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71734U - 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71734U
CN205071734U CN201520869421.8U CN201520869421U CN205071734U CN 205071734 U CN205071734 U CN 205071734U CN 201520869421 U CN201520869421 U CN 201520869421U CN 205071734 U CN205071734 U CN 205071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oil
solar thermal
ground
thermal collecto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694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敬西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 Xitao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694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71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71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71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地面加热管、储热箱、地下加热盘管、循环泵和电磁阀,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地面树木四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下方紧贴地面设有地面加热管,所述地面加热管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储热箱,所述储热箱通过管道连接地下加热盘管,所述地下加热盘管围绕树木根系设置,所述地下加热盘管与所述储热箱之间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储热箱和地下加热盘管之间设有循环泵,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箱之间设有循环泵,并在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热效果好,供热稳定,防冻解冻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各小区的冬季供暖,均采用管网集中供暖,热源中心一般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或汽油获得热能。面对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转变思路用新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国家的产业规划及节能减排政策。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无污染、无排放的节能环保型能源,如果能够利用太阳能的能量为用户供暖,既能节省用户的供暖开支,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上述技术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
但是,高原地区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各种植被生长在冻土上面,导致其无法正常生长,尤其是在晚上,地下温度急剧下降,植被根系受冻,导致不可逆的破坏。如何利用太阳能为植被供热,解决冻土上无法生长的问题。
因此,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原冻土上无法生长植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地面加热管、储热箱、地下加热盘管、循环泵和电磁阀,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地面树木四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下方紧贴地面设有地面加热管,所述地面加热管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储热箱,所述储热箱通过管道连接地下加热盘管,所述地下加热盘管围绕树木根系设置,所述地下加热盘管与所述储热箱之间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储热箱和地下加热盘管之间设有循环泵,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箱之间设有循环泵,并在管道上设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地面加热管、储热箱和地下加热盘管内加热液体为防冻液。
优选的,一颗树木四周设有3块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相邻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之间间隔20厘米。
优选的,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循环泵连接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设置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箱,能够将白天吸收的热能进行储存,便于在夜晚时给植被根系供热。本技术路线主要是通过在树木四周设置太阳能集热器,并在太阳能集热器下方的地面上设置地面加热管,从而能够将吸收的热量用于冻土地面加热;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储热箱,且储热箱通过循环管道连接地下加热盘管,从而能够将由太阳能集热器吸收的热量传递循环给储热箱和地下加热盘管,给地下树木根系加热;而在夜晚时,太阳能集热器不再发挥集热功能,将其循环管道通过电磁阀切断,只留储热箱和地下加热盘管之间的循环管道,从而能够在夜晚也能实现为树木根系供热,防止冻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热效果好,供热稳定,防冻解冻能力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面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集热器;2地面加热管;3储热箱;4地下加热盘管;5循环泵;6电磁阀;7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热效果好,供热稳定,防冻解冻能力强。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地面加热管2、储热箱3、地下加热盘管4、循环泵5和电磁阀6,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设置在地面树木四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下方紧贴地面设有地面加热管2,所述地面加热管2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连接储热箱3,所述储热箱3通过管道连接地下加热盘管4,所述地下加热盘管4围绕树木根系设置,所述地下加热盘管4与所述储热箱3之间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储热箱3和地下加热盘管4之间设有循环泵5,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和储热箱3之间设有循环泵5,并在管道上设有电磁阀6。
更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地面加热管2、储热箱3和地下加热盘管4内加热液体为防冻液。由于在高原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夜晚温度急剧下降后,水会出现结冰膨胀,导致管道爆裂,影响使用。而设置的防冻液能够防止在夜晚出现冷冻,保护管道安全。
