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4700U - 一种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74700U
CN205174700U CN201520820563.5U CN201520820563U CN205174700U CN 205174700 U CN205174700 U CN 205174700U CN 201520820563 U CN201520820563 U CN 201520820563U CN 205174700 U CN205174700 U CN 205174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er fan
conditioning
new blower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205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凌杰
张强
吴喜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cquay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cquay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cquay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cquay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205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74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74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74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包括:接收启动指令时进入工作状态,接收关闭指令时进入非工作状态的新风机;进入工作状态时向所述新风机发送启动指令,进入非工作状态时向所述新风机发送关闭指令的空调;所述新风机与所述空调通过第一通讯线相连。只要控制空调进入工作状态,则新风机也会进入工作状态,只要控制空调进入非工作状态,则新风机也会跟着进入非工作状态,无需用户随时记住在开启空调后再开启新风机,也无需用户记住在关闭空调后再关闭新风机,同时,只需要控制空调进入工作状态或进入非工作状态这一次控制操作便可同时保证室内温度与空气质量,或不造成电能的浪费,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操作更为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通常通过使用空调来解决室内冷暖问题,但是,由于使用空调时需要将室内门窗关闭,长时间的关闭门窗将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的下降,而由于空调只能引进新风来带动室内空气的流动,而无法将室内的空气排除,无法解决室内的空气质量问题,因此,在使用空调的同时,通常同时使用新风机来解决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将室内外空气进行置换,将浑浊的室内空气进行排出,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从而解决因空调的使用而带来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空调与新风机的混合系统中,对空调的控制和对新风机的控制相互独立,因此,为同时保证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时,需要用户在控制空调进行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后,再次控制新风机进行启动,进入控制状态,若用户在控制空调进入工作状态后忘记控制新风机也进入工作状态,室内的温度和空气质量将无法得到同时保证;而在当用户需要停止使用空调时,因停止使用空调后不需要再使用新风机进行换气,因此,用户在控制空调关闭进入非工作状态后,需要用户再次控制新风机也进入非工作状态,若用户在控制空调进入非工作状态后忘记控制新风机也进入非工作状态,将会造成电能的浪费;而即便是用户在控制空调进入工作状态后没有忘记再次控制新风机也进入工作状态,在控制空调关闭进入非工作状态后也没有忘记再次控制新风机也进入非工作状态,也需要用户均经过两次控制操作才能同时保证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或不造成电能的浪费,可靠性较差,且操作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空调与新风机的混合系统中,对空调的控制和对新风机的控制相互独立而造成的该混合系统可靠性较差且操作较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包括:
接收启动指令时进入工作状态,接收关闭指令时进入非工作状态的新风机;
进入工作状态时向所述新风机发送启动指令,进入非工作状态时向所述新风机发送关闭指令的空调;
所述新风机与所述空调通过第一通讯线相连。
其中,所述空调包括至少两台内机,所有所述内机通过第二通讯线依次相连组成内机组,所述新风机与所述内机组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线相连。
其中,所述内机包括第一COM1接口,所有所述内机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所述第二通讯线依次相连组成内机组。
其中,所述新风机包括第二COM1接口,所述新风机的第二COM1接口与所述内机组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线相连。
其中,所述新风机的第二COM1接口与所述内机组的任一内机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线相连。
其中,所述空调还包括外机,所述外机与所述新风机通过第三通讯线相连,和/或所述外机与所述内机组通过第四通讯线相连。
其中,所述外机包括通信端口,所述外机的通信端口与所述新风机的第二COM1接口通过所述第三通讯线相连。
其中,所述外机包括通信端口,所述外机的通信端口与所述内机组的任一内机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所述第四通讯线相连。
其中,所述外机包括通信端口,所述外机的通信端口与所述新风机的第二COM1接口通过所述第三通讯线相连,且所述外机的通信端口与所述内机组的任一内机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所述第四通讯线相连。
