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0154U - 捕蚊风扇结构 - Google Patents

捕蚊风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80154U
CN205180154U CN201520831914.2U CN201520831914U CN205180154U CN 205180154 U CN205180154 U CN 205180154U CN 201520831914 U CN201520831914 U CN 201520831914U CN 205180154 U CN205180154 U CN 205180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toroidal shell
mosquito
fan body
ligh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19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在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319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80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80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801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蚊风扇结构,主要包含风扇本体、以及照明模块;该风扇本体上设置有环壳及导流环片,该照明模块则设置于风扇本体的入风端,照明模块上设置有发光体,借此发光体可吸引蚊虫驱近,并且借由入风端的气流吸入蚊虫,使之进而被高速转动的叶片所旋毙,而达到灭蚊的作用。

Description

捕蚊风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是指一种兼具有灭蚊功能的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风扇,是于本体上设有马达,马达轴心枢设叶片,借由马达带动叶片旋转而产生气流,进而提供吹气散热的用途;前述风扇的功能单一、使用范围受限,无法符合产品创新的潮流市场,另外,在一般生活环境中,蚊虫对于人们的影响极大,除了遭蚊虫叮咬会产生皮肤红肿、疼痛、过敏与发痒之情形外,更有可能因此而传染疾病,造成莫大的危害,实不可不防。目前有关蚊虫的扑杀,较常见者乃是放置捕蚊灯来灭蚊,然此种捕蚊灯,乃是以灯光静态的吸引蚊虫,在角落以守株待兔方式等待蚊虫自投罗网,此一方式效果实属被动,灭蚊效果有限。
市面上的风扇与捕蚊灯乃各有所属的功能,二种产品未见整合,因此,若能提供一种确具功效增进、并且能够提升该项产品使用价值的捕蚊风扇装置,将对市场产生创新及激励作用,此亦为本实用新型研发的动机所在,鉴此,本案设计人乃积极研究并深入构思,进而开发出本案的捕蚊风扇结构,借以克服前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风扇及捕蚊功能的捕蚊风扇结构,以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达到产品多元使用与创新的目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捕蚊风扇结构,主要包含风扇本体及照明模块;该风扇本体具有一环壳,环壳下端枢设有供整体风扇置放的底座组;环壳后端延设有后网罩,后网罩与马达枢接,该马达前端轴心嵌接有叶片,环壳的后侧为入风端;该照明模块具有发光体,利用若干扣件将发光体与风扇本体连接;使发光体所呈现的光源围绕于风扇本体的入风端。
所述风扇本体的环壳后侧内缘上为设有一向内倾斜的导流环片。
所述风扇本体的环壳下端开设有一缺口,该缺口下方二侧及末端形成嵌槽,该嵌槽供一集收盒穿插嵌设放置,该集收盒上方开口端对应于缺口。
所述风扇本体的环壳前端环面上设有若干的扣勾组件,使环壳与风扇的前罩网接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捕蚊风扇结构的风扇本体可作为风扇使用,而照明模块的发光体可发出吸引蚊虫驱近的光线,令蚊虫被风扇本体入风端的负压气流吸入,进而被而被高速转动的叶片旋毙而达灭蚊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构造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扇本体与前网罩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扇本体与前网罩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参考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侧面构造图。
其中:
10风扇本体
11环壳
111扣勾组件
12底座组
13后网罩
14马达
15叶片
16缺口
17嵌槽
18集收盒
19导流环片
20照明模块
21发光体
22扣件
