影响性高,而小型码头结构又相对简单,这就对小型码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我国海岛数量众多,绝大多数海岛都是无居民海岛。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海岛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无居民海岛开发。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很多无居民海岛开发都受困于交通运输,其主要制约因素是无居民海岛往往没有供船只停泊的码头。在无居民海岛上建设大型码头成本高、施工难、建筑材料匮乏,而新的海岛保护法严禁破坏岛体获取建筑材料。其实无居民海岛停靠的船只多为小型渔船、海钓船和旅游快艇,对码头泊位吨级的要求不高,因此只考虑建设小型码头的情况即可。由于海岛所处海域潮差较大,一方面需要考虑建设成本、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的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小型船只在复杂潮位条件下安全、稳定靠泊的需求。因此,考虑到小型码头的应用场所及施工环境,还需要控制小型码头的施工难度。
申请号为201510451395.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浮体、第二浮体,第一浮体包括固定桩和第一浮箱,第一浮箱沿着固定桩上下浮动。固定桩上端设置有悬挂第一浮箱的固定件,第二浮体与第一浮体相接,同运动,一起随着海洋潮汐的涨落而调整。第二浮体下部安装有锚,通过第二浮体与海床相连。这种结构通过固定桩限制第一浮体的运动,使第一浮体随着海洋潮汐的涨落而调整,但不随海流的方向移动。但由于固定桩只是插装在第一浮箱的桩孔内,没有限位或固定装置限制第一浮箱的运动趋势,波浪的起伏也会使第一浮箱产生随时的上下运动,因此,第一浮箱会随波浪起伏。因此,虽然其解决了潮位适应的问题,但仍没有解决码头随波浪起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船舶停靠,施工方便,不受波浪起伏影响,并且在涨落潮过程中,可稳定竖直升降的小型码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包括登陆机构和靠船机构,还包括潮位适应系统,潮位适应系统包括升降浮台及限位桩;升降浮台上开有限位桩孔,限位桩孔内设置有潮位适应装置,潮位适应装置包括限位齿轮、限位浮体和潮位启闭机构,限位桩插装在限位桩孔内,底部固定在海底;沿限位桩侧壁设置有限位齿条,与限位齿轮啮合;限位浮体安装在限位桩孔的侧壁;潮位启闭机构包括一棘轮及制动销,制动销与限位浮体相连,棘轮与限位齿轮同轴相连,制动销与棘轮棘爪啮合;登陆机构及靠船机构均与升降浮台相接。
优选的是:限位浮体包括外箱和置于外箱内的限位浮子,除外箱迎浪的一侧和外箱底部外,外箱的各个侧壁均设置有透水孔。尽管波浪起伏会使海水进入箱体,但由于波浪波峰、波谷交替进行,进入箱体的水从透水孔流出,不会积满箱体,波浪起伏时,升降浮台不会随波浪起伏,降低波浪起伏对海水码头的影响。
优选的是:限位桩孔内,未安装潮位适应装置的侧壁装有滑轮,限位桩与滑轮轮体外圆周相接触。滑轮一方面减少限位桩与限位桩孔的摩擦,另一方面可以限制升降浮台的运动方向。
优选的是:升降浮台为空心体,沿空心体内部设置多个间隔的密闭仓格。采用空心结构可以降低升降浮台的重量,提高其浮性;将空心体内的多个仓格做密闭间隔的处理,当一个仓格发生损坏时,其他的仓格不受影响,升降浮体仍能提供足够的浮力。这种结构既增加了升降浮体使用的可靠性,也提高升降浮体的强度。
优选的是:登陆机构包括登陆板,登陆板一端与升降浮台之间铰接;潮位升降过程中,升降浮台升降,登陆机构绕铰接处转动,始终保持与升降浮台的连接。登陆板下部设置横纵交替的肋板。肋板可增强登陆板的抗弯刚度,防止载重过大时,登陆板发生弯曲。登陆板上表面设置滚轧花纹,增加人员走动时的摩擦力,防止人员上下船时滑倒。
优选的是:靠船机构包括与升降浮台相连的缓冲浮体,及安装在缓冲浮体迎船侧的靠船板。靠船板前侧安装有橡胶护舷,降低靠船时,船体与靠船板之间的冲撞力;缓冲浮体上安装系船柱,供船舶停靠时系缆。靠船板、缓冲浮体和靠船桩的作用是缓冲船只靠泊时的水平撞击力,保护升降装置免受水平撞击力的破坏。
更进一步的,缓冲浮体上设置桩孔,沿桩孔侧壁设置滑轮,浮体桩安装在桩孔内,浮体桩底部固定在海底,浮体桩侧壁与滑轮轮体外圆周相接触。缓冲浮体也可随潮位涨落上下移动,保证与升降浮台始终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滑轮限制缓冲浮体的运动,同时可减少浮体与桩孔之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适用于岸前水深变化较大的基岩海岛,与常规码头相比,该设计可自动适应潮位变化,方便船只靠泊和人员上岸。
(2)该装置施工难度低,对施工环境、施工材料的要求不高。主要构件,限位桩、升降浮台、登陆板及升降装置等均为钢结构,可在工厂进行预制,运送到现场安装。其中,升降浮台可直接在水中拖运,其他构件可用船只运送。利用打桩设备及定位设备将钢管桩打入海床中,安装升降浮台、登陆板等构件。安装过程中,打桩对海岛周围海域的环境影响较小,施工结束后,对海域基本没有影响。采用登陆板连接码头(升降浮体)与登陆板,只需对海岛岸线处进行小范围的平整,不需要大规模的施工,既减少了工程量和工程投资,也减少了施工对海岸环境的破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海岛周围海域及陆域的生态环境。
