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2615U - 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62615U
CN205162615U CN201520930855.4U CN201520930855U CN205162615U CN 205162615 U CN205162615 U CN 205162615U CN 201520930855 U CN201520930855 U CN 201520930855U CN 205162615 U CN205162615 U CN 205162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mouth
lower shaft
pot li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308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华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9308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62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62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62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包括壶身、壶盖、壶口、壶把、壶把底座、壶底轴、壶嘴、延墙。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壶底与壶把下端的壶把底座连接,使得壶身为圆柱体完整表面,有利于实现壶把与壶身分离独立进行艺术创作,增大了壶顶的创作空间;壶嘴设置固定在壶身腔体内侧壁,壶嘴口设置于壶身顶部,既不影响壶嘴的流水作用,又不占用壶体外部空间,同时保障壶体内注满液体后,壶嘴口与壶口的水位平齐,壶盖的延墙上端设置卡槽,有利于防止倾倒液体时,壶体倾斜角度过大致使壶盖脱落;壶把不动,壶身可以以中轴为支撑进行360°旋转,可根据需要改变壶嘴倾倒的方向;壶嘴上方设置导流口,便于液体倾倒。

Description

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壶,尤其涉及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
背景技术
壶是一种盛装液体的器皿,如茶壶、酒壶、水壶等,尤其饮茶是中国自古以来比较流行的休闲方式,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使中国在茶具的使用上也形成独到的见解,茶壶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作为茶壶是一种用于泡茶、斟茶的带嘴器皿,主要由壶把、壶盖、壶嘴、壶身,四个部分组成,不同的结构又区分了不同的茶壶造型,例如,根据壶盖的造型,茶壶通常分为压盖壶、嵌盖壶、截盖壶;根据外形,又分为圆器、方器、塑器、筋纹壶等。
需要指出,传统的壶,壶把设置于壶身上,为一个整体,壶的整体结构单一,这使得壶倾倒液体的方式单一,壶嘴与壶把呈垂直线,若同桌多人饮茶或饮酒,那么斟茶、或斟酒之人就十分麻烦,得根据座位方向不停的换手斟茶或斟酒,尤其对习惯单手作业的人就更为不便了,因此,传统的壶壶身不能360°旋转是一个使用上的极大缺陷;同时壶嘴设置于壶身外,极大的占用了壶体外部空间,影响壶身外部的创作空间,且容易造成破碎。
本案需要重点指出的是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通过壶底中轴支撑,可使壶身进行360°旋转,可根据需要改变倾倒壶内液体的方式,同时壶嘴内置,在保证壶内注满液体时壶嘴口与壶口液体水平的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对壶嘴的损坏,即不影响壶嘴的流水作用,又不占用壶体外部的创作空间;壶嘴上方设置导流口,有利于引导壶内液体流向,即美观、便利又增加了壶的实用性。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包括壶身、壶盖、壶口、壶把、壶把底座、壶底轴、壶嘴、延墙,所述壶身为圆柱状,外表面为完整表面,方便进行360°艺术创作,所述壶盖为压盖式,盖扣于壶顶设置的壶口上,壶盖下方设置延墙,上方设置壶钮,壶钮上设置气孔与壶身腔体相通,所述延墙外缘与壶口内缘间留有便于提拉盖扣的空隙,延墙上端设置卡槽,卡槽的高度与壶口支撑面积相同,当倾倒壶内液体时,壶盖向壶嘴口方向倾斜滑动,卡槽卡扣住壶口,避免壶体倾斜角度过大致使壶盖脱落;所述的壶嘴设置固定于壶身的内侧壁,即不影响壶嘴的流水作用,又不占用壶体外部的创作空间,同时有利于防止壶嘴被触碰碎裂,壶嘴方向与壶口的方向垂直且壶嘴口与壶口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壶内液体注满后,水与壶嘴口也同在一个水平面上,壶嘴上方设置导流口,用于引导液体流向;
所述壶底设置有壶底轴;所述壶把底部设置壶把底座,所述壶把底座为具有一定支撑面积的底座,其壶把底座与壶底轴相连接;
壶底轴与壶把底座之间可固定连接;也可通过壶底轴套活动连接,壶底轴与壶底轴套之间留有可供旋转的空隙,使壶身进行360°旋转;
壶把可选用硬度较大,且抗磨损材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的有益效果为:
(1)壶嘴口位于壶的顶部,壶把位于壶身外侧且壶把与壶身之间保持间距,壶把下端的壶把底座与壶底连接,有利于实现壶把与完整面壶身分离独立而完整的进行艺术创作,同时增加壶顶的创作空间;
(2)壶嘴设置固定在壶身腔体内,即不影响壶嘴的流水作用,又不占用壶体外部的创作空间,同时保障壶体内注满液体后,壶嘴口与壶口的水位平齐,方便茶水倾倒;
(3)壶盖延墙上端设置卡槽,有利于防止液体倾倒时倾斜角度过大,壶盖脱落;
(4)壶把不动,壶身可进行360°旋转;
(5)壶嘴上方设置导流口,便于茶水倾倒;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的可旋转式支撑轴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的固定式支撑轴的剖示图。
图中:
