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6492U - 蒸汽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汽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6492U
CN205066492U CN201520796908.8U CN201520796908U CN205066492U CN 205066492 U CN205066492 U CN 205066492U CN 201520796908 U CN201520796908 U CN 201520796908U CN 205066492 U CN205066492 U CN 205066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container cavity
water distribution
vapour
recover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969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许若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Xinjiang Coal Chemic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and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Xinjiang Coal Chemic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and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Xinjiang Coal Chemic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and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969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66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6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6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形成容纳腔的壳体;用于通入蒸汽的蒸汽管道,蒸汽管道与容纳腔相连通;设置于壳体内的筛板,筛板上设置有通孔;设置有填料的换热层,换热层设置于容纳腔内的筛板的远离蒸汽管道的一侧。在本实用新型中,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进入容纳腔,蒸汽经容纳腔内设置的筛板降低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此时的蒸汽一部分已经凝成了凝结水,未被冷凝的蒸汽再经过容纳腔内设置的填料层中做进一步的降温冷凝回收处理。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排放蒸汽的全部回收,降低了蒸汽的浪费,同时降低了排放蒸汽时造成的噪音污染。

Description

蒸汽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冷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环境保护质量及保护措施要求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日趋严格,降低污染物排放势在必行。
然而目前的汽轮机主蒸汽管道在汽轮机启动和正常运行时,为了防止水击的产生,均有压力比较高的蒸汽排出。但是在蒸汽排出的过程中,一方面高压蒸汽排出发出刺耳的噪声,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造成了蒸汽的浪费,增加了能耗。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情况,必须对蒸汽管道疏水进行综合治理与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回收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蒸汽浪费且蒸汽排放噪音大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回收装置,包括:壳体,用于形成容纳腔;蒸汽管道,用于通入蒸汽,蒸汽管道与容纳腔相连通;筛板,设置于壳体内,筛板上设置有通孔;换热层,换热层设置有填料,换热层设置于容纳腔内的筛板的远离蒸汽管道的一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通入冷凝水的布水管道,布水管道与容纳腔相连通,布水管道的进水口位于换热层的远离筛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布水管道的第一端伸入到容纳腔的第一端并形成布水段,布水段上设置有多个喷头。
进一步地,喷头采用ABS塑料一次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布水管道的第二端与容纳腔内部的第二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凝液罐,凝液罐的入水口通过布水管道与容纳腔的第二端相连通,凝液罐的出水口通过布水管道与容纳腔的第一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容纳腔的第一端与凝液罐的出水口连通的布水管道上设置有疏水泵。
进一步地,容纳腔的第二端与凝液罐的入水口连通的布水管道上设置有凝结泵。
进一步地,壳体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与容纳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筛板由铝制成,筛板设置有直径为3~5mm且均匀分布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进入容纳腔,蒸汽经容纳腔内设置的筛板降低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此时的蒸汽一部分已经凝成了凝结水,未被冷凝的蒸汽继续经过容纳腔内设置的填料层做进一步的降温冷凝回收处理。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排放蒸汽的全部回收,降低了蒸汽的浪费,同时降低了排放时造成的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回收装置的筛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排气管;20、筛板;21、通孔;30、换热层;40、布水管道;41、布水段;42、喷头;50、疏水泵;60、凝结泵;70、凝液罐;80、蒸汽管道;90、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0,用于形成容纳腔;蒸汽管道80,用于通入蒸汽,蒸汽管道80与容纳腔相连通;筛板20,设置于壳体10内,筛板20上设置有通孔21;换热层30,换热层30设置有填料,换热层30设置于容纳腔内的筛板20的远离蒸汽管道80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排出的高压蒸汽通过蒸汽管道80直接通入由壳体10形成的容纳腔中,由于容纳腔的直径一般要比蒸汽管道80的大,因此蒸汽进入容纳腔后,通入的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会有一定的降低,降压、降温后的蒸汽继续通过容纳腔内设置的筛板20,继续降低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此时的蒸汽一部分已经凝成了凝结水,未被冷凝的蒸汽继续经过容纳腔内设置的填料层做进一步的降温冷凝回收处理。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排放蒸汽的全部回收,降低了蒸汽的浪费,同时降低了排放时造成的噪音污染,图1中A、B分别为管道的部分支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用于通入冷凝水的布水管道40,布水管道40与容纳腔相连通,布水管道40的进水口位于换热层30的远离筛板2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冷凝效果,将布水管道40的第一端伸入到容纳腔的第一端并形成布水段41,再在布水段41上设置多个喷头42,喷头42主要用于喷洒冷凝水。
为了保证喷头42工作的强度和使用寿命,作为优选,将喷头42采用ABS塑料一次注塑成型,采用这样的设置还有利于喷头42有效的降低喷头42工作时的水压,使得整个布水段41能够承受更大的工作水压,从而使布水段41不易堵塞,继而更好的将冷凝水通过喷头42均匀的分布在填料层上。
而填料层可以选用主要由不锈钢鲍尔环组成的填料层,其通量大、阻力小、分离效率高及操作弹性大等优点,能充分的让凝结水与未冷凝的蒸汽进行换热。
在本实施例中,布水管道40的第二端与容纳腔内部的第二端相连通。布水管道40的第二端主要是用于输送在容纳腔内部形成的冷凝水,所以布水管道40的第二端与容纳腔连通的位置一般设置在容纳腔内冷凝水聚集处的底部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为了更好的利用回收的蒸汽冷凝水,还设置有凝液罐70,凝液罐70的入水口通过布水管道40与容纳腔的第二端相连通,凝液罐70的出水口通过布水管道40与容纳腔的第一端相连通,凝液罐70主要用于收集从容纳腔中输送出来的冷凝水。
