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5688U - 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75688U
CN205175688U CN201521031804.4U CN201521031804U CN205175688U CN 205175688 U CN205175688 U CN 205175688U CN 201521031804 U CN201521031804 U CN 201521031804U CN 205175688 U CN205175688 U CN 205175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cylinder
belt
driven plunger
branch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318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振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318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75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75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7568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该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测试部、第二测试部、驱动件和储能部,第一测试部包括:第一测试台和驱动活塞缸组;第二测试部包括:第二测试台和负载活塞缸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带疲劳测试装置,通过在疲劳测试液压系统中增加储能装置,使得储能装置和液压泵一起为两个齿形带的测试提供能量,既节省了能量,又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在正常运行时,经常会伴随变桨的运行操作,齿形带变桨是风力发电机组一种重要的变桨技术手段。变桨动作的频繁程度与风机所处的环境有关,处于恶劣环境下的机组对风机齿形带的疲劳性能要求很高,一般要求不低于20年,海上风机要求齿形带的寿命在25年以上。
为了确认变桨齿形带的使用寿命,通常采用试验测试来验证。齿形带的试验测试加载方式有多种,有重物加载、液压加载和力矩电机加载等,但是这些加载方式在对齿形带进行测试的同时,大量的能量最终会以热量、噪声等形式消耗掉,而不会循环利用,这样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以解决齿形带疲劳测试时能量浪费严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测试部、第二测试部、驱动件和储能部,所述第一测试部包括:第一测试台,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转轴上,且所述第一测试台上设置有被测试的第一传动带;驱动活塞缸组,其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测试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两侧的第一驱动活塞缸和第二驱动活塞缸;所述第二测试部包括:第二测试台,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转轴上,且所述第二测试台上设置有被测试的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通过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带连接,并随所述第一传动带运动;负载活塞缸组,其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测试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两侧的第一负载活塞缸和第二负载活塞缸;所述驱动件通过主供油路与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或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连通,并驱动相连通的活塞缸的活塞杆伸出;所述储能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和/或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的回油支路上并收集能量,且所述储能部能够向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提供能量。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带配合的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带配合的第二传动轮、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试部还包括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压设在所述第一传动带上,且所述第一张紧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两侧;所述第二测试部还包括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压设在所述第二传动带上,且所述第二张紧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位于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试部还包括主回油路和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主供油路、所述主回油路、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和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之间,所述第一控制阀具有正转工位、反转工位和待机工位,处于所述待机工位时,所述主供油路和所述主回油路连通,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和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无伸缩;处于所述正转工位时,所述主供油路与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主回油路与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的无杆腔连通;处于所述反转工位时,所述主供油路与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主回油路与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的无杆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阀为比例换向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