1、壶身;2、壶盖;3、壶口;4、壶把;5、壶把底座;6、壶底轴;7、壶底轴套;8、气孔;9、壶嘴;10、导流口;11、卡槽;12、延墙。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包括壶身1、壶盖2、壶口3、壶把4、壶把底座5、壶底轴6、壶底轴套7、气孔8、壶嘴9、导流口10、卡槽11、延墙12,所述壶身1为圆柱状,外表面为完整表面,方便进行360°艺术创作,所述壶盖2为压盖式,盖扣于壶顶设置的壶口3上,壶盖2下方设置延墙12,上方设置壶钮,壶钮气孔8与腔体相通,所述延墙12外缘与壶口3内缘间留有便于提拉盖扣的空隙,延墙12上端设置卡槽11,卡槽11的高度与壶口3支撑面积相同,当倾倒壶内液体时,壶盖2倾斜滑动,卡槽11卡扣住壶口3,避免壶体倾斜角度过大致使壶盖2脱落;所述的壶嘴9设置固定于壶身1的内侧壁,即不影响壶嘴的流水作用,又不占用壶体外部的创作空间,同时有利于防止壶嘴被触碰碎裂,壶嘴9方向与壶口3的方向垂直且壶嘴9口与壶口3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壶内液体注满后,水与壶嘴9口也同在一个水平面上,壶嘴9上方设置导流口10,用于引导液体流向;
所述壶底中心位置设置有壶底轴6;所述壶把4底部设置壶把底座5,所述壶把底座5为具有一定支撑面积的底座,其壶把底座5上方设置壶底轴套7,用于卡套在壶底轴6上,壶底轴6与壶底轴套7之间留有可供旋转的空隙,使壶身1进行360°旋转;
壶把4可选用硬度较大,且抗磨损材质。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包括壶身1、壶盖2、壶口3、壶把4、壶把底座5、壶底轴6、气孔8、壶嘴9、导流口10、卡槽11、延墙12,所述壶身1为圆柱状,外表面为完整表面,方便进行360°艺术创作,所述壶盖2为压盖式,盖扣于壶顶设置的壶口3上,壶盖2下方设置延墙12,上方设置壶钮,壶钮气孔8与腔体相通,所述延墙12外缘与壶口3内缘间留有便于提拉盖扣的空隙,延墙12上端设置卡槽11,卡槽11的高度与壶口3支撑面积相同,当倾倒壶内液体时,壶盖2倾斜滑动,卡槽11卡扣住壶口3,避免壶体倾斜角度过大致使壶盖2脱落;所述的壶嘴9设置固定于壶身1的内侧壁,即不影响壶嘴的流水作用,又不占用壶体外部的创作空间,同时有利于防止壶嘴被触碰碎裂,壶嘴9方向与壶口3的方向垂直且壶嘴9口与壶口3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壶内液体注满后,水与壶嘴9口也同在一个水平面上,壶嘴9上方设置导流口10,用于引导液体流向;
所述壶把4底部设置壶把底座5,所述壶把底座5为具有一定支撑面积的底座,其上方设置壶底轴6,可与壶底的任意位置固定连接,壶把底座5与壶底之间也可直接固定连接;
壶把4可选用硬度较大,且抗磨损材质。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案的揭示,对于本案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包括360°完整面壶身(1)、壶盖(2)、壶口(3)、壶把(4)、壶嘴(9),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底设置有壶底轴(6),所述壶底轴(6)通过壶把底座(5)与壶把(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底轴(6)与壶把(4)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可旋转式,壶底轴(6)与壶把底座(5)上方的壶底轴套(7)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底轴(6)与壶把(4)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固定式,壶底轴(6)与壶把(4)底端的壶把底座(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把(4)位于壶身(1)外侧,壶把(4)与壶身(1)之间保持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底轴(6)与壶把底座(5)之间留有可供旋转的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把底座(5)可固定于壶底的任意位置。
CN201520930855.4U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 Active CN205162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0855.4U CN205162615U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0855.4U CN205162615U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62615U true CN205162615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26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30855.4U Active CN205162615U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62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62615U (zh) 一种壶把支撑壶底的壶
CN205162614U (zh) 一种壶把连接中轴支撑的壶
CN203987275U (zh) 一种虹吸式半自动茶具
CN203802176U (zh) 一种带牙签盒的双口味调料盒
CN102613914A (zh) 防滴漏暖瓶及其制作方法
CN209932267U (zh) 一种改进壶嘴和壶盖结构的茶壶
CN205585764U (zh) 一种旋转卡扣式壶盖及以腿为壶把的新型壶
CN202537276U (zh) 防滴漏暖瓶
CN204813114U (zh)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
CN206354804U (zh) 一种壶顶立握式壶把及壶盖以中轴为支撑点旋转的壶
CN204245796U (zh) 一种倾斜茶壶
CN219353532U (zh) 一种泡茶器具
CN207613572U (zh) 一种设置双壶嘴且壶盖设置双气道的双腔体壶
CN203436216U (zh) 一种带有储冰槽的醒酒器
CN203953177U (zh) 三才杯
CN204838900U (zh) 一种新型壶式茶海
CN209152952U (zh) 一种泡茶器
CN208550872U (zh) 一种陶瓷茶壶
CN204813115U (zh)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壶式茶海组合
CN214631448U (zh) 一种新型分享茶具
CN206933918U (zh) 一种茶海
CN208755572U (zh) 一种陶瓷茶壶
CN204813116U (zh) 一种新型公道杯
CN208640268U (zh) 一种陶瓷水杯
CN205267690U (zh) 一种自动出水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