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2087U - 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2087U
CN205082087U CN201520724059.5U CN201520724059U CN205082087U CN 205082087 U CN205082087 U CN 205082087U CN 201520724059 U CN201520724059 U CN 201520724059U CN 205082087 U CN205082087 U CN 205082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underframe
casing
combining structure
side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240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207240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2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2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20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包括底框、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通过扣合连接的方式盖设在所述底框上并围成有密闭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底框的连接处具有咬合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改变和优化底座、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三者之间的相互装配与配合关系来达成更优的设计目标,使得三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并且底框本身及其模具的结构更为简单,易于加工和日常维护,并且第二壳体与底框的咬合特征,使壳体组合后联接强度更好更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联接强度高的壳体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力电子产品外壳体的结构设计中,常采用三个零件组合的形式形成一密闭腔体,用于容纳内部组合的元器件,该三个零件分别为底框,及分别盖设在底框上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现有产品通常需要在底框上制作螺钉连接柱或超过两个的扣位特征,以准确及较为牢固地把第一壳体固定在底框上,然后再将第二壳体扣入或装上由底框和第一壳体组成的子组件上。在制作底框时,需要提供用于连接第一壳体的螺钉柱,由于此类底框通常采用注塑工艺,这种形状复杂的底框为其注塑所需模具的结构与加工工艺带来了难度。此外,底框、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组成的壳体通常由塑胶材质制成,其强度相对有限,故常发生组合后其相互的配合缝隙较大或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包括底框、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通过扣合连接的方式盖设在所述底框上并围成有密闭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底框的连接处具有咬合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中,所述咬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框表面上的咬合槽,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与所述咬合槽相适配的咬合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中,所述咬合件呈三角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中,所述底框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盖设在所述容纳槽上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中,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內缘处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第一壳体套设在所述限位部外。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中,所述底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扣合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扣合的第二卡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及三个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卡扣固定在三个所述第一侧板中的一个所述第一侧板上,三个所述第一侧板中的另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上分别设置有弹性抵接至所述底框的卡持件,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二壳体盖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及三个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卡扣及所述咬合件分别设置在三个所述第二侧板中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上。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改变和优化底座、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三者之间的相互装配与配合关系来达成更优的设计目标,由于三者之间通过扣合的方式连接,使得三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并且底框本身及其模具的结构更为简单,易于加工和日常维护。此外,第二壳体与底框的咬合特征,使壳体组合后联接强度更好更可靠,由于咬合件与咬合槽均分别设置在第二壳体与底框的表面上,并且咬合件与咬合槽的结构形式简单,制造精度易保证,使第二壳体与底框配合缝隙的均匀度更高,外观更漂亮,可以极大的提升产品的做工精致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图1所示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的第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的第二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的第三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包括底框1、第一壳体2及第二壳体3,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分别通过扣合连接的方式盖设在底框1上并围成有密闭的容纳空间,第二壳体3与底框1的连接处具有咬合机构,该咬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框1的表面上的咬合槽16及设置在第二壳体3上的咬合件32。由于底框1、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之间通过扣合的方式连接,使得三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并且底框1本身及其模具的结构更为简单,易于加工和日常维护。此外,由于第二壳体3与底框1的咬合特征,使壳体组合后联接强度更好更可靠。
如图1所示,底框1大致为长方体结构,底框1的一端面开设有容纳槽10,第一壳体2及第二壳体3分别盖设在该容纳槽10上,并围成一密闭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各种电子产品的元器件。具体的,底框1具有第一端面11及两个分别与该第一端面11相邻的第二端面12,两个第二端面12相对设置。其中,第一端面1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第一壳体2扣合连接的第一卡槽13,每一第二端面12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第二壳体3扣合连接的第二卡槽14。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3包括两个,每一第二端面12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卡槽14,且两个第二卡槽14相对设置,但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卡槽13与第二卡槽14的具体数量及位置,只要其能与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扣合即可。
底框1的槽口內缘处还设置有限位部15,该限位部15的一端固定在底框1的槽口內缘,另一端朝靠近第一壳体2的一侧延伸,第一壳体2套设在限位部15外,以避免第一壳体2随意移动。优选的,当第一壳体2扣设在底框1上时,第一壳体2的外表面与底框1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的,第二端面12上还设置有咬合槽16,该咬合槽16与第二壳体3上的咬合件32相配合,以使组合后底框2与第二壳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更可靠。
