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5930U -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5930U
CN205065930U CN201520786428.3U CN201520786428U CN205065930U CN 205065930 U CN205065930 U CN 205065930U CN 201520786428 U CN201520786428 U CN 201520786428U CN 205065930 U CN205065930 U CN 205065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xial flow
cooled ducted
por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864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朝胜
王荣华
张亚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7864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65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5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5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其中风机系统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轴流风机(3),其中两个轴流风机(3)彼此反向地安装,使得所述两个轴流风机(3)能够通过旋转方向的改变来实现送风方向的双向切换。由于轴流风机具有正转和反转的特点,且轴流风机正转和反转时的出风量不同,因此无论彼此反向安装的两个轴流风机同时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时,始终有两个轴流风机中的一个处于正转,另一个则处于反转,这样既可以保证稳定的出风量,也可以当改变这些轴流风机的转向时,实现送风方向的反向。

Description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空调渐渐取代传统的分体空调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渐渐被人们所熟知,中央空调家族中的新成员风管机也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风管机是风管式空调设备的简称,属于中央空调的一种,一般都是连接着室内机与室外机,室内机与室外机通过铜管连接,从室内引出送风管然后通向各个房间,再经过回风管送回到室内机,然后经过冷却之后并混合新风再重新送出新风。
现有技术中风管机制冷或制热时的出风方向单一,制冷或制热时都为侧方向出风,或者制冷或制热时都为下方向出风,无法达到最佳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管机出风方向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系统,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轴流风机,其中两个轴流风机彼此反向地安装,使得所述两个轴流风机能够通过旋转方向的改变来实现送风方向的双向切换。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轴流风机彼此反向地安装。
进一步地,正转的所述轴流风机和反转的所述轴流风机在数量上相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上述的风机系统。
进一步地,还包括换热器,所述轴流风机均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风管机具有彼此成一定角度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风机系统位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口被构造成能够水平或者向上出风,所述第二风口被构造成能够向下出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口被构造成能够水平出风,所述第二风口被构造成能够竖直向下出风。
进一步地,所述风管机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风口是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是进风口;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风口是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是出风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风管机的内腔分为两个独立腔室的安装板,所述轴流风机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轴流风机一体设置的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上述的风机系统或者上述的风管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并排地布置至少两个轴流风机,并且其中两个轴流风机彼此反向地安装,由于轴流风机具有正转和反转的特点,且轴流风机正转和反转时的出风量不同,因此无论彼此反向安装的两个轴流风机同时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时,始终有两个轴流风机中的一个处于正转,另一个则处于反转,当改变这些轴流风机的转向时,实现送风方向的反向。进一步地,当正转的轴流风机与反转的轴流风机在数量上相等时,可以确保出风量在双向上是稳定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管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管机在不同模式下空气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风口,2-换热器,3-轴流风机,4-安装板,5-第二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轴流风机具有正转和反转的特点,轴流风机具有一个主旋转方向,当轴流风机沿着主旋转方向旋转时处于正转,当轴流风机沿着与主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处于反转,正转时的出风量要大于反转时的出风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风管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风管机中包括风机系统,该风机系统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轴流风机3,其中这两个轴流风机3彼此反向地安装,使得这些轴流风机3能够通过变换旋转方向来实现送风方向的双向切换。上述实施例中,无论彼此反向安装的两个轴流风机同时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时,始终有两个轴流风机中的一个处于正转,另一个则处于反转,这样当改变这些轴流风机的转向时,实现送风方向的反向。
其中,轴流风机3的个数可根据所需风量大小来进行选择。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轴流风机3彼此反向安装,即正转的轴流风机和反转的轴流风机交替地布置。由此可知,如此布置的轴流风机3使得出风在出风口上分布均匀,提高了出风口的出风均匀性。
另外,只要正转和反转的轴流风机3在数量上相等,可以进一步确保出风量在双向上是稳定的。
当然,这些轴流风机3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布置形式,例如在两个正转的轴流风机3之间连续布置多个反转的轴流风机3,或者在两个反转的轴流风机3之间连续布置多个正转的轴流风机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其包括上述的风机系统。
进一步地,风管机还可以包括换热器2,所述轴流风机3均设置在所述换热器2的一侧。这样可以使得风管机内各部件的空间布置紧凑,气流在轴流风机3的作用下经过换热器2进行换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风管机具有彼此成一定角度的第一风口1和第二风口5,用于吸入和吹出空气,所述风机系统位于所述第一风口1和所述第二风口5之间。
所述第一风口1可以被构造成能够水平或者向上出风,所述第二风口5可以被构造成能够向下出风。这里的“向上”包括斜向上以及竖直向上,这里的“向下”包括斜向下以及竖直向下。
所述风管机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风口1是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5是进风口;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风口1是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5是出风口。
风管机的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分别与轴流风机3的双向旋转相对应。在所述制冷模式下,第二风口5作为进气口或者回风口,第一风口1作为出风口,风管机的出风方向为水平或者向上的,以使得冷风在送风距离上尽可能地长;在所述制热模式下,第一风口1作为进气口或者回风口,第二风口5作为出风口,风管机的出风方向为向下的,以实现热风尽快吹向地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口1被构造成能够水平出风,所述第二风口5被构造成能够竖直向下出风。如图2所示,在制冷模式下,风管机内的送风风向为曲线a,即出风方向为水平方向,这样可实现尽可能远的送风距离,使得制冷效果好;在制热模式下,风管机内的送风风向为曲线b,即出风方向为竖直向下方向,由于热空气的密度较小,出风方向竖直向下,可将热风直接吹向地面,实现快速制热。