的P口与所述主供油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R口与所述主回油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A口与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的B口与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的无杆腔连通,处于所述待机工位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P口与R口连通,A口和B口均截止;处于所述正转工位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P口与A口连通,R口与B口连通;处于所述反转工位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P口与B口连通,R口与A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部通过储能供油支路与所述主供油路连接,所述储能供油支路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第二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供油支路上还连接有保护支路,所述保护支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储能部与所述第二控制阀之间的所述储能供油支路上,所述保护支路的另一端与油箱连接,所述保护支路上设置有保护溢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阀与相应的储能部之间还设置有阻尼阀。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部为两个,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的无杆腔与一个所述回油支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储能部与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的回油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与所述储能部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溢流压力的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的无杆腔与另一个所述回油支路连接,另一个所述储能部与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的回油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与相应的储能部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溢流压力的第二溢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一进油支路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一进油支路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进油支路通断的第一进油控制阀;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二进油支路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二进油支路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二进油支路通断的第二进油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的缸径与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的缸径一致,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的缸径与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的缸径一致,且第一驱动活塞缸的缸径大于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的缸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通过在疲劳测试液压系统中增加储能装置,使得储能装置和液压泵一起为两个齿形带的测试提供能量,既节省了能量,又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电动机;2、驱动件;3、第一控制阀;4、传动轴;5、第二控制阀;6、阻尼阀;7、保护溢流阀;8、储能部;91、第一溢流阀;92、第二溢流阀;101、第一负载活塞缸;102、第二负载活塞缸;11、过滤器;121、第一进油控制阀;122、第二进油控制阀;131、第一驱动活塞缸;132、第二驱动活塞缸;141、第一测试台;142、第二测试台;151、第一传动带;152、第二传动带;161、第一传动轮;162、第二传动轮;171、第一张紧轮;172、第二张紧轮;18、散热器;191、第一转轴;192、第二转轴;20、主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测试部、第二测试部、驱动件2和储能部8。其中,第一测试部包括:第一测试台141和驱动活塞缸组。第一测试台14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转轴191上,且其上固定设置有被测试的第一传动带151。驱动活塞缸组包括连接在第一测试台141上且位于第一转轴191两侧的第一驱动活塞缸131和第二驱动活塞缸132。
第二测试部包括:第二测试台142和负载活塞缸组。第二测试台14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转轴192上,且其上固定设置有被测试的第二传动带152,第二传动带152通过联动组件与第一传动带151连接,并随第一传动带151运动。负载活塞缸组包括连接在第二测试台142上且位于第二转轴192两侧的第一负载活塞缸101和第二负载活塞缸102。
储能部8连接在第一负载活塞缸101和/或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回油支路上并收集能量,且储能部8能够向第一驱动活塞缸131和/或第二驱动活塞缸132提供能量。
驱动件2通过主供油路与第一驱动活塞缸131或第二驱动活塞缸132连通,并驱动相连通的活塞缸的活塞杆伸出,以使第一驱动活塞缸131或第二驱动活塞缸132推动第一测试台141绕第一转轴191转动,从而使第一传动带151随动。第一传动带151随动后,通过联动组件传动,而带动第二传动带15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测试台142绕第二转轴192转动,从而压缩连接在其上的第一负载活塞缸101或第二负载活塞缸102,使得第一负载活塞缸101或第二负载活塞缸102向外排油,排出的油进入储能部8中,被储能部8收集并保存。第一负载活塞缸101或第二负载活塞缸102向外排油进储能部8时,储能部8的进油压力即形成对第一传动带151和第二传动带152的负载,由此实现了对两个传动带的带负载测试。当需要时,储能部8可以将保存的油与驱动件2一起供给给第一驱动活塞缸131或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由此实现了能量的再利用,减少了能量浪费。
