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8828U - 线性振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线性振动马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78828U CN205178828U CN201520955110.3U CN201520955110U CN205178828U CN 205178828 U CN205178828 U CN 205178828U CN 201520955110 U CN201520955110 U CN 201520955110U CN 205178828 U CN205178828 U CN 2051788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
- coil
- recommending
- recommend
- oscill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外壳、振子以及固定在外壳上并且与振子平行设置的定子,其中,在振子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推挽磁铁;在外壳上与推挽磁铁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环绕推挽磁铁的推挽线圈;推挽线圈在通电后和推挽磁铁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推挽力,为振子沿与定子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本实用新型借助额外增加的推挽结构,为振子提供往复运动的推挽力,从而获得强的振感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费电子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的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掌上游戏机或者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进入人们的生活。在这些便携式电子产品中,一般会用微型振动马达来做系统反馈,例如手机的来电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发展趋势,其内部的各种元器件也需适应这种趋势,微型振动马达也不例外。
现有的微型振动马达,一般包括上盖、和与上盖形成振动空间的下盖、在振动空间内做直线往复振动的振子(包括配重块和永磁铁)、连接上盖并使振子做往复振动的弹性支撑件、以及位于振子下方一段距离的线圈。
在上述这种结构的微型振动马达中,驱动振子振动的力量全部来源于振子和线圈之间的磁场力,由于振子和线圈之间的磁场力有限,使得振子振动的振感比较小,并且由于振子振动过程中相对于线圈位置的改变,使得振子的受力大小发生变化,直线振动响应速度不均匀,从而导致振子的振动产生非线性的变化,影响到电子产品的振感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利用额外增加的推挽结构,为振子提供往复运动的推挽力,从而推动振子在与定子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上做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外壳、振子以及固定在外壳上并且与所述振子平行设置的定子,其中,在振子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推挽磁铁;在外壳上与推挽磁铁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环绕推挽磁铁的推挽线圈;推挽线圈在通电后和推挽磁铁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推挽力,为振子沿与定子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推挽磁铁为一块水平方向充磁的永磁铁;且,推挽线圈的轴线方向与推挽磁铁的充磁方向平行。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在推挽磁铁的磁力线的导出面固定贴设有导磁块,以将推挽磁铁产生的磁力集中导出。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推挽磁铁为方形、梯形、三角形或者菱形。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在推挽磁铁和推挽线圈之间设置有弹性导磁件;弹性导磁件的一端固定在推挽线圈上或者推挽磁铁与推挽线圈相邻接的侧壁上,另一端与推挽磁铁与推挽线圈相邻接的侧壁或者推挽线圈弹性接触。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推挽磁铁为两块相邻接设置的永磁铁和设置在相邻接的永磁铁之间的导磁芯,相邻接设置的永磁铁的邻接端极性相同。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两块相邻接设置的永磁铁均为水平方向充磁的永磁铁;且,推挽线圈的轴线方向与推挽磁铁的充磁方向平行。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两块相邻接设置的永磁铁均为竖直平方向充磁的永磁铁;且,推挽线圈的轴线方向与推挽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推挽磁铁为电磁铁。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在推挽线圈和推挽磁铁之间填充有导磁液;导磁液固定在推挽磁铁的表面。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推挽线圈骨架,推挽线圈绕制在推挽线圈骨架上。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推挽线圈为叠加绕制线圈。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推挽线圈为不规则绕制线圈,其中,在推挽线圈集中接受推挽磁铁磁场的位置增加绕线。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在振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弹片;弹片被限位在振子和外壳之间。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定子包括设置在振子一侧或者上、下两侧的定子线圈和位于定子线圈中间的导磁芯。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定子包括设置在振子一侧或者上、下两侧的永磁铁。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定子包括设置在振子一侧或者上、下两侧的导磁块。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振子包括配重块和嵌设固定在配重块中的振动块;在配重块的两端设置有容纳推挽磁铁的收容槽。
