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9931U - Usb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Usb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69931U CN205069931U CN201520748501.8U CN201520748501U CN205069931U CN 205069931 U CN205069931 U CN 205069931U CN 201520748501 U CN201520748501 U CN 201520748501U CN 205069931 U CN205069931 U CN 2050699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b socket
- socket connector
- collets
- roof
- spliced ey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插座连接器,设有用以供插头连接器插入的一插接孔,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入插接孔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排布于舌板上并暴露于插接孔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顶壁、与顶壁相对的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所述顶壁、底壁与两侧壁之间形成一收容孔,所述舌板位于收容孔内,所述USB插座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收容孔内的一绝缘内壳,所述绝缘内壳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插接孔设于绝缘内壳上,改善了USB插座连接器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插座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外壳的USB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协会在2014年8月推出了USB3.1Type-C规范,USB3.1是最新的USB规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数据传输速度可由原USB3.0的5Gps提升至10Gbps,另外,USB2.0,USB3.0正反不可以互插,要区分方向插入,而USB3.1Type-C连接器则不用区分方向,而是从正反方向都可以插入,使用便利。
目前业界的USB3.1Type-C插座连接器通常是在金属外壳上形成插接孔,舌板位于插接孔。插头连接器插入时,插头连接器与金属外体之间是金属与金属间的刮擦,插拔手感差,插头连接器与金属外壳容易磨损、刮伤。另外,如果插头连接器的插入方向不正,力度过大,容易把金属外壳撑开。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USB插座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结构强度的USB插座连接器。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SB插座连接器,设有用以供插头连接器插入的一插接孔,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入插接孔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排布于舌板上暴露于插接孔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顶壁、与顶壁相对的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所述顶壁、底壁与两侧壁之间形成一收容孔,所述舌板位于收容孔内,所述USB插座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收容孔内的一绝缘内壳,所述绝缘内壳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插接孔设于绝缘内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内壳包含收容于收容孔内的一套环,所述套环向后抵靠在基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壁、底壁及两侧壁分别与套环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环设有开口,所述金属外壳设有穿过开口进入插接孔内的弹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内壳设有自套环向后延伸的扣持片及设于扣持片上的一扣持孔,所述基部设有一定位槽及位于定位槽内的一扣持块,所述扣持片位于定位槽内,所述扣持块扣持在扣持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设有凸入于收容孔的卡持片,所述套环外表面设有与卡持片相卡持的凹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内壳前端设有向后抵压在金属外壳上的环形凸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SB插座连接器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块及插入成型于第一绝缘块的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二绝缘块及插入成型于第二绝缘块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第二绝缘块沿前后方向组装在一起,所述导电端子由第一、第二端子组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块包括主体、自主体向前凸伸的顶板、相对两侧板,顶板向前凸伸超过两侧板,一凹槽形成在主体、顶板与两侧板之间,两侧板内表面设有左右对齐的凸条,所述第二绝缘块的两侧面设有与凸条相啮合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前后贯穿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二绝缘块固定于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SB插座连接器为USB3.1Type-C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USB插座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金属外壳收容孔内的一绝缘内壳,所述绝缘内壳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插接孔设于绝缘内壳上,本实用新型USB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对接时,插头连接器插入在绝缘内壳的插接孔内,避免了插头连接器与金属外壳产生刮擦,改善了插拔手感,绝缘内壳还有利于补强金属外壳的结构强度,避免金属外壳被插头连接器撑开,延长USB插座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USB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SB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未显示金属外壳。
