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8722U - 超声波治疗吸盘 - Google Patents

超声波治疗吸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8722U
CN205198722U CN201520838463.5U CN201520838463U CN205198722U CN 205198722 U CN205198722 U CN 205198722U CN 201520838463 U CN201520838463 U CN 201520838463U CN 205198722 U CN205198722 U CN 205198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ker
connecting rod
pole
shell
sucking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84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384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8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8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87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治疗吸盘,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吸盘包括:吸盘外壳、可与人体皮肤接触的超声波发生头、连杆以及向所述超声波发生头供电的电源。所述吸盘外壳设置有吸盘空腔,所述连杆设置有与所述吸盘空腔连通的气道,所述连杆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气道连通的气口。所述吸盘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吸盘空腔连通的吸盘孔,所述连杆设置有气口的一端穿过所述吸盘孔伸入所述吸盘空腔内,所述超声波发生头位于所述吸盘空腔内,所述超声波发生头与位于所述吸盘空腔内的所述连杆连接。该超声波治疗吸盘可以针对病患部位进行局部的治疗,而且固定牢固、快捷,其使用方便,超声波可以更直接地作用于人体,治疗效果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超声波治疗吸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声波治疗吸盘。
背景技术
针灸是基于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提、插等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外,通过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针灸方法的对医师的素质要求较高,而且针灸对人体会有一定程度的侵入式伤害,治疗周期长,对治疗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目前,采用超声波治疗进行治疗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通过超声波对局部组织作用,经过神经、体液等途径影响患者全身,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现有的超声波治疗设备普遍存在医院的治疗设备较大、结构复杂等问题,人们要进行超声波或者激光治疗时,需要到专门的医院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患者不能自由地根据自身进行自我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治疗吸盘,降低其操作难度和对使用环境的限制,使患者能够自主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超声波治疗吸盘,包括:吸盘外壳、人体皮肤接触的超声波发生头、连杆以及向所述超声波发生头供电的电源,所述吸盘外壳设置有吸盘空腔,所述连杆设置有与所述吸盘空腔连通的气道,所述连杆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气道连通的气口,所述吸盘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吸盘空腔连通的吸盘孔,所述连杆设置有气口的一端穿过所述吸盘孔伸入所述吸盘空腔内,所述超声波发生头位于所述吸盘空腔内,所述超声波发生头与位于所述吸盘空腔内的所述连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发生头包括压电陶瓷片,所述压电陶瓷片的正极、负极均与所述电源电连接。压电陶瓷片为超声波的主要发生装置,压电陶瓷片超声超声波在作用于人体,进行治疗。压电陶瓷片的使用可以使整个吸盘的结构更加的紧凑、集成化提高,从而有利于减小吸盘的体积,从而方便使用和携带。
优选地,还包括:铜环,所述铜环构成所述压电陶瓷片的正极或者负极,所述铜环通过导电胶与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由于压电陶瓷片的强度相对较低,因此,为了避免在使用时发生压电陶瓷片损坏。在压电陶瓷片上设置铜环,将铜环作为压电陶瓷片的固定、安装的附着体,并且还可以用作电极。铜环的设置可以大大方便于压电陶瓷片的使用。
优选地,还包括:柱形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位于所述吸盘空腔内且与所述吸盘孔处的吸盘外壳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头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挡板内并与所述连杆连接。限位挡板可以作为超声波发生头的固定着力点,方便于超声波发生头的安装。通过限位挡板的使用可以使得超声波发生头更加的稳固,不会轻易发生松动,从而可以与人体皮肤更加紧密地接触,利于超声波的透皮作用。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发生头还包括:固定片和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片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压电陶瓷片设置于固定套筒,从而将其外界隔离开,从而避免意外损坏压电陶瓷片。此外,由于超声波晶片需要电力驱动,将其设置在固定套筒内则方便于电源线路的布设。固定片用于将固定套筒与连杆连接,当压电陶瓷片出现故障时可以直接更换新的固定套筒,从而使吸盘能够继续使用,从而大大提高吸盘的使用便利性。