其中,优选的方案是,振动块包括三块相邻接设置的永磁铁和设置在相邻接的永磁铁之间的导磁轭,并且,相邻接设置的两块永磁铁的邻接端极性相同;定子包括相对应设置在振子一侧或上、下两侧的定子线圈和设置在定子线圈中的导磁芯,定子线圈的轴线方向与振动块的永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振动块的导磁轭与定子线圈中的导磁芯错位排布;并且,振动块的导磁轭与定子线圈中的导磁芯之间水平方向的距离d位于[0.1mm,0.3mm]的数值范围内。
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振动马达,跳出了现有的仅仅由振子和线圈的磁场力提供驱动的马达设计思路,利用额外增加的推挽结构,为振子提供往复运动的推挽力,从而推动振子在与定子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上做往复运动,增强线性振动马达的振感。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线性振动马达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线性振动马达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线性振动马达的推挽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形推挽磁铁贴设导磁块后的推挽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规则形状推挽磁铁的推挽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7a~图7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挽磁铁贴设导磁块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在推挽磁铁和推挽线圈之间增设弹性导磁件的推挽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由两块永磁铁组合而成的推挽磁铁的推挽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由两块永磁铁组合而成的推挽磁铁的推挽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由一块电磁铁构成推挽磁铁的推挽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12a~12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动块和定子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壳1,下盖11,推挽线圈2,线圈骨架3,推挽磁铁4,导磁块42,弹性导磁件43,配重块5,凹槽51,收容槽52,永磁铁81、82、83,导磁轭91、92,定子线圈61、62,导磁芯71、72,弹片10。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在下述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所用到的“配重块”也可以称作“质量块”,均指与产生振动的振动块固定以加强振动平衡的高质量、高密度金属块。
另外,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微型振动马达的改进,但是也不排除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应用于大型振动马达。但是为了表述的方面,在以下的实施例描述中,“线性振动马达”和“微型振动马达”表示的含义相同。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的微型振动马达结构中由于振子的磁铁和定子线圈提供的驱动力有限而造成的振感受限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振动马达,在振子两端额外增加了推挽结构,为振子提供往复运动的推挽力,从而为振子在与定子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提供额外的推动力,在不增加微型振动马达体积的基础上,有效增强微型振动马达的振感。
具体地,图1、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线性振动马达的整体爆炸结构、组合结构和推挽驱动原理。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本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主要包括外壳、振子和定子,定子固定在外壳上并且与振子平行。其中,外壳包括上壳1和下盖11;振子包括配重块5和嵌设固定在配重块5中的振动块,振动块包括永磁铁和结合于永磁铁之间的导磁轭。推挽磁铁4对称设置在振子的两端,在外壳上与推挽磁铁4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环绕推挽磁铁4的推挽线圈2,推挽线圈2缠绕在推挽线圈骨架3上。推挽线圈2在通电后和推挽磁铁4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推挽力,为振子沿与定子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
