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3523U -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3523U
CN205103523U CN201520838928.7U CN201520838928U CN205103523U CN 205103523 U CN205103523 U CN 205103523U CN 201520838928 U CN201520838928 U CN 201520838928U CN 205103523 U CN205103523 U CN 205103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hole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length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89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智
韦飞
杨阳
薛银艳
钱叶甲
康亚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389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3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3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35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背光源包括背板和胶框,其中,胶框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通孔,背板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通孔,背光源还包括定位件,定位件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中,以将背板和胶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件是一个单独的零件,该定位件不容易随着胶框和背板的变形而变形,并且,即便定位件因反复卡合而变形受损,只需更换定位件即可,从而具有便于维修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化为高亮度且均匀性较好的面光源,从而使液晶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背光模组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胶框2、反射片3、导光板4、光学膜片5,其中,胶框2上具有多个卡合点21,在组装背光源过程中,先将反射片3组装在背板1内腔,后将导光板4利用固定胶带组装在反射片3之上,接着利用胶框2上的卡合点21将背板1与胶框2组合在一起,使导光板4的一部分被压在胶框2之下。为确保卡合的可靠性,卡合点21的数量通常在13-15个左右,较多的卡合点21导致组装或拆卸的过程繁琐,组装效率低下,且易造成作业员疲劳;并且,因胶框厚度薄或背板材质软(如Al),在反复拆装后,容易造成卡合点附近的外观变形,进而导致卡合点失效。
在现有的另一种背光模组中,包括背板、框架,其中,背板上具有卡勾凸耳,框架上具有卡勾,卡勾凸耳与卡勾相配合,利用塑胶在挤压形变后恢复原始状态来实现紧密配合。但这种结构的背光模组,由于塑胶质地较软,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受到轻微的外力作用就会导致卡合状态解除,即卡合跳脱,局部跳脱后框架上的面板承载面会有局部凸起,盖显示屏后玻璃容易破碎,进而造成的不良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针对现有技术中容易卡合跳脱,并且反复拆装而导致卡合点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源,背光源包括背板和胶框,其中,胶框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通孔,背板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通孔,背光源还包括定位件,定位件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中,以将背板和胶框固定连接。
其中,第二定位通孔与第一定位通孔同轴,第二定位通孔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通孔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
定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和连接部,第一限位部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通孔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第一限位部位于背板的侧壁内侧,连接部穿过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
其中,第一定位通孔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还大于第一定位通孔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第一限位部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还大于第一定位通孔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
其中,定位件还包括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通孔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第二限位部位于胶框的侧壁外侧。
其中,第一限位部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第一限位部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
其中,第一限位部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等于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为5±1mm;
第一限位部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等于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为2±1mm。
其中,第一预定方向与第二预定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其中,第一定位通孔与第二定位通孔的形状相同。
其中,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弧、第二连接弧、第三连接弧和第四连接弧,第一连接弧和第三连接弧分别位于第一预定方向的两端,第二连接弧和第四连接弧分别位于第二预定方向的两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接弧均朝外轮廓的外部凸出。
其中,定位件由塑胶材料制成。
其中,胶框的顶壁上设置有定位槽,背板的侧壁的上部与定位槽插接。
其中,环绕胶框的四周各设置至少一个定位件。
其中,背光源还包括设置在胶框的本体和背板的本体之间的导光板,第一限位部与导光板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的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包括背板和胶框,在胶框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通孔,背板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通孔,第二定位通孔与第一定位通孔同轴设置,第一定位通孔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通孔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第二定位通孔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通孔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件是一个单独的零件,该定位件不容易随着胶框和背板的变形而变形,并且,即便定位件因反复卡合而变形受损,只需更换定位件即可,从而具有便于维修的效果;
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定位件进一步包括第一限位部和连接部,在定位状态下,连接部穿过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二定位通孔,第一限位部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通孔各自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且第一限位部位于背板的侧壁内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弹性形变来实现卡合或解除卡合的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利用孔与定位件的尺寸配合实现定位或解除定位,能够提高固定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背光模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通孔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在定位状态下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7-背板;2、6-胶框;21-卡合点;3-反射片;4-导光板;5-光学膜片;61-第一定位通孔;62-定位槽;71-第二定位通孔;8-定位件;81-第一限位部;82-第二限位部;83-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源包括背板7和胶框6,胶框6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通孔61,背板7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通孔71,背光源还包括定位件8,定位件8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定位通孔61和第二定位通孔71中,以将背板7和胶框6固定连接。