优选地,还包括: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位于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压电陶瓷片之间。绝缘垫片起到绝缘的作用。防止固定片与压电陶瓷片之间发生短路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用电的安全性。
优选地,还包括:硅胶帽和凝胶,所述硅胶帽可拆卸套设于所述固定套筒远离所述限位挡板的一端,所述凝胶设置于所述硅胶帽和所述压电陶瓷片之间。硅胶帽起到保护固定套筒以及设置于其中的压电陶瓷片的作用于。同时硅胶套质地相对更软,与人体皮肤的接触性更好,不容易发生刮伤皮肤的情况。凝胶则可作为超声波传播介质,有利于超声波传递至人体。
优选地,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吸盘外壳的一端沿外周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形状为圆台形,所述凸缘邻近所述吸盘外壳的一侧的直径大于所述凸缘远离所述吸盘外壳的一侧的直径。连杆上的凸缘可以使得其表面更加粗糙,与其他管道等连接时更加的牢固,从而提高吸盘使用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连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设置有第一孔道,所述第二支杆设置有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构成所述气道,所述吸盘外壳还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吸盘外壳的外壁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远离所述吸盘外壳,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柱内,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吸盘孔与所述超声波发生头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柱内与所述第一支杆可拆卸连接。连杆采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分体设计,并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杆可以在必要时进行拆卸,以便对吸盘进行修复。此外,由于采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分体设计,使得连杆的外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利于吸盘的使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杆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二支杆连接。螺纹连接可以确保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牢固性和可拆卸性,提高了吸盘的整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治疗吸盘,其具有吸盘外壳和超声波发生头、连杆以及电源。利用连杆将吸盘外壳内的吸盘空腔产生负压,从而可以将吸盘外壳牢牢地固定于人体需要进行治疗的部位。另一方面,通过超声波发生头产生的超声波用于人体,对疾病实现治疗。由于超声波发生头可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从而使得超声波能够更加直接地作用于人体,提到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波治疗吸盘中的吸盘外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波治疗吸盘中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波治疗吸盘中的固定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波治疗吸盘中的固定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波治疗吸盘中的吸盘空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波治疗吸盘中的第二支杆与吸盘外壳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吸盘外壳101;固定柱102;吸盘孔103;限位挡板104;
吸盘空腔105;第一支杆201;第二支杆202;固定片301;
固定套筒303;硅胶帽304;压电陶瓷片4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超声波作用于人体时可产生热,影响生物酶的活性、刺激细胞的生长、调整体液循环。此外,超声波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使其受到交变的工压力并且产生剧烈的运动,相互摩擦,从而促进细胞内容物的移动,改变其中空间的相对位置。超声波的这种作用可引起细胞功能的改变,可以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增强细胞膜的弥散过程,从而改善新陈代谢,提高组织再生能力。所以治疗某些局部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性溃荡效果良好。此外,超声的机械作用还能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长、变软。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可软化组织、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剌激神经系统及细胞功能,因此有重要的治疗价值。但是现有的超声波治疗设备结构相对复杂,设备体积太大,患者使用不便,而且对人体局部治疗难以达到针对性。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超声波治疗吸盘,使得超声波治疗具有针对性,简化其使用流程。
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治疗吸盘,包括:吸盘外壳101、可与人体皮肤接触的超声波发生头、连杆以及向超声波发生头供电的电源。其中,吸盘外壳101设置有吸盘空腔105,连杆设置有与吸盘空腔105连通的气道,连杆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有与气道连通的气口。
