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7429U -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47429U
CN205047429U CN201520804794.7U CN201520804794U CN205047429U CN 205047429 U CN205047429 U CN 205047429U CN 201520804794 U CN201520804794 U CN 201520804794U CN 205047429 U CN205047429 U CN 205047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cement
hole
component
transfiguration
vort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047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国彪
李小雷
单彩侠
胡余生
方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047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47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47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4742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相关的涡旋压缩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涡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压缩机构包括定涡旋和动涡旋并且限定一系列压缩腔。变容机构包括:泄出通道,其适于将压缩腔中的中压压缩腔与低压区连通;阻塞构件,其适于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泄出通道;以及致动装置,其包括执行构件,阻塞构件连接至执行构件从而能够随着执行构件的动作而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泄出通道。阻塞构件为多个阻塞构件,执行构件为单个执行构件,多个阻塞构件连接于单个执行构件从而能够同时地随着单个执行构件的动作而运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例如,可以可靠地实现多个阻塞构件的动作同步性。

Description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和相关的涡旋压缩机,更具体地,涉及对变容机构的阻塞构件的动作同步性等方面做出改进的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和相关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随着对高效性和节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空调作为主要的能耗产品,高效、节能和舒适性是不断追求的目标。涡旋压缩机已逐渐朝向更大匹数和更高能效方向发展,容量可调节(变容)涡旋压缩机由于能够实现低负荷时的高能效并且具有高可靠性和低振动等特点,因而在容量可调节的空调系统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涡旋压缩机通常包括:壳体;包括动涡旋盘和定涡旋盘的压缩机构;包括马达、曲轴和防自转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主轴承座(上轴承座)的支承机构。动、定涡旋盘的型线均是涡旋形的,动涡旋盘相对于定涡旋盘偏心并且可以例如相差180度安装。这样,理论上动、定涡旋盘在轴向方向上会在若干条直线上接触(在横截面中则呈现为在若干个点处接触)。同时,涡旋体型线的端部与相应的涡旋体的底部相接触,由此在动、定涡旋盘之间形成一系列月牙形空间(即基元容积或压缩腔)。当动涡旋盘以定涡旋盘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并且以一定的旋转半径作无自转的回转平动时,外侧月牙形空间便会不断地向中心移动并且容积不断缩小,此时,该月牙形空间中的工作流体(例如制冷剂)被压缩而压力不断升高,直至该月牙形空间与中心排气孔连通而将高压工作流体排出压缩机构。
另一方面,在常规的容量可调节涡旋压缩机中,在涡旋盘开设与压缩腔连通的旁通变容孔,使得压缩腔与吸气区(或其它低压流体区域)连通,从而减小压缩腔的排量。由此,实现压缩机的部分负荷进而实现压缩机的容量调节。
然而,在常规的容量可调节涡旋压缩机中,当例如变容调节范围较大而需要增加另一个或更多个辅助变容孔时,需要增加另一套或更多套变容致动机构,这导致变容结构与控制系统复杂且可靠性下降。另外,对于涡旋体型线对称的对称压缩机构而言,设置多套变容致动机构(例如多个活塞)易于使多套变容致动机构之间的动作不同步,这导致泵体(压缩机构)受力不均,从而导致功耗增加或泄漏。
另外,在常规的容量可调节涡旋压缩机中,尤其对于高压侧涡旋压缩机而言,通常需要在定涡旋盘上开设泄出回流通道。由此,一方面,受定涡旋盘的结构影响泄出回流通道的横截面积受到限制,因此对工作流体的泄出产生阻力从而造成功耗增加,而另一方面,泄出回流通道需要在定涡旋盘中径向延伸而直径小,因此造成加工困难。
另外,在常规的容量可调节涡旋压缩机中,存在变容活塞或柱塞的运动导向精度低、变容活塞或柱塞与变容孔端面相互碰撞等情况从而影响变容活塞或柱塞的动作可靠性,此外,当增大变容活塞或柱塞与变容孔的配合间隙以期改进动作可靠性时,又会导致工作流体泄漏。
这里,应当指出的是,本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内容旨在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在本部分中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总概要,而不是本实用新型完全范围或本实用新型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实现多个阻塞构件的动作同步性的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提高容量调节切换的可靠性的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压缩机构气体力不均而造成功耗增加或工作流体泄漏的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泄出阻力以及减小功耗的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