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0498U - 挂壁式空调结构 - Google Patents

挂壁式空调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90498U
CN205090498U CN201520881645.0U CN201520881645U CN205090498U CN 205090498 U CN205090498 U CN 205090498U CN 201520881645 U CN201520881645 U CN 201520881645U CN 205090498 U CN205090498 U CN 205090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ll
air conditioner
hanging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816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廖俊杰
李大伟
连彩云
彭勃
熊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8816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90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90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90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壁式空调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室内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风机;其中,壳体的侧板设有出风口,风机为离心风机;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为平面,至少两个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或者出风口包括至少两个相连通的分口,至少两个分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挂壁式空调结构,风机为离心风机,为风从不同的方向吹出提供了前提;同时,该挂壁式空调结构的出风方向至少为两个,较现有技术出风方向单一相比,有效提高了从出风口排出的风与室内空气的对流强度,加快了室内气流组织的循环,进而提高了该挂壁式空调结构的换热性能。

Description

挂壁式空调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挂壁式空调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通过排出热风或者冷风与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使室内空气参数达到要求。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空调逐渐被广泛应用。
空调种类较多,常见的种类有挂壁式空调、立柜式空调、窗式空调和吊顶式空调等。目前,空调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位于一个平面,使得空调的出风方向单一,例如,挂壁式空调向其的正前方出风、吊顶式空调向其正下方出风,导致空调所排出的风与室内空气的对流较弱,室内气流组织循环较慢,使得空调的换热性能较低。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空调的出风口,以提高换热性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壁式空调结构,以提高其换热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挂壁式空调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室内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其中,所述壳体的侧板设有出风口,
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
所述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为平面,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或者所述出风口包括至少两个相连通的分口,至少两个所述分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至少为两个,且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孔板,所述出风孔板设有至少两个出风孔。
优选地,所述出风孔为圆形孔。
优选地,所述出风孔以阵列分布。
优选地,所述出风孔板的孔隙率大于0.2。
优选地,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出风口处的栅格板。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包括至少两个相连通的分口,至少两个所述分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且所述出风口呈环形,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设于所述壳体的侧板。
优选地,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呈环状。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板,且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连通的上壳体段和下壳体段,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下壳体段的侧板,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上壳体段的侧板。
优选地,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上壳体段和所述下壳体段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呈环形,且所述进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设于所述下壳体段的侧板。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段呈圆柱形,所述下壳体段自远离所述上壳体段的一端向靠近所述上壳体段的一端渐扩。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段呈圆台状。
优选地,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底板的灯饰。
优选地,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还包括控制所述灯饰的亮度、色泽和闪烁方式的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壁式空调结构,风机为离心风机,为风从不同的方向吹出提供了前提;同时,当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为平面时,至少两个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使得该挂壁式空调结构的出风方向至少为两个;当出风口的至少两个分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时,使得该挂壁式空调结构的出风方向至少为两个,较现有技术出风方向单一相比,有效提高了从出风口排出的风与室内空气的对流强度,加快了室内气流组织的循环,进而提高了该挂壁式空调结构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壁式空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壁式空调结构中出风孔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壁式空调结构中出风孔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后室内气流组织图。
上图1-图4中:
1为壳体、11为上壳体段、12为下壳体段、13为进风口、2为风机、3为换热器、4为出风孔板、41为出风孔、5为支撑板、6为灯饰、7为室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室内7的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风机2;其中,壳体1的侧板设有出风口,风机2为离心风机;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为平面,至少两个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或者出风口包括至少两个相连通的分口,至少两个分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
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中,若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为平面,至少两个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则表明设有出风口的该侧板为平板,以壳体1呈长方体为例,壳体1具有四个侧板,出风口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出风口设于不同的侧板上,这样即可实现至少两个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优选地,出风口为四个,一个侧板设有一个出风口,这样任意两个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使得该挂壁式空调结构具有四个出风方向。当然,也可选择出风口为两个,分别设于不同的侧板上,使得该挂壁式空调结构具有两个出风方向。当然,也可选择壳体1呈正方体状、六棱柱状等。
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中,若出风口包括至少两个相连通的分口,至少两个分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可以理解的是,所有的分口拼接形成该出风口,分口并不是沿出风口轴向划分的,而是沿出风口的周向划分的。上述结构表明设有出风口的该侧板为弯曲板或者平板。上述出风口可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以该侧板为平板为例,以壳体1呈长方体为例,壳体1具有四个侧板,出风口可设于两个侧板的连接处,这样该出风口呈L型,具有两个出风方向;还可选择该出风口经过两个连接处(是指两个侧板的连接处),即出风口呈“凵”型,具有三个出风方向。当然,也可选择出风口为其他不规则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以该侧板为弯曲板为例,以该侧板为周向板为例,该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为弧面,此时出风口可为圆形孔、弧形孔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壁式空调结构,风机2为离心风机,为风从不同的方向吹出提供了前提;同时,当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为平面时,至少两个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使得该挂壁式空调结构的出风方向至少为两个;当出风口的至少两个分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时,使得该挂壁式空调结构的出风方向至少为两个,较现有技术出风方向单一相比,有效提高了从出风口排出的风与室内空气的对流强度,加快了室内气流组织的循环,进而提高了该挂壁式空调结构的换热性能。
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中,出风口的数目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为了有效提高换热性能,优先选择出风口至少为两个,且出风口沿壳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从而实现了均匀对流,进一步加快了室内气流组织的循环,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性能。
为了提高出风效果,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还包括固定于出风口处的出风孔板4,该出风孔板4设有至少两个出风孔41。这样,可有效降低出口风速,能够实现无风感送风,提高了出风效果、从而提高舒适性。
上述出风孔41可为圆形孔、方形孔、菱形孔、六边形孔等。为了方便加工、提高出风效果,优先选择出风孔41为圆形孔。上述出风孔41的数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于出风孔41的分布,可选择阵列分布、交错排列或者不规则分布等。为了方便设置,优先选择出风孔41以阵列分布,如图3所示,此时出风孔以横排竖列分布,横排与竖列垂直。当然,也可选择出风孔41交错排列,如图2所示,此时相邻的两列出风孔41中,相邻的两个出风孔41(这两个出风孔41不在同一列)的中心连线与列向相倾斜。
为了提高出风量,优先选择出风孔板4的孔隙率大于0.2。当然,可选择出风孔板4的孔隙率为其他数值,并不局限于上述数值。
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中,还可选择在出风口处设置栅格板或者其他提高出风效果的板。为了提高出风均匀性,优先选择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还包括固定于出风口处的栅格板。
为了最大程度地增加出风方向,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中,出风口包括至少两个相连通的分口,至少两个分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且出风口呈环形,该出风口沿壳体1的周向设于壳体1的侧板。此时,出风口将壳体1分为两部分,若设有出风孔板4,则出风孔板4实现两部分的连接;若设有栅格板,则栅格板实现两部分的连接。
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中,具有360°的出风方向,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出风方向,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换热性能;同时,提高了出风均匀性,也有效提高了换热性能。
优选地,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还包括换热器3,该换热器3位于风机2的出风侧,利用风机2的出风速度增强换热器3的换热性能。进一步地,换热器3呈环状,提高了换热器3的换热面积和换热性能。
为了便于进风,上述壳体1的进风口13设于壳体1的侧板,且进风口13位于出风口的下方。当然,也可选择进风口13设于壳体1的底板,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优选地,上述壳体1包括连通的上壳体段11和下壳体段12,进风口13设于下壳体段12的侧板,出风口设于上壳体段11的侧板。这样,方便了整个挂壁式空调结构的组装。可以理解的是,上壳体段11和下壳体段12对接形成壳体1,上壳体段11和下壳体段12沿壳体1的轴向依次分布。具体地,风机2可位于上壳体段11内,也可位于上壳体段11内和下壳体段12内。
为了增强壳体1的强度和稳定性,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还包括:连接上壳体段11和下壳体段12的支撑板5,该支撑板5位于壳体1的内部。
进一步地,上述进风口13呈环形,且进风口13沿壳体1的周向设于下壳体段12的侧板。这样,有效提高了进风量,从而提高了出风量,有效提高了换热效果。
优选地,上述上壳体段11呈圆柱形,下壳体段12自远离上壳体段11的一端向靠近上壳体段11的一端渐扩,提高了整个壳体1的美观度,同时也便于进风。进一步地,上述下壳体段12呈圆台状。当然,也可选择上壳体段11和下壳体段12均呈长方体状或者正方体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为了提高使用性能,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还包括设于壳体1的底板的灯饰6,这样提高了室内环境的美观度,从而提高了使用性能。
为了便于获知空调运行信息,上述挂壁式空调结构还包括控制灯饰6的亮度、色泽和闪烁方式的控制模块。具体地,可根据运行模式控制灯饰6的色泽和亮度,根据风速控制灯饰6的闪烁方式。当然,也可选择其他控制方式,例如根据运行模式控制灯饰6的闪烁方式,根据风速控制灯饰6的色泽和亮度;还可根据空调的其他功能控制灯饰6的亮度、色泽和闪烁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
上述挂壁式空调机构,悬挂于天花板,当出风口呈环形时,达到“淋浴”式送风效果,实现整个房间的气流循环,如图4所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挂壁式空调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室内(7)的壳体(1),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风机(2);其中,所述壳体(1)的侧板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2)为离心风机;