图3为本实用新型USB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USB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USB插座连接器端子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USB插座连接器100为一种USB3.1Type-C连接器,用以安装在电路板(未图示)上,供插头连接器(未图示)对接。本实用新型USB插座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0、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组21、22、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一金属内壳30、包覆绝缘本体10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21、22的一金属外壳40及组装于金属外壳40内的一绝缘内壳50。
绝缘本体10包括基部11及自基部11向前凸伸的一水平舌板121、122,舌板121、122包括第一舌板121及连接第一舌板121与基部11的第二舌板122,第一舌板121是自第二舌板121的中央向前凸伸而成,第一舌板121的厚度小于第二舌板122。第一舌板121的上下表面分别凹设有若干收容槽123,收容槽123向后穿过第二舌板122进入基部11内。
基部11包括前端部111、分别自前端部111向后凸伸的顶壁112、底壁113、相对两侧壁114,一固定空间115形成在前端部111、顶壁112、底壁113与两侧壁114之间。顶壁112向后延伸超过底壁113与两侧壁114,两侧壁114向后延伸超过底壁113。两侧壁114外表面凸设有卡扣块116,底壁113下表面设有前后贯穿的一定位槽117及位于定位槽117内的一扣持块118,卡扣块116与扣持块118分别具有朝向前方的倾斜面。收容槽123前后贯穿前端部111而与固定空间115贯通。
第一端子模组21包括一第一绝缘块211及插入成型于第一绝缘块211上的第一端子组212。第一绝缘块211包括主体213、自主体213向前凸伸的顶板214、相对两侧板215,顶板214向前凸伸超过两侧板215,一凹槽210形成在主体213、顶板214与两侧板215之间,两侧板215内表面设有分别设有左右对齐的一凸条216。
第一端子组212包括埋设于主体213与顶板214内的第一固定部(未图示)、自固定部向前凸伸出顶板214的第一接触部217及自第一固定部向下凸伸出主体213的第一焊接部218。
第二端子模组22包括收容于第一绝缘块211凹槽210内的一第二绝缘块221及插入成型于第二绝缘块221上的第二端子组222。第二绝缘块221两侧面设有与第一绝缘块211的凸条216相对应的两固定槽226,固定槽226前后贯穿第二绝缘块221。
第二端子组222包括埋设于第二绝缘块221内的第二固定部(未图示)、自第二固定部向前凸伸出第二绝缘块221的第二接触部227及自第二固定部向下凸伸出第二绝缘块221的第二焊接部228。第一、第二焊接部218、228用以焊接至电路板。
金属内壳30为一件式结构,其包括一水平屏蔽板31、位于屏蔽板31上下两侧的一对遮盖片32及连接屏蔽板31与遮盖片32的一对连接片33。在上下方向上,屏蔽板31位于该对遮盖片32的中央位置,屏蔽板31的前后端分别凸伸出遮盖片32与连接片33,每一连接片33为C形,该对连接片33左右及上下错开。
金属外壳40包括顶壁41、与顶壁41相对的底壁42及连接顶壁41与底壁42的相对两侧壁43,底壁42是由两个半底壁接合而成。顶壁41、底壁42与两侧壁43围设形成一收容孔45。顶壁41与底壁42分别设有延伸入收容孔45内的弹片411、421,顶壁41还设有延伸入收容孔45内的卡持片412。
绝缘内壳50为中空筒状结构,其包括一椭圆形套环51及自套环51底部向后延伸的卡持片52,套环51设有前后贯穿的一插接孔55,供插头连接器插入。套环51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供金属外壳40弹片411、421穿过的开口511,套环51前端凸设有环形凸肋512,套环51顶面还设有与金属外壳40卡持片412相对应的凹陷513。卡持片52设有一扣持孔521,扣持孔521与一开口511贯通。
本实用新型USB插座电连接器100制作时,通常是按如下步骤:
第1步,金属内壳30上注塑成型绝缘本体10,屏蔽板31位于第一、第二舌板121、122内,介于第一、第二舌板121、122的上下表面之间,屏蔽板31后端位于固定空间115内,遮盖片32暴露于基部11与第二舌板122的上下表面。
第2步,第二端子组222插入成型于第二绝缘块221内,形成第二端子模组22。
第3步,第二端子模组22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第二绝缘块221固定于固定空间115内,并且位于屏蔽板31下方,第二端子组222的第二接触部227收容于收容槽123内,并且暴露于第一舌板121下表面,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接触。
第4步,第一端子组212插入成型于第一绝缘块211内,形成第一端子模组22。
第5步,第一端子模组22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第一绝缘块211固定于固定空间115内,并且位于屏蔽板31的上方,屏蔽板31位于第一、第二端子组211、221之间,降低第一、第二端子组211、221间的电磁感应,第二绝缘块221还收容于第一绝缘块211凹槽210内,使第一绝缘块211的凸条216收容于第二绝缘块221的固定槽226内,使第一、第二端子模组21、22在上下方向上固定在一起。第一端子组212的第一接触部217收容于收容槽123内,并且暴露于第一舌板121上表面,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接触,屏蔽壳体30的遮盖片32与连接片33形成两框体结构,环绕于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22的外侧,增加屏蔽效果,降低外部对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22的信号干扰。
第6步,金属外壳40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21、21上,两侧壁43与绝缘本体10的卡扣块116卡扣在一起。
最后,绝缘内壳50向后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与金属外壳40上,凸肋512向后抵压在金属外壳40前端,限制金属外壳40向前移动,套环51向后抵压在基部11的前端部111上,卡持片52向后伸入绝缘本体10定位槽117内,绝缘本体10的扣持块118扣持于扣持孔521内,同时,金属外壳40的卡持片412卡持在凹陷513内,共同限制绝缘内壳50向前移动。第一、第二舌板121、122位于插接孔55内,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22的接触部217、227暴露于插接孔55,用以与插头连接器接触,套环51与金属外壳40的顶壁41、底壁42及两侧壁43贴合在一起,弹片411、421穿过套环51的开口511进入插接孔55,用以抵压插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USB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对接时,插头连接器插入在绝缘内壳50的插接孔45内,避免了插头连接器与金属外壳40产生刮擦,改善了插拔手感,绝缘内壳50还有利于补强金属外壳40的结构强度,避免金属外壳40被插头连接器撑开,延长USB插座连接器100的使用寿命。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10)
