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6863U - 双层防伪瓶盖 - Google Patents

双层防伪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86863U
CN205186863U CN201521015383.6U CN201521015383U CN205186863U CN 205186863 U CN205186863 U CN 205186863U CN 201521015383 U CN201521015383 U CN 201521015383U CN 205186863 U CN205186863 U CN 205186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losing cover
cover
cap
inner sleeve
aluminum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53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田
于善刚
雷振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EARIVER CLOSUR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EARIVER CLOSUR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EARIVER CLOSUR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EARIVER CLOSUR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153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86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86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86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瓶盖,尤其是一种双层防伪瓶盖,包括同轴组装的外盖、内盖和内套,外盖和内盖之间经卡接结构轴向固定并周向固定;设置有包覆于外盖表面且底部延伸至外盖下方内套处的外铝套,外铝套包括经防伪连点连接的上铝套和下铝筒,上铝套与外盖周向固定并轴向下限位配合,所述下铝筒与内套轴向上限位配合。包装时,将外盖压下,使得内盖插入外盖内实现固定,使用方便且避免了胶水的使用。开瓶时,通过上铝套扭动外盖,通过外盖带动内盖转动,通过外盖的上升使得防伪连点断开,实现防伪。其次,外铝套的外观图案可通过印刷来实现,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品率,缩短生产周期短。适用于各类防伪瓶。

Description

双层防伪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瓶盖,尤其是一种双层防伪瓶盖。
背景技术
随着产品防伪越来越被厂家所重视,目前,在饮料及白酒包装领域,普遍采用防伪瓶盖进行防伪。目前的防伪瓶盖,通常为铝塑结合防伪瓶盖;同时,为了美观,多采用双层瓶盖。具体的讲,双层防伪瓶盖,包括同轴组装的外盖、内铝套、内盖、内套和内塞;内套上部位于内盖内并同内盖螺纹配合、下部套装固定在瓶口,内塞位于内套内并与内套固定连接、底部插入瓶口内,内铝套上部位于外盖和内盖之间、底部延伸至内套,上部内铝套和内盖及外盖三者经粘接固定,底部内铝套经折弯固定于内套,在外盖底部和内套底部之间的内铝套上设置有防伪连点。设计时,能通过对外盖的造型以及转印等手段,使得瓶盖能与瓶身的风格统一,使得整体更为美观,克服单层铝塑结合防伪瓶盖造型单一的问题。使用时,扭动外盖,通过外盖经内铝套带动内盖转动,内盖在螺纹作用下上升实现开启,同时通过内盖的上升使得防伪连点断开,实现防伪。
但现有的双层防伪瓶盖,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需要采用水转印技术在塑料外盖上实现图案转印,产品成本较高;二、内铝套和内盖及外盖三者经粘接固定,开瓶后存在胶水味,影响产品的感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使用胶水的双层防伪瓶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层防伪瓶盖,包括同轴组装的外盖、内盖和内套,所述外盖和内盖之间经卡接结构轴向固定并周向固定;设置有包覆于外盖表面且底部延伸至外盖下方内套处的外铝套,所述外铝套包括经防伪连点连接的上铝套和下铝筒,所述上铝套与外盖周向固定并轴向下限位配合,所述下铝筒与内套轴向上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盖的最大外径大于外盖下方的内套外径,所述防伪连点位于外盖下方的内套位置;所述上铝套包括上套和下套,所述下套底部与下铝筒经防伪连点连接,所述上套底部和下套顶部分别延伸至外盖的最大外径处并轴向限位固定。具体的,所述上套与外盖胀紧固定,所述上铝套底部向内折弯形成外包边,所述下铝筒顶部外翻构成内包边,由所述内包边插入外包边和外盖之间构成轴向限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内盖底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卡环;设置有位于外盖内的内铝筒,所述内铝筒底部与内套轴向上限位配合、顶部设置有向内扣入环形卡环的飞边。
