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2083U - 一种壳体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82083U CN205082083U CN201520896499.9U CN201520896499U CN205082083U CN 205082083 U CN205082083 U CN 205082083U CN 201520896499 U CN201520896499 U CN 201520896499U CN 205082083 U CN205082083 U CN 2050820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buckle
- breach
- casing
- convex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凸起,第二壳体相应设置有卡扣,卡扣与凸起的卡合面卡合,第一壳体上与卡扣的接触部的外侧设置有凸沿,凸沿在卡合面对应的位置设置缺口。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及电子装置,通过在第一壳体上与卡扣的接触部的外侧设置凸沿,在卡合面对应的位置设置缺口,使得强行拆解在壳体上留下痕迹,因而能够发现非授权拆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领域,许多装置使用塑料壳体,例如车身控制模块(BodyControlModule,BCM)、网关(Gateway)以及无钥匙进入系统(PassiveEntryPassiveStart,PEPS),均使用塑料壳体。
这些塑料壳体通常包括对插式或合页式的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1设置有凸起11,第二壳体2相应设置有卡扣21,卡扣21与凸起11的卡合面111卡合,以固定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
这些壳体容易拆解,可以使用简单的工具,例如螺丝刀,甚至用手可以轻易打开,而且再次装配后不留痕迹,因此不易发现非授权拆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壳体,能够发现壳体是否被非授权拆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凸起,第二壳体相应设置有卡扣,卡扣与凸起的卡合面卡合,第一壳体上与卡扣的接触部的外侧设置有凸沿,凸沿在卡合面对应的位置设置缺口。
进一步地,缺口处于卡合方向上。
进一步地,缺口处于与卡合方向成第一角度的方向上。
进一步地,缺口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凸沿的端部向接触部的一侧延伸,形成凸沿的延伸部。
进一步地,延伸部完全或部分覆盖卡扣。
进一步地,卡扣与缺口相对的部分设置导向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电子单元以及容纳所述电子单元的上述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及电子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壳体上与卡扣的接触部的外侧设置凸沿,在卡合面对应的位置设置缺口,使得强行拆解在壳体上留下痕迹,因而能够发现非授权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壳体的卡扣与凸起卡合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卡扣与凸起卡合的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壳体的卡扣与凸起卡合的正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壳体的卡扣与凸起卡合的侧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卡扣与凸起卡合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卡扣与凸起卡合的透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壳体的卡扣与凸起卡合的正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壳体的卡扣与凸起卡合的侧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与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设置有凸起11,第二壳体2相应设置有卡扣21,卡扣21与凸起11的卡合面111卡合,第一壳体1上与卡扣21的接触部的外侧设置有凸沿12,凸沿12在卡合面111对应的位置设置缺口121。
第一壳体1上与卡扣21的接触部为:卡扣21与凸起11的卡合时,第一壳体1上与卡扣21的接触的部分。凸起11位于接触部的内侧,相应地凸沿12位于接触部的外侧。
可以限制缺口121的宽度,例如比普通螺丝刀窄或小于指甲盖的二分之一,很难将螺丝刀或手指插入第一壳体1与卡扣21之间接触部进行非授权拆解。
如果进行强行拆解,势必会采用特殊工具插入第一壳体1上与卡扣21之间,通常工具的硬度会高于壳体的硬度,这样会在第一壳体1上留下痕迹,因此能够发现壳体是否被非授权拆解。
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可以是各自独立的,通过对插进行组装;也可以是注塑为一体的,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连接处设置凹槽,形成合页,通过旋转第一壳体1和/或第二壳体2,进行组装。
本实施例中,缺口121处于卡合方向上。
卡合方向是指卡扣21与凸起11卡合时的操作方向,这里是凸起11对称轴的方向。
当然缺口121也可以不处于卡合方向上,缺口121处于与卡合方向成第一角度的方向上,例如处于与卡合方向成30度的方向上。
本实施例中,缺口121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缺口121为多个,例如两个,分别位于凸起11对称轴的两侧,关于凸起11对称轴对称设置。
如图4所示,卡扣21与缺口121相对的部分设置导向斜面211,使得专用工具插入第一壳体1与卡扣21之间更容易,便于授权拆解。
另外凸沿12遮挡了卡扣21与凸起11卡合的间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壳体的防水、防尘能力,同时阻止水汽尘埃通过间隙进入电子装置中,此外还可提高电子装置的ESD性能。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壳体,凸沿12的端部向接触部的一侧延伸,形成凸沿12的延伸部122,延伸部122部分覆盖卡扣21,这样进一步增加了非授权拆解的难度,更有利于保护产品。
延伸部122与接触部的间距限制了卡扣21拆解的空间,进一步增加了非授权拆解的难度。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壳体,凸沿12的端部向接触部的一侧(即内侧)延伸,形成凸沿12的延伸部123,与图5所示的壳体的区别在于:延伸部123完全覆盖卡扣21,如图7、图8所示。