吸盘外壳101设置有与吸盘空腔105连通的吸盘孔103,连杆设置有气口的一端穿过吸盘孔103伸入吸盘空腔105内,超声波发生头位于吸盘空腔105内,超声波发生头与位于吸盘空腔105内的连杆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波治疗吸盘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将连杆与一空气泵连接,然后吸盘外壳101按压于人体皮肤表面。开启空气泵,使得吸盘外壳101的吸盘空腔105内产生负压,从而在大气压力的作用的下,将吸盘外壳101与人体皮肤牢牢地接触固定。此时,通过电源向超声波发生头供电使其产生超声波,并通过与人体皮肤接触的超声波发生头将超声波的能量传递给皮肤组织,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治疗。
当治疗完成后,关闭电源停止超声波发生头的工作,关闭空气泵,将空气泵与连杆分离,外界空气自动进入吸盘空腔105内,从而使吸盘外壳101与人体皮肤主动分离。
本实施例中,超声波发生头的超声发生装置由压电陶瓷片401制作而成,压电陶瓷片401的正极、负极均与电源电连接。压电陶瓷片401是一种能够将机械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的功能陶瓷材料。压电陶瓷片401具有压电性,在外界的电力作用下,其外形发生变化,通过向其通入周期性变化的电源,压电陶瓷片401进行振动从而产生声波。
由于压电陶瓷片401具有一定的脆性、强度低,容易发生碎裂的问题。因此,超声波治疗吸盘还设置有铜环,铜环构成压电陶瓷片401的正极或者负极,铜环通过导电胶与压电陶瓷片401连接。铜环可以作为压电陶瓷片401的固定附着物,同时由于其导电性,还可作用的电极。此外还可在压电陶瓷片401上涂覆一层银浆,将其作为另一电极,铜环和银浆分别连接正负两个电极,以便实现对压电陶瓷片401的供电。银浆与铜环因避免接触,防止发生短路。
由于需要外接空气泵使用,连杆与空气泵的连接牢固性和稳定,会影响对超声波治疗吸盘的使用。连杆可通过塑料管与空气泵的空气输入口连接。为了防止连杆与管道连接时发生相互脱离的情况,可在连杆远离吸盘外壳101的一端沿外周设置有凸缘。凸缘提高了连杆与塑料管之间的接触面的粗糙度,从而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优选地,凸缘的形状为圆台形,凸缘邻近吸盘外壳101的一侧的直径大于凸缘远离吸盘外壳101的一侧的直径。凸缘产生倒齿的作用,塑料管套于连杆外后,相互脱离的难度增加。
进一步地,还可以将连杆采用多段设置,以便连杆的安装和设置,增加超声波吸盘的使用便利性。具体地,连杆可分为两部,连杆由第一支杆201和第二支杆202组成。其中,第一支杆201设置有第一孔道,第二支杆202设置有第二孔道,第一孔道与第二孔道连通构成气道,通过气道将吸盘空腔105内的空气抽出,使吸盘外壳101贴附于人体。
为了方便连杆的设置,吸盘外壳101还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柱102,固定柱102的一端与吸盘外壳101的外壁连接,固定柱102的另一端远离吸盘外壳101。第一支杆201的一端位于固定柱102内,固定柱102内设置一个容纳腔用于容纳第一连杆。第一支杆201的另一端穿过设置于吸盘外壳101的吸盘孔103与超声波发生头连接。第二支杆202的一端伸入固定柱102的容纳腔内与第一支杆201可拆卸连接,例如,第一支杆201通过螺纹与第二支杆202连接、卡接或者使用直通管连接。较佳地,第一支杆201和第二支杆202采用交叉连接的方式,例如,两者的连接部构成直角。如此,连杆的直线长度降低,其形成弯折的外形,则使用超声波治疗吸盘时,吸盘外壳101可以稳定的吸附于人体,而通过第二支杆202与空气泵连接的管道的摆设可以更加的自然,从而可以避免发生管道弯折的问题。
优选地,超声波治疗吸盘还包括柱形的限位挡板104,限位挡板104位于吸盘空腔105内且与吸盘孔103处的吸盘外壳101连接,超声波发生头的一端伸入限位挡板104内并与连杆连接。限位挡板104对超声波发生头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当吸盘外壳101吸附于人体时,限位挡板104可以防止人体与超声波发生头的相互作用力,而将超声波发生头与连杆发生偏移或者晃动,从而避免发生空气泄漏或者电源线路的拉伸、断裂的问题。限位挡板104使超声波发生头与人体的接触更加的稳定,不会轻易发生偏差,利用超声波直接作用于人体。
超声波发生头还包括固定片301和固定套筒303,固定套筒303的一端通过固定片301与连杆连接,压电陶瓷片401设置于固定套筒303内。固定片301与连杆位于吸盘空腔105内的部分可采用螺纹连接,以便进行吸盘的拆卸、维修。固定盘外周可设置外螺纹,固定套筒303设置内螺纹,固定片301与固定套筒303通过螺纹连接。为了保持超声波发生头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其可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在保持相当的强度的下,还可以降低超声波治疗吸盘的重量,方便于携带和使用。超声波治疗吸盘还设置有绝缘垫片,绝缘垫片位于固定片301与压电陶瓷片401之间,以防止发生短路,确保了用电安全。
此外,超声波治疗仪还包括:硅胶帽304和凝胶,硅胶帽304可拆卸套设于固定套筒303远离限位挡板104的一端,凝胶设置于硅胶帽304和压电陶瓷片401之间。硅胶帽304具有相对柔软的质地,可以避免对人体皮肤的损伤。此外,硅胶帽304还可以对固定套筒303、压电陶瓷片401起到保护作用。硅胶帽304和压电陶瓷片401之间的凝胶能够很好地传递超声波,使得超声波能够更加完全地作用于人体,提高治疗效果。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避免在压电陶瓷片401和人体皮肤之间涂覆超声传导介质,也不需要后期进行传导介质的清理,从而降低了操作的繁琐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超声波治疗吸盘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对吸盘抽真空,在大气压力的作用力将吸盘外壳部分紧密吸附人体疼痛部位,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下进行治疗,解决了治疗区域的准确定位和固定问题,从而提高治疗操作效率,减轻了使用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治疗效果。
(2)超声波陶瓷晶片(压电陶瓷片)产生的能量通过硅胶外套内的凝胶传导作用于人体组织,对炎性组织进行修复。