优选地,第一测试台141和第二测试台142均是扇形盘。扇形盘在满足测试需要的前提下,占用空间小,且便于连接驱动活塞缸组和负载活塞刚组,安装拆卸方便。需要说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活塞缸131和第二驱动活塞缸132与第一测试台141铰接,以防止干涉;同样地,第一负载活塞缸101和第二负载活塞缸102与第二测试台142铰接。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活塞缸组与第一测试台14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柔性件连接;同样地,负载活塞缸组与第二测试台14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通过柔性件连接,或者采用其他能够保证正常工作的方式连接均可。
在本实施例中,联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161、第二传动轮162和传动轴4。其中,第一传动轮161与第一传动带151配合;第二传动轮162与第二传动带152配合;该传动轴4连接第一传动轮161与第二传动轮162。第一传动带151转动并带动第一传动轮161转动,进而传动轴4被带动,并将转动传动到第二传动轮162上,使其转动,最终带动第二传动带152同步转动。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该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用于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用的齿形带进行测试,因此,第一传动轮161和第二传动轮162优选为与齿形带啮合的齿轮。当然,若第一传动带151和第二传动带152为其它形式,则第一传动轮161和第二传动轮162可为与其适配的传动轮。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带传动或链传动等形式实现第一传动带151和第二传动带152的传动。
优选地,为了保证传动精确可靠,从而保证测试高效可靠,第一测试部还包括第一张紧轮171,第一张紧轮171压设在第一传动带151上,且第一张紧轮171与第一传动轮161位于第一传动带151的两侧。通过第一张紧轮171和第一传动轮161配合,使第一传动带151张紧,进而保证传动可靠。
同理,第二测试部还包括第二张紧轮172,第二张紧轮172压设在第二传动带152上,且第二张紧轮172与第二传动轮162位于第二传动带152的两侧,以使第二传动带152张紧。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2是液压泵。该液压泵可以是定量泵或变量泵,其与电动机1连接,受电动机1驱动而从油箱中抽取液压油,液压泵的出油口与主供油路连接,将液压油输送至主供油路内。
第一测试部还包括主回油路和第一控制阀3。第一控制阀3优选为比例换向阀,其用于控制液压油的流向。该第一控制阀3设置在主供油路、主回油路、第一驱动活塞缸131和第二驱动活塞缸132之间。
具体地,第一控制阀3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具有P口、R口、A口和B口。其中,第一控制阀3的P口与主供油路连接,R口与主回油路连接,A口与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无杆腔连通,B口与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无杆腔连通。由于第一控制阀3为电磁换向阀,因而其可以更方便地控制工位转换,使用更加方便。当然,第一控制阀3并不限于此,其可以是任何能够实现换向的阀或阀组。
第一控制阀3具有正转工位、反转工位和待机工位。
当其处于待机工位时,第一控制阀3的P口与R口连通,A口和B口均截止;主供油路和主回油路连通,液压泵输送的液压油从主供油路通过第一控制阀3的P口和R口进入主回油路,最终流回油箱,第一驱动活塞缸131和第二驱动活塞缸132无伸缩。
处于正转工位时,第一控制阀3的P口与A口连通,R口与B口连通;主供油路与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无杆腔连通,主回油路与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无杆腔连通,液压油通过主供油路进入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无杆腔,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活塞杆伸出,第一测试台141受推动而顺时针转动(即正转),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活塞杆受压下移,液压油通过第一控制阀3和主回油路流入油箱。
处于反转工位时,第一控制阀3的P口与B口连通,R口与A口连通;主供油路与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无杆腔连通,主回油路与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无杆腔连通,液压油通过主供油路进入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无杆腔,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活塞杆伸出,第一测试台141受推动而逆时针转动(即反转),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活塞杆受压下移,液压油通过第一控制阀3和主回油路流入油箱。
储能部8可以是储能油罐,其用于收集第一负载活塞缸101和/或第二负载活塞缸102排出的液压油,并在需要时将液压油输送至第一驱动活塞缸131和/或第二驱动活塞缸132。
在本实施例中,储能油罐为两个,其中一个与第一负载活塞缸101连接,另一个与第二负载活塞缸102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储能油罐可以仅设置一个,并同时与第一负载活塞缸101和第二负载活塞缸102连接,或仅与两者之一连接。
具体地,储能部8通过储能供油支路与主供油路连接,以在需要时向主供油路输送液压油。在本实施例中,储能供油支路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第二控制阀5,以根据需要控制储能部8供油。
为了便于控制,提高自动化水平,第二控制阀5为电磁阀。其具有供油工位和截止工位。当需要供油时,第二控制阀5处于供油工位,储能部8与主供油路连通,反之处于截止工位。
优选地,第二控制阀5与相应的储能部8之间还设置有阻尼阀6。该阻尼阀6的作用是节流缓冲,以防止冲击过大而损坏第二控制阀5,提高第二控制阀5的使用寿命,增加可靠性。
更优选地,为了防止油压过高,保证油路内各元件的安全性,储能供油支路上还连接有保护支路,该保护支路的一端连接在储能部8与第二控制阀5之间的储能供油支路上,另一端与油箱连接。保护支路上设置有保护溢流阀7,该保护溢流阀7可以为压力控制阀,当系统内压力过大时,液压油通过保护溢流阀7流入油箱。
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无杆腔通过一个回油支路与一个储能部8连接。为了方便控制施加在第一传动带151和第二传动带152上的负载,在回油支路上设置有控制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溢流压力的第一溢流阀91。这样通过调节第一溢流阀91的溢流压力就可以控制施加在第一传动带151和第二传动带152上的负载。
