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4644U - 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04644U CN205104644U CN201520944701.0U CN201520944701U CN205104644U CN 205104644 U CN205104644 U CN 205104644U CN 201520944701 U CN201520944701 U CN 201520944701U CN 205104644 U CN205104644 U CN 2051046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subsphaeroidal
- conductor
- plug
- combin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属于电传导连接件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头、伸缩套和近球形末端导线;插头由插芯、插柄和插头尾部接线口依次连接组成,插头尾部接线口的近球形凹槽空间的弹簧垫片与通电导线相连接,铜棒与球形导体相连接,导线的两端分出导线一和导线二伸入近球形导体的内部,导线一与近球形导体内壁相连接,导线二与近球形球壳的外壳相连接,近球形导体嵌入上述近球形凹槽空间内且可在近球形凹槽空间内转动,近球形球壳与球形导体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用途是使插头与导线的接线口可以转动,解决导线与插头连接处易断裂,造成插头接触不良、触电发生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传导连接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
背景技术
在这个数据时代中,多数电子产品上的导线与插头连接处是固定的,灵活性差,使用时的拉扯容易使充电接口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从而使电子产品无法正常充电;充电时一些电子产品的不正确放置也易使充电接口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使用时的拉扯还容易使导线与插头连接处断裂,易造成触电情况的发生,使用安全性不高。
针对导线与插头连接处灵活性差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的技术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4005230,申请日:2014年7月18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插头及数据线,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插头及数据线,设有一种插头和一种数据线,一种插头设有握持体,其包括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第一部件的一端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上分别设有连接孔;第二部件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之间;第二部件的一端的两相对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同轴;第一转轴插入在第一支撑臂的连接孔内,第二转轴插入第二支撑臂的连接孔内,使得第二部件能相对第一部件旋转;插接口,其设置在第一部件的另一端或第二部件的另一端;导线,其一端与插接口电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并向外引出;一种数据线连接两个插头,提高了插头及数据线使用灵活性。但是,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握持体转动时导线也进行弯折,长时间的弯折容易使导线折断,使用安全性不高。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导线与插头连接处易断裂,造成插头接触不良、触电情况发生的不足,是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导线与插头连接处易断裂,造成插头接触不良、触电情况发生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使装置更加灵活,且解决了插头与球形末端导线连接处的导线易断裂,插头接触不良、触电情况发生的不足,方便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包括插头、伸缩套和近球形末端导线;
所述的插头包括插芯、插柄和插头尾部接线口,插柄的一端连接插芯,插柄的另一端连接插头尾部接线口;所述的插头尾部接线口上有一个近球形凹槽空间,所述的近球形凹槽空间的底部设有弹簧垫片和铜棒,弹簧垫片与通电导线相连接,铜棒与球形导体相连接;
所述的近球形末端导线包括导线和近球形导体,导线的两端均连接有近球形导体;所述的近球形导体内部为空心结构,近球形导体上设有与近球形导体内部相通的开口;导线的两端均分出导线一和导线二,导线一和导线二伸入近球形导体的内部,导线一与近球形导体内壁相连接,导线二与近球形球壳的外壳相连接,近球形球壳上设有开口;
所述的近球形导体嵌入上述近球形凹槽空间内且可在近球形凹槽空间内转动,近球形球壳与球形导体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弹簧垫片包括环面垫片和弹簧,环面垫片为上开口直径大于下开口直径的圆台筒,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近球形凹槽空间的底部,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环面垫片的下开口;通电导线与环面垫片相连接,该环面垫片内表面与近球形导体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近球形凹槽空间开口处为一圆面,所述的近球形导体的直径大于近球形凹槽空间开口处圆面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插头与球形末端导线的连接处套有伸缩套,且伸缩套的材料为塑胶或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插芯为USB插芯或两脚插座的插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近球形球壳的开口直径小于球形导体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近球形导体、近球形球壳和球形导体的材料均为铜。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环面垫片的材料为铜。