1.一种USB插座连接器,设有用以供插头连接器插入的一插接孔,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入插接孔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排布于舌板上暴露于插接孔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顶壁、与顶壁相对的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所述顶壁、底壁与两侧壁之间形成一收容孔,所述舌板位于收容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座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收容孔内的一绝缘内壳,所述绝缘内壳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插接孔设于绝缘内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内壳包含收容于收容孔内的一套环,所述套环向后抵靠在基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底壁及两侧壁分别与套环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设有开口,所述金属外壳设有穿过开口进入插接孔内的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内壳设有自套环向后延伸的扣持片及设于扣持片上的一扣持孔,所述基部设有一定位槽及位于定位槽内的一扣持块,所述扣持片位于定位槽内,所述扣持块扣持在扣持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设有凸入于收容孔的卡持片,所述套环外表面设有与卡持片相卡持的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内壳前端设有向后抵压在金属外壳上的环形凸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座连接器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块及插入成型于第一绝缘块的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二绝缘块及插入成型于第二绝缘块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第二绝缘块沿前后方向组装在一起,所述导电端子由第一、第二端子组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块包括主体、自主体向前凸伸的顶板、相对两侧板,顶板向前凸伸超过两侧板,一凹槽形成在主体、顶板与两侧板之间,两侧板内表面设有左右对齐的凸条,所述第二绝缘块的两侧面设有与凸条相啮合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前后贯穿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二绝缘块固定于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USB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座连接器为USB3.1Type-C连接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48501.8U CN205069931U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Usb插座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48501.8U CN205069931U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Usb插座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69931U true CN205069931U (zh) | 2016-03-02 |
Family
ID=55396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4850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69931U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Usb插座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6993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40679A (zh) * | 2015-09-25 | 2015-12-09 | 丰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Usb插座连接器 |
CN105633681A (zh) * | 2016-03-10 | 2016-06-01 | 奕东电子(常熟)有限公司 | USB Type-C连接器端子模组 |
-
2015
- 2015-09-25 CN CN201520748501.8U patent/CN2050699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40679A (zh) * | 2015-09-25 | 2015-12-09 | 丰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Usb插座连接器 |
CN105633681A (zh) * | 2016-03-10 | 2016-06-01 | 奕东电子(常熟)有限公司 | USB Type-C连接器端子模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96300U (zh) | Usb插座连接器 | |
CN204333399U (zh) |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 |
CN204885711U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04205097U (zh) | Usb插头 | |
CN204103150U (zh) | 一种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头 | |
CN107978901A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4696369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140679A (zh) | Usb插座连接器 | |
CN20488564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069931U (zh) | Usb插座连接器 | |
CN202285295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9001245U (zh) | 增强型Type-C连接器 | |
CN200994031Y (zh) | 一种usb公头 | |
CN206639996U (zh) | C型插头连接器 | |
CN203119112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4481179U (zh) | 一种结构改良的usb a型双面插连接器公头 | |
CN203466310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5452656U (zh) | 线缆连接器插头 | |
CN107706656B (zh) | 大电流正反插连接器 | |
CN204216321U (zh) |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444157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424531U (zh) | Usb连接器 | |
CN205069928U (zh) | Usb连接器 | |
CN201490501U (zh) | 音频插座连接器 | |
CN104538773A (zh) |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Jinxi town Jinchang road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24 No. 158 Patentee after: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Jinxi town Jinchang road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24 No. 158 Patentee before: TOYOSHIMA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