优选地,第一溢流阀91为比例溢流阀,这样更便于调节第一溢流阀91。
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无杆腔通过另一个回油支路与另一个储能部8连接。该回油支路上设置有控制第二负载活塞缸102溢流压力的第二溢流阀92。第二溢流阀92的作用与第一溢流阀91的作用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随着第一测试台141的转动,第二测试台142也跟着转动,连接在第二测试台142上的一个负载活塞缸的活塞杆受压,另一个的活塞杆受拉。活塞杆受压的负载活塞缸内的液压油的压力必须高于溢流压力才能通过相应的溢流阀溢流,因此其将会向第二测试台142施加阻力,此阻力形成施加在第一传动带151和第二传动带152上的负载。
活塞杆受拉的负载活塞缸的无杆腔内形成真空,需要补充液压油。为此,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无杆腔通过第一进油支路与油箱连通,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无杆腔通过第二进油支路与油箱连通。
为了保证系统工作的可靠性,第一进油支路上设置有控制第一进油支路通断的第一进油控制阀121,以便能够在需要时使第一进油支路连通,不需要时可以截断第一进油支路。同理,第二进油支路上设置有控制第二进油支路通断的第二进油控制阀1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油控制阀121和第二进油控制阀122为单向阀。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进油控制阀121和第二进油控制阀122可以为开关阀或电磁换向阀等任何能够满足需要的阀。
优选地,为了保证整个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在主供油路上设置有主溢流阀20,以便在系统内压力超过安全值时溢流,保证系统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当系统通电,电动机1带动驱动件2运转,油箱内液压油被吸出,进入主供油路,通过第一控制阀3,此时,第一控制阀3处于正转工位,电磁铁a得电、b失电,P口与A口连通、R口与B口连通,液压油进入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无杆腔,推动其活塞杆伸出,活塞杆推动第一测试台141顺时针旋转,第一测试台141推动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活塞杆缩回,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控制阀3流回油箱。
第一测试台141绕第一转轴191转动时,第一传动带151随之运动,第一传动带151驱动第一传动轮161旋转,第一传动轮161与第二传动轮162通过同一根传动轴4连接,共同旋转,转速相同,第二传动轮162驱动第二传动带152转动,第二传动带152带动第二测试台142顺时针旋转,第二测试台142将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活塞杆压回,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向外排出,由于第二溢流阀92的存在和第二进油控制阀122关闭,需要油压到达预设值时才能溢流,因此其对第二传动带152和第一传动带151形成负载。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活塞缸受拉伸出,第一负载活塞缸101通过第一进油支路进油,第一进油控制阀121打开。
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缸径与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缸径一致。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缸径和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缸径一致。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缸径大于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缸径,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容油能力。
从第二溢流阀92中流出的液压油进入与之相连的储能部8内。为保证该储能部8能够正常进油,与该储能部8对应的第二控制阀5关闭。
且储能部8的充油液压值设计成小于第二溢流阀92的设定阈值,以保证液压油能够通过第二溢流阀92。
优选地,第一溢流阀91和第二溢流阀92的设定阈值大于第一驱动活塞缸131与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液压值,第一负载活塞缸101和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液压值大于第一驱动活塞缸131与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液压值,以保证负载活塞缸和驱动活塞缸的推力相同,并符合测试载荷。
与此同时,与第一负载活塞缸101连接的储能部8向外排油,与其连接的第二控制阀5处于打开状态,液压油从储能部8流出通过阻尼阀6和第二控制阀5进入主供油路,以便与驱动件2输送出的液压油一起进入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无杆腔内。
为了保证能够可靠地充油,将储能部8的充油液压值设计成大于第一驱动活塞缸131与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液压值以保证液压油可以从储能部8流向第一驱动活塞缸131与第二驱动活塞缸132。更优地,将储能部8的容量设计成大于第一负载活塞缸101和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工作排量,以保证储能部8有足够的空间储存液压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的传动带可以是齿形带、皮带、三角带等,相应地,传动轮为齿轮、滚轮等。更优地,主供油路和两条进油支路上设置过滤器11,以保证供给系统的液压油的清洁;该系统内还设置有散热器18,以防止由于系统运行产生的热量而影响液压油的性能。
当第一控制阀3处于反转工位时,电磁铁a失电、b得电,P口与B口连通、R口与A口连通,液压油进入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无杆腔,推动其活塞杆伸出,活塞杆推动第二测试台142逆时针旋转,第二测试台142推动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活塞杆缩回,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控制阀3流回油箱。