(3)相对于波浪起伏,潮位的涨落对海面高度的影响更大。系统通过制动销制动,较小的海面高度的起伏不会触发制动销的作用,因此系统的升沉只受潮位的影响,不受波浪起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浮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潮位适应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潮位适应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限位桩与潮位适应装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制动销及棘轮制动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7为潮位上涨时,棘轮正转结构示意图。
图8为潮位下降时,棘轮反转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潮位适应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登陆板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潮位下降时码头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潮位上涨时码头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其中,1-登陆机构,101-登陆板,102-纵肋,103-横肋,104-铰接孔,2-潮位适应系统,201-升降浮台,202-限位桩,203-限位桩孔,204-限位齿条,3-潮位适应装置,301-限位齿轮,302-限位浮体,303-外箱,304-透水孔,305-滑轮,4-潮位启闭机构,401-棘轮,402-制动销,5-靠船机构,501-缓冲浮体,502-浮体桩,503-系船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包括登陆机构1和靠船机构5,登陆机构1连接陆地,船舶停靠后靠近靠船机构5。
在登陆机构1和靠船机构5之间还设置有潮位适应系统2。
如图2至图6所示,潮位适应系统2包括升降浮台201及限位桩202,登陆板101与升降浮台201相连;升降浮台201上开有限位桩孔203,限位桩202和限位桩孔203均有四个,升降浮台201的台面为方形,限位桩孔203设置在方形的四个边角处。每个限位桩孔203内均设置有潮位适应装置3。潮位适应装置3包括限位齿轮301、限位浮体302和潮位启闭机构4,限位桩202插装在限位桩孔203内,沿限位桩202侧壁设置有限位齿条204,与限位齿轮301啮合,限位齿轮301安装在限位桩孔203的侧壁上;限位浮体302安装在限位桩孔203的侧壁;潮位启闭机构4包括一棘轮401及制动销402,制动销402与限位浮体302固定相连。棘轮401的棘爪一侧为弧形,一侧为直线型,制动销402与棘轮401直线型一侧的棘爪啮合,限制棘轮401转动。棘轮401与限位齿轮301同轴相连,二者运动一致,棘轮401被制动销402卡住,不能正向转动,限位齿轮301同样不能转动,也不能沿着限位齿条204上下移动。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登陆机构包括登陆板101,登陆板101的一端和升降浮台201之间铰接,另一端搭接在岸基上;只需对岸线进行小范围平整,不需要大规模修筑岸线。潮位升降过程中,升降浮台201升降,登陆板101绕铰接处转动,始终保持与升降浮台201的连接。登陆板201下部设置横纵交替的纵肋102和横肋103,可增强登陆板101的抗弯刚度,防止载重过大时,登陆板101发生弯曲。登陆板上表面设置滚轧花纹,增加摩擦力,防止人员上下船时滑到。
靠船机构包括与升降浮台201相连的缓冲浮体501,及安装在缓冲浮体501迎船侧的靠船板502。靠船板502、缓冲浮体501作用是缓冲船只靠泊时的水平撞击力,保护升降装置免受水平撞击力的破坏。靠船板502前侧即靠船板的迎船侧安装有橡胶护舷,降低靠船时,船体与靠船板502之间的冲撞力;缓冲浮体501上安装系船柱503,供船舶停靠时系缆。
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的水位将发生变化。
定义限位齿轮301向上运动时,棘轮401转动的方向为正向转动。在水位未发生变化时,升降浮台201停留在某一位置,在波浪的冲击过程中,升降浮台201会产生向上运动的趋势(棘轮401具有正向转动的趋势),但棘轮401被制动销402卡住不能转动。限位齿轮301与棘轮401运动一致,亦不能转动,从而静止在竖向位置上。此时尽管有波浪不断起伏,升降浮台201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7所示,当潮位逐渐上涨时,限位浮子带动制动销402上升,脱开与棘轮401之间的啮合,棘轮401正向转动,限位齿轮301随之正向转动。整个升降浮台201向上运动,适应潮位的上涨。
如图8所示,定义限位齿轮301向下运动时,棘轮401转动的方向为反向转动。当潮位逐渐下降时,限位浮体302随水位下降,棘轮401具有反向运动的趋势,由于棘轮401棘爪的一个面为弧形,不会受制动销402的制动阻挡,因此棘轮401反向转动不受限制。潮位下降过程中,整个升降浮台201同样可以稳定的做上下竖直运动,适应潮位的下降。
