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1742U - 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1742U
CN205051742U CN201520678420.5U CN201520678420U CN205051742U CN 205051742 U CN205051742 U CN 205051742U CN 201520678420 U CN201520678420 U CN 201520678420U CN 205051742 U CN205051742 U CN 205051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protection shell
type surface
surface protection
g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784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6784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1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1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17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保护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采用透明软质材料制作了正面壳体,保护手机的正面和侧面,并在内侧面上凹雕形成特定形状的小点,从正面壳体的外侧面可以方便、准确地操作显示面板,并且有效地保护位于手机正面的显示面板;手机的背面采用硬质材料形成板状的背面壳体,与正面壳体相结合,可以防止正面壳体受到外部较小的冲击以后容易脱离的情况。

Description

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保护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
背景技术
手机是使用者可以手中携带并方便使用的电话通讯终端,目前几乎成为现代人的必需品。
目前手机大多都搭载了DMB(DigitalMultimediaBroadcasting,数码多媒体广播)、导航、摄像头、播放数字音频MP3(MPEGAudioLayer-3,音频层)和数字视频的多媒体播放器(Multimediaplayer)等多种附加功能,并且借助名为APP(Application)的应用程序执行更多数码设备的功能。
而且,最近上市的智能手机可通过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与数据通讯网进行无线连接,从而为其赋予了更多的附加功能,同时手机的设计和外观也更为美观。
目前在我国销售的大多数智能手机为可以看到画面并且前面为触摸屏的形式,前面的触摸屏用钢化玻璃处理。
钢化玻璃具有耐划、耐前方冲击等明显优点,但对于侧方冲击非常脆弱,当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慎把显示面板为钢化玻璃的智能手机掉落到地面时,受到地面的冲击作用,显示面板的前方面板或者显示面板本身会发生破碎等问题。
因此,使用者为了防止自己的价格昂贵、美观的手机上出现划痕、瑕疵、破损等问题,会利用手机保护壳对手机进行保护。目前市面上为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了各种形状的手机保护壳。
这些手机保护壳可以制成笔记本型、翻盖型、围圈型、视图型、冻胶型等多种形式。
其中,冻胶型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将手机插入后前方呈开放状态。
但是,这种冻胶型保护壳,由于手机的显示面板直接暴露在外面,受到冲击时仍容易发生破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韩国公开实用新案公报20-2011-0001075号中公开了一种密闭型手机保护壳。
如图1所示,所述的密闭型手机保护壳由保护壳10和盖子20所组成。
首先,为了方便装卸手机,保护壳10应具备一定的伸缩性,装入手机后为了把手机的外观,即颜色、设计、各个功能键直接暴露到外面,还需要包括优良的透明性。
而且,为了保证视觉性及造型优美,还需要在表面形成特定形状的纹样,同时将表面倾斜一定角度并维持,之后按拓扑结构排列时可以实现光的漫反射效果,可以为其赋予视觉美感。
这种橡胶材质的保护壳10,结构对应于各个不同机型/型号的手机外观,通常沿着手机外形,多数提供直四角形态,呈只开放前面的盒子形状的容纳型,通过机械成形方式制成一体型结构。
此时,装入手机以后,摄像镜头或充电端口等必须不得受到外部干扰的部位,在其相应位置形成相同尺寸的特定空间12。
另外,所述保护壳10正面开放的区域,配备一对大小与之相对应的薄板状橡胶材质的盖子20,采用稍微硬质材料加工的保护壳10前面的内侧边缘11向内侧弯曲,同时在盖子20的外周面上形成特定的短槛21,可与上述的内侧边缘11吻合从而容易进行装/拆卸,因此从外侧进行结合及脱离操作更简单。
这种保护壳10通过正面开放的区域,将机型和型号对应的手机紧密地向里插入,使手机的正面位于开放的保护壳10正面,之后把板状的橡胶材质的盖子20插入并与内侧边缘11相结合,最终使盖子20与已装入手机外表前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和功能键部位紧密结合。
因此,具备窗口功能盖子20的保护壳10里,在以密闭方式装载手机的状态下,需要使用手机时仅通过触碰与显示面板和功能键部位紧贴的盖子20外表面的动作,即可以输入各种信息,同时由于薄板橡胶材质的盖子20具有优秀的透明度,因此观看液晶显示器更清晰。
但是,这种现有的密闭型手机保护壳,虽然薄板橡胶材质的盖子与手机的显示面板紧贴并对其进行保护,但其厚度相对较薄,受到外部冲击时仍可能损坏显示面板,而且必须在盖子和显示面板紧贴的状态下,通过对盖子施加压力来操作显示面板,不太容易在显示面板进行拖拉等操作。
另外,如目前上市的产品,显示板面侧面上形成边缘时,无法将薄板状的盖子紧贴到显示面板上,存在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以更好的保护手机的正面和侧面,同时从正面壳体的外侧也可以方便、准确地操作显示面板;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防止正面壳体受到外部较小的冲击以后容易脱离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由以下两个结构组成:正面壳体,采用透明软质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内空的直角六面体,可以保护手机的正面和侧面,将所述的手机收容到内部以后,与所述手机的正面和侧面紧贴,背面呈开放的形态,并在正面壳体的内侧面上凹雕形成凹点,可从外侧面方便、准确地操作所述手机的显示面板;