第一测试台141绕第一转轴191转动时,第一传动带151随之运动,第一传动带151驱动第一传动轮161旋转,第一传动轮161与第二传动轮162通过同一根传动轴4连接,共同旋转,转速相同,第二传动轮162驱动第二传动带152转动,第二传动带152带动第二测试台142逆时针旋转,第二测试台142将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活塞杆压回,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向外排出,由于第一溢流阀91的存在和第一进油控制阀121关闭,需要油压到达预设值时才能溢流,因此其对第二传动带152和第一传动带151形成负载。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活塞缸受拉伸出,第二负载活塞缸102通过第二进油支路进油,第二进油控制阀122打开。
从第一溢流阀91中流出的液压油进入与之相连的储能部8内。为保证该储能部8能够正常进油,与该储能部8对应的第二控制阀5关闭。
且储能部8的充油液压值设计成小于第一溢流阀91的设定阈值,以保证液压油能够通过第一溢流阀91。
与此同时,与第二负载活塞缸102连接的储能部8向外排油,与其连接的第二控制阀5处于打开状态,液压油从储能部8流出通过阻尼阀6和第二控制阀5进入主供油路,以便与驱动件2输送出的液压油一起进入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无杆腔内。如此反复,传动带进行循环测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通过在疲劳测试液压系统中增加储能装置,使得储能装置和液压泵一起为两个齿形带的测试提供能量,既节省了能量,又提高了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测试部、第二测试部、驱动件(2)和储能部(8),
所述第一测试部包括:
第一测试台(141),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转轴(191)上,且所述第一测试台(141)上设置有被测试的第一传动带(151);
驱动活塞缸组,其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测试台(14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191)两侧的第一驱动活塞缸(131)和第二驱动活塞缸(132);
所述第二测试部包括:
第二测试台(142),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转轴(192)上,且所述第二测试台(142)上设置有被测试的第二传动带(152),所述第二传动带(152)通过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带(151)连接,并随所述第一传动带(151)运动;
负载活塞缸组,其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测试台(14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192)两侧的第一负载活塞缸(101)和第二负载活塞缸(102);
所述驱动件(2)通过主供油路与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131)或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132)连通,并驱动相连通的活塞缸的活塞杆伸出;
所述储能部(8)连接在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101)和/或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回油支路上并收集能量,且所述储能部(8)能够向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131)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132)提供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带(151)配合的第一传动轮(161)、与所述第二传动带(152)配合的第二传动轮(162)、和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161)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部还包括第一张紧轮(171),所述第一张紧轮(171)压设在所述第一传动带(151)上,且所述第一张紧轮(171)与所述第一传动轮(161)位于所述第一传动带(151)的两侧;
所述第二测试部还包括第二张紧轮(172),所述第二张紧轮(172)压设在所述第二传动带(152)上,且所述第二张紧轮(172)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62)位于所述第二传动带(15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部还包括主回油路和第一控制阀(3),所述第一控制阀(3)设置在所述主供油路、所述主回油路、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131)和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132)之间,所述第一控制阀(3)具有正转工位、反转工位和待机工位,
处于所述待机工位时,所述主供油路和所述主回油路连通,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131)和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132)无伸缩;
处于所述正转工位时,所述主供油路与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无杆腔连通,所述主回油路与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无杆腔连通;
处于所述反转工位时,所述主供油路与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无杆腔连通,所述主回油路与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无杆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3)为比例换向阀,所述第一控制阀(3)的P口与所述主供油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3)的R口与所述主回油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3)的A口与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3)的B口与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无杆腔连通,
处于所述待机工位时,所述第一控制阀(3)的P口与R口连通,A口和B口均截止;
处于所述正转工位时,所述第一控制阀(3)的P口与A口连通,R口与B口连通;
处于所述反转工位时,所述第一控制阀(3)的P口与B口连通,R口与A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部(8)通过储能供油支路与所述主供油路连接,所述储能供油支路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第二控制阀(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供油支路上还连接有保护支路,所述保护支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储能部(8)与所述第二控制阀(5)之间的所述储能供油支路上,所述保护支路的另一端与油箱连接,所述保护支路上设置有保护溢流阀(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5)与相应的储能部之间还设置有阻尼阀(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部(8)为两个,
