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8395U -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8395U
CN205088395U CN201520819637.3U CN201520819637U CN205088395U CN 205088395 U CN205088395 U CN 205088395U CN 201520819637 U CN201520819637 U CN 201520819637U CN 205088395 U CN205088395 U CN 205088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weft
weft accumulator
feed carrier
guid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196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生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ZHOU ZHONGSE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ZHOU ZHONGS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ZHOU ZHONGSE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ZHOU ZHONGS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196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8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8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839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包括防护罩、储纬器本体、导纱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储纬器本体包括电动机、电机保护壳、绕纱盘和储纱鼓,储纬器本体、导纱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均位于防护罩的内部,导纱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导纱轮、第二导纱轮和托纱装置,托纱装置包括伸缩气缸和拖纱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防护罩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车间内的灰尘杂质等掉落到储纬器表面,影响储纬器的工作,同时又可以对储纬器工作中产生的毛屑等进行集中处理,导纱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的设计,可以提高纬纱传送的效率和平稳性能,有效防止纬纱由于传送角度和张力值的问题而出现断裂情况,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综合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背景技术
喷水织机是采用喷射水柱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无梭织机。喷水引纬对纬纱的摩擦牵引力比喷气引纬大,扩散性小,适应表面光滑的合成纤维、玻璃纤维等长丝引纬的需要。但是如果通过喷水织机直接对纬纱进行退绕操作,会导致纬纱张力峰值过大,纬纱易发生断裂,不仅增加了能耗的损失,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所以在喷水织机的纬纱处理中需要运用到的储纬器。
储纬器是用于纺织制造系统中的主要器件之一,在纺织生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常用的储纬器有国外制造、国内生产两种,工作原理与永磁式直流电机相同,其特点是重量轻、体积小、转矩小。国外产品价格高,工艺性能相对好一些,国内产品大多是作为替代产品。在储纬器的使用过程,生产车间的环境对储纬器的影响很大。由于储纬器长期置于生产车间中,其内部容易吸进大量的生产原材料的粉末,导致储纬器出现故障,影响整个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到经济效益。现有的储纬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没有设置导纱装置,使得纬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绕纱角度的问题,容易出现断裂情况,增加了成本。而且市场上的储纬器一般采用毛刷来对纬纱进行张力调节,虽然该方法简单,但是容易破坏纬纱的线形,使得纱线容易出现分叉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的技术方案,通过增加导纱装置的设计,显著提高了储纬器的工作效率,避免由于角度的偏差造成纬纱出现断裂情况,降低了成本,同时通过张力调节装置的设计,在调整张力大小的同时对纬纱的线形不会造成破坏,使用也更加方便简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综合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储纬器包括防护罩、储纬器本体、导纱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储纬器本体包括电动机、电机保护壳、绕纱盘和储纱鼓,其特征在于:储纬器本体、导纱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均位于防护罩的内部,导纱装置位于储纬器本体的左侧,导纱装置通过托杆与储纬器本体相连接,导纱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导纱轮、第二导纱轮和托纱装置,底板上设置有导轨,第一导纱轮的轴线与第二导纱轮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一导纱轮位于支撑轴上,第一导纱轮通过支架限位在导轨内,第二导纱轮通过伸缩杆与底板相连接,托纱装置包括伸缩气缸和拖纱叉,伸缩气缸通过活塞杆与拖纱叉相连接,拖纱叉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固定座