具体的,所述外铝套底部延伸至内套底部,所述内铝筒底部延伸至内套底部并位于外铝套和内套之间;所述内铝筒向内折弯形成内折边并与内套底部构成轴向上限位配合,所述下铝筒底部向内折弯形成外折边并经内折边与内套底部构成轴向上限位配合。
具体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环形卡环、定位凸、挡圈、内齿环和外齿圈,所述内齿环设置于内盖外周面并位于环形卡环上方,所述挡圈位于外盖内的顶部,所述外齿圈设置于挡圈下方的外盖内周面,所述定位凸设置于外齿圈下方的外盖内周面;所述外盖和内盖之间,沿轴向向下经挡圈和内盖接触限位固定,沿轴向向上经环形卡环和定位凸限位固定,沿周向双向经内齿环和外齿圈啮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卡环的断面呈直角梯形且梯形的直角边对应环形卡环的上侧壁、斜边对应环形卡环的下侧壁、上底对应环形卡环的槽底;所述定位凸的断面呈直角梯形且梯形的直角边对应定位凸的上表面、斜边对应定位凸的下表面、上底对应定位凸的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包装时,将外盖压下,使得内盖插入外盖内实现固定,使用方便且避免了胶水的使用。开瓶时,通过上铝套扭动外盖,通过外盖带动内盖转动,通过外盖的上升使得防伪连点断开,实现防伪。其次,外铝套的外观图案可通过印刷来实现,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品率,缩短生产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防伪瓶盖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层防伪瓶盖外盖及外铝套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层防伪瓶盖内盖、内套及内塞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防伪瓶盖,包括同轴组装的外盖20、内盖40和内套50,所述外盖20和内盖40之间经卡接结构轴向固定并周向固定;设置有包覆于外盖20表面且底部延伸至外盖20下方内套50处的外铝套10,所述外铝套10包括经防伪连点11连接的上铝套12和下铝筒13,所述上铝套12与外盖20周向固定并轴向下限位配合,所述下铝筒13与内套50轴向上限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防伪瓶盖,外盖20和内盖40之间经卡接结构轴向固定并周向固定,包装时,将外盖20压下,使得内盖40插入外盖20内实现固定,使用方便且避免了胶水的使用。但由于外盖20和内盖40直接卡接,难以设置内铝套,因此,设置了外铝套10,开瓶时,由于上铝套12与外盖20周向固定,通过上铝套12扭动外盖20,通过外盖20带动内盖40转动,内盖40在螺纹作用下上升实现开启;同时,由于上铝套12与外盖20轴向下限位配合,下铝筒13与内套50轴向上限位配合,通过外盖20的上升使得防伪连点11断开,实现防伪。其次,由于外铝套10的设置,外铝套10上的外观图案可通过印刷来实现,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品率,缩短生产周期短。上述轴向下限位即限制沿轴向向下运动,上述轴向上限位即限制沿轴向向上运动。
外盖20造型设计,可根据不同外观要求进行设计,而外铝套10包覆于外盖表面,因此,外铝套10的形状应满足外盖20的造型要求,同时,防伪连点11的设置位置应适应于外铝套10的形状。其中,外盖20、内套50外径一致或外盖20最大外径小于内套50外径时,上铝套12和下铝筒13可一体成型,防伪连点11可设置于外铝套10顶底之间的任意位置,包装时,在完成外盖20的安装后,套入外铝套10即可。
较为特殊的,如如图所示的实例,外盖20的最大外径大于外盖20下方的内套50外径,此时,为保证开启,同时方便包装操作,最好的,所述防伪连点11位于外盖20下方的内套50位置;所述上铝套12包括上套121和下套122,所述下套122底部与下铝筒13经防伪连点11连接,所述上套121底部和下套122顶部分别延伸至外盖20的最大外径处并轴向限位固定。包装时,首先完成内塞60和内套50的组装,之后套入下套122及下铝筒13,然后组装内盖40和外盖20,最后套入上套121并完成上套121和下套122的固定连接。
