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8572U - 一种静脉留置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脉留置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8572U
CN205108572U CN201520910735.8U CN201520910735U CN205108572U CN 205108572 U CN205108572 U CN 205108572U CN 201520910735 U CN201520910735 U CN 201520910735U CN 205108572 U CN205108572 U CN 205108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ipe
needle
syringe needle
sleeve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107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9107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8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8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8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脉留置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留置针使用不舒适的问题。本静脉留置针包括针柄和设在针柄一端的针头,针头轴线与针柄前端面垂直,还包括锥台形保护套,保护套包括设在中心的空心套管一和依次套接在套管一外侧的若干套管二,套管一外壁一端设有挡环,套管二内壁一端和外壁另一端也设有挡环,套管一和若干套管二通过挡环配合使保护套呈可伸缩的套接管结构,套管一和若干套管二同轴设置,套管一上还连接有挡板,套管二后端均与挡板前侧相抵,挡板后侧与针柄前端面相抵,针头穿入套管一内侧,且能朝向针头拉伸保护套,使套管一和套管二包围在针头外侧。本留置针能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同时防止误碰针头引起感染。

Description

一种静脉留置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留置针,在穿刺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定位,同时当穿刺成功后,针柄长时间留置,在长时间的输液和留置会造成病人皮肤出现压痕。而且在拔出留置针过程中,常常会碰触针头,会引起感染,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且患者使用更加舒适,同时避免感染的静脉留置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静脉留置针,包括针柄和设在针柄一端的针头,所述的针头从针柄前端面伸出,且针头轴线与针柄前端面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锥台形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包括设在中心的空心套管一和依次套接在套管一外侧的若干空心套管二,所述的套管一外壁一端设有挡环,套管二内壁一端和外壁另一端也设有挡环,且套管一和若干套管二通过挡环配合使保护套呈可伸缩的套接管结构,且套管一和若干套管二同轴设置,套管一上还连接有挡板,套管二后端均与挡板前侧相抵,挡板后侧与针柄前端面相抵,所述的针头穿入套管一内侧,且能朝向针头拉伸保护套,并使所述的套管一和套管二包围在所述的针头外侧。
针头穿入皮肤后,保护套对应的锥形面抵在皮肤上,避免针柄前端面倾斜和皮肤接触,使得皮肤长时间受压;而且留置针使用完毕后,可以朝向针头拉伸保护套,并使套管一和套管二包围在针头外侧,之后丢弃即可,防止拔出过程中误碰针头引起感染。
在上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中,所述的针头与套管一紧配合套接。
因此套管一能稳定固定在针头上。
在上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中,设在最外侧的套管二上具有筒状环形面。
在上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中,所述的环形面上设有防滑纹。
因此便于通过环形面拉伸保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针头穿入皮肤后,保护套对应的锥形面抵在皮肤上,避免针柄前端面倾斜和皮肤接触,使得皮肤长时间受压;而且留置针使用完毕后,可以朝向针头拉伸保护套,并使套管一和套管二包围在针头外侧,之后丢弃即可,防止拔出过程中误碰针头引起感染。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是本留置针两种使用状态图。
图中,
1、针柄;11、针头;
2、保护套;21、套管一;22、挡板;23、套管二;24、挡环;25、环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静脉留置针,包括针柄1和设在针柄1一端的针头11,针头11从针柄1前端面伸出,且针头11轴线与针柄1前端面垂直,还包括锥台形保护套2,保护套2包括设在中心的空心套管一21和依次套接在套管一21外侧的若干空心套管二23,套管一21外壁一端设有挡环24,套管二23内壁一端和外壁另一端也设有挡环24,且套管一21和若干套管二23通过挡环24配合使保护套2呈可伸缩的套接管结构,且套管一21和若干套管二23同轴设置,套管一21上还连接有挡板22,套管二23后端均与挡板22前侧相抵,挡板22后侧与针柄1前端面相抵,针头11穿入套管一21内侧,且能朝向针头11拉伸保护套2,并使套管一21和套管二23包围在针头11外侧。
进一步的,针头11与套管一21紧配合套接。设在最外侧的套管二23上具有筒状环形面25。环形面25上设有防滑纹。
针头11穿入皮肤后,保护套2对应的锥形面抵在皮肤上,避免针柄1前端面倾斜和皮肤接触,使得皮肤长时间受压;而且留置针使用完毕后,可以朝向针头11拉伸保护套2,并使套管一21和套管二23包围在针头11外侧,之后丢弃即可,防止拔出过程中误碰针头11引起感染。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针柄1、针头11、保护套2、套管一21、挡板22、套管二23、挡环24、环形面2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4)

1.一种静脉留置针,包括针柄(1)和设在针柄(1)一端的针头(11),所述的针头(11)从针柄(1)前端面伸出,且针头(11)轴线与针柄(1)前端面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锥台形保护套(2),所述的保护套(2)包括设在中心的空心套管一(21)和依次套接在套管一(21)外侧的若干空心套管二(23),所述的套管一(21)外壁一端设有挡环(24),套管二(23)内壁一端和外壁另一端也设有挡环(24),且套管一(21)和若干套管二(23)通过挡环(24)配合使保护套(2)呈可伸缩的套接管结构,且套管一(21)和若干套管二(23)同轴设置,套管一(21)上还连接有挡板(22),套管二(23)后端均与挡板(22)前侧相抵,挡板(22)后侧与针柄(1)前端面相抵,所述的针头(11)穿入套管一(21)内侧,且能朝向针头(11)拉伸保护套(2),并使所述的套管一(21)和套管二(23)包围在所述的针头(1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头(11)与套管一(21)紧配合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设在最外侧的套管二(23)上具有筒状环形面(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面(25)上设有防滑纹。
CN201520910735.8U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静脉留置针 Active CN205108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0735.8U CN205108572U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静脉留置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0735.8U CN205108572U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静脉留置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8572U true CN205108572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64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10735.8U Active CN205108572U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静脉留置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85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0460A (zh) * 2020-01-17 2020-05-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Tips专用穿刺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0460A (zh) * 2020-01-17 2020-05-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Tips专用穿刺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08572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
CN203379422U (zh) 带固定装置的输液器
CN209377563U (zh) 股静脉picc置管用腔内心电图引导装置
CN204840663U (zh) 一种多功能引流接头
CN205055140U (zh) 一种头戴式中心静脉置管固定装置
CN204181950U (zh) 一种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
CN105214168A (zh) 静脉留置针用针头组件
CN205163740U (zh) 一种双腔吸痰器
CN204972516U (zh) 一种新型的防针刺伤型留置针
CN210931441U (zh) 一种新型的防针刺采血针
CN210933374U (zh) 一种带心电连接端的中心静脉导管
CN204864343U (zh) 静脉留置针
CN205055022U (zh) 一种输液装置
CN205322983U (zh) 一种血液内科用穿刺针
CN202342147U (zh) 一种用于中心静脉导管的专用注射器
CN204708864U (zh) 一种采血工具防逆流结构及包含其的采血针
CN204050534U (zh) 一种注射器
CN201676395U (zh) 一种防脱型中心静脉导管
CN209951924U (zh) 一种防尘无菌的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CN203620006U (zh) 一种专用于肝素帽的安全针头
CN214856769U (zh) 一种三通无针采血装置
CN205659198U (zh) 医用输液瓶防感染保护套
CN211024519U (zh) 一种无延长管的静脉留置针
CN209596321U (zh) 一次性使用防跑针静脉输液针
CN102847205A (zh) 抗菌防逆流留置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