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8744U - 五缸电磁力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五缸电磁力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78744U
CN205178744U CN201520922136.8U CN201520922136U CN205178744U CN 205178744 U CN205178744 U CN 205178744U CN 201520922136 U CN201520922136 U CN 201520922136U CN 205178744 U CN205178744 U CN 205178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oil groups
output shaft
stop sleeve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221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良维
杨春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9221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78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78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78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机体、支撑套筒、连杆、输出轴、飞轮机构,所述发动机机体包括有机体和机腔,机体内设有机腔,支撑套筒套装在机体内设有的机腔内,永磁体组安装在机体和支撑套筒之间,支撑套筒内装设有活塞,线圈组绕在活塞的一端,且线圈组固定在活塞上,支撑套筒的外圆柱面与永磁体组过盈配合,永磁体组与气缸体过盈配合,活塞与支撑套筒的内圆柱面间隙配合,且活塞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位于机体的中心,飞轮机构的转动中心与输出轴固定连接。偏心结构的偏心围绕中心圆周阵列分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控制原理简单可靠,响应速度块,力矩大,环保节能,减少了传统燃油能源的消耗。

Description

五缸电磁力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属于五缸电磁力发动机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工业革命时代内燃机的发展推动社会向前飞速发展,目前发动机生产量大,销量广,可应用于各类机车、电动车、汽车发动机、飞机、轮船、舰艇、航母等,动力的来源,它能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主要包括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等。外燃机和内燃机都会因燃烧不充分,产生废气,燃烧效率低,多级传动使得转化效率低,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浪费,他们体积都普遍大,对制造工艺及要求高,制造成本高,同时,由于减速器装置的局限,使得整个动力装置过于复杂和庞大,控制响应慢。其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的能量转化,其无法弥补的污染已经对生态环境和气候造成深刻的影响,屡受大自然的迫害,人类不得不转换使用再生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该类型发动机耗能多污染大,造成许多资源的浪费,同时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再生能源是最可靠能源,但考虑到气候环境及生产技术的局限性,目前磁动机发展作为磁能的开发一项标志,利用机械式的磁性换向以产生扭矩,电动机虽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比较环保,但对与能量的合理转化难以实现高利用,另外,直线电流电动机具有碳刷和换向片,于转动时会有火花,易发生危险且需常维修,在控制领域为提升效率采用永磁磁铁,目前电动机伺服系统多使用永磁同步电机,以取代直线电动机。
热机和电机结构复杂,在气缸内,需要喷入燃油,气密性要求高,对气缸的粗糙度要求高,高耐热、耐高温、耐腐蚀等要求,对气缸制造工艺要求高,成本大大增加;不仅要控制活塞的运动时间,而且需要对点火装置、喷油装置等二级、三级传动结构进行控制,工艺要求高,造价大,响应时间长,控制精度低,效率低下;热机还需要尾气处理装置,增加了额外质量负载,消耗能量;热机燃料燃烧不充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又比较小;单杠发动机通过单个活塞的运动来驱动曲轴,在一个周期内,不能任何时刻都提供动力,不能够保持连续动力,输出扭矩有限;热机的点火装置、喷油装置,需要复杂的点火控制系统,需要气门、火花塞、链条等辅助装置,需要多级传送来控制活塞的往复运动,结构多,整个装置的体积大,传递效率低;热机需要燃烧,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燃烧后排放气体造成二次污染,不环保不节能,浪费资源;尾气处理装置增加额外的负载质量,成本高,见效小。电机启动力矩小,不适用一些对启动力要求特别大的装置或设备;需要变速器或减速器装置,增加负载,同时控制响应慢,其变速过程存在停顿,无法实现无级变速;传统电机发动机单组线圈串联回路式电路,电阻大,同一电压下电流小,电磁力有限,输出动力有限。