借助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通过在背板7和胶框6的侧壁上形成定位通孔,使定位件8施加的力直接作用于背板7和胶框6的侧壁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卡合点的方式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件8是一个单独的部件,该定位件不容易随着胶框6和背板7的变形而变形,即便定位件8因反复卡合而变形受损,只需单独更换定位件8,达到节约维护成本、便于维修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实现定位效果的结构具体为:第一定位通孔61、第二定位通孔71及定位件8,通过三者的形状和尺寸之间的配合来实现背板7和胶框6的固定连接。下面将对第一定位通孔61、第二定位通孔71及定位件8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第一定位通孔61与第二定位通孔71同轴,第一定位通孔61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通孔61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第二定位通孔71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通孔71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
为使背板7和胶框6之间实现定位及解除定位,定位件8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定位通孔61和第二定位通孔71中,其中,定位件8至少包括第一限位部81和连接部83。
在定位状态下,请一并参见图1和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在定位状态下的侧视图,连接部83穿过第一定位通孔61和第二定位通孔71,第一限位部81沿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通孔71沿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第一限位部位81于背板7的侧壁内侧。在定位状态下,由于在第二预定方向Y上第一限位部81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通孔71的长度,使第一限位部81抵在背板7的内侧壁上而不至从第二定位通孔71穿出,进而实现胶框6和背板7的定位。
第一定位通孔61沿第一预定方向X的长度还大于第一定位通孔61沿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第一限位部81沿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还大于第一定位通孔61沿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
为使定位件8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定位通孔61和第二定位通孔71中,在定位状态下,定位件8与第一定位通孔61、第二定位通孔71的尺寸关系还需满足以下条件:第一限位部81沿第二预定Y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定位通孔61和第二定位通孔71沿第一预定方向X的长度,第一限位部81沿第一预定方向X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定位通孔61和第二定位通孔71沿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由上可知,当第一限位部81的第二预定方向Y旋转至第一预定方向X,由于第一限位部81沿第二预定Y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定位通孔61、第二定位通孔71沿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使得第一限位部81能够从第一定位通孔61、第二定位通孔71中穿出,进而实现胶框6和背板7的解除定位。
不难理解的是,定位状态和解除定位状态是通过转动定位件8进行切换的。
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限位部81、连接部83、第一定位通孔61、第二定位通孔71之间的尺寸关系实现定位或解除定位,相较现有技术中利用弹性形变来实现卡合或解除卡合的方式而言,能够提高固定可靠度。
优选地,第一预定方向X与第二预定方向Y之间的夹角为90°,此时,若定位件8欲达到解除定位状态,需转动90°,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卡合跳脱的可能性(不难理解,如果第一预定方向X与第二预定方向Y之间的夹角为30°,定位件8欲达到解除定位状态的话,需旋转150°或沿另一方向旋转30°,那么,30°则成为最易卡合跳脱的位置)。
另外,连接部83不起定位作用,为使连接部83能够穿过第一定位通孔61和第二定位通孔71,连接部83与第一定位通孔61、第二定位通孔71的尺寸关系需满足以下条件:连接部83在第一预定方向X、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均小于等于第一定位通孔61和第二定位通孔71各自沿第一预定方向X、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以使无论定位件8旋转至何种角度,连接部83均能穿过。
可选地,定位件8还包括第二限位部82,如图2所示,在定位状态下,第二限位部82沿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通孔61沿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第二限位部82位于胶框6的侧壁外侧。
第二限位部82的作用有二:一方面,在旋转定位件8时作为操作人员的旋转手柄;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胶框6和背板7进行进一步地定位,由于在第二预定方向Y上第二限位部82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通孔61的长度,使第二限位部82抵在背板6的外侧壁上而不至从第一定位通孔61穿出,从而进一步对胶框6和背板7进行定位。
在具有第二限位部82时,优选地,定位件8由塑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在将定位件8旋转至定位状态时,定位件8分别从第一限位部81和第二限位部82受到背板7和胶框6的拉伸作用,由于定位件8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因此,定位件8在受到拉伸的情况下自身会有恢复至原始状态的趋势,从而将背板7和胶框6之间的固定更加紧密;在将定位件8旋转至解除定位状态时,定位件8恢复形变。在这种情况下,除前文所述的利用第一限位部81、连接部83、第一定位通孔61、第二定位通孔71之间的尺寸关系实现定位或解除定位的方式,辅助利用定位件8的弹性形变,从而进一步提高背板7和胶框6之间的固定可靠度。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二限位部82,在这种情况下,连接部83的两端的长度应大于胶框6的外侧到背板7的内侧之间的距离,以防止定位件8因微小的震动而向背光源内部滑动进而跳脱,另外,从胶框6外侧伸出的部分代替第二限位部82作为操作人员的旋转手柄。
背光源还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胶框6的本体和背板7的本体之间的导光板,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限位部81与导光板相接触,导光板起到辅助限定定位件8的作用,以防止定位件8向背光源内部滑动,特别是在定位件8没有设置第二限位部82的情况下,第一限位部81与导光板相接触能够有效防止定位件8的卡合跳脱。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通孔61的形状为花瓣形。图3为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通孔的横截面示意图,第一定位通孔6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弧、第二连接弧、第三连接弧和第四连接弧,第一连接弧和第三连接弧分别位于第一预定方向X的两端,第二连接弧和第四连接弧分别位于第二预定方向Y的两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接弧均朝外轮廓的外部凸出。
优选地,第二定位通孔71与第一定位通孔61的形状相同。
以20.7寸机种为例,第一限位部81、第一定位通孔61和第二定位通孔71的尺寸可以采用如下尺寸:第一限位部81沿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等于第一定位通孔61和第二定位通孔71各自沿第一预定方向X的长度,为5mm;第一限位部81沿第一预定方向X的长度等于第一定位通孔61和第二定位通孔71沿第二预定方向Y的长度,为2mm。
