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4682U - 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4682U
CN205054682U CN201520708780.5U CN201520708780U CN205054682U CN 205054682 U CN205054682 U CN 205054682U CN 201520708780 U CN201520708780 U CN 201520708780U CN 205054682 U CN205054682 U CN 205054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ard
bed
preposition
anterior
suppor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87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劳建华
柳成
王亚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linmen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linmen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linmen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linmen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087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4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4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4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通过设置床板前部尺寸和摆动幅度,使得床板支撑面姿态变化时使用者更为舒适。本实用新型包括床架、床板、床垫和驱动机构,床板至少包括前部和后部,前部的长度为55cm-70cm,前部可通过其靠近后部的后端为中心进行摆动,前部的摆动幅度为50°±5°,通过驱动机构改变床板支撑面姿态。在原有床结构的基础上设定前部长度以及升起的摆动幅度来确保使用者具有最佳的使用效果,设定前部长度有助于控制床板支撑面姿态变化时对人体着力部位的影响,使得使用者能在较舒适的状态下接受床板支撑面姿态变化带来的肢体变化,设定前部摆动幅度有利于改变人体的呼吸状态,有效避免因打鼾而引起的呼吸暂停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具,具体涉及一种床。
背景技术
睡眠状态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也是人体自身恢复和调节的重要过程。人在睡眠过程中难免出现失眠、打鼾等状况,其中,失眠是人们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入睡困难、时常觉醒以及晨醒过早,可引起人的疲劳感、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精神分裂。当人长时间处于失眠状态时,人体机能状态和精神状态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极大影响日常生活;而打鼾是由睡姿错误进而使得呼吸通道变窄引起的,重度打鼾会使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进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当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时甚至会发生猝死,对健康影响极大。
对此,本申请人于2014年9月9日申请了名为“一种睡眠保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发明申请,其中有“所述处理器需要对人体进行自动干预,通过wifi模块激活叫醒机构,并驱动分体式床板抬升,抬升的分体式床板能迫使人体睡姿发生改变,进而缓解呼吸暂停现象”的表述,本实用新型为前述发明申请的改进技术方案,针对发明申请中提及的床作进一步创造,能更好地完成叫醒和改变睡姿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通过改变床板支撑面姿态来制止使用者打鼾,提高睡眠质量并放置呼吸暂停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包括床架、安装在床架上的分体式床板、设置在所述分体式床板上的床垫以及一驱动机构,所述分体式床板至少包括一前部和一后部,所述前部的长度为55cm-70cm,所述前部可通过其靠近所述后部的后端为中心进行摆动,所述前部的摆动幅度为50°±5°,通过驱动机构改变床板支撑面姿态。在原有床结构的基础上设定前部长度以及升起的摆动幅度来确保使用者具有最佳的使用效果,设定前部长度有助于控制床板支撑面姿态变化时对人体着力部位的影响,使得使用者能在较舒适的状态下接受床板支撑面姿态变化带来的肢体变化,设定前部摆动幅度有利于改变人体的呼吸状态,有效避免因打鼾而引起的呼吸暂停现象。前部的摆动幅度为50°±5°,表示前部板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当前部摆动幅度过小时,人们会因为姿态改变过小而无法起到改变睡姿的作用,当前部摆动幅度过大时,会导致人体姿态变化过度而再次压缩胸肺部,再次影响使用者呼吸。
作为优选,所述前部包括首尾转动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宽度与所述床架宽度匹配,所述第二段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床架上。第一段和第二段间转动连接,使得前部在抬起时能形成一个具有角度变换的缓坡,使得使用者头部和背部间不在同一平面上,对人体背部具有较缓和的支撑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段的摆动幅度为50°±5°;所述第二段的摆动幅度为50°±5°。两者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般情况下,第二段的摆动幅度均小于第一段的摆动幅度。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带前置电机的基座、一与所述前置电机联动且横置的前置传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置传动轴两侧的前置传动杆组,所述前置传动轴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前置传动杆组一端固接在所述前置传动轴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段的前端,通过前置传动轴带动前置传动杆组实现前部摆动,所述前置传动杆组包括两根首尾转动连接的前传动支杆。随前置电机转动的前置传动轴带着前置传动杆组摆动,前置传动杆组以前置传动轴为圆形摆动,并带动前部摆动,由于第二段后端转动连接在床架上,使得前部在受前置传动杆组驱动时第一段和第二段间会因摆动而弯曲,并形成弯折支撑面。
