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7320U - 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7320U
CN205087320U CN201520874157.7U CN201520874157U CN205087320U CN 205087320 U CN205087320 U CN 205087320U CN 201520874157 U CN201520874157 U CN 201520874157U CN 205087320 U CN205087320 U CN 205087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rubber
photovoltaic module
frame
intermediate beam
blo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741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洪良
王国华
沈伟峰
季旭
沈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Solar Inc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Canadian Sola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Canadian Sola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Priority to CN2015208741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7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7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73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其包括矩形金属框架以及安装于金属框架上的缓冲垫,所述矩形金属框架呈“日”字型,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纵向边框、相互平行的两个横向边框以及连接两个纵向边框的中间梁,所述缓冲垫设有黏贴于纵向边框上的第一缓冲垫、黏贴于横向边框上的第二缓冲垫、以及黏贴于中间梁上的第三缓冲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运输工装采用“日”字型的整体式结构,并在其表面设置缓冲垫来提高与光伏组件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堆叠后的整托光伏组件比较稳定,不易晃动;而且,也能够便于机械臂的抓取,适用于自动化流水线上,可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运输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组件在搬运过程中,通常采用垒托方式,即将多个光伏组件上下堆叠起来放置,尤其是双玻光伏组件,如图1所示,为了增加光伏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在每个光伏组件A的四角处使用4个垫脚B作为运输工装,以隔开上下相邻的光伏组件,防止相邻组件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由于垫脚B设置在组件的四个角上,当堆叠的光伏组件数量较多时,会使得整托组件垒放好后整体不稳,容易晃动,而且这种垒托方式下光伏组件很难实现自动流水线作业,原因是机器很难抓取到光伏组件四角处的四个垫脚B,使其无法连同组件在流水线上运行,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其可改善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的搬运问题,提高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其包括矩形金属框架以及安装于金属框架上的缓冲垫,所述矩形金属框架呈“日”字型,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纵向边框、相互平行的两个横向边框以及连接两个纵向边框的中间梁,所述缓冲垫设有黏贴于纵向边框上的第一缓冲垫、黏贴于横向边框上的第二缓冲垫、以及黏贴于中间梁上的第三缓冲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缓冲垫和第三缓冲垫分别设于所述横向边框和中间梁的中央位置,且所述第二缓冲垫和第三缓冲垫的两侧分别形成透气通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向边框、横向边框以及中间梁均为长条形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缓冲垫的上、下侧表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缓冲垫沿纵向边框的延伸方向完全覆盖住所述纵向边框的上、下侧表面,所述第二缓冲垫部分覆盖住所述横向边框的上、下侧表面,所述第三缓冲垫部分覆盖所述中间梁的上、下侧表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和第三缓冲垫为黏贴于所述金属框架上的EVA块,且EVA块的厚度为5-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运输工装采用“日”字型的整体式结构,并在其表面设置缓冲垫来提高与光伏组件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堆叠后的整托光伏组件比较稳定,不易晃动;而且,也能够便于机械臂的抓取,适用于自动化流水线上,可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采用垫脚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与光伏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100,其包括矩形金属框架10以及安装于金属框架10上的缓冲垫20,所述金属框架10设置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200之间,用于起隔离作用,防止相邻两个光伏组件200相互触碰。
所述矩形金属框架10呈“日”字型,其材质为不锈钢,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框架10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纵向边框11、相互平行的两个横向边框12以及连接两个纵向边框11的中间梁13,所述纵向边框11和横向边框1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中间梁13与所述横向边框12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纵向边框11焊接连接。所述纵向边框11、横向边框12以及中间梁13均为长条形金属板,其宽度为50mm,厚度为10mm,且金属板的上、下侧表面用于安装所述缓冲垫20。
