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0988U -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0988U
CN205050988U CN201520749601.2U CN201520749601U CN205050988U CN 205050988 U CN205050988 U CN 205050988U CN 201520749601 U CN201520749601 U CN 201520749601U CN 205050988 U CN205050988 U CN 205050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icro
feed layer
strip feed
antenna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496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汉波
汤磊
许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ina Spacenet Tele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ina Spacenet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ina Spacenet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ina Spacenet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496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0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0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0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主要包括:喇叭辐射层,微带馈电层,传输层和反射层,其特征在于:组合顺序依次为喇叭辐射层,微带馈电层,传输层,微带馈电层,反射层,微带馈电层为两个,微带馈电层分为接收微带馈电层和发射微带馈电层,喇叭辐射层和反射层上设置有连接装置,传输层上设置有信号传输接口和电流传输接口。喇叭辐射层能够有效的对信号进行放大,微带馈电层分别在传输层的两侧,分别为接收微带馈电层和发射微带馈电层,接收和发射在不同的馈电层,有利调节天线辐射性和电压驻波比,该平板天线阵列单元之间相互连接,组合成为一个面积适当的平板天线,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信号强度下的卫星通信要求,完成卫星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它是一种平板天线的阵列单元,通过阵列单元的组装,形成平板天线,实现卫星通信的目的,属于天线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卫星通信天线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卫星通信天线重量轻、剖面低、性能高、便携性等优点。抛物面天线由于其结构特点,不可能做到体积很小,而且抛物面天线由于其精度要求比较高,因此对于抛物面天线来说,不可能将天线面拆分成为很多部分,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装配精度不达标,也会导致天线性能不达标,正是因为抛物面天线的种种问题,车载天线和机载天线,他们对天线高度和重量都有严格的要求,因为天线的高度和重量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飞机的风行速度。于是平板天线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此类天线具有以上优点,广泛以用于便携站、车载天线、机载天线等。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平板天线的馈电方式,多为波导馈电,此类馈电形式具有很多优点,它的的缺点是厚度大,重量重,加工难度大,成本高。
现阶段平板天线一般都是采用扁平化设计,为了保证天线性能,往往天线面制作的比较大,在搬运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损坏,要保证天线面的刚性,必须采用刚性好的材料,一般会提升天线面的重量,降低了平板天线的便携性。平板天线一般采用箱装的方式进行运输,当平板天线足够大时,箱子要更大,必然会降低平板天线的便携性。不同的地区卫星信号强弱不同,对于平板天天线的大小要求不同,现阶段的天线往往不能改变大小,对于不同信号地区的适应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该设备是一种可以通过阵列单元之间的连接,组合成为一个面积适当的平板天线,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信号强度下的卫星通信要求,完成卫星通信。该平板天线阵列单元解决了目前平板天线对于不同地点,不同信号强度下的适应性问题,解决了目前高性能平板天线的面积过大,天线面不能拆装,便携性不高的问题。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主要包括:喇叭辐射层,微带馈电层,传输层和反射层,其特征在于:组合顺序依次为喇叭辐射层,第一微带馈电层,传输层,第二微带馈电层,反射层,所述的微带馈电层为两个,微带馈电层分为接收微带馈电层和发射微带馈电层,所述的喇叭辐射层和反射层上设置有连接装置,传输层上设置有信号传输接口和电流传输接口。喇叭辐射层能够有效的对信号进行放大,微带馈电层分别在传输层的两侧,分别为接收微带馈电层和发射微带馈电层,接收和发射在不同的馈电层,更加有利调节天线辐射性和电压驻波比,通过该平板天线阵列单元之间的相互连接,组合成为一个面积适当的平板天线,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信号强度下的卫星通信要求,完成卫星通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连接装置为吸附式磁条,且同侧的喇叭辐射层和反射层的吸附式磁条的磁性不相同。采用这种设计以后,采用吸附式磁条,可以更加方便的对平板天线阵列单元进行组装,加快组装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喇叭辐射层和反射层在同侧磁条的磁性不相同,是为了防止安装过程中出现组装前后反装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组装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并且提升了组装的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吸附式磁条与喇叭辐射层和反射层接触的地方设置有防磁干扰垫片。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可以防止磁条的对于信号的干扰,能够更加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并且提升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微带馈电层和第二微带馈电层采用的是一分二等异相功分器。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可以实现了宽频阻抗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微带馈电层和第二微带馈电层采用功分器相互垂直的方式进行安装。