背面壳体,相比所述的正面壳体,采用硬质透明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呈板状,可与所述手机的背面紧贴,并且边缘与所述正面壳体的内侧面相结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正面壳体,分别于所述手机正面及侧面的端口、按钮及插孔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贯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凹点呈锯齿形排列,沿着上下左右分别偏离4mm~6mm,以0.2mm的深度凹雕形成。
进一步的,在所述正面壳体的侧面边缘内侧形成结合槛。
进一步的,在所述背面壳体上,与所述手机背面摄像头所对应的位置形成摄像头孔,并在其边缘形成短槛,可与所述正面壳体的结合槛相结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正面壳体,还分别于所述手机正面及侧面的扬声器、麦克风和摄像头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贯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正面壳体的正面和侧面的厚度不低于0.5mm。
进一步的,所述背面壳体的厚度不低于0.5mm。
进一步的,所述背面壳体采用的材料为PVC或PET。
进一步的,所述凹点在横截面方向的最大尺寸不超过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软质材料制作了正面壳体,保护手机的正面和侧面,并在内侧面上凹雕形成特定形状的凹点,从正面壳体的外侧面可以方便、准确地操作显示面板,并且有效保护位于手机正面的显示面板。
手机的背面采用硬质材料形成板状的背面壳体,与正面壳体相结合,可以防止正面壳体受到外部较小的冲击以后容易脱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密闭型手机保护壳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结构的斜视图。
图3为图2的分解斜视图。
图4为图2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与智能手机相结合状态的斜视图。
附图标记:
1-手机;110-正面壳体;111-凹点;
113-贯通孔;115-结合槛;120-背面壳体;
121-摄像头孔;123-短槛;1a-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结构的斜视图,图3为图2的分解斜视图,图4为图2的截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与智能手机相结合状态的斜视图。
如图2到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100,由正面壳体110和背面120所组成。
首先,正面壳体110采用透明软质的合成树脂材料(硅胶等)形成内空的直角六面体,可以保护手机1的正面和侧面,将所述的手机1收容到内部以后,与所述手机1的正面和侧面紧贴,背面呈开放的形态,并在内侧面上凹雕形成特定形状的凹点111,可从外侧面方便、准确地操作所述手机1的显示面板1a。
此时,正面壳体110上,分别与所述手机1正面及侧面上的端口、按钮、插孔以及扬声器、麦克风、摄像头等设备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贯通孔113,并且为了受到冲击后有效保护手机1,正面和侧面的厚度最佳为呈0.5mm以上。
而且,凹点111呈锯齿形排列,最佳为沿着上下左右分别偏离4mm~6mm,以0.2mm的深度凹雕形成。这里,形成凹点111时,侵蚀模具形成凸雕,之后成形过程中在正面壳体110形成凹雕。
凹点111可以使圆形、方形等形状,凹点111在横截面方向的最大尺寸不超过1mm。
之后,在正面壳体110的侧面边缘内侧形成结合槛115,可与以下要说明的背面壳体120相结合。
并且,相比所述的正面壳体110,背面壳体120采用硬质透明的合成树脂材料(PVC以及PET等)制成,呈板状,厚度不低于0.5mm,可与所述手机1的背面紧贴,并且边缘与所述正面壳体110的内侧面相结合。
这里,在背面壳体120上,与所述手机1背面上摄像头(未图示)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摄像头孔121,并在边缘形成短槛123,可与所述正面壳体110的结合槛115相结合。如果没有摄像头时不必形成摄像头孔121,而且配有其他配件时最好形成与之对应的小孔。
而且,背面壳体120最好具有足够的硬度,不因外力而容易弯曲或变形,受到外力时需要支持正面壳体110,防止正面壳体110的结合槛115和短槛123容易发生脱离。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的组装过程及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把手机1插入到正面壳体110内,使手机1的显示面板1a与正面壳体110内侧形成的凹点111相互面对。
之后,把背面壳体120与手机1的背面相互面对的状态下,使正面壳体110的结合槛115和背面壳体120的短槛123相结合。
之后,调整正面壳体110和背面壳体120的位置,用手推正面壳体110,使其与手机1的显示面板1a紧贴。
这种状态下,使用者利用正面壳体110的贯通孔113对手机1进行操作,如希望触碰手机1的显示面板1a时,用手指按压或拖拉正面壳体110的外侧,通过凹点111上施加的压力,凹点111触碰手机1的显示面板1a并做出相应动作。
而且,由于正面壳体110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可以清晰地查看手机1显示面板1a上所显示的画面,无任何歪曲。
最后,由于正面壳体110采用硅胶等冻胶型材料制成,受到外部冲击时可以保护在手机1正面或者在正面和部分侧面上形成的显示面板1a,因此即使把手机1对着正面或侧面掉落时,也可以有效保护手机1,特别是显示面板1a。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两个结构组成:正面壳体,采用透明软质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内空的直角六面体,可以保护手机的正面和侧面,将所述的手机收容到内部以后,与所述手机的正面和侧面紧贴,背面呈开放的形态,并在正面壳体的内侧面上凹雕形成凹点,可从外侧面方便、准确地操作所述手机的显示面板;