潮位上涨和潮位下降的过程中,由于限位齿轮301、限位齿条204的限位作用,整个升降浮台201只能产生竖直方向的运动,避免其左右浮动。
为了使限位浮体302能准确、及时感应水位的上升,制动销402与棘轮齿背的摩擦要尽量小,且限位浮体302的体积要尽量大,以产生足够的浮力,使制动销402容易提起。
本实施例中,限位桩孔203为长方柱状的孔洞,限位桩202为长方柱体的结构,限位桩孔203内,未安装潮位适应装置的三个侧壁装有滑轮305,减少升降浮台201与限位桩202相对上下运动的过程中,限位桩202与限位桩孔203之间的摩擦。滑轮305同时还辅助限位齿轮301、限位齿条204对限位桩202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
图12和13为分别为潮位下降和潮位上涨过程中,登陆机构状态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当潮位下降时,由于升降浮台201随水位下降,登陆板101绕铰接处转动,使登陆板101和升降浮台201之间形成一倾斜的坡面,方便用户上岸或上船。
如图13所示,相反,当潮位上升时,由于升降浮台201随水位上升,登陆板101绕铰接处转动,使登陆板101和升降浮台201之间形成一倾斜的坡面。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限位浮体302包括外箱303和置于外箱303内的限位浮子,除外箱303迎浪的一侧和外箱底部外,外箱303的各个侧壁均设置有透水孔304。
外箱303是限位浮子外面的壳体,固定在升降浮台201上,外箱303的底部设置一个盖板,中间开孔,制动销402从开孔中穿出。外箱303上部及侧壁均有开孔(迎浪的一侧无开孔),可以使海水进入外箱303的内部,外箱303内的限位浮子浮起,带动整个升降浮台201上浮。尽管波浪起伏会使海水进入箱体,但由于波浪波峰、波谷交替进行,进入箱体的水从透水孔流出,不会积满箱体,降低波浪起伏对海水码头的影响,波浪起伏时,升降浮台201不会随波浪起伏。
外箱303的底部和迎浪的一侧不设置开孔,防止海浪在较低水位时,较多的海水进入箱体的内部。
海水开始透过浮子外箱303的透水孔304进入箱体(尽管波浪起伏会使海水进入箱体,但由于波浪波峰、波谷交替进行,进入箱体的水从透水孔流出,不会积满箱体),在限位浮体302未浮起之前,整个升降浮台201仍处于静止状态,但升降浮台201向上运动和棘轮401、限位齿轮301顺向转动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当水位继续升高至与浮子同一高度,限位浮体302受到浮力作用向上运动,将制动销402提起,棘轮401和限位齿轮301顺向转动,整个升降浮台201随水位一起向上移动(图10和图11)。当升降浮台201升到一定高度时,浮子外箱303内的水从透水孔留出,限位浮体302及制动插销402下沉,卡住棘轮401,限位齿轮301不能继续转动,整个升降浮台201停止向上运动。由于受到海水浮力,升降浮台201也不能向下运动,因此升降浮台201将暂时停留在该水位处。
实施例3
升降浮201为空心体,沿空心体内部设置多个间隔的密闭仓格。采用空心结构可以降低升降浮台201的重量,提高其浮性;将空心体内的多个仓格做密闭间隔的处理,当一个仓格发生损坏时,其他的仓格不受影响,升降浮台201仍能提供足够的浮力。这种结构既增加了升降浮台201使用的可靠性,也提高升降浮台201的强度。
实施例4
以上实施例所公开的结构,缓冲浮体501与升降浮台相连,可与升降浮台做同步升降运动,但缓冲浮体501仍可能随海流产生横向位移。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浮体501的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缓冲浮体501上设置桩孔,沿桩孔侧壁设置滑轮,浮体桩502安装在桩孔内,底部固定在海底。浮体桩502侧壁与滑轮轮体外圆周相接触。缓冲浮体501也可随潮位涨落上下移动,滑轮限制缓冲浮体501的运动,同时可减少缓冲浮体501与桩孔之间的摩擦。

Claims (8)

1.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包括登陆机构和靠船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潮位适应系统,所述潮位适应系统包括升降浮台及限位桩;所述升降浮台上开有限位桩孔,限位桩孔内设置有潮位适应装置,所述潮位适应装置包括限位齿轮、限位浮体和潮位启闭机构,限位桩插装在限位桩孔内,底部固定在海底;沿限位桩侧壁设置有限位齿条,与限位齿轮啮合;限位浮体安装在限位桩孔的侧壁;潮位启闭机构包括一棘轮及制动销,制动销与限位浮体相连,棘轮与限位齿轮同轴相连,制动销与棘轮棘爪啮合;登陆机构及靠船机构均与升降浮台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浮体包括外箱和置于外箱内的限位浮子,除外箱迎浪的一侧和外箱底部外,外箱的各个侧壁均设置有透水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其特征在于:限位桩孔内,未安装潮位适应装置的侧壁装有滑轮,限位桩与滑轮轮体外圆周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浮台为空心体,沿空心体内部设置多个间隔的密闭仓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登陆机构包括登陆板,登陆板的一端与升降浮台之间铰接;登陆板下部设置横纵交替的肋板,上端面设置滚轧花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其特征在于:靠船机构包括与升降浮台相连的缓冲浮体,及安装在缓冲浮体迎船侧的靠船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浮体上设置桩孔,沿桩孔侧壁设置滑轮,浮体桩安装在桩孔内,浮体桩底部固定在海底,浮体桩侧壁与滑轮轮体外圆周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船板迎船侧安装有橡胶护舷;所述缓冲浮体上安装系船柱。