根据传统马达的振动原理,定子中的线圈通电后,振动块中的永磁铁和定子中的线圈产生相互作用的推挽力,通过改变定子中线圈的电流方向改变定子所产生的磁场磁力线的走向,从而来驱动振子沿与定子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做往复运动。但是,在微型振动马达中,由于对微型振动马达体积的限定,其原有驱动部分所能够提供的驱动力是极为有限的,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额外增设在振子两端的推挽磁铁和固定在外壳上的推挽线圈相组合的驱动结构能够为微型振动马达提供额外的驱动力,从而在不增加微型振动马达体积的基础上,有效增强微型振动马达的振感。
具体地,在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振动块由相邻接设置的三块永磁铁81、82、83以及分别设置在相邻接的永磁铁之间的导磁轭91、92组成;定子中的电磁铁包括对称设置在振子上、下两侧的两个定子线圈61、62和分别设置在定子线圈中的导磁芯71、72。导磁轭91、92与导磁芯71、72相应错位排布,定子线圈61、62的轴线方向与振动块的永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
实施例一中的推挽磁铁4为一整块水平方向充磁的永磁铁,推挽线圈2的轴线方向与推挽磁铁4的充磁方向平行。根据图3所示的推挽驱动原理示意图可以看出,推挽磁铁4产生的磁力线分别垂直向上和向下通过推挽线圈2,根据判定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推挽磁铁4产生的磁力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即推挽线圈2)在推挽磁铁4所产生的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根据图3中线圈内的电流方向,图中标示为“⊙”电流方向为垂直图面向外,标示为电流方向为垂直图面向里,这样线圈的受到向右的力,由于线圈固定不动,基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则推挽磁铁受到向左的力F。如此,固定设置振子两端的推挽磁铁4在受到向左的推动力时,就带动配重块一起做向左的平移运动。同理,当电流方向改变时,按照左手定则,线圈受到方向向左的磁场力,但是由于线圈固定不动,则永磁铁受到方向相反且大小相同的向右的作用力,受到向右推动力的推挽磁铁就带动配重块一起做向右的平移运动。上述运动交替进行,可以独立驱动微型振动马达振动,也可以和微型振动马达的原有驱动部分一起驱动微型振动马达振动。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配重块的结构。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一中,配重块5为一体结构,在配重块5的中部设置有收容振动块的收容槽52,在配重块的两端设置有容纳推挽磁铁的凹槽51,另外,在配重块的中部对应位置还设置有避让定子的避让结构,容纳振动块的收容槽52位于避让结构的中心位置。在配重块在具体的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组成振动块的永磁铁和导磁轭固定在一起,然后以涂胶或者激光电焊等方式将振动块整体固定在收容槽52中,推挽磁铁4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固定在凹槽51中。
配重块5可以采用钨钢块或镍钢块或者镍钨合金等高密度金属材料制成,以加大振动力,使电子产品的振动更强烈。
由图2和图4可以看出,由于在配重块5的两端设置有容纳推挽磁铁的收容槽51,增加的推挽磁铁不会增加振子的长度或者厚度,而环绕推挽磁铁设置的推挽线圈固定在外壳上,利用了传统马达结构中的振动避让空间,同样没有增加微型振动马达的体积。
为了避免推挽磁铁4产生的磁力线过于分散而影响到其通过推挽线圈的磁密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推挽磁铁4的磁力线的导出面固定贴设有导磁块,以聚拢推挽磁铁4导出的磁力线,使所述推挽磁铁产生的磁力集中导出至推挽线圈,提高推挽磁铁4所产生的磁场的利用率。
图5示出了一个方形推挽磁铁贴设导磁块后的推挽驱动原理。如图5所示,在推挽磁铁4的磁力线导出面(即N极所在面)贴设有导磁块42,在导磁块42的磁导向作用下,推挽磁铁4导出的磁力线集中导出至推挽线圈,增强了推挽磁铁4的磁场利用率。
除了实施例一所示的方形磁铁,还可以采用梯形、三角形、菱形或者其他可能形状的推挽磁铁,以适应线性振动马达的特定设计需求,或者利用磁铁的特定形状、贴设导磁块的方式来改进推挽磁铁4的磁场利用率。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规则形状推挽磁铁的推挽驱动原理示意图,图7a~图7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几种特定形状的推挽磁铁贴设导磁块的示意图。
改进推挽磁铁4的磁场利用率的另一种方案是在推挽磁铁和推挽线圈之间增设弹性导磁件。即可以将弹性导磁件的一端固定在推挽线圈上,另一端与推挽磁铁(一般是推挽磁铁与推挽线圈相邻接的侧壁)弹性接触;或者,将弹性导磁件的一端固定在推挽磁铁上,一般是推挽磁铁与推挽线圈相邻接的侧壁上,另一端与推挽线圈弹性接触。也可以以卡合限定活动区间的方式将弹性导磁件限定在推挽磁铁和推挽线圈之间,比如,在推挽磁铁和推挽线圈上分别开设一卡合凹槽,使得弹性导磁件的两端均能够卡合在推挽磁铁和推挽线圈上的卡合凹槽中,并能够在卡合凹槽限定的空间内移动。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在推挽磁铁和推挽线圈之间增设弹性导磁件的推挽驱动原理示意图。如图8所示,弹性导磁件43设置在推挽磁铁4的上下两侧,位于推挽磁铁4和推挽线圈2之间,从而引导推挽磁铁4的磁力线以更为集中的方式通过推挽线圈2。
另外,还可以在推挽线圈和推挽磁铁之间填充导磁液,以增强推挽线圈和推挽磁铁之间的磁导通性能和密度。导磁液可以固定在推挽磁铁的表面,也可以固定在推挽线圈的内表面。
由于线圈绕制的松散性和线圈本身的强度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还设置有推挽线圈骨架3,推挽线圈绕制在推挽线圈骨架3上。在绕制推挽线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叠加绕制线圈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绕线,从而增强推挽线圈和推挽磁铁之间的作用力。另外,考虑到推挽磁铁的磁场分布,在推挽线圈的不同位置,能够接收到的磁感应强度也不同,也可以将推挽线圈设计为不规则绕制线圈,在推挽线圈集中接受推挽磁铁磁场的位置增加绕线,以提高推挽磁铁的磁场利用率。
