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0774U - 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70774U
CN205170774U CN201520852839.8U CN201520852839U CN205170774U CN 205170774 U CN205170774 U CN 205170774U CN 201520852839 U CN201520852839 U CN 201520852839U CN 205170774 U CN205170774 U CN 205170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chamber
shell
pyrolysis gasification
gasific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528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辰
邹伟国
向阳
王磊
谭学军
王逸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528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70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70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70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40Valorisation of by-products of wastewater, sewage or slud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该装置包含外壳、设置在外壳顶部的污泥进料口、在外壳内部从污泥进料口向下依次设置的干燥室、热解室、氧化室以及灰渣室。该装置的外壳呈直立桶状,外壳内壁由钢板内衬耐火砖或耐火水泥制成,表面敷设有保温材料。污泥进料口设有进料阀;污泥进料口呈漏斗状,并与进料阀之间密切吻合形成密封。干燥室上部设有裂解气导出管。灰渣室侧壁设置有排渣口和气化介质导入管。氧化室和灰渣室之间设置有炉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用来处理污泥,具有气化效率高、源头避免污染物产生等特点,无需外加能源即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保护技术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厂数量不断增多,污泥产生量也日益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年产生量已经达到3000万吨(含水率80%),至“十二五”末期将达到5000万吨左右。
污泥焚烧处理处置是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重要手段。然而,污泥直接焚烧存在燃烧效率低、能量利用方式单一的问题;此外,污泥焚烧烟气中含有PM2.5、NOx、SO2和二噁英等污染物,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人口密度的增大,污泥焚烧设施选址日益困难。环保部最新修订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污泥焚烧设施的污染控制参照该标准执行,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颗粒物由80mg/Nm3收紧至20mg/Nm3(日均值),汞由0.2mg/Nm3收紧至0.05mg/Nm3,二噁英类则由1ngTEQ/m3收紧至0.1ngTEQ/m3,与欧盟标准接轨。随着“邻避效应”的日益严重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污泥焚烧处理处置的技术经济成本必将显著提高。
因此,开发可以替代焚烧的污泥热处理技术和设备,充分回收利用污泥中所蕴含的生物质资源,并从源头避免NOx、SO2和二噁英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已成为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污泥焚烧技术所存在的污泥资源化程度低和烟气二次污染控制难的问题,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该装置包含外壳、设置在外壳顶部的污泥进料口、在外壳内部从污泥进料口向下依次设置的干燥室、热解室、氧化室以及灰渣室。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外壳呈直立桶状,所述外壳内壁由钢板内衬耐火砖或耐火水泥制成,表面敷设有保温材料。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污泥进料口设有进料阀。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污泥进料口呈漏斗状,并与所述进料阀之间密切吻合形成密封,以防止裂解气逸出。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干燥室上部设有裂解气导出管。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氧化室和灰渣室之间设置有炉栅。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炉栅采用耐火材料制成,所述炉栅设置有若干斜圆柱状孔洞。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灰渣室侧壁设置有排渣口和气化介质导入管。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干燥室、热解室和氧化室均设置有温度感应探头和湿度感应探头。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装置还设有中央控制系统,能够接受所述温度感应探头和湿度感应探头的监测信号,并根据装置的运行情况在线调节所述装置运行的工艺参数即对所述装置进行控制。所述的工艺参数包含进料量、进料频次以及气化介质供应量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无需外加能源。裂解气化残留的炭与气化剂氧气进行部分燃烧,并放出热量,为污泥的干燥、裂解以及还原反应提供热量,无需额外补充能源。