结合图2所示,第一壳体2为与底框1相适配的长方体结构,其盖设在底框1的容纳槽10上。第一壳体2由第一底板20及三个分别连接在第一底板20上的第一侧板21组成,第一壳体2上分别设置有卡持件22、固定板23及第一卡扣24。
其中,第一卡扣24的一端固定在三个第一侧板21中的一个第一侧板21上,另一端朝靠近底框1的一侧延伸,当第一壳体2盖设在底框1上时,第一卡扣24扣合在底框1的第一卡槽13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24包括两个,每一第一卡扣24分别扣设与之相对应的第一卡槽13内。
卡持件22包括两个,两个卡持件22分设在三个第一侧板21中的另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1上,且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1与底框1的两个第二端面12相对应。具体的,每一卡持件2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侧板21上,另一端朝底框1的一侧延伸,当第一壳体2盖设在底框1上时,卡持件22弹性抵接至底框1的内壁上。
固定板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底板20上,另一端延伸出第一底板20并继续朝第二壳体3的一侧延伸,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均盖设在底框1上时,第二壳体3覆盖在固定板23延伸出第一底板20的一端上,且第二壳体3能绕该固定板23延伸出第一壳体2的一端转动。
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3为与底框1相适配的长方体结构,其也盖设在底框1的容纳槽10上。第二壳体3由第二底板30及三个分别连接在第二底板30上的第二侧板31组成,第二壳体3上分别设置有咬合件32和第二卡扣33。
其中,第二卡扣33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卡扣33分设在三个第二侧板31中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31上,且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31与底框1的两个第二端面12相对应。具体的,每一第二卡扣3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侧板31上,另一端朝底框1的一侧延伸,当第二壳体3盖设在底框1上时,两个第二卡扣33分别扣设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卡槽14内。
咬合件32的形状与底框1上的咬合槽16的形状相适配,其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3上,另一端朝咬合槽16的一侧延伸,当第二壳体3盖设在底框1上时,咬合件32完全嵌设在咬合槽16内。本实施例中,咬合件32呈三角形结构,咬合槽16为与咬合件32相适配的三角形结构,但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咬合件32与咬合槽16的具体结构,只要咬合件32与咬合槽16能咬合定位即可。
由于咬合件32与咬合槽16均分别设置在第二壳体3与底框1的表面上,并且咬合件32与咬合槽16的结构形式简单,制造精度易保证,使第二壳体3与底框1配合缝隙的均匀度更高,外观更漂亮,可以极大的提升产品的做工精致度。
在将第二壳体3扣合在底框1上时,可以先将第二壳体3的一端覆盖在第一壳体2的固定板23延伸出第一壳体2的一端上,如图4所示;然后,使第二壳体3绕固定板23延伸出第一壳体2的一端转动,以使咬合件32卡持在咬合槽16内,如图5所示;最后,将第二卡扣33扣合在底座1的第二卡槽14内,如图6所示。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改变和优化底座1、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三者之间的相互装配与配合关系来达成更优的设计目标,由于三者之间通过扣合的方式连接,使得三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并且底框1本身及其模具的结构更为简单,易于加工和日常维护。此外,第二壳体3与底框1的咬合特征,使壳体组合后联接强度更好更可靠,由于咬合件32与咬合槽16均分别设置在第二壳体3与底框1的表面上,并且咬合件32与咬合槽16的结构形式简单,制造精度易保证,使第二壳体3与底框1配合缝隙的均匀度更高,外观更漂亮,可以极大的提升产品的做工精致度。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1)、第一壳体(2)及第二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2)与所述第二壳体(3)分别通过扣合连接的方式盖设在所述底框(1)上并围成有密闭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壳体(3)与所述底框(1)的连接处具有咬合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框(1)表面上的咬合槽(16),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3)上的与所述咬合槽(16)相适配的咬合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件(32)呈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10),所述第一壳体(2)与所述第二壳体(3)分别盖设在所述容纳槽(10)上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0)的槽口內缘处设置有限位部(15),所述第一壳体(2)套设在所述限位部(15)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13)及第二卡槽(14),所述第一壳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3)相扣合的第一卡扣(24),所述第二壳体(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14)相扣合的第二卡扣(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包括第一底板(20)及三个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20)上的第一侧板(21),所述第一卡扣(24)固定在三个所述第一侧板(21)中的一个所述第一侧板(21)上,三个所述第一侧板(21)中的另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21)上分别设置有弹性抵接至所述底框(1)的卡持件(22),所述第一底板(20)上设有固定板(23),所述第二壳体(3)盖设在所述固定板(23)的一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包括第二底板(30)及三个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30)上的第二侧板(31),所述第二卡扣(33)及所述咬合件(32)分别设置在三个所述第二侧板(31)中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31)上。
CN201520724059.5U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2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4059.5U CN205082087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4059.5U CN205082087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2087U true CN205082087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34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2405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2087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20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2087U (zh) 一种壳体的组合结构
CN105472918B (zh) 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CN211302090U (zh) 一种电子积木的连接件
CN206379294U (zh) 一种防水型按键
CN203445914U (zh) 一种防水密闭的手机外壳结构
CN202840737U (zh) 一种电机转子组件
CN203697317U (zh) 一种活动型芯防脱落装置
CN111463608B (zh) 一种磁吸线及其加工方法
CN204216098U (zh) 胶壳设有保护板固定卡扣的电池
CN105972917A (zh) 一种组合式冰箱门端盖、冰箱门及冰箱
CN202565590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壳体结构
CN202797119U (zh) 注塑成型的卡扣件
CN206379509U (zh) 插头端子及插头
US8454346B2 (en) Mold for forming a product with a through hole
CN205613044U (zh) 玩具搭建元件
CN203983174U (zh) 一种接触器的卡扣式联接结构
CN204792512U (zh) 卡扣结构
CN205648259U (zh) 一种电源壳体
CN220063094U (zh) 一种可防磁的塑料水表壳体
CN206340750U (zh) 一种新型防水TypeC连接器
CN208240961U (zh) 一体式卡扣防松脱两芯连接器结构
CN204668585U (zh) 一种简易扣装的电连接器
CN206931745U (zh) 电池座连接器
CN204884839U (zh) 一种点火线圈的外壳与铁芯连接结构
CN208440699U (zh) 防止嵌件溢镀的保护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