CN201521010763.0U 2015-12-07 2015-12-07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05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0763.0U CN205205774U (zh) 2015-12-07 2015-12-07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0763.0U CN205205774U (zh) 2015-12-07 2015-12-07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05774U true CN205205774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3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0763.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05774U (zh) 2015-12-07 2015-12-07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057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4457A (zh) * 2015-12-07 2016-05-04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4457A (zh) * 2015-12-07 2016-05-04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CN105544457B (zh) * 2015-12-07 2017-05-24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4457B (zh)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US7219615B2 (en) Extended semi-submersible vessel (ESEMI)
AU701557B2 (en) Offshor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il operations
EP2789850B1 (en) Floating type wind turbine generation apparatus
KR102632315B1 (ko) 부이 및 그 부이를 위한 설치 방법
CN202295235U (zh) 一种浮式多功能的海上牧场建筑结构
CN102762445A (zh) 回收和部署船舶的近海装置
CN102839666A (zh) 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
KR101774693B1 (ko) 연안 플로터 계류 시스템
CN203345167U (zh) 可移动自升式人工岛
CN105836061A (zh) 一种自升半潜式下水的工作平台
CN103373446B (zh) 导管架拆除船及拆除方法
CN205076011U (zh) 一种组合浮箱式海工平台下水装置
KR101006982B1 (ko) 진자형 가두리 양식 시설물
CN201343129Y (zh) 一种海上平台
CN205205774U (zh) 自动适应潮位的小型码头
US20020090270A1 (en) Column-stabilized offshore vessel
KR100952910B1 (ko) 부양식 수문 독 및 그의 선박 건조방법
WO2015136086A1 (en) A quay structure, a quay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of installing such structure
CN112678116B (zh) 适用于大水位变化的系泊装置
CN205499276U (zh) 一种自升式液化天然气平台
CN108791738A (zh) 一种大型海上风机整体浮托安装方法
KR20150006298A (ko) 선박용 앵커링 장치
CN204980735U (zh) 一种导管架平台浮动电梯
JPS59145688A (ja) 船舶・海洋構造物の進水・上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