在本实施例中,当发现凝液罐70中的冷凝水不容易自行地输送或不能及时地输送到布水段41,或是其他工作锅炉时,或是布水段41的水压达不到工作中的水压时,可以在容纳腔的第一端与凝液罐70的出水口连通的布水管道40上设置疏水泵50,疏水泵50主要用于将容纳腔中的冷凝水及时的从容纳腔中输送到凝液罐70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因为本发明的收集装置和凝液罐70安装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需要进行选择定位安装,当发现收集装置容纳腔中形成的冷凝水不容易自行的输送或不能及时的输送到凝液罐70中时,在容纳腔的第二端与凝液罐70的入水口连通的布水管道40上设置凝结泵60,凝结泵60主要用于输送凝液罐70中的冷凝水到布水段41。
为了更好的控制整个蒸汽回收装置中的冷凝水流动的方向和流速,还可以在布水管道40上设置水阀90。
在整个蒸汽回收冷凝的过程中,若蒸汽再经过填料层和喷头42进行冷凝处理后仍然还有小部分的蒸汽未被冷凝,这部分的蒸汽可以通过壳体10顶部设置的排气管11排出,其中排气管11与容纳腔相连通,主要用于排除未被完全冷凝的蒸汽,且经过排气管11排除的蒸汽经过筛板20和填料层降温冷却后已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整个蒸汽回收装置达到更好的冷凝效果,将筛板20用铝制成,且筛板20上设置有直径为3~5mm且均匀分布的通孔21。作为优选,筛板20上设置的通孔21的直径为4mm。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进入容纳腔,蒸汽经容纳腔内设置的筛板降低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此时的蒸汽一部分已经凝成了凝结水,未被冷凝的蒸汽继续经过容纳腔内设置的填料层做进一步的降温冷凝回收处理。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现了对排放蒸汽的全部回收,降低了蒸汽的浪费,同时降低了排放蒸汽时造成的噪音污染。另一方面,在排放的蒸汽与凝结水换热后,使得凝结水的温度升高,从而降低了凝结水在锅炉中的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用于形成容纳腔;
蒸汽管道(80),用于通入蒸汽,所述蒸汽管道(80)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筛板(2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筛板(20)上设置有通孔(21);
换热层(30),所述换热层(30)设置有填料,所述换热层(3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筛板(20)的远离所述蒸汽管道(8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通入冷凝水的布水管道(40),所述布水管道(40)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布水管道(40)的进水口位于所述换热层(30)的远离所述筛板(2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道(40)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端并形成布水段(41),所述布水段(41)上设置有多个喷头(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42)采用ABS塑料一次注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道(40)的第二端与所述容纳腔内部的第二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凝液罐(70),所述凝液罐(70)的入水口通过所述布水管道(40)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第二端相连通,所述凝液罐(70)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布水管道(40)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第一端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凝液罐(70)的出水口连通的所述布水管道(40)上设置有疏水泵(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凝液罐(70)的入水口连通的所述布水管道(40)上设置有凝结泵(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顶部设置有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20)由铝制成,所述筛板(20)设置有直径为3~5mm且均匀分布的通孔(21)。
CN201520796908.8U 2015-10-14 2015-10-14 蒸汽回收装置 Active CN205066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6908.8U CN205066492U (zh) 2015-10-14 2015-10-14 蒸汽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6908.8U CN205066492U (zh) 2015-10-14 2015-10-14 蒸汽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6492U true CN205066492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93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96908.8U Active CN205066492U (zh) 2015-10-14 2015-10-14 蒸汽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649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7125A (zh) * 2016-05-16 2016-10-12 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排汽吸收器
CN111994985A (zh) * 2020-08-25 2020-11-27 孔令斌 一种蓄水冷凝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WO2024021454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浙江微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7125A (zh) * 2016-05-16 2016-10-12 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排汽吸收器
CN106017125B (zh) * 2016-05-16 2019-05-31 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排汽吸收器
CN111994985A (zh) * 2020-08-25 2020-11-27 孔令斌 一种蓄水冷凝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WO2024021454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浙江微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9676B (zh) 一种基于中空微纳米多孔陶瓷膜的烟气水分余热回收装置
CN204665686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节能装置
CN203971658U (zh) 烟气处理器
CN205066492U (zh) 蒸汽回收装置
CN105937765B (zh) 一种处理高粘度强腐蚀性含盐废液的焚烧急冷装置及方法
CN106989429B (zh) 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N201844707U (zh) 余热回收装置及燃气炉余热回收系统
CN204494367U (zh) 一种锅炉节能补水装置
CN201372387Y (zh) 一种锅炉蒸汽管道尾汽再利用装置
CN206593127U (zh) 无烟尘环保节能烟筒装置
CN104307314A (zh) 一种节能洗涤塔
CN204829981U (zh) 直接混合式烟气冷凝器
CN205137498U (zh) 一种利用烟气余热加热水和提水一体化回收利用装置
CN104406185A (zh) 一种锅炉烟气梯级余热回收节能器
CN204730183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节能装置
CN212227757U (zh) 一种反应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4528225U (zh) 一种用于甲醇储罐的放空洗涤装置
CN204494366U (zh) 一种锅炉排污扩容器蒸汽回收设备
CN209679792U (zh) 一种双级式导热油循环式高温烟气脱白处理系统
CN204345922U (zh) 一种高效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装置及具有该回收装置的燃气模块炉
CN103894561B (zh) 连铸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3628623U (zh) 高温凝结水闭式回收装置
CN205717449U (zh) 一种燃煤电厂高背压凝结水系统
CN205090663U (zh) 一种供热用螺杆式污水源热泵
CN204005938U (zh) 喷射式乏汽回收环保节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