的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压缩机构的密封性进而提高压缩机的能效的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阻塞构件具备径向柔性和/或轴向柔性从而能够消除过定位问题以减小装配难度和降低零部件加工精度的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阻塞构件具备径向柔性和/或轴向柔性从而有利于压缩机构的轴向密封并且也避免阻塞构件与动涡旋相互干涉的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变容机构的涡旋压缩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适于对工作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定涡旋和动涡旋从而在所述定涡旋与所述动涡旋之间限定一系列压缩腔。所述变容机构包括:泄出通道,所述泄出通道适于将所述压缩腔中的中压压缩腔与低压区连通;阻塞构件,所述阻塞构件适于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所述泄出通道;以及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包括执行构件,所述阻塞构件连接至所述执行构件从而能够随着所述执行构件的动作而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所述泄出通道。所述阻塞构件为多个阻塞构件,所述执行构件为单个执行构件,所述多个阻塞构件连接于所述单个执行构件从而能够同时地随着所述单个执行构件的动作而运动。
优选地,所述阻塞构件为柱塞。
优选地,多个所述柱塞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执行构件的下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致动装置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压力通道,所述压力通道能够被选择性地供给高压流体和低压流体;以及
在所述压力通道被供给高压流体的情况下,经由所述压力通道供给的高压流体推压所述执行构件从而致动所述执行构件。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定涡旋的定涡旋端板连接的变容缸体。
优选地,在所述变容缸体中形成有朝向所述定涡旋端板开口的环形槽道,所述执行构件布置在所述环形槽道中。
优选地,在所述变容缸体中形成有连通孔,所述压力通道经由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环形槽道连通从而能够将高压流体引入至所述环形槽道的上部以便驱动所述执行构件。
优选地,所述泄出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定涡旋端板并且能够与所述中压压缩腔连通的多个第一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变容缸体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通道和低压区连通的第二通道。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变容孔和泄出孔,所述变容孔形成在所述定涡旋端板的下部从而能够与所述中压压缩腔连通,所述泄出孔形成在所述定涡旋端板的上部;以及
所述柱塞适于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所述变容孔。
优选地,还包括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形成在所述定涡旋端板的上部并且能够与所述变容孔相通,从而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变容孔一起限定所述柱塞适于在其中移行的移行通路。
优选地,所述泄出孔设置在所述变容孔的上侧,所述泄出孔为盲孔,所述泄出孔与所述导向孔部分重叠,并通过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变容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道由所述定涡旋端板、所述变容缸体和所述执行构件限定在所述环形槽道中。
优选地,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吸气管;
所述压缩机构还包括吸气腔;以及
所述变容缸体设置有进气孔道和排放孔,所述进气孔道与所述吸气管和吸气腔连通从而所述进气孔道与所述吸气管构成所述低压区,并且所述第二通道经由所述排放孔与所述进气孔道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定涡旋端板与所述执行构件之间的偏置装置,所述偏置装置包括适于将所述执行构件朝向离开所述定涡旋端板的方向偏置的偏置构件。
优选地,还包括适于使所述柱塞相对于所述变容孔密封的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柱塞的外周面处的密封槽;布置在所述密封槽中的密封圈;以及设置成穿过所述柱塞和所述执行构件的引压通道。
优选地,所述引压通道构造成能够将经由所述压力通道供给的高压流体引入至所述密封槽,从而迫使所述密封圈张开并且紧贴于所述变容孔的内圆柱面。
优选地,所述执行构件为环形活塞。
优选地,所述环形活塞包括固定地连接在一起的活塞本体和固定环,在所述固定环处设置有接纳孔;
所述柱塞包括柱塞筒部和从所述柱塞筒部的一端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以及
所述柱塞连接至所述环形活塞,使得所述凸缘部置于由所述活塞本体与所述固定环形成的轴向间隙中并且所述柱塞筒部插在所述接纳孔中。
优选地,所述轴向间隙大于所述凸缘部的轴向厚度;并且/或者
所述接纳孔的内径设计为大于所述柱塞筒部的外径。
优选地,在所述柱塞筒部的设置有所述凸缘部的一端形成有容置孔;以及
设置有偏压构件,所述偏压构件容置在所述容置孔中并且被预加载,使得所述偏压构件的一端抵接所述活塞本体而另一端抵接所述柱塞筒部,从而所述柱塞朝向离开所述环形活塞的方向被偏压。
