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5912U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5912U
CN205195912U CN201520876969.5U CN201520876969U CN205195912U CN 205195912 U CN205195912 U CN 205195912U CN 201520876969 U CN201520876969 U CN 201520876969U CN 205195912 U CN205195912 U CN 205195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s
conducting space
conduit
communicate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769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769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5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5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5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包括前壳体、与前壳体连接的后壳体和位于前壳体和后壳体中的扬声器,扬声器与前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前腔,扬声器与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后腔,还包括两个导管,所述两个导管均连接于该后壳体,每个导管均包括导通空间,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与该后腔连通。通过将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与耳机的后腔连通,能扩大可利用的声学容积,增强耳机的低频性能。

Description

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低频响应特性的耳机。
背景技术
影响耳机频响特性的主要因素是关键声学元件的设计,包括驱动单元的磁路、音圈、振膜、阻尼材料等。前腔的处理以及背腔的设计对于频响的拓展尤其重要。对于一些类型的耳机,例如入耳式/半入耳式耳机,其局限性在于,由于体积较小,可以运用的空间不多,往往使得耳机的低频响应成为短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耳机,其通过两个与耳机的后腔连通的导管,实现扩大可利用的声学容积,增强耳机的低频性能。
一种耳机包括前壳体、与前壳体连接的后壳体和位于前壳体和后壳体中的扬声器,扬声器与前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前腔,扬声器与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后腔,还包括两个导管,所述两个导管均连接于该后壳体,每个导管均包括导通空间,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与该后腔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导管具有相同的构造,且对称设置,每个导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每个导管的通孔与该导管的导通空间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具有不同的长度,每个导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每个通孔与该导管的导通空间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装饰部,所述装饰部连接于所述两个导管,所述装饰部包括中空部,所述中空部与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连通,每个导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每个通孔与该导管的导通空间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导管之一的导通空间与该后腔直接连通,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直接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具有不同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中设置有阻尼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前腔调音元件,所述前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该前腔连通的通孔,该前腔调音元件设置于该前腔的内壁且覆盖该通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前腔调音元件为调音布。
通过将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与耳机的后腔连通,能扩大可利用的声学容积,增强耳机的低频性能。此外,导管的导通空间还起到声阻尼的作用,通过将导管作不同配置,能够满足不同的频响特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耳机的爆炸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耳机的主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耳机沿图2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耳机沿图2中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耳机100包括前壳体10、与前壳体10体连接的后壳体30和位于前壳体10和后壳体30中的扬声器50。扬声器50主要包括磁铁51、华司52、音圈53、振膜54。同时参考图2-4,所述磁铁51置于一支架55的底部,华司52置于该磁铁51的顶部,音圈53将华司52容纳于其中,音圈53的一端连接于振膜54。
扬声器50还包括护盖56和PCB板57,护盖56为一端开口的构造,其设置于前壳体10内,振膜54及支架55的端部容纳于护盖56中。PCB板57设置于支架55的背部。本实施方式中的耳机100属于动圈式耳机,其发声原理简述为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熟悉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意识到,扬声器50的构造及原理属于公知的现有技术,所以对扬声器50的元件之间的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扬声器50与前壳体10的内壁11之间形成前腔20,扬声器50与后壳体30的内壁31之间形成后腔40。在本实施方式中,耳机100还包括两个导管60和70,导管60、70均连接于该后壳体30,导管60、70分别包括分别沿各自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通空间61、71。
导管60、70的导通空间61、71与该后腔40连通,至少一个导管60或70与外界连通,具体请参考下文中的不同实施方式。
同时参考图1和3,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壳体30在其背离前壳体10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凹槽32,通过设置在凹槽32中的密封胶35将导管60、70分别连接到后壳体30。凹槽32的底部设置有狭长槽33。后壳体30包括由内壁31向外延伸的导通槽34,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通槽34与两个狭长槽33均连通,使得后腔40能与外界相连通。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导管60、70在其侧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通槽62、72,将导管60、70分别连接到后壳体30的密封胶35亦设置有导通槽351,导通槽34、狭长槽33、导通槽351、导通槽62、72形成一个通道,该通道将后腔40与导管60、70相连通。后腔40与导管60、70的导通空间61、71构成一个新的后腔,相比后腔40,新的后腔具有更大的容积,从而有利于增强耳机100的低频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导管60、70具有不同的长度,其导通空间61、71的长度亦不相同。导管60、70的侧壁分别包括与各自导通空间61、71及外界连通的通孔(图未示)。如此,因振膜54的振动而在后腔40中产生的气流能经由导通槽34、狭长槽33、密封胶35的导通槽351、导管60、70的导通槽62、72形成的通道流入到导通空间61、71。流入到导通空间61、71的气流可经由与之连通的通孔而排出。由于导通空间61、71具有不同的长度,会产生不同的阻尼效果,从而能够弥补频响特性的不同需求。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两个导管60、70具有相同的构造,且对称设置,导管60、70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图未示),每个导管的通孔与该导管的导通空间61、71及外界连通。流入到导通空间61、71的气流可经由与之连通的通孔而排出。通过这样的对称设计,能够平衡振膜54后(即面向后腔40的方向)的压力分布。在该实施方式中,导通空间61、71中可设置有阻尼材料,可以拓展低频响应的性能。可以理解的,在需要时,可以考虑通过调整导通空间61、71的直径来获得所需的低频响应的性能。