其中,所述内机还包括第一COM2接口,所述新风机还包括第二COM2接口,所有所述内机的第一COM2接口通过第五通讯线依次相连,所述新风机的第二COM2接口与所述内机组的任一内机的第一COM2接口通过第六通讯线相连。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包括接收启动指令时进入工作状态,接收关闭指令时进入非工作状态的新风机,和进入工作状态时向该新风机发送启动指令,进入非工作状态时向该新风机发送关闭指令的空调,该新风机与该空调通过第一通讯线相连。当空调启动,进入工作状态时,例如当该空调内的任一内机进入工作状态时,则该空调向新风机发送启动指令,使该新风机在接受到该启动指令后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当该空调关闭,进入非工作状态时,例如当该空调内的所有内机均进入非工作状态时,则该空调向该新风机发送关闭指令,使该新风机在接受到该关闭指令后关闭,进入非工作状态,在该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中,只要控制空调进入工作状态,则新风机也会进入工作状态,只要控制空调进入非工作状态,则新风机也会跟着进入非工作状态,无需用户随时记住在开启空调后再开启新风机,也无需用户记住在关闭空调后再关闭新风机,同时,只需要控制空调进入工作状态或进入非工作状态这一次控制操作便可同时保证室内温度与空气质量,或不造成电能的浪费,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操作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的另一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的再一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个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只要控制空调进入工作状态,则新风机也会进入工作状态,只要控制空调进入非工作状态,则新风机也会跟着进入非工作状态,无需用户随时记住在开启空调后再开启新风机,也无需用户记住在关闭空调后再关闭新风机,同时,只需要控制空调进入工作状态或进入非工作状态这一次控制操作便可同时保证室内温度与空气质量,或不造成电能的浪费,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操作更为便捷。参照图1,该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可以包括:空调100、新风机200和第一通讯线310。
空调100与新风机200通过第一通讯线310相连,设置通讯地址后,空调100与新风机200间可通过第一通讯线310进行通讯。
当空调100由非工作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即空调100正常启动后,空调100通过新风机200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新风机200接收到空调100通过第一通讯线310发送来的启动指令后进行启动,进入工作状态。
当空调100由工作状态进入非工作状态,即对空调100正常关闭后,空调100通过新风机200向新风机200发送关闭指令,新风机200接收到空调100通过第一通讯线310发送来的关闭指令后进行关闭,进入非工作状态。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包括接收启动指令时进入工作状态,接收关闭指令时进入非工作状态的新风机,和进入工作状态时向该新风机发送启动指令,进入非工作状态时向该新风机发送关闭指令的空调,该新风机与该空调通过第一通讯线相连。当空调启动,进入工作状态时,例如当该空调内的任一内机进入工作状态时,则该空调向新风机发送启动指令,使该新风机在接受到该启动指令后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当该空调关闭,进入非工作状态时,例如当该空调内的所有内机均进入非工作状态时,则该空调向该新风机发送关闭指令,使该新风机在接受到该关闭指令后关闭,进入非工作状态,在该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中,只要控制空调进入工作状态,则新风机也会进入工作状态,只要控制空调进入非工作状态,则新风机也会跟着进入非工作状态,无需用户随时记住在开启空调后再开启新风机,也无需用户记住在关闭空调后再关闭新风机,同时,只需要控制空调进入工作状态或进入非工作状态这一次控制操作便可同时保证室内温度与空气质量,或不造成电能的浪费,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操作更为便捷。
可选的,空调100可以只包括一台内机111,当该内机111正常启动后,便认为该空调100进入启动,进入工作状态,该内机111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当该内机111关闭后,便认为空调100关闭,进入非工作状态,该内机111向新风机200发送关闭指令。
参照图1,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可选的,空调100也可以包括多台内机111,当空调100中任一台内机111正常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则认为空调100进入工作状态,由所有启动的内机111中的任一台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
当空调100中所有内机111均正常关闭,进入非工作状态,则认为空调100进入非工作状态,由所有从工作状态进入非工作状态的内机111中的任一台向新风机200发送关闭指令。
可选的,当空调100包括多台内机111时,所有内机111可以通过第二通讯线320依次相连,组成内机组110,通过将新风机200与空调100内的内机组110相连来实现新风机200与空调100相连。
可选的,将新风机200与空调100内的内机组110相连,可以是通过第一通讯线310将新风机200与空调100内的内机组110内任一内机111相连。
可选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中的新风机200可以不止一台,即可以包括两台以上新风机200,将多台新风机200通过通讯线依次相连。此时,将新风机200与空调100内的内机组110相连,可以是将任一台新风机200与空调100内的内机组110内任一内机111相连。
可选的,可以是将所有内机111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第二通讯线320依次相连,来组成内机组110。
可选的,可以是将新风机200的第二COM1接口与空调100内机组110的任一内机111的第一COM1接口相连。
可选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的另一连接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的再一连接示意图,参照图2和图3,该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还可以包括:外机120。
可选的,外机120可以与内机组110通过第四通讯线340相连,如图2所示,通过内机组110与新风机200进行通讯,由外机120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或关闭指令,由一外机120、所有内机110和新风机200共同组成一空调制冷/制热系统。