所述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为平面,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或者所述出风口包括至少两个相连通的分口,至少两个所述分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至少为两个,且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孔板(4),所述出风孔板(4)设有至少两个出风孔(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41)为圆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41)以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板(4)的孔隙率大于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出风口处的栅格板。
8.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包括至少两个相连通的分口,至少两个所述分口的出风端面不在同一平面,且所述出风口呈环形,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1)的周向设于所述壳体(1)的侧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器(3),所述换热器(3)位于所述风机(2)的出风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呈环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进风口(13)设于所述壳体(1)的侧板,且所述进风口(13)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连通的上壳体段(11)和下壳体段(12),所述进风口(13)设于所述下壳体段(12)的侧板,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上壳体段(11)的侧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上壳体段(11)和所述下壳体段(12)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位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3)呈环形,且所述进风口(13)沿所述壳体(1)的周向设于所述下壳体段(12)的侧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段(11)呈圆柱形,所述下壳体段(12)自远离所述上壳体段(11)的一端向靠近所述上壳体段(11)的一端渐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段(12)呈圆台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的底板的灯饰(6)。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挂壁式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灯饰(6)的亮度、色泽和闪烁方式的控制模块。
CN201520881645.0U 2015-11-04 2015-11-04 挂壁式空调结构 Active CN205090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1645.0U CN205090498U (zh) 2015-11-04 2015-11-04 挂壁式空调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1645.0U CN205090498U (zh) 2015-11-04 2015-11-04 挂壁式空调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90498U true CN205090498U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81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81645.0U Active CN205090498U (zh) 2015-11-04 2015-11-04 挂壁式空调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9049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5072A (zh) * 2016-08-29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换热结构
CN107676874A (zh) * 2017-10-02 2018-0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489061A (zh) * 2018-05-08 2018-09-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空调导风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5072A (zh) * 2016-08-29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换热结构
CN107676874A (zh) * 2017-10-02 2018-0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676874B (zh) * 2017-10-02 2024-02-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489061A (zh) * 2018-05-08 2018-09-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空调导风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3640B (zh) 利用空调送风装置送风的方法
CN105864899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238131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05090498U (zh) 挂壁式空调结构
US10113753B2 (en) Discharging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CN106766051A (zh) 空调系统及其送风装置
CN105444265A (zh) 空调室内机
WO2017166935A1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509149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53638A (zh) 设有气流分配组件的空调送风装置
CN105091109A (zh) 一种壁挂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9442573B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06287946B (zh) 引流式柜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CN205505332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123129A (zh) 壁挂式空调内机和空调系统
CN203274162U (zh) 空调及空调送风装置
CN203274153U (zh) 设有气流分配组件的空调送风装置
CN105864896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2254094U (zh) 一种壁挂式通风结构
CN205048554U (zh) 一种壁挂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3605341U (zh) 一种新型圆盘空调
CN108709243A (zh) 一种照明及空气处理一体机
CN104214839A (zh) 分体壁挂吸顶两用型室内机
CN206113243U (zh) 一种出风装置及空调柜机
CN106225058B (zh) 引流式立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