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无杆腔与一个所述回油支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储能部(8)与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回油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101)与所述储能部(8)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101)溢流压力的第一溢流阀(91);
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无杆腔与另一个所述回油支路连接,另一个所述储能部(8)与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回油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102)与相应的储能部(8)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102)溢流压力的第二溢流阀(9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无杆腔通过第一进油支路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一进油支路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进油支路通断的第一进油控制阀(121);
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无杆腔通过第二进油支路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二进油支路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二进油支路通断的第二进油控制阀(12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缸径与所述第二驱动活塞缸(132)的缸径一致,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缸径与所述第二负载活塞缸(102)的缸径一致,且第一驱动活塞缸(131)的缸径大于所述第一负载活塞缸(101)的缸径。
CN201521031804.4U 2015-12-11 2015-12-11 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75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1804.4U CN205175688U (zh) 2015-12-11 2015-12-11 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1804.4U CN205175688U (zh) 2015-12-11 2015-12-11 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75688U true CN205175688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39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31804.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75688U (zh) 2015-12-11 2015-12-11 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756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3405A (zh) * 2015-12-11 2016-03-1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CN115077897A (zh) * 2022-06-22 2022-09-20 燕山大学 用于盐雾环境下的齿形带动态疲劳试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3405A (zh) * 2015-12-11 2016-03-1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CN105403405B (zh) * 2015-12-11 2018-03-0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CN115077897A (zh) * 2022-06-22 2022-09-20 燕山大学 用于盐雾环境下的齿形带动态疲劳试验装置
CN115077897B (zh) * 2022-06-22 2023-08-08 燕山大学 用于盐雾环境下的齿形带动态疲劳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0264U (zh) 一种驱动水泥泵的液压回路
CN103790874B (zh) 无阀液压伺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58094B (zh) 挖掘机液压混合动力系统
US20110012353A1 (en) Wind power generator
CN205175688U (zh) 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CN105403405A (zh) 传动带的疲劳测试装置
CN104976170A (zh) 具有节能缓冲保护装置的液压泵站
CN204344265U (zh) 增压器润滑系统和发动机
HRP20192344T1 (hr) Pogonski uređaj i postupak za pogon koji ima široko razmaknute radne točke
CN202147996U (zh) 下运带式输送机盘式制动装置用电液控制系统
CN103867681A (zh) 液压传动自动控制无级变速器
CN105805067A (zh) 一种钢支撑轴力多点同步施加装置
CN105403404A (zh) 传送带疲劳测试装置
CN202645426U (zh) 水平定向钻机推拉液压系统
CN201746870U (zh) 挖掘机液压混合动力装置
CN103753849B (zh) 智能型rdf环模成型机
CN102768112A (zh) 一种用于平地机后桥的带功率回收液压加载试验台
CN102108865B (zh) 一种采煤机液压系统
CN109340204A (zh) 数控加工用集群式液压系统
CN205175687U (zh) 传送带疲劳测试装置
CN107401535B (zh) 一种液压马达试验台
CN201757100U (zh) 液压马达跑合装置
CN203488471U (zh) 一种用于负荷传感控制液压系统的新型液压分配装置
CN103541398A (zh) 挖掘机液压混合动力系统
CN104632790A (zh) 一种健身洗衣机传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