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23681U - 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23681U
CN205123681U CN201520897709.6U CN201520897709U CN205123681U CN 205123681 U CN205123681 U CN 205123681U CN 201520897709 U CN201520897709 U CN 201520897709U CN 205123681 U CN205123681 U CN 205123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uilt
counnter attack
cavity
attack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977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安祥
高伟
李永红
刘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977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23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23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23681U/zh
Priority to JP2016004365U priority patent/JP3207577U/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置腔体,所述内置腔体固定连接有用以固定防反二极管并将所述防反二极管所产生的热量排出至所述箱体外部的散热装置,所述内置腔体与所述散热装置之间设置有底部密封圈。所述内置腔体与密封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盒体与密封盒盖形成密封盒;所述防反二极管位于所述密封盒内部。所述密封盒体设置有供线缆接入和/或接出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四周设置有盒体密封圈。上述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能够使得防反二极管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流被封闭在内置腔体内,不会发散到箱体内部,从而确保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满足IP65防护等级。

Description

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
背景技术
伴随着全球能源紧缺的加剧,发展可再生能源显得越来越重要。光伏并网发电技术作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获得飞速的发展。
对于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为了减少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方便维护,提高可靠性,需要在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增加直流汇流装置。
使用光伏汇流箱,用户可以根据逆变器输入的电压范围,把一定数量、规格相同的光伏组件串列,再将若干个串列接入光伏阵列汇流箱进行汇流,通过防雷器与断路器后输出,方便了后级逆变器的接入,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大大缩短了系统安装时间。
由于使用、维护中存在接反、接错。光伏直流侧每支路组串需要有防反二极管设计。防反二极管一般为单体一进一出或两进一出;放置在汇流箱汇流侧。底部散热部分放置在汇流箱底板上,或放置在铝板、散热器上再固定在汇流箱底板上。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会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防反二极管安装部位没有对外散热开孔。防反二极管工作时产生热量全部在箱体内散发。或者全部防反二极管集中安装在单个散热装置上,导致热流集中在某个区域。
其次,防反二极管发热量大,在普通光照地区,单台16路汇流箱有100-120W热量。防反二极管工作时完全裸露,其热量通过热辐射散发在汇流箱箱体内外。对汇流箱监控部分器件寿命、电流/电压传感器采样精度造成影响。造成断路器容易热脱扣,影响其正常运行。
最后,防反二极管电压高达DC1000V,如果完全裸露不加防护挡板,安装检修时易导致触电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该汇流箱可以解决散热性能不好、安全防护等级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置腔体,所述内置腔体固定连接有用以固定防反二极管并将所述防反二极管所产生的热量排出至所述箱体外部的散热装置,所述内置腔体与所述散热装置之间设置有底部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内置腔体与密封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盒体与密封盒盖形成密封盒;所述防反二极管位于所述密封盒内部。
优选地,所述密封盒体设置有供线缆接入和/或接出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四周设置有盒体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内置腔体的底部,所述防反二极管固定于所述散热装置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具体为铝板或散热器。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并排设置有两个内置腔体。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包括箱体,并在箱体内设置内置腔体;由于防反二极管与散热装置固定连接,从而使得防反二极管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散热装置带走,并且内置腔体与散热装置之间设置有底部密封圈;这样一来,防反二极管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流被封闭在内置腔体内,不会发散到箱体内部,从而确保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满足IP65防护等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与防反二极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密封盒盖、2-密封盒体、3-盒体密封圈、4-内置腔体、5-底部密封圈、6-散热装置、7-防反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该汇流箱的散热性能好、安全防护等级高。
为了便于理解,现将本方案涉及到的技术名称解释如下:
防反二极管:防反二极管也被称为防反充二极管,其目的是防止电流的反冲。
IP防护等级:IP是IngressProtection的缩写,IP等级是针对电气设备外壳对异物侵入的防护等级。IP等级的格式为IPXX,其中XX为两个阿拉伯数字,第一标记数字表示接触保护和外来物保护等级,第二标记数字表示防水保护等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与防反二极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包括箱体,并且在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置腔体4;防反二极管7与散热装置6固定连接,散热装置6用于将防反二极管7所产生的热量排出;此外,散热装置6与内置腔体4固定连接,散热装置6与内置腔体4之间还设置底部密封圈5。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防反二极管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流被封闭在内置腔体内,不会发散到箱体内部,从而确保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满足IP65防护等级。