目前已知的永磁式同步电动机使用永磁铁,作为转子侧的激励磁场,故转子不需要激励磁场绕组,使其铜损降低,并可以省略碳刷、铜环等直流电机设备。而对该电磁力发动机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所以,日后对于该类型的电磁力发动机需求将是巨大的。动圈部件由连杆、活塞和线圈组成,其控制原理为对输入的信号电压U加载到控制线圈,载流线圈连同活塞在永磁体提供的恒定磁场中,动圈部件受电磁力F作用而产生位移,从而带动输活塞及连杆一起运动,进而推动曲轴旋转输出动力,电磁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线圈中控制电流i的大小和方向,通过PWM控制装置改变输入电压信号的方向改变电磁力F的方向,从而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在输出端反馈电压信号返回与输入电压进行比较,进过运算放大器调节。这样,系统由闭环控制,也提高了其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五缸电磁力发动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控制原理简单可靠,响应速度块,力矩大,环保节能,减少了传统燃油能源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包括有发动机机体、支撑套筒、连杆、输出轴、飞轮机构,所述发动机机体包括有机体和机腔,机体内设有机腔,支撑套筒套装在机体内设有的机腔内,永磁体组安装在机体和支撑套筒之间,支撑套筒内装设有活塞,线圈组绕在活塞的一端,且将线圈组固定在活塞上,支撑套筒的外圆柱面与永磁体组过盈配合,永磁体组与气缸体过盈配合,活塞与支撑套筒的内圆柱面间隙配合,且活塞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位于机体的中心,飞轮机构的转动中心与输出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线圈绕在活塞上,在固定的永磁体做上下循环切割感线运动,只需要控制活塞的运动时间,控制简单可靠,该装置的加速度的质量比优于同等质量的内燃机,响应时间短;
2)无需尾气处理装置,减少了质量负载;
3)在气缸内,不需要喷入燃油,气密性要求低,对气缸的粗糙度要求低,无高耐热、耐高温、耐腐蚀等要求,结构简单,对气缸制造工艺要求较低,成本也就会大大降低;
4)普通的内燃机一般采用四冲程,燃料燃烧的又不充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又比较小,而五缸电磁力发动机通过五个活塞的电磁力来驱动,在一个周期内,任何时候都提供动力,保持连续动力,输出扭矩大;
5)删除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喷油装置,不用像内燃机那样需要复杂的点火控制系统,简化结构,整个装置的体积相应地变小,结构简单,没有气门、火花塞、链条等辅助装置,不需要多级传送来控制活塞的往复运动,传递效率高;
6)该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只需要提供电能,无需燃烧,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用可再生能源代替,无二次污染,环保节能,节约资源;
7)力矩大,质量减少,加速度大,适用一些对启动力要求特别大的装置或设备;
8)PWM控制装置电流加载在五个缸体的桥式电路,实现五个活塞有序的循环往复的直线运动,从而驱动曲轴实现旋转运动,控制简单可靠,控制精度高,启动反馈响应快的特点;
9)五缸活塞的线圈组都采用线四分之一并联再串联回路式电路,电阻减少,同一电压下电流变大,电磁力增大,加速度大;
10)通过PWM装置设置占空比实现对电流、电压的协调控制实现无级变速,无需额外的减速器装置,简便快捷,调控可靠,连续控制无停顿,动力持续稳定,无跳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工艺要求低,造价低;输出力矩大,惯量小、灵活度大的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五缸电磁力发动机机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圈组中并联线单元与并联节点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磁块与线圈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永磁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圈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曲轴转过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及内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轴侧示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正示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线圈的PWM控制电路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线圈的通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包括有发动机机体1、支撑套筒2、连杆7及输出轴10,所述发动机机体1包括有机体012和机腔011,机体012内设有机腔011,支撑套筒2套装在机体012内设有的机腔011内,永磁体组4安装在机体012和支撑套筒2之间,支撑套筒2内装设有活塞5,线圈组6绕在活塞5的一端,并将线圈组6固定在活塞4上,支撑套筒2的外圆柱面与永磁体组4过盈配合,永磁体组4与气缸体011过盈配合,活塞5与支撑套筒2的内圆柱面间隙配合,且活塞5与连杆7的一端连接,连杆7的另一端与输出轴10连接,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飞轮机构,所述输出轴10位于机体012的中心,飞轮机构的转动中心与输出轴10固定连接。