此外,如图2所示,胶框6的顶壁上设置有定位槽62,用于在组装背光源时,先将背板7的侧壁的上部插接至与定位槽62内,对胶框6和背板7之间的位置进行初步固定,再利用定位件8进行固定。
优选地,环绕胶框6的四周各设置至少一个定位件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实施例中记载的背光源。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背板和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通孔,所述背板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通孔,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二定位通孔中,以将所述背板和所述胶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通孔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同轴,所述第二定位通孔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通孔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
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通孔沿所述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背板的侧壁内侧,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二定位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还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沿所述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限位部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还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沿所述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沿所述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胶框的侧壁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二定位通孔沿所述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限位部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二定位通孔沿所述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部沿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二定位通孔沿所述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为5±1mm;
所述第一限位部沿第一预定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二定位通孔沿所述第二预定方向的长度,为2±1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方向与所述第二预定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与所述第二定位通孔的形状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和所述第二定位通孔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弧、第二连接弧、第三连接弧和第四连接弧,所述第一连接弧和所述第三连接弧分别位于第一预定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弧和所述第四连接弧分别位于第二预定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接弧均朝所述外轮廓的外部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由塑胶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的顶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背板的侧壁的上部与所述定位槽插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胶框的四周各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定位件。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胶框的本体和所述背板的本体之间的导光板,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导光板相接触。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所述的任一的背光源。
CN201520838928.7U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3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8928.7U CN205103523U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8928.7U CN205103523U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3523U true CN205103523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19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892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3523U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3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3385B (zh) 可弯折底壳及显示装置
CN202955582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235698A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09132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背板组件
US20180173031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692741A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916557U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78029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and frame unit thereof
CN102799004B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4015482A1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背板框架
CN101344652B (zh) 用于固定显示面板的胶框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02629006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
US8746950B2 (en) Front frame and back light module
CN205080340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WO2013075299A1 (zh) 多功能胶框及背光模组
CN20253233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103523U (zh)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US20120014094A1 (en) Connection component and backlight module
US9329418B2 (en) Tray having limiting structures
US9389450B2 (en) Slim bez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receivable and positionable in rear enclosure through mating between portions of sid boards thereof
WO2017041313A1 (zh) 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US10203552B2 (en) Rubber fr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205453910U (zh) 液晶电视机显示器
KR10217222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통합형 커버버툼의 제조방법
CN203299485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