,拖纱叉均匀分布在固定板的顶面上,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安装板、固定轮、活动轮和旋转气缸,固定轮与活动轮上均设置有绕纱槽,活动轮位于两个固定轮之间,活动轮与旋转气缸相连接;由于储纬器在不使用时都放置在生产车间内,车间内的灰尘杂质等容易进入到储纬器的内部,长期的积累,会导致储纬器出现堵塞等故障,而防护罩的设计,可以对搁置的储纬器进行保护,防止车间中的杂质进入到储纬器内部,延长了储纬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防护罩的设计,又可以对储纬器工作时产生的毛屑等杂质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将其直接排放到车间中,不仅影响操作车间的环境又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导纱装置的设计,可以对纬纱进入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得不同角度和韧性的纬纱都可以适应该导纱装置,有效防止纬纱由于角度差而出现磨损断裂情况,第一导纱轮和第二导纱轮位置的设计,比较符合实际的设计需求,使用更加的方便简单,导轨的设计,可以便于支架的限位和移动,支架可以便于第一导纱轮的固定和安装,从而带动第一导纱轮的左右移动,伸缩杆的设计,可以通过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来调整第二导纱轮的高度,通过支架的左右移动,来调整第一导纱轮和第二导纱轮之间的距离,再通过第二导纱轮的高度调整,使得纬纱在两导纱轮之间的角度得到调整,扩大了导纱装置的使用范围,使得不同方向传递过来的纬纱都可以适应该导纱装置,托纱装置通过伸缩气缸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拖纱叉的上下移动,使得其对传输中的纬纱起到一个支撑引导的作用,防止纬纱由于重力作用而出现传递角度误差,影响储纬器的进纱速率,使用更加的方便,张力调节装置的设计,可以对纬纱的张力进行调节,使得出纱张力均匀,减小对纬纱的影响,避免纬纱出现分叉等现象,通过两个固定轮可以对纬纱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绕纱槽的设计,可以便于纬纱的缠绕,有效防止纬纱在输送过程中脱离固定轮和活动轮,影响张力调节装置的使用,旋转气缸通过旋转轴带动活动轮的旋转,从而实现对纬纱张力的调节和控制,提高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进一步,电机保护壳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按钮和电源指示灯,调节按钮包括速度调节按钮和电源控制按钮,调节按钮和电源指示灯的设计,不仅使得储纬器的操作更加的方便简单,而且提高了安全性能,通过速度调节按钮可以控制储纬器的进纱速度,通过电源控制按钮可以控制储纬器的开启和闭合。
进一步,储纱鼓的上方设置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固定在电机保护壳上,感应装置包括断纱传感器和储纱传感器,感应装置的设计,可以使得储纬器的工作更加的科学方便,防止人为观察造成的误差和损失,通过断纱传感器的设计,可以在纬纱出现断裂时及时的提醒操作人员,储纱传感器的设计,可以感应储纬器的储纱量,以便在纬纱不足时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进行纬纱的补给,使得储纬器可以继续工作。
进一步,电动机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片,电动机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通过连接杆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散热片的设计,提高了电机外壳的散热面积,加快了电动机的散热速率,散热风扇的设计,可以加快电动机内部气流流动的速度,使得电动机的散热速度更快,延长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费用。
进一步,底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的直径与托杆的直径相匹配,且托杆通过固定螺母与底板相连接,通孔的设计,可以便于导纱装置与托杆的连接,再通过固定螺母的设计,提高了连接处的紧密性能,使得储纬器的使用更加的安全方便。
进一步,托杆的下方设置有托板,托板的右端与储纬器本体相连接,通过托板的设计,可以使得导纱装置的安装和固定更加的方便,也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
进一步,支架上设置有槽体,相邻两个支架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槽体内,槽体的设计,可以便于第一导纱轮与支架之间的固定,固定螺母的设计,使得支撑轴与支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可靠,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现象。
进一步,防护罩的左端面上设置有进纱口,防护罩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出纱口,通过进纱口和出纱口的设计,使得防护罩的设计更加的合理,防护罩在对储纬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储纬器的工作。
进一步,旋转气缸通过固定板与安装板相连接,安装板与电机保护壳相连接,固定板的设计,可以便于旋转气缸的固定和安装,使得旋转气缸工作时更加的稳定安全,安装板可以便于张力调节装置与电机保护壳的连接,使用更加的方便简单。