所述飞轮机构是偏心结构,偏心结构的偏心围绕中心圆周阵列分布。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装设有5个支撑套筒2,5个活塞分别装设在支撑套筒2内,5个活塞5与5根连杆7的一端连接,5根连杆7的另一端与输出轴10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飞轮机构包括有五叶盘联轴器8及偏心飞轮9,偏心飞轮9通过五叶盘联轴器8与输出轴10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活塞5上设有线圈组槽51,线圈组6缠绕在活塞5的线圈组槽51上。活塞5上还设有布线通孔52,漆包线64通过布线通孔52与电源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机体012的外侧装设有散热片013。散热片013是V型散热片。
本实施例中,上述线圈组6包括有漆包线64,永磁体组4由12块磁块41组成呈海尔贝克阵列的永磁体组,12块磁块41固定在支撑套筒2与机体012之间,形成均匀磁场,磁场范围覆盖了整个线圈组6。
本实施例中,上述线圈组6由数段1/4圆并联线单元61、并联节点62及输入输出线头63构成,1/4圆并联线单元61是由数条1/4圆的同心线圈组合,两端通过并联节点62连接,4个1/4圆并联线单元形成一个圆线圈,线圈两端通过输入输出线头连接,数个圆线圈的输入输出线头分别并联起来,连接外端电源。
本实施例中,上述五叶盘联轴器8含有1个中心孔82和5个轴孔,1个中心孔82用于装设偏心飞轮9的转轴,5个轴孔用于连接连杆7,在偏心飞轮9的另一端面设有输出轴10,输出轴10上设有键槽101,键槽101用于圆周限位,输出动力扭矩。
本实施例中,上述机体012的端部装设有空气滤化罩3,机体012的端部装设有5个空气滤化罩。
本实施例中,上述机体012的外端面呈圆柱形。
本实施例中,上述线圈组6通过PWM控制电路控制,PWM控制电路包括有桥式电路11、检测电路12、D触发器13、门电路14、放大器15、比较器16、电源正向输入端17及电阻18,线圈组6和桥式电路11连接在线圈组6的输入输出线头63,输入输出线头63的一端连接整个桥式电路11,桥式电路11接通电源,输入输出线头63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114,实现对电流大小和频率的调整,线圈组6缠绕在活塞5所设的线圈组槽51的槽内,本实施例中,线圈组6的输入输出线头63通过活塞5的布线通孔52与桥式电路11连接,活塞5与连杆7连接输出动力,检测器12安装在输出轴10,检测器12检测输出轴10端的速度及扭矩信号,反馈信号通过电阻18与电源正向输入端17的电压经比较器16进行运算,放大器15对电源进行放大,PWM信号输入端131经过D触发器13和门电路14后分别输入到桥式电路11的4个三极管113和二极管112,门电路14输入的单向通电时序对通过线圈组6的电流调控,输入到线圈组6,形成闭环控制。
本实施例中,上述偏心飞轮9还可替换为凸轮。所述永磁体呈Balblach型。所述支撑套筒2为气缸。气缸一端安装有空气滤化罩,用于过滤进出气缸的空气。所述线圈组6采用圆形线圈并联。所述输出轴的端部安装检测器装置。本实用新型电流的控制采用PWM控制方式。所述采用PWM控制方式对电压频率、脉宽及电压振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是在五缸发动机机缸的机腔内装有飞轮机构,飞轮机构由五叶盘联轴器及偏心飞轮构成,本实用新型线圈的输入输出端通过活塞上的通孔连接电源,电源部分采用PWM控制装置调控,电源线最后通过输出轴的通孔连接到电源装置端,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力的作用产生力矩,电源电压U通过PWM控制方式实现桥式电路中电流的正反向通电,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力使得活塞往复直线运动,Tv2时刻,线圈组通正向电流,线圈上产生的作用力使得活塞向单一方向加速运动,其他活塞在五叶盘联轴器的带动下也开始加速运动,同时偏心飞轮9开始储存能量,保持动力输出,同理,其他的线圈按时序通电,同时偏心飞轮9开始储存能量,在经过半个周期T/2时,线圈组通反向电流,线圈上产生的作用力使得活塞减速向反方向运动,同时其他缸体保持原方向的运动,直至其他线圈的电流反向,开始减速,整个过程偏心飞轮9一直保持旋转运动,5个活塞运转一周,保持通电周期T能够使得输出轴10旋转一周,以此不断循环往复产生持续做功动力。

Claims (10)

1.一种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发动机机体、支撑套筒、连杆、输出轴、飞轮机构,所述发动机机体包括有机体和机腔,机体内设有机腔,支撑套筒套装在机体内设有的机腔内,永磁体组安装在机体和支撑套筒之间,支撑套筒内装设有活塞,线圈组绕在活塞的一端,且将线圈组固定在活塞上,支撑套筒的外圆柱面与永磁体组过盈配合,永磁体组与气缸体过盈配合,活塞与支撑套筒的内圆柱面间隙配合,且活塞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位于机体的中心,飞轮机构的转动中心与输出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飞轮机构包括有五叶盘联轴器及偏心飞轮,偏心飞轮通过五叶盘联轴器与输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塞上设有线圈组槽,线圈组缠绕在活塞所设的线圈组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机体的外侧装设有散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组包括有漆包线,永磁体组由12块磁块组成呈海尔贝克阵列的永磁体组,12块磁块固定在支撑套筒与机体之间,形成均匀磁场,磁场范围覆盖了整个线圈