在前述实施例中,推挽磁铁4由单独的一整块永磁铁构成。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设计中,也可以将推挽磁铁设计为电磁铁或者由多块永磁铁或者磁铁构成的组合结构,如图9和图10各示出了一种由两块永磁铁组合而成的推挽磁铁的推挽驱动原理,图11示出了由一块电磁铁构成推挽磁铁的推挽驱动原理。
在图9所示的由两块永磁铁组合而成的推挽磁铁结构中,构成推挽磁铁的两块永磁铁在X方向上平行对磁排布,即两块永磁铁的充磁方向与推挽线圈的轴线方向平行(一般在同一条直线上),两块永磁铁相邻接设置,并且邻接端的极性相同,在两块永磁铁之间设置有导磁芯。其推挽驱动原理和实施例一中一块永磁铁构成推挽磁铁的推挽驱动原理相同。
如图9所示,由于构成推挽磁铁的两块永磁铁N极对接,产生的磁力线分别垂直向上和向下通过推挽线圈2,根据左手定则,线圈的受到向右的力,推挽磁铁的受力F向左。如此,固定设置振子两端的推挽磁铁在受到向左推动力时,就带动配重块一起做向左的平移运动。同理,当电流方向改变时,按照左手定则,线圈受到方向向左的磁场力,推挽磁铁受到方向相反且大小相同的向右的作用力,受到向右推动力的推挽磁铁就带动配重块一起做向右的平移运动。
在图10所示的由两块永磁铁组合而成的推挽磁铁结构中,构成推挽磁铁的两块永磁铁在Z方向上平行对磁排布,即两块永磁铁均为竖直平方向充磁的永磁铁,充磁方向与推挽线圈的轴线方向垂直,两块永磁铁相邻接设置,并且邻接端的极性相同,在两块永磁铁之间设置有导磁芯。其推挽驱动原理同上。
在图11所示的由一块电磁铁构成推挽磁铁的推挽结构中,电磁铁的线圈轴线和推挽线圈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在线性振动马达的对称结构中,其中一组推挽磁铁的线圈的绕线和另一组推挽磁铁的线圈的绕线方向相反,以保障左右两侧的推挽线圈和推挽磁铁的作用力都能保持一个方向。其推挽驱动原理和实施例一中一块永磁铁构成推挽磁铁的推挽驱动原理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振子振动过程中的减振、防撞通过分设在振子两端的弹片实现。如图1~图3所述,弹片10被限位固定在振子和外壳之间,振子在振动的过程中会挤压一端的弹片,受挤压的弹片能够防止振子在振动过程中与外壳碰撞,同时也能够为振子的振动提供反方向上的弹性恢复力。
在上述实施例中,定子均包括分别设置在振子上、下两侧的定子线圈和位于定子线圈中间的导磁芯。但在实际的应用设计中,定子和振子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这种“三明治”结构,也可以仅将定子设置在振子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振动马达中,与外壳相对固定的定子的作用是为振子的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因此,定子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子线圈、导磁芯结构,也可以以设置在振子一侧或者上、下两侧的永磁铁作为定子。更为特殊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马达中具有额外的驱动结构:由设置在振子两端的推挽磁铁和推挽线圈构成的推挽结构,因此,还可以将设置在振子一侧或者上、下两侧的导磁块作为定子。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振动块包括三块相邻接设置的永磁铁81、82、83和设置在相邻接的永磁铁之间的导磁轭91、92,并且,相邻接设置的两块永磁铁的邻接端极性相同,即呈S-N、N-S、S-N顺序或者N-S、S-N、N-S顺序排列,导磁轭设置在相邻接的永磁铁之间,并且永磁铁的充磁方向与定子线圈轴线方向垂直。此处,定子线圈轴线方向为定子线圈及其中的导磁芯的中心轴线所在的方向。
由于两个永磁铁相邻接的极性相同的两端之间会产生相斥的力量,因此,永磁铁的磁力线能够集中通过相邻接的两个永磁铁之间的导磁轭以及设置在振动块下方的定子线圈,这种结构设计方式在尽可能缩小定子和振子占用空间的基础上,也能够尽可能增大穿过线圈的磁通量。
上述三块永磁铁的振动块上下各匹配一个电磁铁的实施例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唯一实现方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根据应用产品所需振动力的大小适当选择组成定子的数量、类型(电磁铁、永磁铁、导磁芯等)及组合方式,以及组成振动块的永磁铁的数量类型(电磁铁、永磁铁、导磁芯等)及组合方式。如更多的如图12a~12d示出的振动块和定子的组合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振动块中的导磁轭和定子中的导磁芯错位排列,振动块中的导磁轭和定子中与振动块中的导磁轭对应的导磁芯之间水平方向的距离d位于[0.1mm,0.3mm]的数值范围内,也就是说,每个导磁轭的中心线距离相应的(也即最近的)定子的导磁芯的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为0.1~0.3mm,那么,相应的振动块带动配重块往复运动所带来的相对于振动块静止状态时的中心轴左右偏移的距离为0.2mm,相应的,避让结构的边缘距离定子外边缘的宽度均应略大于0.2mm。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柔性线路板(PFCB),定子可以固定在FPCB上,定子线圈引线通过FPCB上的电路与外部电路连通,FPCB与外壳固定。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振动马达。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线性振动马达,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Claims (19)
1.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外壳、振子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并且与所述振子平行设置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振子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推挽磁铁;