进一步,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照明灯和一个摄像头,摄像头位于两个照明灯之间,照明灯的设计可以使得防护罩内的光线更好,更有利于摄像头的使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摄像头传送过来的影像对储纬器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降低损失。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储纬器在不使用时都放置在生产车间内,车间内的灰尘杂质等容易进入到储纬器的内部,长期的积累,会导致储纬器出现堵塞等故障,而防护罩的设计,可以对搁置的储纬器进行保护,防止车间中的杂质进入到储纬器内部,延长了储纬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防护罩的设计,又可以对储纬器工作时产生的毛屑等杂质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将其直接排放到车间中,不仅影响操作车间的环境又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2、导纱装置的设计,可以对纬纱进入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得不同角度和韧性的纬纱都可以适应该导纱装置,有效防止纬纱由于角度差而出现磨损断裂情况,第一导纱轮和第二导纱轮位置的设计,比较符合实际的设计需求,使用更加的方便简单,导轨的设计,可以便于支架的限位和移动,支架可以便于第一导纱轮的固定和安装,从而带动第一导纱轮的左右移动,伸缩杆的设计,可以通过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来调整第二导纱轮的高度,通过支架的左右移动,来调整第一导纱轮和第二导纱轮之间的距离,再通过第二导纱轮的高度调整,使得纬纱在两导纱轮之间的角度得到调整,扩大了导纱装置的使用范围,使得不同方向传递过来的纬纱都可以适应该导纱装置;
3、托纱装置通过伸缩气缸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拖纱叉的上下移动,使得其对传输中的纬纱起到一个支撑引导的作用,防止纬纱由于重力作用而出现传递角度误差,影响储纬器的进纱速率,使用更加的方便;
4、张力调节装置的设计,可以对纬纱的张力进行调节,使得出纱张力均匀,减小对纬纱的影响,避免纬纱出现分叉等现象,通过两个固定轮可以对纬纱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绕纱槽的设计,可以便于纬纱的缠绕,有效防止纬纱在输送过程中脱离固定轮和活动轮,影响张力调节装置的使用,旋转气缸通过旋转轴带动活动轮的旋转,从而实现对纬纱张力的调节和控制,提高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防护罩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车间内的灰尘杂质等掉落到储纬器表面,影响储纬器的工作,同时又可以对储纬器工作中产生的毛屑等进行集中处理,保护了生态环境,导纱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的设计,可以提高纬纱传送的效率和平稳性能,有效防止纬纱由于传送角度和张力值的问题而出现断裂情况,提高了成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使用也更加的方便,而且延长了储纬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综合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托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张力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气缸与安装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防护罩;2-导纱装置;3-张力调节装置;4-电动机;5-电机保护壳;6-绕纱盘;7-储纱鼓;8-托杆;9-底板;10-第一导纱轮;11-第二导纱轮;12-托纱装置;13-导轨;14-支撑轴;15-支架;16-伸缩杆;17-伸缩气缸;18-拖纱叉;19-活塞杆;20-固定座;21-安装板;22-固定轮;23-活动轮;24-旋转气缸;25-绕纱槽;26-调节按钮;27-电源指示灯;28-断纱传感器2;29-储纱传感器;30-散热风扇;31-散热片;32-通孔;33-固定螺母;34-固定板;35-照明灯;36-摄像头;37-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包括防护罩1、储纬器本体、导纱装置2和张力调节装置3,储纬器本体包括电动机4、电机保护壳5、绕纱盘6和储纱鼓7,电动机4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片31,电动机4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30,散热风扇30通过连接杆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散热片31的设计,提高了电机外壳的散热面积,加快了电动机4的散热速率,散热风扇30的设计,可以加快电动机4内部气流流动的速度,使得电动机4的散热速度更快,延长了电动机4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费用,电机保护壳5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按钮26和电源指示灯27,调节按钮26包括速度调节按钮和电源控制按钮,调节按钮26和电源指示灯27的设计,不仅使得储纬器的操作更加的方便简单,而且提高了安全性能,通过速度调节按钮可以控制储纬器的进纱速度,通过电源控制按钮可以控制储纬器的开启和闭合,储纱鼓7的上方设置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固定在电机保护壳5上,感应装置包括断纱传感器28和储纱传感器29,感应装置的设计,可以使得储纬器的工作更加的科学方便,防止人为观察造成的误差和损失,通过断纱传感器28的设计,可以在纬纱出现断裂时及时的提醒操作人员,储纱传感器29的设计,可以感应储纬器的储纱量,以便在纬纱不足时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进行纬纱的补给,使得储纬器可以继续工作。
防护罩1的左端面上设置有进纱口,防护罩1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出纱口,通过进纱口和出纱口的设计,使得防护罩1的设计更加的合理,防护罩1在对储纬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储纬器的工作,防护罩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照明灯35和一个摄像头36,摄像头36位于两个照明灯35之间,照明灯35的设计可以使得防护罩1内的光线更好,更有利于摄像头36的使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摄像头36传送过来的影像对储纬器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降低损失,储纬器本体、导纱装置2和张力调节装置3均位于防护罩1的内部,由于储纬器在不使用时都放置在生产车间内,车间内的灰尘杂质等容易进入到储纬器的内部,长期的积累,会导致储