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4698U - 一种耳机插座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插座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4698U
CN205104698U CN201520863957.9U CN201520863957U CN205104698U CN 205104698 U CN205104698 U CN 205104698U CN 201520863957 U CN201520863957 U CN 201520863957U CN 205104698 U CN205104698 U CN 205104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ocket
channel
earphone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639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中武
宾涛
付绍儒
吉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639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4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4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4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插座和移动终端,该耳机插座应用于移动终端,用于设置在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上为耳机的插头提供耳机插孔。包括插座底板和设置在插座底板上的接地端子、第一右声道端子、左声道端子、侦测端子、第二右声道端子和麦克风端子。由于本申请所提供的耳机插座的接地端子设置在插座底板的插口端、且与电路板的接地点位于插座底板的同一侧,因此电路板上用于连接接地端子与接地点之间的连接线无需经过电路板的天线净空区域,从而能够避免对天线的接收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插座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插座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移动终端的牢固性和美观度,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选用整体金属机身,并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移动终端的耳机插座用于为耳机的插头提供用于连接的插孔11,包括在插座底板10和其上设置的6个插座端子,如图1所示,6个插座端子分别为麦克风端子12、第一右声道端子13、DET端子14、左声道端子17、第二右声道端子16和接地端子15。其中,麦克风端子12和接地端子15位于插座底板10的插口端,且麦克风端子12位于插座底板10的上部,而接地端子15位于插座底板10的下部;侦测端子14和左声道端子17位于插孔底板10的尾端,且DET端子14位于插座底板10的上部、左声道端子17位于插座底板10的下部;第一RIHGT端子13和第二右声道端子16则位于耳机插座10的插口端与尾端之间,且第一右声道端子13位于插座底板10的上部、第二右声道端子16位于耳机插座16的下部。
但是对于整体金属机身的移动终端来说,由于接地端子15需要与位于插座底板10的右上方的接地点100相连接,因此造成两者之间的连接线20需要经过移动终端的天线净空区域30,从而对天线的接收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插座和,以避免对移动终端的天线的接收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插座,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插座底板和设置在所述插座底板上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底板上设置有接地端子、第一右声道端子、左声道端子、侦测端子、第二右声道端子、麦克风端子和桥接片,其中:
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麦克风端子设置在所述插座底板靠近插口的一端;
所述左声道端子和所述侦测端子设置在所述插座底板背离插口的一端;
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设置在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左声道端子之间,且都位于所述插座底板的同一侧;
所述第二右声道端子设置在所述麦克风端子与所述侦测端子之间,且都位于所述插座底板与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相对的一侧;
所述桥接片,覆盖在所述插座底板上,且与所述电路绝缘;
所述桥接片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与所述左声道端子之间;
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第二右声道端子与所述侦测端子之间,且位于所述插座底板的下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设置有上面所描述的耳机插座。
为了解决上面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插座和移动终端,该耳机插座应用于移动终端,用于设置在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上为耳机的插头提供耳机插孔。包括插座底板和设置在插座底板上的接地端子、第一右声道端子、左声道端子、侦测端子、第二右声道端子和麦克风端子。由于本申请所提供的耳机插座的接地端子设置在插座底板的插口端、且与电路板的接地点位于插座底板的同一侧,因此电路板上用于连接接地端子与接地点之间的连接线无需经过电路板的天线净空区域,从而能够避免对天线的接收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一种耳机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插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耳机插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0-插座底板、11-耳机插孔、12-麦克风端子、13-第一右声道端子、14-侦测端子、15-接地端子、16-第二右声道端子、17-左声道端子、20-连接线、30-天线净空区域、40-桥接片、41-第一接线端子、42-第二接线端子、50-印刷线路、100-接地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插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种耳机插座应用于移动中短期内,具体为应用于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上,用于为耳机提供耳机插孔11。
本实施例新型所提供的耳机插座包括插座底板10,在插座底板10上还设置有电路和连接片,连接片用于在耳机的插头插入耳机插孔11时与插头上的金属弹片相接触。在插座底板10上还设置有分别与电路相连接的接地端子15、第一右声道端子13、左声道端子17、侦测端子14、第二右声道端子16、麦克风端子12和桥接片40。
接地端子15设置在插座底板10的插口端,左声道端子17设置在插座底板10的背离插口端的一端,第一右声道端子13设置在接地端子15与左声道端子17之间。接地端子15、第一右声道端子13和左声道端子17均位于插座底板10的同一侧,从本示图的方位看,是位于插座底板10的上部。
麦克风端子12设置在插座底板10的插口端,侦测端子14设置在插座底板10的与插口端相背离的一端,第二右声道端子16设置在麦克风端子12与侦测端子14之间。麦克风端子12、第二右声道端子16和侦测端子14均设置在插座底板的另一侧,从本示图的方位看,是位于插座底板10的下部。
当耳机插座固定在电路板上时,可以通过连接线20将接地端子15与接地点100相连接,从而能够避开电路板的天线净空区域30。
桥接片40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41和第二接线端子42。第一接线端子41位于第一右声道端子13与左声道端子17之间;第二接线端子42位于第二右声道端子16与侦测端子14之间。桥接片40可以利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导电材料实现,分别构成金属桥接片或非金属导电材料桥接片,另外还可以利用单纯的导线实现。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插座,该耳机插座应用于移动终端,用于设置在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上为耳机的插头提供耳机插孔。包括插座底板和设置在插座底板上的接地端子、第一右声道端子、左声道端子、侦测端子、第二右声道端子和麦克风端子。由于本申请所提供的耳机插座的接地端子设置在插座底板的插口端、且与电路板的接地点位于插座底板的同一侧,因此电路板上用于连接接地端子与接地点之间的连接线无需经过电路板的天线净空区域,从而能够避免对天线的接收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相对于现有的耳机插座的结构来说,各端子的具体布局也有些须的调整,其中包括,将麦克风端子12与插口端的边沿的距离调整到与接地端子15与插口端的边沿的距离相同;再将第二右声道16端子距离插口端的边沿的距离调整到与第一右声道端子13与所述插口端的边沿的距离相同。
