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3255U - 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83255U
CN205183255U CN201521003476.7U CN201521003476U CN205183255U CN 205183255 U CN205183255 U CN 205183255U CN 201521003476 U CN201521003476 U CN 201521003476U CN 205183255 U CN205183255 U CN 205183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workpiece
cleaning plant
work cleaning
ch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034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宗克
苏余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y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y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y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y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034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83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83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83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包括基座,设置于该基座用于限制工件的限制机构,作用于工件的振动机构,以及将工件的杂物吹除的吹气机构;其中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敲击工件的作用锤以及驱动所述作用锤动作的驱动装置。本装置通过作用锤敲击和吹气嘴吹气,清理工件表面粘附或者聚集的生产中产生杂物,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清理,使清理工件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清理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壳体是仪器仪表等多种装置或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通常包括外壳、面板、衬板和支架等元件,主要对壳体内部元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常见的壳体包括塑胶壳体、铝型材壳体、钣金壳体和不锈钢壳体等。壳体的加工通常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首先,通过注塑、钣金或冲压等方法制作出壳体毛坯件;然后,根据设计在此毛坯件上进行钻孔、开槽、打磨、喷漆等工艺,制成成品。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壳体成型和加工过程中和长期的放置过程中,壳体尤其是其内部无法避免地会积聚或粘附灰尘和加工残留物等(本文统称为“杂物”),对壳体的性能和美观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清理壳体内部的杂物是必须的工艺过程。
现有技术中,针对壳体的清理常见的方式为人工清理。即,操作人员手持工具敲击壳体表面,然后利用高压气枪对壳体内部进行吹气清理,从而实现对壳体的清理。但是上述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一,由于人工敲击的作用力和敲击频率较小,会导致清理效果不理想。其次,劳动强度大,除尘效率低,无法适应现有自动化生产的生产节拍。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除尘效率低和除尘效果差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该基座用于限制工件的限制机构,作用于工件的振动机构,以及将工件的杂物吹除的吹气机构;其中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敲击工件的作用锤以及驱动所述作用锤动作的驱动装置。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作用锤连接、驱动所述作用锤摆动的摆动机构,以及驱动该摆动机构运转的电动机。
可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一作用杆;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电动机输出轴固定相连,并在偏心位置处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设置有所述作用锤的第一作用杆固定相连;该第一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轴向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另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一滑槽内。
可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轮、第三连杆、滑块、第二滑槽、第四连杆和第二作用杆;所述第二滑槽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驱动轮固定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并在偏心位置处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中的滑块铰接;该滑块与所述第四连杆铰接;所述第二作用杆通过第一旋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作用锤固定连接,以及与所述第四连杆铰接。
可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轮、第五连杆、滑轮,以及第三作用杆;所述第三作用杆通过第二旋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相对于第二旋转轴的一侧结构与所述作用锤固定连接,另一侧设置有长度方向沿该第三作用杆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驱动轮固定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并在偏心位置处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所述第五连杆一端铰接,该第五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滑轮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滑槽内。