30前罩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所需特别说明的是其所附图式,是以示意的方式来解释其基本结构,因此在该等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结构或组件,且所显示的构造形状、尺寸、比例、或是组件数目等,乃为一种选择性的设计,合先述明。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以及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平面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风扇本体10及照明模块20所构成;其中:
该风扇本体10具有一环壳11,环壳11最下端枢设有底座组12,以供整体捕蚊风扇能够稳固置放;环壳11后端延设有后网罩13,后网罩13与马达14外表面枢接,该马达14前端轴心嵌接有叶片15,借由马达14带动叶片15旋转而产生气流,使环壳11的后侧为入风端,该后网罩13为考虑安全因素,可将其网目设计适当的间隙,以避免人员手指误触而伸入风扇之中,发生危险(以上概为一般风扇的基础建构,故在此仅做简要的说明)。
较佳的,环壳11的下端开设有一缺口16,该缺口16的下方二侧及末端形成嵌槽17,可供一集收盒18穿插嵌设放置,该集收盒18可嵌入该嵌槽17后固定,并使集收盒18上方开口端对应于缺口16。
较佳的,该环壳11的后端内缘环面上,设有一向内倾斜的导流环片19,借由该环壳11本身的结构、以及导流环片19的设置,可使环壳11形成一类似风箱的作用,令叶片15旋转送风时,其风力可更为加强、集中与稳定。
较佳的,该环壳11的前端环面上为设有若干的扣勾组件111,可与全罩式的前罩网30接合,使其前罩网30可固定并封合于环壳11前侧的面积、同时达到防护与易于清洗或更换的使用目的(如图3及图4所示)。
该照明模块20具有发光体21,利用若干扣件22将发光体21与风扇本体10连接;使发光体21所呈现的光源可围绕于风扇本体10的入风端。此外,所述的发光体21是以可发出吸引蚊虫驱近的光线使用为较佳(例如:波长360奈米的紫外光)。
较佳的,该若干扣件22是固定于风扇本体10的后网罩13,而利用扣件22的扣合作用而将发光体21固定;其次,在发光体21的外侧面,使用时亦可使加装一网状护罩以做为其发光体21的保护使用者。
请再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根据本案实施例所述的结构,该风扇本体10可通过底座12而稳固置放于地面,在供给电源后,利用马达14带动叶片15旋转而产生气流,进而提供吹气散热的用途;尤其,当启动照明模块20的发光体21时,可使其发出吸引蚊虫驱近的光线,当蚊虫驱近后,乃可随即被入风端的负压气流所吸入,并且有极高的机率会被高速转动的叶片15所旋毙,而其蚊尸则可沿环壳11而下降至下端的缺口16,并落入底方的集收盒18内,供人员进一步集收清理。
请再参阅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及平面结构图。如图所示,该实施例中本案包含风扇本体10及照明模块20所构成;其中:
该风扇本体10具有一方形的环壳11,而环壳11下端枢设有底座组12,以供整体捕蚊风扇能够稳固置放;环壳11后端同样设有后网罩13、马达14与叶片15,叶片15借由马达14而旋转产生气流;而照明模块20的发光体21则被安排在方形环壳11的周缘,环壳11下方亦设有集收盒18,用以收集蚊尸。该照明模块20可发出吸引蚊虫驱近的光线,当蚊虫驱近后,可随即被入风端的负压气流所吸入,并且有极高的机率会被高速转动的叶片15所旋毙。
借此,本实用新型经由上述各实施例的结构将可达到下列功效:
本案于风扇本体10的后侧设置有照明模块20,该照明模块20的发光体21启动时,可吸引蚊虫驱近,并借由入风端的气流吸入叶片15,而被高速转动的叶片15旋毙,达到灭蚊的作用。
该照明模块20是以吸引蚊虫驱近为主要目的,然而,亦可在风扇本体10停用时启动照明模块20,使其作为一般照明灯、夜灯等,作为柔合光源的使用目的。
环壳11下端的缺口16处插置有集收盒18,可供收集蚊尸、以及方便人员的集收清理。
环壳11内缘设有导流环片19,当马达14带动叶片15旋转时,可借由该所设计之环壳11本身、以及导流环片19的设置,使之形成类似风箱结构而为其使用、同时可令风力能够更加强化集中、与稳定的向前方送出。
环壳11利用扣勾组件111与全罩式的前罩网30为接合,除可达成围捕蚊虫的目的外、同时也可易于清洗或更换。
从以上之所述、以及附图所示之较佳实施例中可知,本实用新型捕蚊风扇结构,其利用结构的设计进而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除了可作为一般风扇使用、达到送风散热的作用之外,其更结合了捕蚊的作用,且经实际测试后发现灭蚊效果卓越;尤其,本案将风扇设备与灭蚊设备巧妙的合而为一,更展现了便利性与实用性;另外,本案的风扇本体10形式并不特别局限在风扇形状或风扇功能,而应广义的纳入各式风扇结构。因此,本案相较于习知者,确具有显著的进步性及实用功效,且其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特征,确为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所研发而成,嗣本案诚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条件,爰依法提出申请,并祈赐专利权为祷;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4)