采用这样的结构,进一步增加了非授权拆解的难度。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更动与修改,均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壳体相应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凸起的卡合面卡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与所述卡扣的接触部的外侧设置有凸沿,所述凸沿在所述卡合面对应的位置设置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处于卡合方向上。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处于与所述卡合方向成第一角度的方向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一个或多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的端部向所述接触部的一侧延伸,形成所述凸沿的延伸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完全或部分覆盖所述卡扣。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与所述缺口相对的部分设置导向斜面。
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电子单元以及容纳所述电子单元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96499.9U CN205082083U (zh) | 2015-11-11 | 2015-11-11 | 一种壳体及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96499.9U CN205082083U (zh) | 2015-11-11 | 2015-11-11 | 一种壳体及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82083U true CN205082083U (zh) | 2016-03-09 |
Family
ID=55434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96499.9U Active CN205082083U (zh) | 2015-11-11 | 2015-11-11 | 一种壳体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8208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60058A (zh) * | 2017-12-26 | 2018-07-06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外壳及扬声器外壳的装配工艺 |
-
2015
- 2015-11-11 CN CN201520896499.9U patent/CN2050820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60058A (zh) * | 2017-12-26 | 2018-07-06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外壳及扬声器外壳的装配工艺 |
CN108260058B (zh) * | 2017-12-26 | 2024-04-26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外壳及扬声器外壳的装配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99559B1 (en) | Cage with a heat sink mounted on its mounting side and an EMI gasket with its finger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mounting side | |
US932639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 |
US20080261436A1 (en) | Plug connector | |
US20100317208A1 (en) | Safety door for a rotatable power supply socket | |
US8672694B2 (en) | Protection module for data transmission connector | |
US8057249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lim-line cap | |
TW201440332A (zh) | 門蓋機構 | |
US9466440B2 (en) | Switch device with erroneous operation preventer and the erroneous operation preventer | |
CN104103948A (zh) | 门盖机构 | |
CN205082083U (zh) | 一种壳体及电子装置 | |
US20140322961A1 (en) |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04754902A (zh) | 电子设备 | |
US20130153451A1 (en) | Protection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TW201310810A (zh) | Usb連接器及具有usb連接器之連接裝置 | |
JP5759834B2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CN104112953A (zh) | 插头 | |
US9356381B2 (en) | Protective cover configured to cover a mating interface of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TW201345066A (zh) | 電連接器 | |
TW201547125A (zh) | 至少一電子配件之電氣接地配件及其電子板和電子裝置 | |
CN104836075A (zh) | 网线插座组及网线插座的保护盖 | |
CN103515738A (zh) | 压线端子 | |
CN208402265U (zh) | 一种壳体、一种壳体组件及一种电子装置 | |
KR20150067423A (ko) | 커넥터 | |
JP5474267B1 (ja) | レセプタクル保護カバー及び電子機器 | |
CN218471358U (zh) | 一种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