背面壳体,相比所述的正面壳体,采用硬质透明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呈板状,可与所述手机的背面紧贴,并且边缘与所述正面壳体的内侧面相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壳体,分别于所述手机正面及侧面的端口、按钮及插孔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点呈锯齿形排列,沿着上下左右分别偏离4mm~6mm,以0.2mm的深度凹雕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面壳体的侧面边缘内侧形成结合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面壳体上,与所述手机背面摄像头所对应的位置形成摄像头孔,并在其边缘形成短槛,可与所述正面壳体的结合槛相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壳体,还分别于所述手机正面及侧面的扬声器、麦克风和摄像头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贯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壳体的正面和侧面的厚度不低于0.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壳体的厚度不低于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壳体采用的材料为PVC或PET。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点在横截面方向的最大尺寸不超过1mm。
CN201520678420.5U 2015-09-02 2015-09-02 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51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8420.5U CN205051742U (zh) 2015-09-02 2015-09-02 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8420.5U CN205051742U (zh) 2015-09-02 2015-09-02 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1742U true CN205051742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4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7842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51742U (zh) 2015-09-02 2015-09-02 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17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3712A (zh) * 2016-11-14 2017-02-22 佛山市基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耐磨全包型的手机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3712A (zh) * 2016-11-14 2017-02-22 佛山市基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耐磨全包型的手机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7205B2 (en) Flexible display cover pl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9001507B2 (en) Mobile terminal
EP2381654B1 (en) Mobile display device and window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display device
US10419834B2 (en) Integrated sound bar hinge assembly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9380716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case thereof
CN209562796U (zh) 受话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130046075A (ko) 강화유리를 이용한 액정보호필름
US20140111910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display panel thereof
US20120071207A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9413246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460113A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3691449U (zh) 一种防偷窥翻盖手机壳
CN102638596B (zh) 一种手机的壳体结构
CN205051742U (zh) 手机用冻胶型表面保护壳
KR101585383B1 (ko) 단말기 보호케이스
KR20230011224A (ko) 휴대폰 케이스
CN202160348U (zh) 便携式终端的支撑装置
US20180254791A1 (en) Protective cas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4761506U (zh) 一种防摔手机屏幕玻璃盖板
CN210380944U (zh) 电子设备
CN206542463U (zh) 移动终端
CN208539977U (zh) 一种带屏幕保护膜的手机套
KR101546867B1 (ko) 휴대폰용 젤리 타입 전면 보호 케이스
CN208723884U (zh) 一种基于人脸和身份证识别技术的读写sim卡便携式设备
KR101255559B1 (ko) 스마트폰의 보호케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