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3625U - 口罩 - Google Patents

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93625U
CN205093625U CN201520742625.5U CN201520742625U CN205093625U CN 205093625 U CN205093625 U CN 205093625U CN 201520742625 U CN201520742625 U CN 201520742625U CN 205093625 U CN205093625 U CN 205093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house
cut
main body
mask main
conj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426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孝先
元正姬
金英贤
李桢来
李相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H&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Household and Health C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Household and Health Care Ltd filed Critical LG Household and Health Care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93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93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07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61Means for fastening to the user's 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2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23/00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罩,所述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左右两侧设置有切开部,能够遮盖穿戴者的嘴和鼻;过滤部,与所述口罩主体的一面结合,并且设置有分别与口罩主体的切开部结合的结合部。

Description

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结合部使过滤部能够装卸于口罩主体的过滤部更换型口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韩国国内发生的微细灰尘和因中国的产业化发展引起的化石燃料的燃烧增加,导致进入韩国国内的微细灰尘逐年增加。微细灰尘包含大量的有毒性化合物和重金属,因此,当人们呼吸时,引发心脏麻痹、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癌等疾病。根据一个研究表明,仅在韩国首都圈就有因微细灰尘引起每年两万多名提前死亡和患与肺关联的疾病。为了预防微细灰尘流入人体内,当外出时必须戴上口罩。一般情况下,作为过滤微细灰尘的用途而被使用的口罩包括用于能够过滤微细灰尘的静电过滤部,并与静电过滤部一体形成。
但是,现有的口罩存在以下缺陷:当使用规定时间以上静电过滤部时,过滤部的气孔被堵塞而难以呼吸,内层因穿戴者的呼吸而被污染,并且口罩与内层的固定性降低而导致戴口罩者暴露于微细灰尘中。因此,人们一直以来渴望紧贴感优异且戴口罩时过滤部不容易从口罩主体脱离的过滤部更换型口罩问世。
另外,作为过滤部更换型口罩的一例,韩国实用新型授权第0422088号中公了“在袋中插入过滤部的杀菌型口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结合部能够使过滤部装卸于口罩主体的过滤部更换型口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左右两侧设置有切开部,能够遮盖穿戴者的嘴和鼻;过滤部,与所述口罩主体的一面结合,并且设置有分别与口罩主体的切开部结合的结合部。
此外,所述结合部为设置在过滤部的左右两侧末端的结合端部。
此外,在沿所述过滤部左右边缘上下形成的切开槽之间形成有结合端部的内侧宽度。
此外,所述结合端部的外侧宽度比切开部的宽度宽。
此外,所述结合端部的内侧宽度在切开部的宽度以下。
此外,所述过滤部的左侧结合端部的内侧宽度和右侧结合端部的内侧宽度之间的间隔形成为与口罩主体的左侧切开部和右侧切开部之间的间隔一致的间隔。
此外,所述结合部为设置在过滤部的左右两侧的结合构件。
此外,过滤部的左侧结合构件的中心和右侧结合构件的中心之间的间隔形成为与口罩主体的左侧切开部和右侧切开部之间的间隔一致的间隔。
此外,所述结合构件的中心与过滤部连接,剩余的部位与过滤部隔开间隔。
此外,所述结合构件形成为以从中心向过滤部的相反侧具有规定倾斜度的方式左右或上下弯曲。
此外,所述口罩主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挂耳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罩,通过结合部,能够将过滤部轻松地装卸于口罩主体。
此外,结合部插入于切开部,从而能够维持牢固的结合状态,因此当戴上口罩时,过滤部不发生移动,从而不用担心戴口罩者暴露于微细灰尘中。
此外,仅将结合部插入于切开部即可,因此过滤部的结合非常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一实施例的口罩主体的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一实施例的过滤部的侧剖面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一实施例的过滤部的结合过程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二实施例的过滤部的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二实施例的结合构件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二实施例的过滤部的结合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三实施例的过滤部的结合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口罩主体11:口罩主体鼻部
12:口罩主体下巴部13:挂耳部
14:切开部15:鼻梁部
20:过滤部21:过滤部鼻部
22:过滤部下巴部24:结合端部
25:切开槽30:结合构件