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推挽磁铁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环绕所述推挽磁铁的推挽线圈;
所述推挽线圈在通电后和所述推挽磁铁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推挽力,为所述振子沿与所述定子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挽磁铁为一块水平方向充磁的永磁铁;且,
所述推挽线圈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推挽磁铁的充磁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推挽磁铁的磁力线的导出面固定贴设有导磁块,以将所述推挽磁铁产生的磁力集中导出。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挽磁铁为方形、梯形、三角形或者菱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挽磁铁和所述推挽线圈之间设置有弹性导磁件;
所述弹性导磁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推挽线圈上或者所述推挽磁铁与所述推挽线圈相邻接的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推挽磁铁与所述推挽线圈相邻接的侧壁或者所述推挽线圈弹性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挽磁铁为两块相邻接设置的永磁铁和设置在相邻接的永磁铁之间的导磁芯,相邻接设置的永磁铁的邻接端极性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块相邻接设置的永磁铁均为水平方向充磁的永磁铁;且,
所述推挽线圈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推挽磁铁的充磁方向平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块相邻接设置的永磁铁均为竖直平方向充磁的永磁铁;且,
所述推挽线圈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推挽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挽磁铁为电磁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推挽线圈和所述推挽磁铁之间填充有导磁液;
所述导磁液固定在所述推挽磁铁的表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推挽线圈骨架,所述推挽线圈绕制在所述推挽线圈骨架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挽线圈为叠加绕制线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挽线圈为不规则绕制线圈,其中,在所述推挽线圈集中接受所述推挽磁铁磁场的位置增加绕线。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振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弹片;
所述弹片被限位在所述振子和所述外壳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包括设置在所述振子一侧或者上、下两侧的定子线圈和位于所述定子线圈中间的导磁芯。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包括设置在所述振子一侧或者上、下两侧的永磁铁。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包括设置在所述振子一侧或者上、下两侧的导磁块。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子包括配重块和嵌设固定在所述配重块中的振动块;
在所述配重块的两端设置有容纳所述推挽磁铁的收容槽。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块包括三块相邻接设置的永磁铁和设置在相邻接的永磁铁之间的导磁轭,并且,相邻接设置的两块永磁铁的邻接端极性相同;
所述定子包括相对应设置在所述振子一侧或上、下两侧的定子线圈和设置在所述定子线圈中的导磁芯,所述定子线圈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振动块的永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所述振动块的导磁轭与所述定子线圈中的导磁芯错位排布;并且,
所述振动块的导磁轭与所述定子线圈中的导磁芯之间水平方向的距离d位于[0.1mm,0.3mm]的数值范围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55110.3U CN205178828U (zh) | 2015-11-25 | 2015-11-25 | 线性振动马达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55110.3U CN205178828U (zh) | 2015-11-25 | 2015-11-25 | 线性振动马达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78828U true CN205178828U (zh) | 2016-04-20 |
Family