可选的,所述基座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开口向下的箱式的安装壳体;所述限制机构包括成型于所述安装壳体上限制所述工件的限制槽,所述限制槽的槽底上成型与所述安装壳体开口相通的漏料孔。
可选的,所述安装壳体下方开口位置处覆盖有镂空板,所述镂空板下方设置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与所述安装壳体的下方开口密封连接,且该集料斗与吸尘装置连通。
可选的,所述限制机构包括限制槽和可控挡板,工件在所述限制槽的限制下沿该限制槽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限制槽内的所述可控挡板作用时可限制工件在限制槽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吹气机构包括朝向所述工件的吹气嘴,提供气源的压力泵,以及连通所述吹气嘴与所述压力泵的管路结构。
可选的,包括控制该工件表面清理装置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总控制器,与该总控制器相连的控制电机转动的电机控制器,用于检测工件是否放入设定位置的检测元件以及控制所述吹气机构吹气的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包括振动机构和将工件内的杂物吹除的吹气机构,振动机构包括敲击工件的作用锤以及驱动作用锤的驱动装置。本装置通过作用锤敲击和吹气嘴吹气,清理工件内部粘附或者聚集的生产中产生杂物,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清理,使清理工件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清理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工件在该限制机构的限制下开口向下,可利用重力使与工件分离的杂物脱离。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于下方的集料斗和与集料斗配合的吸尘装置,在清理同时与工件分离的残留物吸入吸尘装置内,配合作用锤和吹气嘴,有效提高该工件表面清理装置的清理效率和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包括控制电动机的电机控制器,可通过该电机控制器可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从而调节作用锤的摆动频率,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限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摆动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摆动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摆动机构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动机、2-安装壳体、21-侧壁、3-基座、4-限制机构、41-限制槽、42-漏料孔、43-槽底、5-吸尘装置、6-集料斗、7-电磁阀、8-作用锤、9-摆动机构、911-第一连杆、912-第一驱动轮、913-第一滑槽、914-第二连杆、915-第一作用杆、921-第二驱动轮、922-第三连杆、923-第一滑块、924-第四连杆、925-第二作用杆、926-第二滑槽、931-第三驱动轮、932-第五连杆、933-第三作用杆、934-滑轮、935-第三滑槽、10-吹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实施例。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包括基座3、限制机构4、吹气机构和振动机构。其中,基座3为该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他部分的安装基础,用于支撑、固定和安装其他结构,为其他部分提供合适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基础。该基座3的具体结构特征可根据工件表面清理装置使用状态特征和其他部分的结构特征确定,本技术方案不再赘述。
该基座3包括设置基座3上的安装壳体2,该安装壳体2为箱式结构,具有向下或者斜向下的开口。请参考图2,限制机构4包括成型于安装壳体2上的限制槽41,该限制槽41的轮廓与工件的轮廓相适应。文中“工件”应具有一定的内腔和与内腔相通的开口,例如壳体或者其他与壳体结构相似的工件。限制槽41的槽底面位置处包括有用于限制工件向下运动的槽底43。在限制机构4的限制下,工件开口向下或者斜向下。该槽底43上成型有漏料孔42。该漏料孔42与安装壳体2的开口相通,与工件分离的杂物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漏料孔42和安装壳体2的开口及时排出。优选地,漏料孔42设置于最低的位置。
为了便于放置和取出工件,安装壳体2包括延伸平面与水平平面具有一定夹角的侧壁21,限制槽41成型于该侧壁21。槽底43延伸面平行于该侧壁21的延伸面。漏料孔42开设在槽底43的最低处。
安装壳体2下方开口位置处覆盖有镂空板,该镂空板下方与安装壳体2下方开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集料斗7。该集料斗7用于收集从工件脱离掉落的杂物。优选地,集料斗7与安装壳体2的下方开口密封连接,且该集料斗7通过管路与吸尘装置5连通。通过吸尘装置5的吸气作用可将与工件脱离的杂物有效吸除,避免了由于杂物自身重量较小导致的清理速度缓慢和清理不彻底的问题,辅助其他的机构提高该工件表面清理装置整体的清理性能和效率。
作为限制机构4另一种实施方式,限制机构4包括限制槽和可控挡板。该限制槽具有一定长度的延伸。工件可在限制槽的限制下沿限制槽的延伸方向滑动。工件滑动动力可来源于重力作用,相应推动装置作用或相应传送装置作用等。可控挡板设置于限制槽中,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开启或者关闭,可控挡板开启时可限制工件在限制槽内的滑动,并将其固定于设定位置;可控挡板关闭后,对工件在限制槽中的运动无影响。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该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可实现自动上料和下料,从而实现工件表面清理的自动化。有效地提高清理效率。并且可与其他设备对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自动化程度。
作用于工件的振动机构包括敲击工件的作用锤8,以及驱动作用锤8的驱动装置。通过作用锤8的敲击可使工件上的杂物与工件分离,从而达到振动清理的作用。为了不对工件本身造成损害,作用锤8选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材质制成。
驱动装置包括与作用锤8固定连接且驱动作用锤8摆动的摆动机构9,以及驱动摆动机构9运转的电动机1。
如图3所示,摆动机构9包括第一驱动轮912、第一连杆911、第二连杆914和第一作用杆915。第一驱动轮912与电动机1输出轴固定相连,并在偏心位置处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杆911一端铰接。第一连杆911另一端与固定设置有作用锤8的第一作用杆915固定相连。该第一连杆911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杆911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滑槽913。第二连杆914一端固定设置于基座3,另一端插入第一滑槽913内。根据上述描述可知,在第一滑槽913和第二连杆914的配合下和电动机1的驱动下,第一连杆911绕第二连杆914的插入端往返摆动,即作用锤8摆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敲击,达到敲击清理的作用。