作为优选,所述后部包括首尾转动连接的第三段、第四段以及第五段,所述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宽度与所述床架宽度匹配,所述第三段两侧固接在床体上。第三段提供平稳的腰部支撑,第四段和第五段通过弯折能为使用者腿部提供贴合的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后置电机、一与所述后置电机联动且横置的后置传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后置传动轴两侧的后置传动杆组,所述后置传动轴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后置传动杆组一端固接在所述后置传动轴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四段的后端,通过后置传动轴带动后置传动杆组实现后部弯曲活动,所述后置传动杆组包括两根首尾转动连接的后传动支杆。随后置电机转动的后置传动轴带着后置传动杆组摆动,后置传动杆组以后置传动轴为圆形摆动,并带动前部摆动,由于第二段后端转动连接在床架上,使得前部在受后置传动杆组驱动时第一段和第二段间会因摆动而弯曲,并形成弯折支撑面。
基座通过前置传动轴和后置传动轴定位安装在床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前部长度为60cm。使得腰部和背部均具有稳定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原有床结构的基础上设定前部长度以及升起的摆动幅度来确保使用者具有最佳的使用效果,设定前部长度有助于控制床板支撑面姿态变化时对人体着力部位的影响,使得使用者能在较舒适的状态下接受床板支撑面姿态变化带来的肢体变化,设定前部摆动幅度有利于改变人体的呼吸状态,有效避免因打鼾而引起的呼吸暂停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支撑面姿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架,2、床垫,3、前部,4、后部,5、第一段,6、第二段,7、基座,8、前置传动轴,9、前置传动杆组,10、第三段,11、第四段,12、第五段,13、后置传动轴,14、后置传动杆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由床架1、安装在床架1上的分体式床板、设置在所述分体式床板上的床垫2以及一驱动机构组成,所述分体式床板至少包括一前部3和一后部4,所述前部3的长度为55cm-70cm,所述前部3可通过其靠近所述后部4的后端为中心进行摆动,所述前部3的摆动幅度为50°±5°,通过驱动机构改变床板支撑面姿态(如图2所示)。
在实际操作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是睡眠保障系统中的一部分,外设的控制器通过感应器感知使用者睡眠状态,并在恰当时间向本技术方案中的驱动机构发出启动指令,起到叫醒或变换使用者睡姿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前部3包括首尾转动连接的第一段5和第二段6,所述第一段5和第二段6宽度与所述床架1宽度匹配,所述第二段6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床架1上;由于前部3后端的转接位置与前置传动轴8的安装位置非同心设置,使得前置传动杆组9在传动时必须要长度可调整的前部3配合,当前部3后端的转接位置与前置传动轴8的安装位置为同心设置时,前部3采用整块平板,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后部4包括首尾转动连接的第三段10、第四段11以及第五段12,所述第三段10、第四段11和第五段12宽度与所述床架1宽度匹配,所述第三段10两侧固接在床体上。此设置除了起到叫醒或变换使用者睡姿的作用外,还能使腿部获得较好放松效果的支撑姿势。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带前置电机的基座7、一与所述前置电机联动且横置的前置传动轴8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置传动轴8两侧的前置传动杆组9,所述前置传动轴8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床架1上,所述前置传动杆组9一端固接在所述前置传动轴8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段5的前端,通过前置传动轴8带动前置传动杆组9实现前部3摆动,所述前置传动杆组9包括两根首尾转动连接的前传动支杆。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7上的后置电机、一与所述后置电机联动且横置的后置传动轴13以及设置在所述后置传动轴13两侧的后置传动杆组14,所述后置传动轴13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床架1上,所述后置传动杆组14一端固接在所述后置传动轴13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四段11的后端,通过后置传动轴13带动后置传动杆组14实现后部4弯曲活动,所述后置传动杆组包括两根首尾转动连接的后传动支杆。当然,除了这种驱动结构外,还应有很多形式的驱动结构,只要能起到调整床板支撑面姿态,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前部3的长度为55cm-70cm,此长度以适应使用者人体体型尺寸来确定,通过调整前部3和后部4间的比例关系或前部3长度来确保人体获得舒适支撑的结构,例如,通过定制专用的前部3床板来满足使用者需求,或者,调整驱动机构与床板间的连接位置并调整床板转轴的位置来调节前部3和后部4的比例,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当使用者身材娇小时,则可以设定前部3长度为55cm,当使用者身材高大时,则可以设定前部3长度70cm。优选设计,所述前部3长度为60cm。
在实际操作中,前部3的摆幅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自身情况来调整,实施例一:所述第一段5的摆动幅度为50°±5°;实施例二:所述第二段6的摆动幅度为50°±5°。使用者可以预先设置适合自己的摆动幅度,并使得床在被启动后按预设摆动幅度进行动作。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基座为一包裹前置电机和后置电机的壳体,前置传动轴和后置传动轴分别穿过所述基座并与对应的电机联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前置传动杆组为两组,且分置在所述前置传动轴两侧,起到平稳抬升前部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后置传动杆组为两组,且分置在所述后置传动轴两侧,起到平稳抬升后部的作用。