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耳机100还包括装饰部80,装饰部80连接于所述两个导管60、70,装饰部80包括中空部(图未示),所述中空部与所述两个导管60、70的导通空间61、71连通。导管60、70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图未示),每个导管的通孔与该导管的导通空间61、71及外界连通。流入到导通空间61、71的气流可经由与之连通的通孔而排出。如此,由于导通空间61、71连通与装饰部80的中空部连通,后腔40与导通空间61、71及装饰部80的中空部构成一个新的后腔,相比后腔40,新的后腔具有更大的容积,有利于达到不同的调整频响特性的目的。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两个导管60、70之一的导通空间与该后腔40直接连通,例如导通空间61与后腔40直接连通,而前述二者中另一者的导通空间(例如导通空间71)不直接与后腔40直接连通。两个导管60、70的导通空间61、71直接连通,在该实施方式中,导通空间61、71的远离后壳体30的末端通过其它元件(例如装饰部80)相连通,使得后腔40中的气流经由导通空间61流向导通空间71。导管70此时可以设置有通孔(图未示),该通孔与导通空间71及外界连通,流入到导通空间71的气流可经由与之连通的通孔而排出。导通空间61、71的这种连接方式可以称之为串联延伸设计,通过这样的串联延伸设计,使得阻尼变大,可以拓展低频响应的性能。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除去两个导管具有相同的构造且对称设置的情形,在需要时,均可以考虑将导通空间61、71设置为具有不同的长度。
同时参考图1和3,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前腔调音元件90,所述前壳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该前腔20连通的通孔12,该前腔调音元件90设置于该前壳体10的内壁11且覆盖该通孔1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前腔调音元件90为调音布。
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意识到,通过将导管60、70的导通空间61、71与后腔40耦合,能拓展耳机低频声学特性。此外,导管60、70的导通空间61、71还起到声阻尼的作用,通过将导管60、70作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不同配置,能够满足不同的频响特性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耳机,包括前壳体、与前壳体连接的后壳体和位于前壳体和后壳体中的扬声器,扬声器与前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前腔,扬声器与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后腔,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个导管,所述两个导管均连接于该后壳体,每个导管均包括导通空间,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与该后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管具有相同的构造,且对称设置,每个导管上设置有通孔,每个导管的通孔与该导管的导通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具有不同的长度,每个导管上设置有通孔,每个通孔与该导管的导通空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部,所述装饰部连接于所述两个导管,所述装饰部包括中空部,所述中空部与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连通,每个导管上设置有通孔,每个通孔与该导管的导通空间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管之一的导通空间与该后腔直接连通,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直接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具有不同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管的导通空间中设置有阻尼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腔调音元件,所述前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该前腔连通的通孔,该前腔调音元件设置于该前腔的内壁且覆盖该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该前腔调音元件为调音布。
CN201520876969.5U 2015-11-03 2015-11-03 耳机 Active CN205195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6969.5U CN205195912U (zh) 2015-11-03 2015-11-03 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6969.5U CN205195912U (zh) 2015-11-03 2015-11-03 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5912U true CN205195912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8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76969.5U Active CN205195912U (zh) 2015-11-03 2015-11-03 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591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8190A (zh) * 2018-07-09 2018-10-16 李容梅 改变耳机音调的调音部件
WO2019042464A1 (zh) * 2017-09-04 2019-03-07 深圳市魅动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耳机前腔的排气结构及耳机
US10271124B2 (en) 2016-12-09 2019-04-23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Earphone
CN110149566A (zh) * 2016-07-11 2019-08-20 Jvc 建伍株式会社 耳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9566A (zh) * 2016-07-11 2019-08-20 Jvc 建伍株式会社 耳机
CN110149566B (zh) * 2016-07-11 2021-07-06 Jvc 建伍株式会社 耳机
US10271124B2 (en) 2016-12-09 2019-04-23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Earphone
WO2019042464A1 (zh) * 2017-09-04 2019-03-07 深圳市魅动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耳机前腔的排气结构及耳机
CN108668190A (zh) * 2018-07-09 2018-10-16 李容梅 改变耳机音调的调音部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95912U (zh) 耳机
CN204993827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US8135156B2 (en) Sound reproduction device with enhanced low-frequency sound effect
CN103475968A (zh) 一种耳机
CN101998216A (zh) 一种扬声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3590402U (zh) 一种耳机
CN201345722Y (zh) 一种低频扩展装置
EP3257264A1 (en) Loudspeaker enclosure with a sealed acoustic suspension chamber
WO2016037445A1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或音箱的发音组件
CN208210250U (zh) 耳机
CN204046776U (zh) 单端双膜共振音箱
CN204180253U (zh) 两端式双膜共振音箱
DK200200260A (da) Tovejshøjttaler til mobiltelefoner
CN201523448U (zh) 一种扬声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DK1283003T3 (da) System bestående af en mikrofon og en forstærker
CN204498334U (zh) 一种低频性能良好的受话器
CN204442674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4425601U (zh) 一种音箱
CN101227767A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104754439A (zh) 一种低频性能良好的受话器
CN206061072U (zh) 耳机
CN209017255U (zh) 耳机
CN201426163Y (zh) 反向同轴受话器耳机
CN201426165Y (zh) 正向同轴受话器
CN104285453A (zh) 新颖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