ID=55742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55110.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78828U (zh) | 2015-11-25 | 2015-11-25 | 线性振动马达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7882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5764A (zh) * | 2015-11-25 | 2016-02-03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CN105356710A (zh) * | 2015-11-25 | 2016-02-24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WO2017133152A1 (zh) * | 2016-02-05 | 2017-08-10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CN117412225A (zh) * | 2023-02-28 | 2024-01-16 | 东莞市惟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圈磁并联推挽式非线性抵消的动圈动磁双动振子及应用 |
-
2015
- 2015-11-25 CN CN201520955110.3U patent/CN20517882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5764A (zh) * | 2015-11-25 | 2016-02-03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CN105356710A (zh) * | 2015-11-25 | 2016-02-24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CN105305764B (zh) * | 2015-11-25 | 2018-07-27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CN105356710B (zh) * | 2015-11-25 | 2018-11-30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US10707737B2 (en) | 2015-11-25 | 2020-07-07 | Goertek Inc. | Linear vibration motor |
WO2017133152A1 (zh) * | 2016-02-05 | 2017-08-10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US11469656B2 (en) | 2016-02-05 | 2022-10-11 | Goertek Inc. | Linear vibrating motor |
CN117412225A (zh) * | 2023-02-28 | 2024-01-16 | 东莞市惟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圈磁并联推挽式非线性抵消的动圈动磁双动振子及应用 |
CN117412225B (zh) * | 2023-02-28 | 2024-08-23 | 东莞市惟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圈磁并联推挽式非线性抵消的动圈动磁双动振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56710A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5051551U (zh) | 振动电机 | |
CN205178828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9982310U (zh) | 线性电机 | |
CN105207440A (zh) | 磁平衡导向线性振动马达 | |
CN105529896A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4810110U (zh) | 线性振动电机 | |
CN105281528B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US10530231B2 (en) | Linear vibration motor | |
CN205583985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105305764B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7652282U (zh) |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5178827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4967588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9313677U (zh) | 线性振动电机 | |
CN205595987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5283368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5283365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5283369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5490072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4947875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4967592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4967589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5283366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205847046U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after: Goertek Inc.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130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