第二接线端子42可以利用电路板上的印刷线路50与麦克风端子12相连接,从而将麦克风端子连接到耳机插座的上部,使第一接线端子41起到麦克风端子12的作用,这样除了不需大幅修改电路板设计外,还能够使连接麦克风端子12的连接线同样无需经过天线净空区域30,从而能够对天线的接收效果提供更进一步的改善。
实施例二
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耳机插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是将侦测端子14和左声道端子17相对于插座底板10的尾端的边沿的距离做了调整。
具体为,将侦测端子14与插座底板10的背离插口端的一端的边沿的距离调整为第一预设距离;将左声道端子17与插座底板10的背离插口端的一端的边沿的距离调整为第二预设距离。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可以相等,具体取值根据天线净空区域30的尺寸确定,以将侦测端子14和左声道端子17完全撤出天线净空区域30为准。
由于本设计能够将侦测端子14和左声道端子17完全从天线净空区域30撤出,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对天线的接收效果造成影响,进而能够进一步改善天线的接收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设置有上面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插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耳机插座,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插座底板和设置在所述插座底板上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底板上设置有接地端子、第一右声道端子、左声道端子、侦测端子、第二右声道端子、麦克风端子和桥接片,其中:
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麦克风端子设置在所述插座底板靠近插口的一端;
所述左声道端子和所述侦测端子设置在所述插座底板背离插口的一端;
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设置在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左声道端子之间,且都位于所述插座底板的同一侧;
所述第二右声道端子设置在所述麦克风端子与所述侦测端子之间,且都位于所述插座底板与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相对的一侧;
所述桥接片,覆盖在所述插座底板上,且与所述电路绝缘;
所述桥接片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与所述左声道端子之间;
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第二右声道端子与所述侦测端子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插口端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麦克风端子和所述插口端的边沿之间的距离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和所述插口端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右声道端子和所述插口端的边沿之间的距离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端子与背离所述插口端的一端的边沿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声道端子与背离所述插口端的一端的边沿的距离为第二预设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片为金属桥接片或非金属导电材料桥接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片为导线。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插座。
CN201520863957.9U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耳机插座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205104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3957.9U CN205104698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耳机插座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3957.9U CN205104698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耳机插座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4698U true CN205104698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20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63957.9U Active CN205104698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耳机插座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46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799A (zh) * 2016-08-08 2017-01-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插座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799A (zh) * 2016-08-08 2017-01-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插座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03125U (zh) 大电流高速传输母端连接器
CN105977691A (zh) 一种新型插排
CN205104698U (zh) 一种耳机插座和移动终端
CN204103185U (zh) 连接器组合及设有该连接器组合的电子装置
CN203883243U (zh) 无方向的usb插座及插头
CN208317094U (zh) 柔性电路板
CN204929408U (zh) 一种线路板及包括该线路板的无线收发装置
CN204167611U (zh) 大电流充电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9516066U (zh) Usb插座及usb插座安装结构
CN208797274U (zh) 一种自锁式fpc连接器
CN206163868U (zh) Usb全信号转接装置
CN205071058U (zh) 移动终端
CN204167465U (zh) 天线
CN206685249U (zh) 一种有中排引脚的变压器骨架
CN205029066U (zh) 连接器
CN205016665U (zh) 一种小型化超宽带微带天线
CN20473261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4905488U (zh) 基于强电产品的弹片模组及插线板
CN203932380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保险片的连接端子
CN207925769U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的加强结构
CN202651410U (zh) 耳机座连接器
CN103326168B (zh) 一种薄化耳机插座及移动终端
CN204376012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5159669U (zh) 一种具有高频性能改良中间件的usb连接器
CN204668605U (zh) 一种改良型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