(3)超声波治疗部分与人体有效接触、固定牢固,晶片与人体组织不需涂抹超声介质,使用更加的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超声波治疗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外壳、可与人体皮肤接触的超声波发生头、连杆以及向所述超声波发生头供电的电源,所述吸盘外壳设置有吸盘空腔,所述连杆设置有与所述吸盘空腔连通的气道,所述连杆的一端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气道连通的气口,所述吸盘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吸盘空腔连通的吸盘孔,所述连杆设置有气口的一端穿过所述吸盘孔伸入所述吸盘空腔内,所述超声波发生头位于所述吸盘空腔内,所述超声波发生头与位于所述吸盘空腔内的所述连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头包括压电陶瓷片,所述压电陶瓷片的正极、负极均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铜环,所述铜环构成所述压电陶瓷片的正极或者负极,所述铜环通过导电胶与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之一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柱形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位于所述吸盘空腔内且与所述吸盘孔处的吸盘外壳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头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挡板内并与所述连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头还包括:固定片和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片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筒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位于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压电陶瓷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胶帽和凝胶,所述硅胶帽可拆卸套设于所述固定套筒远离所述限位挡板的一端,所述凝胶设置于所述硅胶帽和所述压电陶瓷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吸盘外壳的一端沿外周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形状为圆台形,所述凸缘邻近所述吸盘外壳的一侧的直径大于所述凸缘远离所述吸盘外壳的一侧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设置有第一孔道,所述第二支杆设置有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构成所述气道,所述吸盘外壳还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吸盘外壳的外壁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远离所述吸盘外壳,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柱内,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吸盘孔与所述超声波发生头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柱内与所述第一支杆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声波治疗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二支杆连接。
CN201520838463.5U 2015-10-27 2015-10-27 超声波治疗吸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98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8463.5U CN205198722U (zh) 2015-10-27 2015-10-27 超声波治疗吸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8463.5U CN205198722U (zh) 2015-10-27 2015-10-27 超声波治疗吸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8722U true CN205198722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36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846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98722U (zh) 2015-10-27 2015-10-27 超声波治疗吸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8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45677U (zh) 负压理疗仪
CN205198723U (zh) 超声波治疗仪
CN207286452U (zh) 基于激光疗法的电灸治疗仪
CN201260766Y (zh) 一种中医砭石保健热疗仪
CN205198722U (zh) 超声波治疗吸盘
CN207270569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控制腰椎治疗仪
CN203280728U (zh) 一种发热振动式针灸装置
CN110652446A (zh) 一种穴位治疗装置
CN202459273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腿部按摩器
CN205251818U (zh) 一种中医热敷理疗护理装置
CN202961126U (zh) 一种便携式前列腺治疗仪
CN112842852A (zh) 一种磁盘大小吸拔保健器
CN208823795U (zh) 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
CN203647557U (zh) 电热磁疗一体的安全电极
CN206730278U (zh) 一种疼痛诊疗装置
CN208756485U (zh) 一种可便于携带且多功能疼痛治疗仪
CN202620485U (zh) 一种过敏性鼻炎理疗仪
CN206473672U (zh) 超声波治疗仪
CN205055191U (zh) 一种利于吸附稳定性的电疗仪穿戴部
CN204219619U (zh) 一种治疗头
CN206167371U (zh) 一种智能治疗仪
CN204932602U (zh) 一种分体式前列腺脉冲治疗仪
CN206642214U (zh) 一种超短波电疗机
CN207012343U (zh) 一种温灸罐及温灸设备
CN204446556U (zh) 一种新型医用推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