纬器出现堵塞等故障,而防护罩1的设计,可以对搁置的储纬器进行保护,防止车间中的杂质进入到储纬器内部,延长了储纬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防护罩1的设计,又可以对储纬器工作时产生的毛屑等杂质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将其直接排放到车间中,不仅影响操作车间的环境又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导纱装置2位于储纬器本体的左侧,导纱装置2通过托杆8与储纬器本体相连接,托杆8的下方设置有托板37,托板37的右端与储纬器本体相连接,通过托板37的设计,可以使得导纱装置2的安装和固定更加的方便,也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导纱装置2包括底板9、第一导纱轮10、第二导纱轮11和托纱装置12,底板9上设置有通孔32,通孔32的直径与托杆8的直径相匹配,且托杆8通过固定螺母33与底板9相连接,通孔32的设计,可以便于导纱装置2与托杆8的连接,再通过固定螺母33的设计,提高了连接处的紧密性能,使得储纬器的使用更加的安全方便,底板9上设置有导轨13,第一导纱轮10的轴线与第二导纱轮11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一导纱轮10位于支撑轴14上,第一导纱轮10通过支架15限位在导轨13内,支架15上设置有槽体,相邻两个支架15之间设置有支撑轴14,支撑轴14通过固定螺母33固定在槽体内,槽体的设计,可以便于第一导纱轮10与支架15之间的固定,固定螺母33的设计,使得支撑轴14与支架15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可靠,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现象,第二导纱轮11通过伸缩杆16与底板9相连接,导纱装置2的设计,可以对纬纱进入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得不同角度和韧性的纬纱都可以适应该导纱装置2,有效防止纬纱由于角度差而出现磨损断裂情况,第一导纱轮10和第二导纱轮11位置的设计,比较符合实际的设计需求,使用更加的方便简单,导轨13的设计,可以便于支架15的限位和移动,支架15可以便于第一导纱轮10的固定和安装,从而带动第一导纱轮10的左右移动,伸缩杆16的设计,可以通过伸缩杆16的伸长和缩短来调整第二导纱轮11的高度,通过支架15的左右移动,来调整第一导纱轮10和第二导纱轮11之间的距离,再通过第二导纱轮11的高度调整,使得纬纱在两导纱轮之间的角度得到调整,扩大了导纱装置2的使用范围,使得不同方向传递过来的纬纱都可以适应该导纱装置2。
托纱装置12包括伸缩气缸17和拖纱叉18,伸缩气缸17通过活塞杆19与拖纱叉18相连接,拖纱叉18与活塞杆19之间设置有固定座20,拖纱叉18均匀分布在固定板34的顶面上,托纱装置12通过伸缩气缸17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拖纱叉18的上下移动,使得其对传输中的纬纱起到一个支撑引导的作用,防止纬纱由于重力作用而出现传递角度误差,影响储纬器的进纱速率,使用更加的方便。
张力调节装置3包括安装板21、固定轮22、活动轮23和旋转气缸24,固定轮22与活动轮23上均设置有绕纱槽25,活动轮23位于两个固定轮22之间,活动轮23与旋转气缸24相连接,旋转气缸24通过固定板34与安装板21相连接,安装板21与电机保护壳5相连接,固定板34的设计,可以便于旋转气缸24的固定和安装,使得旋转气缸24工作时更加的稳定安全,安装板21可以便于张力调节装置3与电机保护壳5的连接,使用更加的方便简单,张力调节装置3的设计,可以对纬纱的张力进行调节,使得出纱张力均匀,减小对纬纱的影响,避免纬纱出现分叉等现象,通过两个固定轮22可以对纬纱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绕纱槽25的设计,可以便于纬纱的缠绕,有效防止纬纱在输送过程中脱离固定轮22和活动轮23,影响张力调节装置3的使用,旋转气缸24通过旋转轴带动活动轮23的旋转,从而实现对纬纱张力的调节和控制,提高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所述储纬器包括防护罩、储纬器本体、导纱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所述储纬器本体包括电动机、电机保护壳、绕纱盘和储纱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纬器本体、所述导纱装置和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均位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所述导纱装置位于所述储纬器本体的左侧,所述导纱装置通过托杆与所述储纬器本体相连接,所述导纱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导纱轮、第二导纱轮和托纱装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一导纱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导纱轮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导纱轮位于支撑轴上,所述第一导纱轮通过支架限位在所述导轨内,所述第二导纱轮通过伸缩杆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托纱装置包括伸缩气缸和拖纱叉,所述伸缩气缸通过活塞杆与所述拖纱叉相连接,所述拖纱叉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拖纱叉均匀分布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上,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安装板、固定轮、活动轮和旋转气缸,所述固定轮与所述活动轮上均设置有绕纱槽,所述活动轮位于两个所述固定轮之间,所述活动轮与所述旋转气缸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保护壳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按钮和电源指示灯,所述调节按钮包括速度调节按钮和电源控制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纱鼓的上方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固定在所