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70082U - 一种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70082U
CN205070082U CN201520763287.3U CN201520763287U CN205070082U CN 205070082 U CN205070082 U CN 205070082U CN 201520763287 U CN201520763287 U CN 201520763287U CN 205070082 U CN205070082 U CN 205070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urved portions
socket
wireless charg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632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承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632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70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70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70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座,包括电源线和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腔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腔体的外周壁形成有收容电源线的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在插座存放的过程中,所述电源线可缠绕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腔体的外周壁形成的空间内,避免了电源线整体位于插座本体以外,使该插座利于存放以及具有更好的外观。

Description

一种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插座包括电源线和插座本体,电源线与插座本体连接,但是电源线整体位于插座本体外部,因此不利于插座的存放,而且对外观也有影响。
另外,传统意义上的插座功能单一,不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插座,包括电源线和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腔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腔体的外周壁形成有收容电源线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在插座存放的过程中,所述电源线可缠绕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腔体的外周壁形成的空间内,避免了电源线整体位于插座本体以外,使该插座利于存放以及具有更好的外观,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设有用于放置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区域,所述腔体内设有相应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插座与移动终端之间不需要通过有线连接,即可实现插座对移动终端的充电,增加了插座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截面积均大于所述外周壁的截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所述第一壳体的外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朝第二壳体弯曲;所述第二壳体的外缘在第一弧形部的相对位置上设有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二弧形部朝第一壳体弯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所述第一壳体的外缘设有四个第一弧形部,位于第一壳体一侧的两个第一弧形部与第一壳体另一侧的两个第一弧形部关于第一壳体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二壳体的外缘设有四个第二弧形部,位于第二壳体一侧的两个第二弧形部与第二壳体另一侧的两个第二弧形部关于第二壳体的中心对称;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所述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电源线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所述腔体的外周壁设有收容电源线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所述腔体的外周壁在整个周向上设有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所述腔体的外周壁设有4个凹槽,位于外周壁一侧的两个凹槽与外周壁另一侧的两个凹槽关于腔体的中心对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所述每个凹槽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支撑电源线的支撑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还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及腔体内部均设有磁性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朝相对另一侧壳体的方向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有U形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设有用于放置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区域,所述腔体内设有相应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插座与移动终端之间不需要通过有线连接,即可实现插座对移动终端的充电,增加了插座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由环形进行标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电路板以及与无线充电电路板连接的发射线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设在电源线和无线充电电路板之间,所述开关的开启或关闭实现外部电源与无线充电电路板间的连通或断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设有若干组插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插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插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插座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插座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一种插座,如图1所示,包括电源线10和插座本体20,所述插座本体20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之间设有腔体23,所述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与腔体23的外周壁230形成有收容电源线10的空间。在现有技术中,电源线整体位于插座本体外部,增加了插座的体积,而且不利于插座的存放,对外观也有影响,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在插座存放的过程中,所述电源线可缠绕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腔体的外周壁形成的空间内,避免了电源线整体位于插座本体之外,使该插座利于存放以及具有更好的外观。
为了使所述插座具有收容电源线10的空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截面积均大于所述外周壁230的截面积。所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可以为对称的结构,也可以为不对称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为对称的结构,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弧形部211,所述第一弧形部211朝第二壳体22弯曲;所述第二壳体22的外缘在第一弧形部211的相对位置上设有第二弧形部221,所述第二弧形部221朝第一壳体21弯曲,使收容电源线10的空间呈现由内而外逐步收缩的形态,避免使电源线10在所述空间内轻易散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缘设有四个第一弧形部211,位于第一壳体21一侧的两个第一弧形部211与第一壳体21另一侧的两个第一弧形部211关于第一壳体21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二壳体22的外缘设有四个第二弧形部221,位于第二壳体22一侧的两个第二弧形部221与第二壳体22另一侧的两个第二弧形部221关于第二壳体22的中心对称;第一弧形部211和第二弧形部221相对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边缘的四角分别设有第一弧形部211和第二弧形部221,不仅满足美观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收容电源线10的空间的四个角呈现由内而外逐步收缩的形态,避免使电源线10在所述空间内轻易散开。
为了防止电源线10从所述空间内轻易脱离,所述第一弧形部211和第二弧形部221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电源线的直径,如图3中第一弧形部211和第二弧形部22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所述电源线10是具有柔韧性的,在外力作用下,将电源线10挤入所述空间后,所述第一弧形部211和第二弧形部221共同实现对所述电源线10的阻挡作用,又由于插座的插头11尺寸明显大于第一弧形部211和第二弧形部221之间的最小距离,使所述电源线10能够完整地收容在所述空间内,并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将电源线10拔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的外周壁230设有收容电源线的凹槽231。所述电源线10缠绕在腔体的外周壁230后,会被限定在所述凹槽23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的外周壁230在整个周向上设有凹槽23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节约材料,所述腔体的外周壁230设有4个凹槽231,所述电源线10会被限定在凹槽231内,为了受力均匀,位于外周壁230一侧的两个凹槽231与外周壁230另一侧的两个凹槽231关于腔体23的中心对称。在该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电源线10在挤压的过程中,对电源线10本身造成损伤,所述每个凹槽231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支撑电源线10的支撑部2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座还包括插头11,所述插头11位于电源线10的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插头11及腔体23内部均设有磁性材料,以便使电源线收容在所述空间后,所述插头11还能吸附在插座本体20上。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21或第二壳体22朝相对另一侧壳体的方向设有弯折部24,所述弯折部24设有U形槽24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22朝第一壳体21的方向设有弯折部24,当电源线10收容在所述空间后,所述电源线10卡设在U形槽240内,或者说所述U形槽240的两个槽壁夹持电源线10,因为插头11的尺寸明显大于U形槽240两个槽壁之间的距离,使电源线10被限定在U形槽240内。