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近球形导体嵌入上述近球形凹槽空间内且可在近球形凹槽空间内转动,使插头与球形末端导线连接处更加灵活,插头与球形末端导线连接处的导线不易断裂;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插头尾部接线口处的近球形凹槽空间底部设有弹簧垫片,弹簧垫片处于压缩状态,弹簧垫片给予近球形导体向上的力,保证了近球形导体和弹簧垫片紧密接触,从而保证插头与球形末端导线有效接通,且本实施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导线的两端均分出导线一和导线二,导线一和导线二伸入近球形导体的内部,导线一与近球形导体内壁相连接,导线二与近球形球壳的外壳相连接,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适用于插头导线为单芯线和双芯线的插头,扩大了使用范围;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插头与球形末端导线的连接处套有伸缩套,解决了人无意中触碰到了裸露在外的球形导体和环面垫片而触电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近球形球壳的开口直径小于球形导体的直径,防止球形导体在使用的时候脱落,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铜棒、导线一、导线二、通电导线和近球形球壳的外壳涂有绝缘漆,防止近球形球壳和铜棒与环面垫片和近球形导体接触、导线一与导线二和近球形导体相互接触、通电导线与环面垫片和近球形导体接触所造成的短路,确保了本装置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头尾部接线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簧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近球形末端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插头;2、伸缩套;3、近球形末端导线;101、插芯;102插柄;103、插头尾部接线口;1031、通电导线;1032、弹簧垫片;1033、铜棒;1034、球形导体;10321、环面垫片;10322、弹簧;301、导线;302、近球形导体;303、近球形球壳;3011、导线一;3012、导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主要由插头1、伸缩套2和近球形末端导线3组成;
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插头1,主要由插芯101、插柄102和插头尾部接线口103组成,插柄102的一端连接插芯101,其中:插芯101为USB插芯,插柄102的另一端连接插头尾部接线口103,结合图3,本实施例的插头尾部接线口103上有一个近球形凹槽空间,近球形凹槽空间的底部设有弹簧垫片1032和涂有绝缘漆的铜棒1033,铜棒1033与材料为铜的球形导体1034相连接;结合图4,本实施例的弹簧垫片1032,主要由环面垫片10321和弹簧10322组成,环面垫片10321为上开口直径大于下开口直径的圆台筒,弹簧10322的一端固定于近球形凹槽空间的底部,弹簧10322的另一端固定于环面垫片10321的下开口;通电导线1031与材料为铜的环面垫片10321相连接。
结合图5,本实施例的近球形末端导线3,主要由导线301和近球形导体302组成,材料为铜的近球形导体302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与环面垫片10321的内表面相接触,近球形导体302的直径大于近球形凹槽空间开口处圆面的直径,近球形导体302嵌入上述近球形凹槽空间内且可在近球形凹槽空间内转动,近球形导体302上设有与内部相通的开口,铜棒1033穿过该开口进入近球形导体302内部;导线301的两端均分出涂有绝缘漆的导线一3011和涂有绝缘漆的导线二3012,导线一3011和导线二3012伸入近球形导体302的内部,导线一3011与近球形导体302内壁相连接,导线二3012与近球形球壳303的外壳相连接,近球形球壳303上设有直径小于球形导体1034直径的开口,球形导体1034嵌入近球形球壳303内且可在近球形球壳303内转动,材料为铜的近球形球壳303的外壳上涂有绝缘漆。
本实施例的中插头1和近球形末端导线3是通过近球形导体302嵌入近球形凹槽空间内连接而成的,且插头1与近球形末端导线3的连接处套有伸缩套2,伸缩套2的材料为塑胶。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近球形导体302嵌入上述近球形凹槽空间内且可在近球形凹槽空间内转动,使插头与球形末端导线连接处更加灵活,插头与球形末端导线连接处的导线不易断裂;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插头尾部接线口103处的近球形凹槽空间底部设有弹簧垫片1032,弹簧垫片1032处于压缩状态,弹簧垫片1032给予近球形导体302向上的力,保证了近球形导体302和弹簧垫片1032紧密接触,从而保证插头与球形末端导线有效接通,且本实施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导线301的两端均分出导线一3011和导线二3012,导线一3011和导线二3012伸入近球形导体302的内部,导线一3011与近球形导体302内壁相连接,导线二3012与近球形球壳303的外壳相连接,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适用于插头导线为单芯线和双芯线的插头,扩大了使用范围;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插头1与球形末端导线3的连接处套有伸缩套2,解决了人无意中触碰到了裸露在外的球形导体和环面垫片而触电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近球形球壳303的开口直径小于球形导体1034的直径,防止球形导体1034在使用的时候脱落,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铜棒1033、导线一3011、导线二3012、通电导线1031和近球形球壳303的外壳涂有绝缘漆,防止近球形球壳303和铜棒1033与环面垫片10321和近球形导体302接触、导线一3011与导线二3012和近球形导体302相互接触、通电导线1031与环面垫片10321和近球形导体302接触所造成的短路,确保了本装置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插芯101为两脚插座的插芯;伸缩套2的材料为橡胶。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1)、伸缩套(2)和近球形末端导线(3);