风管机还可以包括能够将所述风管机的内腔分为两个独立腔室的安装板4,所述轴流风机3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上。安装板4可实现各个轴流风机3的并排布置。
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与所述轴流风机3一体设置的电机,电机用于驱动这些轴流风机3。电机与轴流风机3是一体设置的,即将轴流风机3与电机集成在一起,由此节省了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上述的风机系统或者上述的风管机。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换热器2的一侧,设置有四个并排布置的轴流风机3,轴流风机3均安装在安装板4上,正转和反转的轴流风机3彼此交替地布置,风管机设有能够水平送风的第一风口1和能够竖直向下送风的第二风口5。
在制冷模式时,这些轴流风机3由电机驱动均沿着同一转向旋转,其中两个轴流风机3正转,另外两个轴流风机3反转,在轴流风机3的作用下,空气从第二风口5进入风管机内,经换热器2加热,通过第一风口1水平地吹出,使得送风距离尽可能地远。
在制热模式时,这些轴流风机3由电机驱动沿着与制冷模式的转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这时在制冷模式下处于正转的那两个轴流风机3反转,在制冷模式下处于反转的另外两个轴流风机3正转,在这些轴流风机3的作用下,空气从第一风口1进入风管机内,经换热器2加热,通过第二风口5竖直向下吹出,热风直接吹向地面,由此实现快速制热。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正转和反转的轴流风机3在数量上相同,因而在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下的出风量是相同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正转的轴流风机和反转的轴流风机在数量上不同以实现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下的出风量不同。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的多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实现空调的制冷和制热空气以人体最舒适的方式出风,有效改善用户居住的舒适性。例如,制热时下出风,侧回风,热风直接吹向地面,制热更快;制冷侧出风,下回风,送风更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2)

1.一种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轴流风机(3),其中两个轴流风机(3)彼此反向地安装,使得所述轴流风机(3)能够通过旋转方向的改变来实现送风方向的双向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轴流风机(3)彼此反向地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正转的所述轴流风机(3)和反转的所述轴流风机(3)在数量上相等。
4.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器(2),所述轴流风机(3)均位于所述换热器(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具有彼此成一定角度的第一风口(1)和第二风口(5),所述风机系统位于所述第一风口(1)和所述第二风口(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口(1)被构造成能够水平或者向上出风,所述第二风口(5)被构造成能够向下出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口(1)被构造成能够水平出风,所述第二风口(5)被构造成能够竖直向下出风。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风口(1)是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5)是进风口;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风口(1)是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5)是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风管机的内腔分为两个独立腔室的安装板(4),所述轴流风机(3)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轴流风机(3)一体设置的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机(3)。
12.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系统或者如权利要求4~11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
CN201520786428.3U 2015-10-12 2015-10-12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Active CN205065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6428.3U CN205065930U (zh) 2015-10-12 2015-10-12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6428.3U CN205065930U (zh) 2015-10-12 2015-10-12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5930U true CN205065930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92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86428.3U Active CN205065930U (zh) 2015-10-12 2015-10-12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59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5535A (zh) * 2015-10-12 2015-1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WO2023087785A1 (zh) * 2021-11-20 2023-05-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组件及风管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5535A (zh) * 2015-10-12 2015-1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CN105135535B (zh) * 2015-10-12 2018-05-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WO2023087785A1 (zh) * 2021-11-20 2023-05-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组件及风管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5535A (zh)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CN105509287A (zh)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CN105423429A (zh) 超薄空调壁挂室内机
CN105202730A (zh) 可调风向的风管式空调机组及其出风方法
CN109114675B (zh) 空调设备及风管机
CN105276782A (zh) 风道结构、室内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2967006B (zh) 一种带有螺旋形风扇的嵌入式空调内机
CN105318453B (zh) 室外机化霜装置及空调器
CN105258217A (zh) 一种立体环抱送风装置及其空调器
CN106152274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换热器
CN205065930U (zh)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CN105180286A (zh) 一种天井机空调
CN103528133B (zh) 整体式空调机组
CN102809193A (zh) 热回收空调机
CN108443960A (zh) 一种带新风功能的多联式空调机组
CN102207311A (zh) 冷热兼顾的窗式空调器
CN203518017U (zh) 整体式空调机组
CN105115067A (zh) 空调系统
CN109974261A (zh) 一种空气换热器芯体
CN205403096U (zh)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CN115164280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3533982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05119399U (zh) 风机组件及安装有该风机组件的空调
CN202392899U (zh) 空调风柜及带有该风柜的空调系统
CN204943814U (zh) 一种空调送风系统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