上铝套12与外盖20的固定以及上套121和下套122的固定连接可以是任意的,如折边、压痕、铆固等方式。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所述上套121与外盖20胀紧固定,所述上铝套12底部向内折弯形成外包边15,所述下铝筒13顶部外翻构成内包边16,由所述内包边16插入外包边15和外盖20之间构成轴向限位固定。
进一步,所述内盖40底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卡环41;设置有位于外盖20内的内铝筒30,所述内铝筒30底部与内套50轴向上限位配合、顶部设置有向内扣入环形卡环41的飞边31。开启时,随内盖40的上升,飞边31弹出,再次盖上时,飞边31抵住内盖40的底面,能够形成一个高度差,避免复位,进而进一步的提高防伪效果。
对内铝筒30及下铝筒13的轴向上限位,可采用任意的结构,如折边、压痕、铆固等方式。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所述外铝套10底部延伸至内套50底部,所述内铝筒30底部延伸至内套50底部并位于外铝套10和内套50之间;所述内铝筒30向内折弯形成内折边32并与内套50底部构成轴向上限位配合,所述下铝筒13底部向内折弯形成外折边14并经内折边32与内套50底部构成轴向上限位配合。
卡接结构可以是任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具体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环形卡环41、定位凸21、挡圈23、内齿环42和外齿圈22,所述内齿环42设置于内盖40外周面并位于环形卡环41上方,所述挡圈23位于外盖20内的顶部,所述外齿圈22设置于挡圈23下方的外盖20内周面,所述定位凸21设置于外齿圈22下方的外盖20内周面;所述外盖20和内盖40之间,沿轴向向下经挡圈23和内盖40接触限位固定,沿轴向向上经环形卡环41和定位凸21限位固定,沿周向双向经内齿环42和外齿圈22啮合固定。
为了方便组装,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卡环41的断面呈直角梯形且梯形的直角边对应环形卡环41的上侧壁、斜边对应环形卡环41的下侧壁、上底对应环形卡环41的槽底;所述定位凸21的断面呈直角梯形且梯形的直角边对应定位凸21的上表面、斜边对应定位凸21的下表面、上底对应定位凸21的内侧面。

Claims (7)

1.双层防伪瓶盖,包括同轴组装的外盖(20)、内盖(40)和内套(5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20)和内盖(40)之间经卡接结构轴向固定并周向固定;设置有包覆于外盖(20)表面且底部延伸至外盖(20)下方内套(50)处的外铝套(10),所述外铝套(10)包括经防伪连点(11)连接的上铝套(12)和下铝筒(13),所述上铝套(12)与外盖(20)周向固定并轴向下限位配合,所述下铝筒(13)与内套(50)轴向上限位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20)的最大外径大于外盖(20)下方的内套(50)外径,所述防伪连点(11)位于外盖(20)下方的内套(50)位置;所述上铝套(12)包括上套(121)和下套(122),所述下套(122)底部与下铝筒(13)经防伪连点(11)连接,所述上套(121)底部和下套(122)顶部分别延伸至外盖(20)的最大外径处并轴向限位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121)与外盖(20)胀紧固定,所述上铝套(12)底部向内折弯形成外包边(15),所述下铝筒(13)顶部外翻构成内包边(16),由所述内包边(16)插入外包边(15)和外盖(20)之间构成轴向限位固定。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层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40)底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卡环(41);设置有位于外盖(20)内的内铝筒(30),所述内铝筒(30)底部与内套(50)轴向上限位配合、顶部设置有向内扣入环形卡环(41)的飞边(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铝套(10)底部延伸至内套(50)底部,所述内铝筒(30)底部延伸至内套(50)底部并位于外铝套(10)和内套(50)之间;所述内铝筒(30)向内折弯形成内折边(32)并与内套(50)底部构成轴向上限位配合,所述下铝筒(13)底部向内折弯形成外折边(14)并经内折边(32)与内套(50)底部构成轴向上限位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环形卡环(41)、定位凸(21)、挡圈(23)、内齿环(42)和外齿圈(22),所述内齿环(42)设置于内盖(40)外周面并位于环形卡环(41)上方,所述挡圈(23)位于外盖(20)内的顶部,所述外齿圈(22)设置于挡圈(23)下方的外盖(20)内周面,所述定位凸(21)设置于外齿圈(22)下方的外盖(20)内周面;所述外盖(20)和内盖(40)之间,沿轴向向下经挡圈(23)和内盖(40)接触限位固定,沿轴向向上经环形卡环(41)和定位凸(21)限位固定,沿周向双向经内齿环(42)和外齿圈(22)啮合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环(41)的断面呈直角梯形且梯形的直角边对应环形卡环(41)的上侧壁、斜边对应环形卡环(41)的下侧壁、上底对应环形卡环(41)的槽底;所述定位凸(21)的断面呈直角梯形且梯形的直角边对应定位凸(21)的上表面、斜边对应定位凸(21)的下表面、上底对应定位凸(21)的内侧面。