所述的插头(1)包括插芯(101)、插柄(102)和插头尾部接线口(103),插柄(102)的一端连接插芯(101),插柄(102)的另一端连接插头尾部接线口(103);所述的插头尾部接线口(103)上有一个近球形凹槽空间,所述的近球形凹槽空间的底部设有弹簧垫片(1032)和铜棒(1033),弹簧垫片(1032)与通电导线(1031)相连接,铜棒(1033)与球形导体(1034)相连接;
所述的近球形末端导线(3)包括导线(301)和近球形导体(302),导线(301)的两端均连接有近球形导体(302);所述的近球形导体(302)内部为空心结构,近球形导体(302)上设有与近球形导体(302)内部相通的开口;导线(301)的两端均分出导线一(3011)和导线二(3012),导线一(3011)和导线二(3012)伸入近球形导体(302)的内部,导线一(3011)与近球形导体(302)内壁相连接,导线二(3012)与近球形球壳(303)的外壳相连接,近球形球壳(303)上设有开口;
所述的近球形导体(302)嵌入上述近球形凹槽空间内且可在近球形凹槽空间内转动,近球形球壳(303)与球形导体(1034)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垫片(1032)包括环面垫片(10321)和弹簧(10322),环面垫片(10321)为上开口直径大于下开口直径的圆台筒,弹簧(10322)的一端固定于近球形凹槽空间的底部,弹簧(10322)的另一端固定于环面垫片(10321)的下开口;通电导线(1031)与环面垫片(10321)相连接,该环面垫片(10321)内表面与近球形导体(302)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球形凹槽空间开口处为一圆面,所述的近球形导体(302)的直径大于近球形凹槽空间开口处圆面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1)与球形末端导线(3)的连接处套有伸缩套(2),且伸缩套(2)的材料为塑胶或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芯(101)为USB插芯或两脚插座的插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球形球壳(303)的开口直径小于球形导体(1034)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球形导体(302)、近球形球壳(303)和球形导体(1034)的材料均为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面垫片(10321)的材料为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44701.0U CN205104644U (zh) | 2015-11-23 | 2015-11-23 | 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44701.0U CN205104644U (zh) | 2015-11-23 | 2015-11-23 | 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04644U true CN205104644U (zh) | 2016-03-23 |
Family
ID=55520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4470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4644U (zh) | 2015-11-23 | 2015-11-23 | 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0464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36204A (zh) * | 2018-04-28 | 2018-11-02 | 浙江红牌智能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插座及其插头 |
-
2015
- 2015-11-23 CN CN201520944701.0U patent/CN2051046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36204A (zh) * | 2018-04-28 | 2018-11-02 | 浙江红牌智能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插座及其插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58115U (zh) | 一种插头与导线的组合 | |
CN203774570U (zh) | 一种新型的专用usb接口 | |
CN202423618U (zh) | 单芯大功率电源连接器 | |
CN205335591U (zh) | 可360度旋转防缠绕电源线连接器 | |
CN205385126U (zh) | 多芯控制线环形插接件 | |
CN206650203U (zh) | 一种紧凑型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 | |
CN205104644U (zh) | 一种双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 | |
CN205159637U (zh) | 一种三芯线的插头与导线的组合 | |
CN206727292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6461130U (zh) | 电连接器、充电磁吸线和转接头 | |
CN202940386U (zh) | 电源线插头 | |
CN207834660U (zh) | 一种防触电的电源插头 | |
CN207426232U (zh) | 一种防打弧复合结构大功率接触件 | |
CN204927588U (zh) | 一种电插头 | |
CN208015013U (zh) | 一种智能家用防漏电墙壁插座 | |
CN204577682U (zh) | 连接器端子 | |
CN210074226U (zh) | 一种适合开关接线的金属导体 | |
CN206332267U (zh) | 一种电气专用插座 | |
CN207834700U (zh) |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源插头 | |
CN206059788U (zh) | 一种半刚性三同轴电缆连接器 | |
CN201067161Y (zh) | 卷发或直发器用可拆卸式转尾 | |
CN205609800U (zh) | 一种可以自动断电的安全插座 | |
CN205194967U (zh) | 转换插头固定机构 | |
CN201352608Y (zh) | 一种安全电源插头 | |
CN202678688U (zh) | 一种带万向节的插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