Claims (8)

1.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包括床架(1)、安装在床架(1)上的分体式床板、设置在所述分体式床板上的床垫(2)以及一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床板至少包括一前部(3)和一后部(4),所述前部(3)的长度为55cm-70cm,所述前部(3)可通过其靠近所述后部(4)的后端为中心进行摆动,所述前部(3)的摆动幅度为50°±5°,通过驱动机构改变床板支撑面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3)包括首尾转动连接的第一段(5)和第二段(6),所述第一段(5)和第二段(6)宽度与所述床架(1)宽度匹配,所述第二段(6)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床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5)的摆动幅度为5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6)的摆动幅度为50°±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带前置电机的基座(7)、一与所述前置电机联动且横置的前置传动轴(8)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置传动轴(8)两侧的前置传动杆组(9),所述前置传动轴(8)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床架(1)上,所述前置传动杆组(9)一端固接在所述前置传动轴(8)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段(5)的前端,通过前置传动轴(8)带动前置传动杆组(9)实现前部(3)摆动,所述前置传动杆组包括两根首尾转动连接的前传动支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4)包括首尾转动连接的第三段(10)、第四段(11)以及第五段(12),所述第三段(10)、第四段(11)和第五段(12)宽度与所述床架(1)宽度匹配,所述第三段(10)两侧固接在床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7)上的后置电机、一与所述后置电机联动且横置的后置传动轴(13)以及设置在所述后置传动轴(13)两侧的后置传动杆组(14),所述后置传动轴(13)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床架(1)上,所述后置传动杆组(14)一端固接在所述后置传动轴(13)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四段(11)的后端,通过后置传动轴(13)带动后置传动杆组(14)实现后部(4)弯曲活动,所述后置传动杆组包括两根首尾转动连接的后传动支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3)长度为60cm。
CN201520708780.5U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 Active CN205054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8780.5U CN205054682U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8780.5U CN205054682U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4682U true CN205054682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1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8780.5U Active CN205054682U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46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0581A (zh) * 2018-12-24 2019-04-16 环美(天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抑制鼾声功能的智能按摩床
CN113164311A (zh) * 2018-12-05 2021-07-23 八乐梦床业株式会社 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4311A (zh) * 2018-12-05 2021-07-23 八乐梦床业株式会社 床装置
CN113164311B (zh) * 2018-12-05 2022-08-12 八乐梦床业株式会社 床装置
CN109620581A (zh) * 2018-12-24 2019-04-16 环美(天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抑制鼾声功能的智能按摩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78507U (zh) 智能健身及辅助医疗设备
CN104188638B (zh) 一种睡眠保障系统
CN107560096B (zh) 基于深度睡眠的自然风调频空调、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7049575A (zh) 一种颈椎生理曲线矫正枕
CN109846589A (zh) 一种可实现个性化调节的颈椎病牵引颈托
CN200973550Y (zh) 控制式可调摇床
CN106667460A (zh) 基于睡眠中噩梦监控的智能调控装置
CN205054682U (zh) 一种床板支撑面姿态可变的床
CN103799778A (zh) 智能枕头
CN203354718U (zh) 可调式颈椎康复固定枕
CN207613991U (zh) 一种智能病床
CN107184330A (zh) 一种婴儿头型矫正智能床及使用方法
CN201987129U (zh) 自动升降颈腰枕
CN203263740U (zh) 一种智能按摩椅
CN206315222U (zh) 一种可防止呼吸暂停的智能床垫
CN201727230U (zh) 自动调高保健枕头
CN101788796A (zh) 智能健身及辅助医疗设备的运行方法及设备
CN208524295U (zh) 一种智能仿生悬浮床垫
CN209121648U (zh) 一种新型智能床
CN208625014U (zh) 一种具有健身效果的电动床垫
CN206080898U (zh) 一种心衰病人用简易病床
CN205127070U (zh) 一种用于缓解情绪及压力的促进健康装置
CN106264974A (zh) 智能启动按摩滚筒
CN207785335U (zh) 一种牵引整脊装置
CN207519960U (zh) 可调节高度的颈椎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