a:内侧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对各附图中的结构部件标注附图标记时,即便是不同的附图,对相同的结构部件,也尽可能地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以下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优选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而实施。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一实施例的口罩主体的图,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一实施例的过滤部的侧剖面图,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一实施例的过滤部的结合过程的图。
如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口罩主体10;过滤部20,其可装卸在口罩主体10的一面;结合部,设置在过滤部20。
具体而言,口罩主体10形成为与穿戴者的面部相配的外形,以便遮盖穿戴者的嘴和鼻。口罩主体10具有切开部14,用以与过滤部20的结合部相应结合。切开部14形成在口罩主体10的左右两侧。
如图1所示,口罩主体10由内层和外层构成。其中,口罩主体10的内层是指朝向穿戴者面部的面,外层是指与内层相反的面。
口罩主体10包括:口罩主体鼻部11,戴口罩时位于穿戴者的鼻部;口罩主体下巴部12,戴口罩时位于穿戴者的下巴部;挂耳部13,对称地设置在口罩主体的左右侧面;鼻梁部15,设置在鼻部11,用于防止从鼻梁部位流入外部空气,并且防止因口气而在眼镜等上产生雾气等。
口罩主体鼻部11应舒适地紧贴在穿戴者的鼻上,以便戴上口罩时不会感到不适。口罩主体的鼻部11可以由铝、铁芯、由合成树脂包覆的铁芯、海绵中的一种构成或者由它们中的多种组合构成。挂耳部13可以由聚氨酯、尼龙等构成,并且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弹性绳。挂耳部13可以包括类似于限制件等用以调节长度的调节装置。
当过滤部20贴附在口罩主体10上时,过滤部20与口罩主体10结合成:口罩主体鼻部11与过滤部鼻部21对齐,口罩主体下巴部12与过滤部下巴部22对齐。如上所述,口罩主体鼻部11与过滤部鼻部21对齐,口罩主体下巴部12与过滤部下巴部22对齐,因此口罩主体10与过滤部20的结合性优异,戴上口罩时具有优异的面部紧贴感。
切开部14呈在口罩主体10上垂直切开的形态,并对称地形成在口罩主体10的左右两侧。在切开部14分别插入结合有在过滤部20设置的结合部。
如图2所示,过滤部20能够通过结合部装卸于口罩主体10的一面。过滤部20设置有与切开部14对应的结合部。结合部包括设置在过滤部20的左右两侧末端的结合端部24。
过滤部20包括由外层和内层层叠的静电过滤部。过滤部20由使用聚丙烯、聚乙烯、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等热塑性树脂形成的外层无纺布和内层无纺布、具有静电功能的熔喷无纺布过滤部或者使用纳米纤维的纳米过滤部等构成,从而能够过滤微细灰尘。
结合端部24相向形成在过滤部20的左右两侧末端。结合端部24包括:内侧宽度a,位于沿过滤部20左右边缘上下形成的切开槽25之间;外侧宽度,形成在该内侧宽度a的相反侧。
如图3所示,在口罩主体10上贴附过滤部20的过程中,将结合端部24插入于切开部14。这时,将结合端部24的外侧宽度插入于切开部14,并拉拽外侧宽度,以使内侧宽度a的部位位于切开部14。
过滤部20的内侧宽度a与切开部14的宽度相同或小于所述切开部14的宽度,以便容易插入于所述切开部14。如果插入在切开部而向外部露出的结合端部24的宽度过短,则容易从切开部14脱离,如果结合端部24的宽度过长,则不太美观,因此,优选为,结合端部24具有恰当的宽度。结合端部24的材料可以与过滤部20相同或不同。
如果认为为了防止脱离切开部14而使结合端部24的宽度增大是不适合的,则可优选为利用具有坚固性的材料缩小结合端部24的大小。此外,可以将结合端部24的结构自身设计为能够防止从切开部14脱离的结构。结合端部24的内侧宽度a以能够容易插入于切开部14的切口且不易脱离的宽度可为1~10cm。
另外,结合端部24分别与切开部14结合,因此左侧结合端部24的内侧宽度a和右侧结合端部24的内侧宽度a之间的间隔形成为与左侧切开部14和右侧切开部14之间的间隔一致的间隔。结合端部24的外侧宽度比切开部14的宽度宽,从而在与切开部14结合后能够防止轻易从切开部14脱离。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二实施例的过滤部的图,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二实施例的结合构件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二实施例的过滤部的结合状态的图。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除了过滤部20之外,其他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包括通过口罩主体10和结合部能够装卸于口罩主体10的过滤部20。
设置在过滤部20的结合部与口罩主体10的切开部14相对应地由形成在过滤部20的左右两侧的结合构件30构成。结合构件30分别与切开部14结合,因此,过滤部20的左侧结合构件30的中心和过滤部20的右侧结合构件30的中心之间的间隔形成为与口罩主体10的左侧切开部14和口罩主体10的右侧切开部14之间的间隔一致的间隔。
如图5所示,结合构件30的中心与过滤部20连接。结合构件30的中心以外的其他部分与过滤部20隔开间隔形成。
具体而言,结合构件30可以形成为如图4所示的蝴蝶(butterfly)形状,可以形成为如图5所示的中心与过滤部20连接,以中心为基准左右面具有规定倾斜度的左右或上下弯曲的如“∧”的形状。
如图6所示,在口罩主体10贴附过滤部20时,结合构件30分别插入于切开部14。即,过滤部20的左侧的结合构件30分别插入于口罩主体10的左侧的切开部14,过滤部20的右侧的结合构件30分别插入于口罩主体10的右侧的切开部14。将结合构件30插入于切开部14时,切开部14沿着结合构件20的弯曲的倾斜面滑动并一次性地插入结合构件30。插入有结合构件30的切开部14位于过滤部20与结合构件30相隔开的部位。
将结合构件30的纵轴长度设置为与切开部14的上下长度相同,或者将结合构件30的纵轴长度设置为稍微比切开部14的上下长度小,以使能够将结合构件30容易结合在切开部14。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三实施例的过滤部的结合状态的图。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比,除了结合构件30之外,其他结构均相同。如图7所示,结合构件30可为心形形状。结合构件30除了蝴蝶形状、心形形状以外,不仅还可以为如纽扣的圆形、方形等形状,而且还可以为动物形状、昆虫形状和小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等各种形状。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罩可通过结合部容易地将过滤部装卸于口罩主体。此外,在切开部插入结合部,从而维持牢固的结合状态,因此,戴上口罩时,过滤部不发生移动,从而不用担心戴口罩者暴露于微细灰尘中。此外,只需将结合部插入于切开部即可,因此过滤部的结合非常便利。