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组由数段1/4圆并联线单元、并联节点及输入输出线头构成,1/4圆并联线单元是由数条1/4圆的同心线圈组合,两端通过并联节点连接,4个1/4圆并联线单元形成一个圆线圈,线圈两端通过输入输出线头连接,数个圆线圈的输入输出线头分别并联起来,连接外端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五叶盘联轴器含有1个中心孔和5个轴孔,1个中心孔用于安装偏心飞轮的转动轴,5个轴孔用于连接连杆,在偏心飞轮的另一端面装设输出轴,输出轴上设有键槽,键槽用于圆周限位,输出动力扭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机体的端部装设有空气滤化罩,机体的端部装设有5个空气滤化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机体的外端面呈圆柱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五缸电磁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组通过PWM控制电路控制,PWM控制电路包括有桥式电路、检测电路、D触发器、门电路、放大器、比较器、电源正向输入端及电阻,线圈组和桥式电路连接在线圈组的输入输出线头,输入输出线头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实现对电流大小和频率的调整,线圈组缠绕在活塞所设的线圈组槽的槽内,线圈组的输入输出线头通过活塞的布线通孔与桥式电路连接,桥式电路接通电源,活塞与连杆连接输出动力,检测器安装在输出轴,检测器检测输出轴的速度及扭矩信号,反馈信号通过电阻与电源正向输入端的电压经比较器进行运算,放大器对电源进行放大,PWM信号输入端经过D触发器和门电路后分别输入到桥式电路的4个三极管和二极管,门电路输入的单向通电时序对通过线圈组的电流调控,输入到线圈组,形成闭环控制。
CN201520922136.8U 2015-11-17 2015-11-17 五缸电磁力发动机 Active CN205178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2136.8U CN205178744U (zh) 2015-11-17 2015-11-17 五缸电磁力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2136.8U CN205178744U (zh) 2015-11-17 2015-11-17 五缸电磁力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78744U true CN205178744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42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22136.8U Active CN205178744U (zh) 2015-11-17 2015-11-17 五缸电磁力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787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677A (zh) * 2015-11-17 2016-03-0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五缸电磁力发动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677A (zh) * 2015-11-17 2016-03-0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五缸电磁力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7464C (zh) 内燃-直线发电集成动力系统
US20030024492A1 (en) Device including a combustion engine, a use of the device, and a vehicle
CN105375677A (zh) 一种五缸电磁力发动机
CN109578137A (zh) 四冲程双缸双自由活塞双向做功的线性引擎增程器发电机
CN205178744U (zh) 五缸电磁力发动机
CN105375732A (zh) 一种单缸电磁发动机
CN205583919U (zh) 多缸发电机
CN103615315B (zh) 一种双模块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平衡机构
CN109302045A (zh) 一种永磁发动机
CN208797805U (zh) 一种节能倍推动力对称驱动电磁发动机
CN205117494U (zh) 柴油直线发电机
CN210264919U (zh) 一种永磁活塞式机电双元动力发动机
CN205178829U (zh) 单缸电磁发动机
CN102588096A (zh) 往复直线运动与圆周运动转换发动机
CN207265847U (zh) 一种磁力发动机
CN102361380A (zh) 横向-径向磁通结构无刷复合式永磁电机
CN201118420Y (zh) 永磁式直流控制发动机
CN105375676A (zh) 一种多缸发电机
CN203675008U (zh) 一种动力设备
CN203691199U (zh) 一种电磁活塞式电动机
CN102185539B (zh) 脉冲电磁发动机
CN110397501B (zh) 一种永磁活塞式机电双元动力发动机
CN101162863B (zh) 永磁式直流控制发动机
CN201490875U (zh) 一种以转轴方式输出的动力源输出功率的放大装置
RU2516768C1 (ru) Четырехцилиндровый свободнопоршневой двигате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