1.一种捕蚊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风扇本体及照明模块;
该风扇本体具有一环壳,环壳下端枢设有供整体风扇置放的底座组;环壳后端延设有后网罩,后网罩与马达枢接,该马达前端轴心嵌接有叶片,环壳的后侧为入风端;
该照明模块具有发光体,利用若干扣件将发光体与风扇本体连接;使发光体所呈现的光源围绕于风扇本体的入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的环壳后侧内缘上为设有一向内倾斜的导流环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的环壳下端开设有一缺口,该缺口下方二侧及末端形成嵌槽,该嵌槽供一集收盒穿插嵌设放置,该集收盒上方开口端对应于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蚊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的环壳前端环面上设有若干的扣勾组件,使环壳与风扇的前罩网接合。
CN201520831914.2U 2015-10-26 2015-10-26 捕蚊风扇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80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1914.2U CN205180154U (zh) 2015-10-26 2015-10-26 捕蚊风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1914.2U CN205180154U (zh) 2015-10-26 2015-10-26 捕蚊风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80154U true CN205180154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73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191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80154U (zh) 2015-10-26 2015-10-26 捕蚊风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801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0328A (zh) * 2017-09-28 2017-12-01 李晓亮 带灭蚊式电扇
CN107701474A (zh) * 2017-10-16 2018-02-16 罗铭炽 驱蚊电风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0328A (zh) * 2017-09-28 2017-12-01 李晓亮 带灭蚊式电扇
CN107701474A (zh) * 2017-10-16 2018-02-16 罗铭炽 驱蚊电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0262B (zh) 昆虫诱捕器
CN203969003U (zh) 喷水及静电击落式蝗虫趋光捕集装置
CN205180154U (zh) 捕蚊风扇结构
CN103238577B (zh) 一种引诱型吸入式双效农用灭虫装置
CN201045491Y (zh) 一种光触媒电子灯
CN203969002U (zh) 旋风封止气吸波谱光照激发诱导蝗虫捕集装置
CN106376539A (zh) 一种便携式激光灭虫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5807030U (zh) 具有灭蚊机制的灯具结构及灭蚊机制结构
CN104082262B (zh) 喷水及静电击落式蝗虫趋光捕集装置
CN202588119U (zh) 一种电动引诱式昆虫捕捉装置
CN207151695U (zh) 一种林业捕虫装置
CN104026105B (zh) 旋风封止气吸波谱光照激发诱导蝗虫捕集装置
CN201388459Y (zh) 一种草坪灭蚊器
CN102715142A (zh) 一种电动引诱式昆虫捕捉装置
CN206273681U (zh) 用于牲畜散养管理的无人飞行器
CN205624039U (zh) 一种新型孔式电子蚊虫诱杀装置
CN201700288U (zh) 一种自动捕蚊器
CN205233253U (zh) 一种太阳能捕虫灯
CN203709103U (zh) 昆虫诱捕器
CN201894137U (zh) 一种新型灭蚊灯
CN203207013U (zh) 灭蝇枪
CN205922596U (zh) 一种灭蚊器
CN201045824Y (zh) 一种用于仿生诱饵捕蚊机的单向门
CN206078734U (zh) 一种便携式激光灭虫的装置
CN205082527U (zh) 一种新型灭蚊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