CN201521015383.6U 2015-12-08 2015-12-08 双层防伪瓶盖 Active CN205186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5383.6U CN205186863U (zh) 2015-12-08 2015-12-08 双层防伪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5383.6U CN205186863U (zh) 2015-12-08 2015-12-08 双层防伪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86863U true CN205186863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79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5383.6U Active CN205186863U (zh) 2015-12-08 2015-12-08 双层防伪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868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6399A (zh) * 2016-11-02 2017-03-22 海普制盖股份有限公司 免滴胶铝塑组合盖及其组装方法
CN114671143A (zh) * 2022-03-11 2022-06-28 海普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伪瓶盖以及酒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6399A (zh) * 2016-11-02 2017-03-22 海普制盖股份有限公司 免滴胶铝塑组合盖及其组装方法
CN106516399B (zh) * 2016-11-02 2024-05-10 海普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免滴胶铝塑组合盖及其组装方法
CN114671143A (zh) * 2022-03-11 2022-06-28 海普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伪瓶盖以及酒瓶
CN114671143B (zh) * 2022-03-11 2024-03-26 海普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伪瓶盖以及酒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47130U (zh) 旋转式过滤结构
CN205186863U (zh) 双层防伪瓶盖
CN102805473B (zh) 一种化妆品盒
CN104609023B (zh) 一种用于安装装饰件的组合瓶盖
CN103057823B (zh) 防伪瓶盖
CN203033131U (zh) 防伪瓶盖
CN202295713U (zh) 一种改进的铝塑盖
CN204399665U (zh) 一种组合式盖与瓶
CN202612254U (zh) 一种推杆机构
CN204688650U (zh) 一种螺牙包装瓶
CN202054272U (zh) 一种装饰瓶盖
CN204528037U (zh) 一种用于安装装饰件的组合瓶盖
CN100430243C (zh) 冠状封边式固体胶水
CN203832950U (zh) 一种无需另外增加盖子的饮料包装瓶
CN205186892U (zh) 一种能互相组合在一起的瓶子
CN203359011U (zh) 由装饰瓶盖密封的包装瓶
CN204296018U (zh) 一种胶管扩径工装
CN203512298U (zh) 一种瓶盖的组装结构
CN204341630U (zh) 一种防伪酒瓶与瓶盖配合结构
CN204355447U (zh) 一种可回盖薄盖饮料瓶
CN201999273U (zh) 双层瓶
CN203473497U (zh) 一种铝塑结合式翻边防伪瓶盖
CN203439362U (zh) 新型塑料水瓶
CN201873094U (zh) 联体式酒瓶盖
CN202848144U (zh) S型玻璃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