所述缓冲垫20设于所述金属框架10上,并黏贴在纵向边框11和横向边框12的上、下侧表面上,其中,所述缓冲垫20设有黏贴于纵向边框11上的第一缓冲垫21、黏贴于横向边框12上的第二缓冲垫22、以及黏贴于中间梁13上的第三缓冲垫23,所述第一缓冲垫21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缓冲垫22的长度,且所述第一缓冲垫21沿纵向边框11的延伸方向完全覆盖所述纵向边框11的上、下侧表面,所述第二缓冲垫22部分覆盖所述横向边框12的上、下侧表面,所述第三缓冲垫23部分覆盖所述中间梁13的上、下侧表面,其中,所述第二缓冲垫22和第三缓冲垫23均设于所述横向边框12和中间梁13的中央位置,由此,使得所述横向边框12和中间梁13的上、下侧表面上构成高度差,在所述第二缓冲垫22和第三缓冲垫23的两侧分别形成透气通道24,可使相邻两个光伏组件200之间的间隙保持透气。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垫21、第二缓冲垫22和第三缓冲垫23均采用硬度为70的EVA(EthyleneVinylAcetat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块,且EVA块的厚度为5-15mm。
实际使用中,所述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100设置于竖直堆叠的相邻两个光伏组件200之间,可适用大数量的光伏组件200堆叠而且能保持稳固不晃动,还能适用自动生产流水线的运行工艺,在自动生产流水线中,可先使用机械手先抓取所述运输工装100,将运输工装100放置在流水线上;使用机械手再抓取光伏组件200放置在流水线上;然后,将光伏组件200与运输工装100运行至固化房内,再使用机械手先将运输工装100抓取到固化房里面的托盘上,再用机械手将光伏组件200抓取放置到所述运输工装100上,如此循环进行,最后将大量光伏组件200堆叠成一摞,相邻两个光伏组件200之间由所述运输工装100间隔。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组件四角设置垫脚的垒托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工装100采用“日”字型的整体式结构,将其直接放置在两块光伏组件200之前,且与光伏组件200接触的材质为EVA,由于EVA材质与光伏组件200有较好的摩擦力,可以使得堆叠后的整托组件比较稳定,不易晃动;而且,本实用新型能够与光伏组件200一起运行在流水线上,可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金属框架以及安装于金属框架上的缓冲垫,所述矩形金属框架呈“日”字型,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纵向边框、相互平行的两个横向边框以及连接两个纵向边框的中间梁,所述缓冲垫设有黏贴于纵向边框上的第一缓冲垫、黏贴于横向边框上的第二缓冲垫、以及黏贴于中间梁上的第三缓冲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垫和第三缓冲垫分别设于所述横向边框和中间梁的中央位置,且所述第二缓冲垫和第三缓冲垫的两侧分别形成透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边框、横向边框以及中间梁均为长条形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缓冲垫的上、下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沿纵向边框的延伸方向完全覆盖住所述纵向边框的上、下侧表面,所述第二缓冲垫部分覆盖住所述横向边框的上、下侧表面,所述第三缓冲垫部分覆盖所述中间梁的上、下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和第三缓冲垫为黏贴于所述金属框架上的EVA块,且EVA块的厚度为5-15mm。
CN201520874157.7U 2015-11-04 2015-11-04 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7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4157.7U CN205087320U (zh) 2015-11-04 2015-11-04 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4157.7U CN205087320U (zh) 2015-11-04 2015-11-04 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7320U true CN205087320U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78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7415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7320U (zh) 2015-11-04 2015-11-04 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7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4400A (zh) 一种件烟自动码垛方法及装置
CN201940750U (zh) 激光切割机防划伤上料平台
CN205087320U (zh) 光伏组件用运输工装
CN103420149B (zh) 一种高效的钢管收集装置
CN204489228U (zh) 家具包装封箱自动线
CN2853719Y (zh) 托盘码垛自动矫正架
CN205067193U (zh) 一种玻片架
CN202508443U (zh) 玻璃转运架
CN201801191U (zh) 生产线用上下料装置
CN102967125A (zh) 一种木片晾晒架
CN107364628A (zh) 一种用于胶合板生产运输的托盘
CN204606453U (zh) 一种沙发面板组合运输架
CN202163880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自动线自动排料台
CN205470348U (zh) 一种用于胶合板生产运输的托盘
CN203794563U (zh) 一种电动堆高车的前叉架
CN203199337U (zh) 物料垫板
CN202928294U (zh) 一种木片晾晒架
CN203921646U (zh) 一种新型背光源的包装结构
CN209058399U (zh) 一种土鸡养殖用集中码放存储结构
CN203975758U (zh) 一种专用于运输木材的链条
CN203334325U (zh) 地下室迎水面施工用底板侧模系统
CN202848655U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湿法气动码夹
CN204383997U (zh) 一种流水线用木板架
CN208790060U (zh) 一种酒盒底座点胶装缓冲垫机构
CN204834610U (zh) 一种可直接堆叠的引线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129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Lu Shan Road, No. 199

Patentee after: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ddress before: 215129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Lu Shan Road, No. 199

Patentee before: CSI SOLAR POWER (CHINA) Inc.

Patentee before: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99, deer mountai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ddress before: No. 199, deer mountai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