可选的,外机120与内机组110通过第四通讯线340相连,可以是外机120与内机组110内任一内机111通过第四通讯线340相连。
可选的,将外机120与内机组110内任一内机111相连,可以是将外机120的通信端口与内机组110的任一内机111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第四通讯线340相连。
可选的,外机120也可以直接与新风机200通过第三通讯线330相连,通过第三通讯线330直接与新风机200进行通讯,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或关闭指令,由一外机120、所有内机110和新风机200共同组成一空调制冷/制热系统。
可选的,外机120直接与新风机200通过第三通讯线330相连,可以是外机120的通信端口与新风机200的第二COM1接口通过第三通讯线330相连。
可选的,外机120还可以既通过第四通讯线340与内机组110相连,又第三通讯线330与新风机200相连,如图3所示,由与内机组110相连的一外机120与所有内机和新风机构成一空调制冷/制热系统,由与新风机200相连一外机120与所有内机和新风机构成另一空调制冷/制热系统。
在任一空调制冷/制热系统中,由外机120随时监测所有内机的工作状态,即由外机120随时监测空调100的工作状态,并由外机120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或关闭指令。
当外机120监测到空调100进入工作状态,即监测到空调100中任一台内机111正常启动,则由外机120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当外机120监测到空调100进入非工作状态,即监测在空调100中所有内机111正常关闭,则由外机120向新风机200发送关闭指令。
可选的,可以在外机120监测到空调100中某一台内机111正常启动后,检测在该台内机111正常启动前是否有其他内机111已经正常启动,若有,则说明书在该台内机111正常启动前已经外机120已经向新风机200发送过启动指令,可无需再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只要当检测在该台内机111正常启动前没有其他内机111已经正常启动时,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
可选的,参照图3,该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中,所有内机110除第一COM1接口外还可以包括第一COM2接口,新风机除第二COM1接口外还可以包括第二COM2接口。
可选的,当未将新风机200的第二COM1接口与空调100任一内机111的第一COM1接口相连时,可以通过第一通讯线310将新风机200的第二COM1接口与空调100内的内机组110内任一内机111的第一COM2接口相连,实现空调100与新风机200的相连,同时将所有内机110的第一COM2接口通过第五通讯线350依次相连。通过第五通讯线350和第一通讯线310实现内机110与新风机200间的独立通讯,由内机110通过第五通讯线350和第一通讯线310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或关闭指令,避免外界环境等对内机110与新风机200间的通讯干扰。
可选的,当新风机200的第二COM1接口与空调100任一内机111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第一通讯线310相连时,可将新风机的第二COM2接口与内机组110通过第六通讯线360相连,同时将所有内机110的第一COM2接口通过第五通讯线350依次相连。通过第五通讯线350和第六通讯线360实现内机110与新风机200间的独立通讯,由内机110通过第五通讯线350和第六通讯线360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或关闭指令,避免外界环境等对内机110与新风机200间的通讯干扰。
可选的,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个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参照图4,该两个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包括联动系统I和联动系统II,联动系统I和联动系统II间通过第七通讯线370相连。
可选的,可以将联动系统I内的任一内机111与联动系统II内任一内机111通过第二通讯线320相连。
可选的,可以将联动系统I内的任一内机111的第一COM1接口与联动系统II内任一内机111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第二通讯线320相连。
联动系统I包括若干内机、新风机和外机。各内机111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第二通讯线320相连,各内机111的第一COM2接口通过第五通讯线350相连;新风机200的第二COM1接口通过第一通讯线310与任一内机111的第一COM1接口相连,新风机的第二COM2接口通过第六通讯线360与任一内机111的第一COM2接口相连;外机的通讯端口通过第三通讯线330与联动系统I内新风机200的第二COM1接口相连,联动系统I和联动系统II处于同一制冷/制热系统中;由内机100通过第五通讯线350和第六通讯线360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或关闭指令,或由外机120通过第三通讯线330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或关闭指令。
联动系统II包括若干内机和新风机和外机。与联动系统I相同,联动系统II内各内机111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第二通讯线320相连,各内机111的第一COM2接口通过第五通讯线350相连;新风机200的第二COM1接口通过第一通讯线310与任一内机111的第一COM1接口相连,新风机的第二COM2接口通过第六通讯线360与任一内机111的第一COM2接口相连;由内机100通过第五通讯线350和第六通讯线360向新风机200发送启动指令或关闭指令。
可选的,除可同时使用两个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外,还可将更多个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进行联动使用,将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通过第七通讯线370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只要控制空调进入工作状态,则新风机也会进入工作状态,只要控制空调进入非工作状态,则新风机也会跟着进入非工作状态,无需用户随时记住在开启空调后再开启新风机,也无需用户记住在关闭空调后再关闭新风机,同时,只需要控制空调进入工作状态或进入非工作状态这一次控制操作便可同时保证室内温度与空气质量,或不造成电能的浪费,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操作更为便捷。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启动指令时进入工作状态,接收关闭指令时进入非工作状态的新风机;