优选地,第一作用杆915和第二连杆914之间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有相应的角度。
优选地,第二连杆914为U型支架结构,该U形结构的两端端部与基座配合,U形底端结构穿设于第一滑槽913。
作为摆动机构9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请参考图4,摆动机构9包括第二驱动轮921、第三连杆922、滑块923、第二滑槽926、第四连杆924和第二作用杆925。第二滑槽926固定设置于基座3。第二驱动轮921固定设置于电动机1的输出轴上,并在偏心位置处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第三连杆922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922的另一端与设置于第二滑槽926中的滑块923铰接。该滑块923同时与第四连杆924铰接。第二作用杆925通过第一旋转轴可转动设置于基座3,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的两侧分别与作用锤8固定连接和与第四连杆924铰接。根据上述描述可知,在电动机1的驱动下,作用锤8摆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敲击,达到振动清理的效果。
作为摆动机构9的第三种实施方式,请参考图5,摆动机构9包括第三驱动轮931、第五连杆932、滑轮934与第三作用杆933。其中,第三作用杆933通过第二旋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3上,相对于第二旋转轴的一侧结构与作用锤8固定连接,另一侧结构设置有延伸方向与第三作用杆933同向的第三滑槽935。第三驱动轮931固定设于电动机1的输出轴上,并在偏心位置处通过第三连接轴与第五连杆932的一端铰接。第五连杆932的另一端通过滑轮934可活动设置于第三滑槽935。根据上述描述可知,在电动机1的驱动下,作用锤8摆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敲击。
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与基座3的配合可具体为与安装壳体2的配合。
需要说明地是,在本技术方案中,首先,摆动机构以满足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运动学条件为基础;其次,可以通过杆件结构对本文中的驱动轮进行等效置换,其在本质上机械原理相同;再次,本文中的驱动轮可为圆盘形结构,也可为不规则的转轮结构。
本技术方案还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他摆动机构9,由于摆动机构9类型较多,此处不一一列举和描述。
工件表面清理装置的吹气机构用于通过高压气流将工件内的杂物及时吹除,辅助振动机构提高除尘效率。具体地,吹气机构包括作用于工件的吹气嘴10,提供气源的压力泵,以及连通吹气嘴10与压力泵的管路结构。吹气嘴10和管路结构之间设置有控制是否连通的电磁阀7。
工件表面清理装置还包括控制该工件表面清理装置的控制系统。其中该控制系统包括总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磁阀,吸尘装置5控制器以及检测元件。其中,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动机1的启动和关闭,以及控制电动机1的转速。吸尘装置控制器用于启动或者关闭吸尘装置5。检测元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壳体2上的红外感应器,用于检测带清理工件是否放入设定位置。
该工件表面清理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操作人员将需清理的工件放入限制槽41中。总控制器通过检测元件检测到限制槽41内放入工件后,控制电磁阀7使吹气嘴和压力泵接通实现向工件内部吹气;通过电机驱动器控制电动机1运动,通过摆动机构9驱动作用锤8敲击工件背面;控制吸尘装置5开始工作,吸收与工件分离的杂物。工件在作用锤8的敲击下,其上粘附的灰尘杂物脱离,并在重力和吸尘装置5的作用下被吸入吸尘装置5中。设定时间后,清理完成,总控制器控制吹气管路断开,电机停转和吸尘装置停止动作。操作人员取出工件即可。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振动机构、吹气机构和吸尘装置的共同作用,可实现对工件表面高效且快速地清理,节省了人力,提升工作效率和清理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3),设置于该基座(3)用于限制工件的限制机构(4),作用于工件的振动机构,以及将工件的杂物吹除的吹气机构;其中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敲击工件的作用锤(8)以及驱动所述作用锤(8)动作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作用锤(8)连接、驱动所述作用锤(8)摆动的摆动机构(9),以及驱动该摆动机构(9)运转的电动机(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9)包括第一驱动轮(912)、第一连杆(911)、第二连杆(914)和第一作用杆(915);所述第一驱动轮(912)与所述电动机(1)输出轴固定相连,并在偏心位置处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杆(91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911)的另一端与固定设置有所述作用锤(8)的第一作用杆(915)固定相连;该第一连杆(9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杆(911)的轴向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滑槽(913),所述第二连杆(914)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3)上,另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一滑槽(9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9)包括第二驱动轮(921)、第三连杆(922)、滑块(923)、第二滑槽(926)、第四连杆(924)和第二作用杆(925);所述第二滑槽(926)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3);所述第二驱动轮(921)固定于所述电动机(1)的输出轴,并在偏心位置处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三连杆(922)的一端铰接,该第三连杆(922)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926)中的滑块(923)铰接;该滑块(923)与所述第四连杆(924)铰接;所述第二作用杆(925)通过第一旋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3)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作用锤(8)固定连接,以及与所述第四连杆(924