2、裂解效率高。利用氧气作为气化介质,没有惰性气体,反应温度高,反应速率快,设备容积小,裂解效率高,裂解气体热值高。
3、源头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裂解过程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可以从源头避免NOx、SO2和二噁英的产生,避免酸性气体腐蚀设备。
4、设备磨损小。与焚烧相比,污泥裂解气化过程烟气量小,气体流速慢,粉尘含量低,设备磨损小。
5、资源化程度高。裂解气可作为燃料利用,且与污泥直接焚烧相比,裂解气燃烧效率高,应用范围广;污泥中重金属以惰性形态固化于炉渣中,炉渣可进行建材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的处理污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包含外壳10、设置在外壳10顶部的污泥进料口1、在外壳10内部从污泥进料口1向下依次设置的干燥室3、热解室4、氧化室5以及灰渣室7。
该装置的外壳10呈直立桶状,外壳10内壁由钢板内衬耐火砖或耐火水泥制成,表面敷设有保温材料。
污泥进料口1设有进料阀2;污泥进料口1呈漏斗状,并与进料阀2之间密切吻合形成密封,以防止裂解气逸出。
干燥室3上部设有裂解气导出管8。灰渣室7侧壁设置有排渣口9和气化介质导入管11。氧化室5和灰渣室7之间设置有炉栅6。炉栅6采用耐火材料制成,炉栅6设置有若干斜圆柱状孔洞。
干燥室3、热解室4和氧化室5均设置有温度感应探头和湿度感应探头。
该装置还设有中央控制系统,能够接受温度感应探头和湿度感应探头的监测信号,并根据装置的运行情况在线调节装置运行的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包含进料量、进料频次以及气化介质供应量等。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做更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污泥裂解气化装置的外部设有外壳10、外壳10顶部设有污泥进料口1、外壳10内部从污泥进料口1向下依次设置的干燥室3、热解室4、氧化室5以及灰渣室7。
外壳10呈直立桶状,外壳10内壁由钢板内衬耐火砖或耐火水泥制成,表面敷设有保温材料。污泥进料口1设有进料阀2;污泥进料口1呈漏斗状,并与进料阀2之间密切吻合形成密封,以防止裂解气逸出。干燥室3上部设有裂解气导出管8。灰渣室7侧壁设置有排渣口9和气化介质导入管11。氧化室5和灰渣室7之间设置有炉栅6。炉栅6采用耐火材料制成,炉栅6设置有若干斜圆柱状孔洞。
干燥室3、热解室4和氧化室5均设置有温度感应探头和湿度感应探头。该装置还设有中央控制系统,能够接受温度感应探头和湿度感应探头的监测信号,并根据装置的运行情况在线调节装置运行的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包含进料量、进料频次以及气化介质供应量等。
如图2所示,该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在处理污泥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污泥从污泥进料口1间歇加入,进入干燥室3,同来自热解室4和氧化室5的热气体换热,水蒸气随着热气流上升并通过裂解气导出管8排出装置,干物料落入热解室4。优选地,从污泥进料口1加入的污泥含水率应小于50%,低位热值应大于5000kJ/kg,有机物含量应大于50%,干燥室3温度应为100℃~250℃,从裂解气导出管8所排出气体在资源化利用前应进行冷凝、过滤处理。
步骤2,热解室4中的污泥受热后发生裂解反应和还原反应,产生C、H2、H2O、CO、CO2、CH4、焦油和烃类等裂解产物,此后热气体上升到干燥室3,而炭则下降到氧化室5。热解室4温度优选为400℃~800℃。
步骤3,气化介质由气化介质导入管11进入灰渣室7,与热灰渣进行换热后,通过炉栅6进入氧化室5,与炽热的炭发生燃烧反应,同时放出热量,为物料的裂解和干燥提供热源;灰分和炭渣等落入灰渣室7。优选地,氧化室5温度应为1000℃~1200℃,气化介质为纯氧气,单位生物质气化的氧气供应量为其完全燃烧时所需理论空气量的25%~30%。
步骤4,灰渣室7中的灰渣通过排渣口9定期排出。
具体来说,污泥裂解气化装置气化强度为100~250kg/(㎡·h),污泥有机质转换成的气体燃料的热值与污泥原料热值的比值(气化效率)为70%~75%,污泥裂解气化生成的气体经过分离净化可得到可燃气体、醋酸和焦油等产物,其中可燃气体成分以CO、H2为主,热值大于5000kJ/kg,可进行资源化利用。污泥裂解气化后产生的灰渣体积仅为进料体积的25%,减量化效果明显,灰渣可进行建材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无需外加能源即可实现污泥裂解气化,并能回收裂解气资源,气化效率高,能够同时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效果,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外壳(10)、设置在外壳(10)顶部的污泥进料口(1)、在外壳(10)内部从污泥进料口(1)向下依次设置的干燥室(3)、热解室(4)、氧化室(5)以及灰渣室(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0)呈直立桶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进料口(1)设有进料阀(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进料口(1)呈漏斗状,并与所述进料阀(2)之间密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室(3)上部设有裂解气导出管(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室(5)和灰渣室(7)之间设置有炉栅(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栅(6)设置有若干斜圆柱状孔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灰渣室(7)侧壁设置有排渣口(9)和气化介质导入管(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室(3)、热解室(4)和氧化室(5)均设置有温度感应探头和湿度感应探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设有中央控制系统,能够接受所述温度感应探头和湿度感应探头的监测信号,并对所述装置进行控制。