传统意义上的插座功能单一,不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壳体21或第二壳体22设有用于放置移动终端40的无线充电区域30,所述腔体23内设有相应的无线充电模块。当电源线10连接外部电源后,移动终端40放置在无线充电区域30,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对移动终端40进行无线充电。
所述无线充电区域30由环形进行标示,移动终端40放置在环形区域内,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对移动终40端进行无线充电。
如图6所示,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固定在腔体23内,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电路板31以及与无线充电电路板31连接的发射线圈32。当无线充电电路板31与外部电源连接后,移动终端40放置在无线充电区域内,无线充电电路板31和发射线圈32产生并发送电磁信号,移动终端40内的接收线圈接收电磁信号,并转化为电流给移动终端40的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还包括开关26,所述开关26设在电源线10和无线充电电路板31之间,所述开关26的开启或关闭实现外部电源与无线充电电路板31间的连通或断开。所述开关26具有一按钮,设置在第一壳体21或第二壳体22上,当开关26开启时,所述外部电源与无线充电电路板31连通,无线充电电路板31和发射线圈32可产生和发射电磁信号,当开关26关闭时,所述外部电源与无线充电电路板32断开,无线充电电路板31和发射线圈32不产生和发射电磁信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还包括传统插座的一般功能,所述第一壳体21或第二壳体22设有若干组插孔25。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21为上壳体,所述第二壳体22为下壳体,上壳体为插座正常使用时位置在上的壳体,下壳体为位置在下的壳体。所述插孔25和无线充电区域30均设置在上壳体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插座,包括电源线(10)和插座本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20)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之间设有腔体(23),所述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与腔体(23)的外周壁(230)形成有收容电源线(10)的空间,所述第一壳体(21)或第二壳体(22)设有用于放置移动终端(40)的无线充电区域(30),所述腔体(23)内设有相应的无线充电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30)由环形进行标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电路板(31)以及与无线充电电路板(31)连接的发射线圈(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26),所述开关(26)设在电源线(10)和无线充电电路板(31)之间,所述开关(26)的开启或关闭实现外部电源与无线充电电路板(31)间的连通或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设有若干组插孔(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截面积均大于所述外周壁(230)的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弧形部(211),所述第一弧形部(211)朝第二壳体(22)弯曲;所述第二壳体(22)的外缘在第一弧形部(211)的相对位置上设有第二弧形部(221),所述第二弧形部(221)朝第一壳体(21)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缘设有四个第一弧形部(211),位于第一壳体(21)一侧的两个第一弧形部(211)与第一壳体(21)另一侧的两个第一弧形部(211)关于第一壳体(21)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二壳体(22)的外缘设有四个第二弧形部(221),位于第二壳体(22)一侧的两个第二弧形部(221)与第二壳体(22)另一侧的两个第二弧形部(221)关于第二壳体(22)的中心对称;第一弧形部(211)和第二弧形部(221)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部(211)和第二弧形部(221)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电源线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3)的外周壁(230)设有收容电源线(10)的凹槽(23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3)的外周壁(230)在整个周向上设有凹槽(23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3)的外周壁(230)设有4个凹槽(231),位于外周壁(230)一侧的两个凹槽(231)与外周壁另一侧的两个凹槽(231)关于腔体(23)的中心对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凹槽(231)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支撑电源线(10)的支撑部(23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头(11),所述插头(11)及腔体(23)内部均设有磁性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1)或第二壳体(22)朝相对另一侧壳体的方向设有弯折部(24),所述弯折部(24)设有U形槽(240)。
CN201520763287.3U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插座 Active CN205070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3287.3U CN205070082U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3287.3U CN205070082U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70082U true CN205070082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96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63287.3U Active CN205070082U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700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3336A (zh) * 2018-01-16 2018-05-22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携式插排结构
CN108258544A (zh) * 2018-01-16 2018-07-06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收纳电源线的插排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3336A (zh) * 2018-01-16 2018-05-22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携式插排结构
CN108258544A (zh) * 2018-01-16 2018-07-06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收纳电源线的插排结构
CN108063336B (zh) * 2018-01-16 2023-08-08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携式插排结构
CN108258544B (zh) * 2018-01-16 2023-12-29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收纳电源线的插排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0375B (zh) 插座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插头连接器
JP2015138781A (ja) 二次電池パック
CN103236720A (zh) 积木式移动电源与充电器的组合装置
CN205070082U (zh) 一种插座
CN205070081U (zh) 一种插座
CN101447588B (zh)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CN203192986U (zh) 平面接触式连接器
EP2879246A1 (en) Connector
CN209184774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充电系统
CN208369283U (zh) 充电盒及充电装置
CN103618163B (zh) 一种多功能混装连接器
KR200484841Y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무선 충전 장치
CN208782513U (zh) 音频设备
CN209017259U (zh) 充电装置
KR20130130366A (ko) 무선충전기용 수신모듈
KR20220000361U (ko) 블록 멀티탭
JP3153239U (ja) 電源転換線
CN201307623Y (zh)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CN111083593A (zh) 一种tws耳机及其充电盒
KR101110281B1 (ko) 무선 전력 통신용 코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코어 어셈블리
CN204632478U (zh) 用于压缩机的绝缘护套及压缩机
CN218101855U (zh) 无线适配器及vr系统
CN209497296U (zh) 便携式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219659891U (zh) 一种双模式耳机
CN220672910U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