更进一步的,一颗树木四周设有3块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相邻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之间间隔20厘米。能够为树木提供更优化的加热效果。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PLC控制器7,所述循环泵5连接PLC控制器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太阳能集热器1和储热箱3,能够将白天吸收的热能进行储存,便于在夜晚时给植被根系供热。本技术路线主要是通过在树木四周设置太阳能集热器1,并在太阳能集热器1下方的地面上设置地面加热管2,从而能够将吸收的热量用于冻土地面加热;太阳能集热器1连接储热箱3,且储热箱3通过循环管道连接地下加热盘管4,从而能够将由太阳能集热器吸收的热量传递循环给储热箱3和地下加热盘管4,给地下树木根系加热;而在夜晚时,太阳能集热器1不再发挥集热功能,将其循环管道通过电磁阀6切断,只留储热箱3和地下加热盘管4之间的循环管道,从而能够在夜晚也能实现为树木根系供热,防止冻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热效果好,供热稳定,防冻解冻能力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地面加热管、储热箱、地下加热盘管、循环泵和电磁阀,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地面树木四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下方紧贴地面设有地面加热管,所述地面加热管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储热箱,所述储热箱通过管道连接地下加热盘管,所述地下加热盘管围绕树木根系设置,所述地下加热盘管与所述储热箱之间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储热箱和地下加热盘管之间设有循环泵,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箱之间设有循环泵,并在管道上设有电磁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地面加热管、储热箱和地下加热盘管内加热液体为防冻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一颗树木四周设有3块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相邻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之间间隔20厘米。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循环泵连接PLC控制器。
CN201520869421.8U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 Active CN205071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9421.8U CN205071734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9421.8U CN205071734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71734U true CN205071734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24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69421.8U Active CN205071734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717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9633A (zh) * 2016-10-11 2017-03-15 钟山佳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果树根部加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9633A (zh) * 2016-10-11 2017-03-15 钟山佳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果树根部加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07757U (zh) 一种太阳能温室大棚与地源热泵联合系统
CN205124553U (zh) 一种日光温室自然土栽根区的加温系统
CN104719043A (zh) 一种相变蓄热温室育苗装置
EP2829729A1 (en) Ground source cooling apparatus for solar energy electricity generating system
CN202276682U (zh) 一种适用于温室的水幕帘集放热装置
CN202382434U (zh) 一种分体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5579726U (zh)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土壤源热泵
CN102792864A (zh) 阳光温室太阳能土壤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CN205071734U (zh) 一种高原冻土太阳能绿化系统
CN205179904U (zh) 一种保温大棚
CN204653165U (zh) 温室大棚的冷热温度调整系统
CN207247623U (zh) 一种用于农业大棚的地源热泵系统
CN106123367B (zh) 一种结合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天然气地埋管道防冻胀系统
CN204153850U (zh) 一种聚光太阳能复合地下水池热泵供热系统
CN202476184U (zh) 温室调温系统
CN204069957U (zh) 太阳能蔬菜大棚保温装置
CN208846762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水储能地源热泵供热系统
CN204168837U (zh) 太阳能集热大棚
CN205066012U (zh) 太阳能、蓄热器和热泵三联供暖制冷装置
CN201852321U (zh) 新型排回防冻装置
CN203942879U (zh) 一种温室太阳能采暖系统
CN204880789U (zh) 一种结合温差发电和太阳能的天然气管道防冻胀系统
CN114484902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集热的管中管伴热防冻与冻土防融系统
CN108617348B (zh) 一种应用于温室的毛细管系统
CN103688809B (zh) 一种植物防霜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29

Address after: 610200 Sichuan Chengdu Shuangliu District Dongsheng Street Chengdu core Valley Industrial Park concentrated area

Patentee after: Sichuan Wanhe Dongfa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hatchback building, Ke Chuang District, Mianyang,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Jing Xit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1

Address after: 628000 Xingwang Avenue, Donghe Town, Wangcang County, Guangyu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268

Patentee after: Jing Xitao

Address before: 610200 Sichuan Chengdu Shuangliu District Dongsheng Street Chengdu core Valley Industrial Park concentrated area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Wanhe Dongfang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