CN201520852839.8U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Active CN205170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2839.8U CN205170774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2839.8U CN205170774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70774U true CN205170774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34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52839.8U Active CN205170774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7077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8448A (zh) * 2015-10-30 2016-01-1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CN106904806A (zh) * 2017-04-27 2017-06-30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湿式氧化的一体化处理反应器及处理方法
CN110981152A (zh) * 2019-12-13 2020-04-10 王凯军 一种含油污泥干燥-催化热解-氧化多段集成装置与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8448A (zh) * 2015-10-30 2016-01-1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CN106904806A (zh) * 2017-04-27 2017-06-30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湿式氧化的一体化处理反应器及处理方法
CN106904806B (zh) * 2017-04-27 2023-04-25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湿式氧化的一体化处理反应器及处理方法
CN110981152A (zh) * 2019-12-13 2020-04-10 王凯军 一种含油污泥干燥-催化热解-氧化多段集成装置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18274A1 (en) Waste Incinerator
CN201195708Y (zh) 一种污泥热解处理装置
CN103934254B (zh) 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系统及方法
CN101468789A (zh) 不用常规燃料助燃的生活垃圾转化工艺、系统及设备
CN104031687B (zh) 利用污泥气化生成可燃气体的工艺
CN105202545A (zh)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处理装置
CN105542805A (zh) 生活垃圾立卧式干馏气化裂解三段集成制气的装置与工艺
CN104479743B (zh) 一种以水蒸气为气化介质的垃圾等离子体气化炉
CN205170774U (zh) 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CN105238448A (zh) 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CN101993733A (zh) 一种新型城市固体废弃物热解气化炉
CN102746902B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的气化方法及专用气化炉
CN101235322A (zh) 一种煤炭气化冷却工艺方法及装置
CN111004640A (zh) 一种生活垃圾热解炭化处置系统及方法
CN104100980B (zh) 一种小型垃圾炭化燃烧炉
CN103642530A (zh) 反烧式煤炭气化炉装置及工艺
CN202881201U (zh) 带等离子炬加热系统的危险废弃物气化炉
CN205774358U (zh) 一种含碳有机物连续热解提纯co燃料气的系统
CN205119075U (zh)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处理装置
CN105861073A (zh) 一种含碳有机物连续热解提纯co燃料气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74351A (zh) 规模化固定床生物质气化发电生产工艺及成套设备
CN101890419A (zh)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方法
CN205368272U (zh) 复合炉催化气化的装置
CN204325273U (zh) 一种以水蒸汽为气化介质的垃圾等离子体气化炉
CN211896797U (zh) 一种生活垃圾热解炭化处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06

Address after: 200092 Shanghai, Zhongshan, North Road, No. two, No. 901, No.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92 Shanghai, Zhongshan, North Road, No. two, No. 901, No.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