)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轮(931)、第五连杆(932)、滑轮(934),以及第三作用杆(933);所述第三作用杆(933)通过第二旋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3)上,相对于第二旋转轴的一侧结构与所述作用锤(8)固定连接,另一侧设置有长度方向沿该第三作用杆(933)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935);所述第三驱动轮(931)固定于所述电动机(1)的输出轴,并在偏心位置处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所述第五连杆(932)一端铰接,该第五连杆(93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滑轮(934)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滑槽(935)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3)上,开口向下的箱式的安装壳体(2);所述限制机构(4)包括成型于所述安装壳体(2)上限制所述工件的限制槽(41),所述限制槽(41)的槽底(43)上成型与所述安装壳体(2)开口相通的漏料孔(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2)下方开口位置处覆盖有镂空板,所述镂空板下方设置有集料斗(4),所述集料斗(4)与所述安装壳体(2)的下方开口密封连接,且该集料斗(4)与吸尘装置(5)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包括限制槽和可控挡板,工件在所述限制槽的限制下沿该限制槽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限制槽内的所述可控挡板作用时可限制工件在限制槽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机构包括朝向所述工件的吹气嘴(10),提供气源的压力泵,以及连通所述吹气嘴(10)与所述压力泵的管路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表面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该工件表面清理装置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总控制器,与该总控制器相连的控制电机转动的电机控制器,用于检测工件是否放入设定位置的检测元件以及控制所述吹气机构吹气的电磁阀。
CN201521003476.7U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Active CN205183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3476.7U CN205183255U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3476.7U CN205183255U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83255U true CN205183255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7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03476.7U Active CN205183255U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8325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4659A (zh) * 2015-12-07 2016-02-24 浙江华仪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CN106216329A (zh) * 2016-07-05 2016-12-14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除尘装置
CN111516209A (zh) * 2018-09-19 2020-08-11 张海亭 一种注塑模具进料口除渣设备的组成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4659A (zh) * 2015-12-07 2016-02-24 浙江华仪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CN106216329A (zh) * 2016-07-05 2016-12-14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除尘装置
CN106216329B (zh) * 2016-07-05 2019-05-07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除尘装置
CN111516209A (zh) * 2018-09-19 2020-08-11 张海亭 一种注塑模具进料口除渣设备的组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4659A (zh) 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CN205183255U (zh) 一种工件表面清理装置
CN106002522B (zh) 嵌合件毛刺废屑清理装置
CN205436009U (zh)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
JP2021091074A (ja) 空気噴射式サンドブラスト装置
CN112264848A (zh) 一种环保机械生产用管材内壁除锈装置
CN107626633A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的清洗烘干装置
CN203916313U (zh) 一种纤维专用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5362897U (zh) 一种多角度攻丝装置
CN210874456U (zh) 一种伸缩式除尘装置
CN209125638U (zh) 一种模具表面喷砂用循环装置
CN208645011U (zh) 一种用于机械零件加工的切割装置
CN208391636U (zh) 一种方便清理碎屑的立式车床工作台
CN207888773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打孔机
CN109746225A (zh) 铁屑清洗机
CN208799897U (zh) 滤筒除尘器
CN207358382U (zh) 一种环保玻璃磨边机
CN205042835U (zh) 一种能够对烟箱深度清理的自动化清扫系统
CN211838967U (zh)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物料筛选设备
CN10890662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分选装置
CN211641653U (zh) 一种环保型雕刻机
CN107350956A (zh) 钢珠流抛光机
CN205834956U (zh) 嵌合件毛刺废屑清理装置
CN203847150U (zh) 一种气动马达驱动的煤矿除尘装置
CN204275703U (zh) 抛丸机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