以上只不过是示例性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本质特征的范围,就可以做出多种修改、变更和替代。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及附图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来解释,属于与权利要求书同等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口罩主体,左右两侧设置有切开部,能够遮盖穿戴者的嘴和鼻;
过滤部,与所述口罩主体的一面结合,并且设置有分别与口罩主体的切开部结合的结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为设置在过滤部的左右两侧末端的结合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过滤部左右边缘上下形成的切开槽之间形成有结合端部的内侧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端部的外侧宽度比切开部的宽度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端部的内侧宽度在切开部的宽度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的左侧结合端部的内侧宽度和右侧结合端部的内侧宽度之间的间隔形成为与口罩主体的左侧切开部和右侧切开部之间的间隔一致的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为设置在过滤部的左右两侧的结合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过滤部的左侧结合构件的中心和右侧结合构件的中心之间的间隔形成为与口罩主体的左侧切开部和右侧切开部之间的间隔一致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构件的中心与过滤部连接,剩余的部位与过滤部隔开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构件形成为以从中心向过滤部的相反侧具有规定倾斜度的方式左右或上下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挂耳部。
CN201520742625.5U 2014-09-23 2015-09-23 口罩 Active CN20509362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27110 2014-09-23
KR1020140127110A KR20160035467A (ko) 2014-09-23 2014-09-23 마스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93625U true CN205093625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09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42625.5U Active CN205093625U (zh) 2014-09-23 2015-09-23 口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60035467A (zh)
CN (1) CN2050936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27559A (ja) * 2020-05-15 2021-09-02 株式会社無有 マスク用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マス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91777Y1 (ko) * 2018-11-27 2020-06-08 주식회사 코코팜 길이조절이 가능한 마스크
KR102153826B1 (ko) 2019-07-03 2020-09-08 홍성태 미세 먼지 제거용 마스크
KR102175252B1 (ko) * 2020-03-20 2020-11-06 김성길 마스크
KR102234573B1 (ko) * 2020-04-19 2021-03-30 윤봉한 귀아픔을 개선한 신축공이 형성된 일체형 마스크
IT202000024121A1 (it) * 2020-10-13 2022-04-13 Camelia Popescu Mascherina protettiva
KR102620375B1 (ko) * 2021-06-07 2024-01-02 더조은 주식회사 안구 보호 필름이 구비된 마스크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27559A (ja) * 2020-05-15 2021-09-02 株式会社無有 マスク用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マスク
JP7064260B2 (ja) 2020-05-15 2022-05-10 株式会社無有 マスク用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マス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35467A (ko) 2016-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93625U (zh) 口罩
JP6974539B2 (ja) マスク
KR102415360B1 (ko) 마스크
KR102279769B1 (ko) 마스크
KR102159200B1 (ko) 길이조절 가능한 귀걸이 끈을 갖는 마스크
KR101841465B1 (ko) 기능성 마스크
CN205214281U (zh) 口罩
CN205093626U (zh) 口罩
WO2009104442A1 (ja) 呼吸用透明マスク
EP2749181A3 (en) Mask
CN105246553A (zh) 口罩
KR102568995B1 (ko) 마스크
KR200476397Y1 (ko) 안면 마스크
KR101582353B1 (ko) 자유변형에 의한 형상유지 마스크
CN205794905U (zh)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CN205093627U (zh) 口罩
CN204838103U (zh) 一种可平面、立体佩戴的两用式新型口罩
CN204447022U (zh) 一种可防超细颗粒的简易口罩
CN204796799U (zh) 复合式防雾霾口罩
CN106235471A (zh) 一种口罩
CN203328025U (zh) 一种遮阳帽
CN206025296U (zh) 一种口罩
CN207784363U (zh) 一种防雾霾口罩
CN203505641U (zh) 平面式立体口罩
CN201657811U (zh) 一种蝶形耳带式医用防护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