述电机保护壳上,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断纱传感器和储纱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片,所述电动机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通过连接杆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托杆的直径相匹配,且所述托杆通过固定螺母与所述底板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杆的下方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右端与所述储纬器本体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槽体,相邻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所述支撑轴,所述支撑轴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所述槽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左端面上设置有进纱口,所述防护罩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出纱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气缸通过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电机保护壳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照明灯和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位于两个所述照明灯之间。
CN201520819637.3U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88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19637.3U CN205088395U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19637.3U CN205088395U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8395U true CN205088395U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79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19637.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88395U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839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2150A (zh) * 2015-10-21 2016-02-17 嵊州市中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CN106400280A (zh) * 2016-11-29 2017-02-15 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 可放置纱筒的储纬器
CN109415852A (zh) * 2016-07-11 2019-03-01 Iro有限公司 零扭转纱线进给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2150A (zh) * 2015-10-21 2016-02-17 嵊州市中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CN105332150B (zh) * 2015-10-21 2018-04-24 杨春霞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CN109415852A (zh) * 2016-07-11 2019-03-01 Iro有限公司 零扭转纱线进给设备
CN106400280A (zh) * 2016-11-29 2017-02-15 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 可放置纱筒的储纬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8395U (zh)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CN105332150A (zh)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储纬器
CN106711782B (zh) 一种带有减震式节能型电力柜
CN101825062B (zh) 一种具有增压装置的再生风能风力发电机
CN107642587B (zh) 轨道升降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巡检机器人
CN203256422U (zh) 一种组合式多喷主喷嘴
CN206916356U (zh) 一种输纱器装置
CN207218476U (zh) 基于导向件进行导向的爬行机器人
CN206408349U (zh) 一种纺织机防缠绕输纱器
CN112510907B (zh) 一种交流稀土永磁伺服电动机
CN201665742U (zh) 带有除尘装置的圆织机
CN205635953U (zh) 一种智能包覆纱机
CN209602856U (zh) 一种用于帘子布生产用直捻机
CN208933597U (zh) 电机散热结构及织机
CN217869334U (zh) 一种喷水织机
CN211570944U (zh) 玻纤织机用断经自停保护机构
CN201169670Y (zh) 圆织机纬线张力自动控制器
CN206736437U (zh) 一种多花色纱线纺织机
CN101781825B (zh) 带有除尘装置的圆织机
CN215676281U (zh) 一种纺织用复合纱线自动化加工机构
CN219385482U (zh) 一种具有降温结构的圆织机
CN209211023U (zh) 一种织机的移动式边料收集筒
CN208649567U (zh) 一种面料生产用储纬器
CN211471695U (zh) 一种联苯热箱的导丝器安装结构
CN207218477U (zh) 基于磁导率变化进行导向的爬行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