采用这种设计以后,优化了天线内部结构,防止信号出现干涉,保证天线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传输层上设置的电流传输接口和信号传输接口为弹性金属触点结构。采用这种设计以后,采用弹性金属触点结构,能够保证信号,电流正常传输,三接口分开,可以保证功能相对独立,互不影响,保证卫星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还能够实现信号的上传和下载同时进行,并且配合双微带馈电层,实现收发同步,弹性的金属触点,能够保证在接触过程中不会影响天线面整体的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喇叭辐射层的连接装置,反射层的连接装置,传输层的信号传输接口和电流传输接口为多个,优选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喇叭辐射层,反射层,传输层的四周。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在安装时候不需要特别进行方向确认,能够最快速的进行组装,提升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喇叭辐射层,反射层,传输层,第一微带馈电层和第二微带馈电层采用正多边形设计。采用这种设计以后,正多边形设计可以相互之间组合成为更大的多边形平板天线,不同的形状的天线刚性和传输性能也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地区,可以进行不同的设计,以增加天线适应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喇叭辐射层采用正多边形喇叭辐射器,所述的正多边形喇叭辐射器与喇叭辐射层的形状一致。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喇叭辐射器形状与辐射层的形状一致,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喇叭的面积,最终提升天线的传输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喇叭辐射器采用圆台型喇叭辐射器。采用这种设计以后,方便加工,在后期调试和时候更加的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配合一个固定带一同使用,固定带上根据单个阵列单元边距离设置对应的吸附式磁条,并且在末端具有搭扣。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在组装成为平板天线之后通过固定带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天线运行的稳定性,提升天线面的刚性。
该设备是一种可以通过阵列单元之间的连接,组合成为一个面积适当的平板天线,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信号强度下的卫星通信要求,完成卫星通信。该平板天线阵列单元解决了目前平板天线对于不同地点,不同信号强度下的适应性问题,解决了目前高性能平板天线的面积过大,天线面不能拆装,便携性不高的问题。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喇叭辐射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带馈电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传输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成为平板天线的图,
附图标记列表:1—喇叭辐射层,2—微带馈电层,3—传输层,4—微带馈电层,5—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主要包括:喇叭辐射层1,微带馈电层2、4,传输层3和反射层5,其特征在于:组合顺序依次为喇叭辐射层1,第一微带馈电层2,传输层3,第二微带馈电层4,反射层5,所述的微带馈电层为两个,微带馈电层分为接收微带馈电层和发射微带馈电层,所述的喇叭辐射层1和反射层5上设置有连接装置,传输层3上设置有信号传输接口和电流传输接口。喇叭辐射层1能够有效的对信号进行放大,微带馈电层2、4分别在传输层3的两侧,分别为接收微带馈电层和发射微带馈电层,接收和发射在不同的馈电层,更加有利调节天线辐射性和电压驻波比,通过该平板天线阵列单元之间的相互连接,组合成为一个面积适当的平板天线,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信号强度下的卫星通信要求,完成卫星通信。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连接装置为吸附式磁条,且同侧的喇叭辐射层1和反射层5的吸附式磁条的磁性不相同。采用这种设计以后,采用吸附式磁条,可以更加方便的对平板天线阵列单元进行组装,加快组装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喇叭辐射层1和反射层5在同侧磁条的磁性不相同,是为了防止安装过程中出现组装前后反装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组装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并且提升了组装的速度。其余结构特点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吸附式磁条与喇叭辐射层1和反射层5接触的地方设置有防磁干扰垫片。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可以防止磁条的对于信号的干扰,能够更加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并且提升性能。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微带馈电层2、第二微带馈电层4采用的是一分二等异相功分器。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可以实现了宽频阻抗匹配。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微带馈电层2、第二微带馈电层4采用功分器相互垂直的方式进行安装。采用这种设计以后,优化了天线内部结构,防止信号出现干涉,保证天线性能。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传输层3上设置的电流传输接口和信号传输接口为弹性金属触点结构。采用这种设计以后,采用弹性金属触点结构,能够保证信号,电流正常传输,三接口分开,可以保证功能相对独立,互不影响,保证卫星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还能够实现信号的上传和下载同时进行,并且配合双微带馈电层,实现收发同步,弹性的金属触点,能够保证在接触过程中不会影响天线面整体的刚性。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喇叭辐射层1的连接装置,反射层5的连接装置,传输层3的信号传输接口和电流传输接口为多个,优选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喇叭辐射层1,反射层5,传输层3的四周。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在安装时候不需要特别进行方向确认,能够最快速的进行组装,提升了工作效率。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喇叭辐射层1,反射层5,传输层3,第一微带馈电层2、第二微带馈电层4采用正多边形设计。采用这种设计以后,正多边形设计可以相互之间组合成为更大的多边形平板天线,不同的形状的天线刚性和传输性能也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地区,可以进行不同的设计,以增加天线适应性。