在上述基础之上,内置腔体4与密封盒体2固定连接,密封盒体2与密封盒盖1形成密封盒;防反二极管7位于密封盒内部。
换句话说,由防反二极管7、散热装置6、内置腔体4以及密封盒组成了整体密闭腔体结构。防反二极管7固定于散热装置6上,散热装置6与内置腔4体连接固定,整体封装在密封盒内。防反二极管7工作时所产生的热流封闭在密封盒内,不会发散到汇流箱箱体内部。热流通过散热装置6传导发散到箱体外部。整体密闭腔体结构确保汇流箱满足IP65防护等级,确保汇流箱可以安装于户外。此外,上述密闭腔体结构可以便于接线以及拆装检修等操作。防反二极管7工作时封闭在密封盒内,可以确保操作者人身安全。
除此之外,密封盒的密封盒体2设置有通孔,并且通孔的四周设置有盒体密封圈3;也就是说,密封盒设置有密封盒盖1,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打开密封盒盖1进行接线以及拆装检修等操作。此外,密封盒盖1设置有密封圈,保证热量不散发到汇流箱箱体内。
显而易见地,在密封盒体2上有开设通孔,通孔内有盒体密封圈3,从而方便线缆接入和接出,使得线缆与盒体密封圈3紧密贴合,保证热量不散发到汇流箱箱体内。
更为优选地,可以将散热装置6设置在内置腔体4的底部,并且将防反二极管7固定于散热装置6的顶部。
通过说明书附图2或说明书附图3可以看出,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的从上自下依次设置有密封盒盖1、密封盒体2、内置腔体4以及散热装置6,防反二极管7固定于散热装置6的顶部,从而使得防反二极管7位于密封盒体2内;并且利用底部密封圈5将散热装置6与内置腔体4密封;这样一来,散热装置6可以将防反二极管7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发散到箱体外部。而且,由于防反二极管7密闭在密封盒内,热量不会传导发散到箱体内部。并且利用散热装置6与内置腔体4连接固定面之间的底部密封圈5,确保汇流箱整体满足IP65防护等级。
当然,密封盒盖1、密封盒体2、内置腔体4以及散热装置6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而定,并不限于上文所述。
本文优选将散热装置6设置为铝板或散热器;也就是说,由于防反二极管7是发热器件,安装在铝板或者散热器等散热装置6上。通过散热装置6将防反二极管7产生的热流传导发散到箱体外部。散热装置6固定于内置腔体4。散热装置6与内置腔体4的连接面安装有底部密封圈5,底部密封圈5可以保证汇流箱整体满足IP65防护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可以在箱体内并排设置有两个内置腔体4。当然,内置腔体4的个数还可以为其他数量,并不限于本文所述。即,内置腔体4的个数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并且每个内置腔体4均对应安装一套散热装置6,以将防反二极管7产生的热流均匀传导发散到箱体外部。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所涉及的内部腔体4及密封盒的数量、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其任意调换顺序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文并不限制基本功率单元的组数,任意组数的基本功率单元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并不限制正极侧或者负极侧使用密封盒。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置腔体(4),所述内置腔体(4)固定连接有用以固定防反二极管(7)并将所述防反二极管(7)所产生的热量排出至所述箱体外部的散热装置(6),所述内置腔体(4)与所述散热装置(6)之间设置有底部密封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腔体(4)与密封盒体(2)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盒体(2)与密封盒盖(1)形成密封盒;所述防反二极管(7)位于所述密封盒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盒体(2)设置有供线缆接入和/或接出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四周设置有盒体密封圈(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6)设置在所述内置腔体(4)的底部,所述防反二极管(7)固定于所述散热装置(6)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6)具体为铝板或散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并排设置有两个内置腔体(4)。
CN201520897709.6U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 Active CN205123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7709.6U CN205123681U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
JP2016004365U JP3207577U (ja) 2015-11-05 2016-09-07 逆流防止ダイオードを備えた接続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7709.6U CN205123681U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23681U true CN205123681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7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97709.6U Active CN205123681U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07577U (zh)
CN (1) CN20512368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07577U (ja) 2016-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59911A1 (ko) 인버터 장치
CN102569935A (zh) 一种用于软包装电池组的散热铝板
CN204425196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功率柜散热装置
CN209748489U (zh) 一种光伏发电汇流箱
CN20767703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储能模组
CN208570708U (zh) 一种锂电池防护壳
CN205123681U (zh) 一种带防反二极管的汇流箱
CN209447888U (zh) 48v锂离子电池系统的防护安装装置
CN217768627U (zh) 一种储能电源模组结构
CN207559344U (zh) 一种具有改善热特性的电力工程配电箱
CN207732489U (zh) 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太阳能控制器
CN103413853B (zh) 一种太阳能接线盒防水透气结构
CN203312337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
CN210839371U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自动接入和解网的逆变器
CN203150933U (zh) 汇集柜和光伏发电系统
CN208078082U (zh) 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汇流片
CN101938019A (zh) 动力电池组及其电池模块
CN209562130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电力接头
CN207588715U (zh) 一种光伏电站用逆变箱
CN201766140U (zh) 动力电池组及其电池模块
CN204332985U (zh) 一种光伏二极管
CN204119148U (zh) 一种外置光伏防反器及光伏电站汇流系统
CN204928292U (zh) 一种电池充电器
CN211982328U (zh) 一种电气设备防护装置
CN219575739U (zh) 一种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