进入工作状态时向所述新风机发送启动指令,进入非工作状态时向所述新风机发送关闭指令的空调;
所述新风机与所述空调通过第一通讯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至少两台内机,所有所述内机通过第二通讯线依次相连组成内机组,所述新风机与所述内机组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包括第一COM1接口,所有所述内机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所述第二通讯线依次相连组成内机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包括第二COM1接口,所述新风机的第二COM1接口与所述内机组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的第二COM1接口与所述内机组的任一内机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外机,所述外机与所述新风机通过第三通讯线相连,和/或所述外机与所述内机组通过第四通讯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包括通信端口,所述外机的通信端口与所述新风机的第二COM1接口通过所述第三通讯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包括通信端口,所述外机的通信端口与所述内机组的任一内机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所述第四通讯线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包括通信端口,所述外机的通信端口与所述新风机的第二COM1接口通过所述第三通讯线相连,且所述外机的通信端口与所述内机组的任一内机的第一COM1接口通过所述第四通讯线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还包括第一COM2接口,所述新风机还包括第二COM2接口,所有所述内机的第一COM2接口通过第五通讯线依次相连,所述新风机的第二COM2接口与所述内机组的任一内机的第一COM2接口通过第六通讯线相连。
CN201520820563.5U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 Active CN205174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0563.5U CN205174700U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0563.5U CN205174700U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74700U true CN205174700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38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0563.5U Active CN205174700U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747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6023A (zh) * 2020-04-03 2020-07-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空气调节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6023A (zh) * 2020-04-03 2020-07-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空气调节系统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1961B (zh) 一种电动车空调控制方法
CN204009520U (zh) 智能家居控制装置
CN210772639U (zh) 一种通信机房节能集中控制管理系统
CN102046405A (zh) 车辆用空调系统
CN107255345A (zh) 新风机及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196398A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应急通风机柜
CN102635923A (zh) 10kV配电站自动控制节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5174700U (zh) 一种空调与新风机联动系统
CN105159367A (zh) 一种片仓环境温湿度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EP2853824B1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205825350U (zh)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及中央空调控制设备
CN203718982U (zh) 换气空调系统
CN107045294A (zh) 一种变电站智能暖通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165905A (zh) 智能环境控制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477766A (zh)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及中央空调控制方法
CN102635922A (zh) 10kV配电站用工作环境监控调节系统
CN202306255U (zh) 空调广域监控网络
CN202547014U (zh) 10kV配电站用工作环境监控调节系统
CN106642590B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及双向协议转换器
CN205481558U (zh) 一种机房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CN201286214Y (zh) 户外综合机柜
CN204462801U (zh) 一种窗户智能控制装置
CN103822333A (zh) 一种用于基站节能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06330262U (zh) 一种滤网使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
CN103148564B (zh) 实现同时冷暖多联机空调机组控制器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