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喇叭辐射层1采用正多边形喇叭辐射器,所述的正多边形喇叭辐射器与喇叭辐射层1的形状一致。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喇叭辐射器形状与辐射层1的形状一致,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喇叭的面积,最终提升天线的传输性能。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喇叭辐射器采用圆台型喇叭辐射器。采用这种设计以后,方便加工,在后期调试和时候更加的方便。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配合一个固定带一同使用,固定带上根据单个阵列单元边距离设置对应的吸附式磁条,并且在末端具有搭扣。采用这种设计以后,在组装成为平板天线之后通过固定带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天线运行的稳定性,提升天线面的刚性。其余结构和优点和实施例1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4、5、6、7、8、9、10所述的技术特征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成新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主要包括:喇叭辐射层(1),微带馈电层(2、4),传输层(3)和反射层(5),其特征在于:组合顺序依次为喇叭辐射层(1),第一微带馈电层(2),传输层(3),第二微带馈电层(4),反射层(5),所述的微带馈电层为两个,微带馈电层分为接收微带馈电层和发射微带馈电层,所述的喇叭辐射层(1)和反射层(5)上设置有连接装置,传输层(3)上设置有信号传输接口和电流传输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为吸附式磁条,且同侧的喇叭辐射层(1)和反射层(5)的吸附式磁条的磁性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式磁条与喇叭辐射层(1)和反射层(5)接触的地方设置有防磁干扰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微带馈电层(2)、第二微带馈电层(4)采用的是一分二等异相功分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微带馈电层(2)、第二微带馈电层(4)采用功分器相互垂直的方式进行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层(3)上设置的电流传输接口和信号传输接口为弹性金属触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辐射层(1)的连接装置,反射层(5)的连接装置,传输层(3)的信号传输接口和电流传输接口为多个,优选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喇叭辐射层(1),反射层(5),传输层(3)的四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辐射层(1),反射层(5),传输层(3),第一微带馈电层(2)和第二微带馈电层(4)采用正多边形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辐射层(1)采用正多边形喇叭辐射器,所述的正多边形喇叭辐射器与喇叭辐射层(1)的形状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辐射层(1)采用圆台型喇叭辐射器。
CN201520749601.2U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 Active CN205050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9601.2U CN205050988U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9601.2U CN205050988U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0988U true CN205050988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44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49601.2U Active CN205050988U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09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1838A (zh) * 2015-09-25 2015-12-16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
WO2021114019A1 (zh) * 2019-12-09 2021-06-1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1838A (zh) * 2015-09-25 2015-12-16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
WO2017050023A1 (zh) * 2015-09-25 2017-03-30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
WO2021114019A1 (zh) * 2019-12-09 2021-06-1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87779U (zh) 一种利用频率选择表面技术实现宽频带四频段共用天线
CN101800356A (zh) 共形有源相控阵天线单元
CN205050988U (zh)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
CN109616768A (zh) 一种手机天线结构
CN202616409U (zh) 宽带定向微带贴片天线
CN103219588B (zh) 一种高隔离度双频导航天线
CN105161838A (zh) 一种单腔平板天线阵列单元
CN107069196A (zh) S/l频段平板自跟踪天线
CN103259095A (zh) 一种面向光学和微波同轴探测应用的微带天线
CN202259671U (zh) 宽频带天线
US20200212578A1 (en) Filter antenna
CN204375976U (zh) 一种低剖面梳状网络阵列基站天线
CN104201479B (zh) 一种Ku波段低剖面平板天线
CN105703055A (zh) 一种机载应答天线
CN204793208U (zh) 一种共形微带天线
CN204205056U (zh) 一种便携式cdma卫星通信天线
CN204885426U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结构和终端
CN202013951U (zh) 一种多频段组合车载天线
CN206471488U (zh) 一种具有辐射单元的天线
CN202797299U (zh) 卫星定位导航天线
CN108183314B (zh) 一种新型宽带双模圆极化微带天线、车载天线、卫星
CN206758650U (zh) 一种pcb‑弹簧型外置天线
CN104300210A (zh) 宽波束微带贴片天线
CN204243171U (zh) 一种机载应答天线
CN104410433A (zh) 一种多频段电磁集成桅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