优选地,所述变容缸体与所述定涡旋一体地形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变容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变容机构中采用单个致动装置(例如单个执行机构比如单个环形活塞),从而实现多个阻塞构件(例如多个柱塞)的同时(同步)动作。因此,对于需要开设两个或更多个变容孔的压缩机而言,可以通过单套控制结构(致动结构)进行控制,从而整体结构简单并且可以提高容量调节切换的可靠性。特别地,对于采用对称型线的涡旋压缩机而言,可以避免由于变容孔不同时打开或闭合而使得压缩机构气体力不均(尤其是动涡旋受力不平衡)而造成功耗增加或工作流体泄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变容机构的泄出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由定涡旋背面(上表面)、环形活塞以及变容缸体限定(换言之,不是在定涡旋中开设全部泄出通道),因此泄出通道的有效面积不受限于定涡旋结构,从而可以减小泄出阻力、减小功耗并且有利于提高具有变容功能的涡旋压缩机的性能。另一方面,由于无需在定涡旋中加工径向工作流体泄出通道,因此也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导向孔并且导向孔与变容孔一起限定出阻塞构件(例如柱塞)适于在其中移行的移行通路,因此可以确保柱塞动作可靠性进而确保环形活塞动作可靠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缩小柱塞与变容孔之间的径向配合间隙,这有利于提高全容量运转状态下压缩机构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的涡旋压缩机的纵剖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定涡旋盘的顶视图和立体图;
图4是主要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环形活塞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非变容状态的变容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变容状态的变容机构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环形活塞和柱塞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处于非变容状态的变容机构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的涡旋压缩机的纵剖图;
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主要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环形活塞的组装立体图和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处于非变容状态的变容机构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处于变容状态的变容机构的剖视图;以及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定涡旋的顶视图和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涡旋压缩机;2-变容机构;3-驱动机构;4-马达;5-定涡旋,5a-变容孔;5b-泄出孔;5c-导向孔;5d-安装孔;6-动涡旋;7-吸气管;8-壳体本体;9-主轴承座;10-防自转装置;12-驱动轴承;13-曲轴;14-主轴承;15-排气管;18-转子;19-定子;22-副轴承座;24-副轴承;25-止推板;29-底盖;30-变容缸体;30a-连通孔;31-环形活塞;31c、d-凹槽;31e-引压通道;31f-密封槽;32-O型密封圈;33-偏置构件;34-压力通道;35-密封圈;36-活塞本体;37-柱塞;37a-柱塞筒部;37b-凸缘部;37c-柱塞的末端;38-固定板;38a-接纳孔;39-轴向补偿弹簧;40-紧固螺栓;G-环形槽道;L-密封装置;P-泄出通道;P1-第一通道;P2-第二通道;PH-排放孔;U-施压通道;S1-吸气腔;S2-进气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以下详细描述仅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途的限制。
首先,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以及该涡旋压缩机1所包括的变容机构2。
涡旋压缩机1可以包括:壳体组件;压缩机构;驱动机构3;支承机构;吸气管7;以及排气管15。
在图示的示例中,涡旋压缩机1示出为全封闭式高压侧涡旋压缩机。然而,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全封闭式高压侧涡旋压缩机,而是也可以应用于例如全封闭式低压侧涡旋压缩机和半封闭式涡旋压缩机。
壳体组件可以包括壳体本体8、顶盖和底盖29,壳体组件可以限定密闭的空间用于容纳例如压缩机构和驱动机构3。
压缩机构可以包括定涡旋5、动涡旋6和防自转装置10。定涡旋5可以包括端板和定涡卷。用于从压缩机构排出经过压缩的高压工作流体的排出口可以设置在定涡旋端板的大致中心处。动涡旋6可以包括端板和动涡卷。用于容纳曲轴(驱动轴)的偏心销的毂部可以设置成从动涡旋端板的下表面突出。定涡卷和动涡卷可以啮合地接合,从而在定涡旋5与动涡旋6之间限定一系列压缩腔(工作腔)。防自转装置10可以实施为欧氏环(十字滑环),用于限制动涡旋6的自转同时允许动涡旋6相对于定涡旋5进行回转平动运动。
驱动机构3可以包括:由定子19和转子18构成的马达4;以及曲轴13。曲轴13可以设置成能够与转子18一体地旋转,并且曲轴13可以在上端处包括适于驱动动涡旋6的偏心销。
支承机构可以包括主轴承座9和副轴承座22。主轴承座9适于轴向地支承动涡旋6(具体为支承动涡旋端板)。在主轴承座9处还可以设置有主轴承14(例如实施为滑动轴承),主轴承14适于支承曲轴13的上部。在一些示例中,在动涡旋6的毂部与曲轴13的偏心销之间可以设置有驱动轴承12(例如实施为滑动轴承),由此曲轴13的偏心销经由驱动轴承12而驱动动涡旋6的毂部进而驱动动涡旋6的回转平动。在副轴承座22处可以设置副轴承24(例如实施为滚动轴承)和止推板25,用于对曲轴13的下部进行径向和轴向支承。
吸气管7可以连接至定涡旋5,从而来自外部工作回路的低压工作流体可以经由吸气管7流动至压缩机构以进行压缩。排气管15可以连接至壳体组件的壳体本体8,从而经过压缩机构压缩的高压工作流体可以经由排气管15流动至外部工作回路。
下面参照图1简单地描述涡旋压缩机1的工作过程。在马达4通电的情况下,转子18与曲轴13一体地旋转,从而曲轴13的偏心销经由驱动轴承12而驱动动涡旋6的毂部进而驱动动涡旋6进行回转平动运动。与此同时,工作流体经由吸气管7进入压缩机构的吸气腔S1(参见图5),随着动涡旋6的继续回转平动该吸气腔S1闭合而成为压缩腔并且向中心移动而容积不断缩小,从而该压缩腔中的工作流体被压缩而压力升高。当达到预定压缩比时,工作流体从定涡旋5的中心排出口排出而进入由壳体组件所限定的密闭空间的上部,然后经过定涡旋5和主轴承座9中所设置的流动通道而进入密闭空间的中下部,然后经由排气管15排出涡旋压缩机1。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在涡旋压缩机1中设置变容机构2。
如图2所示,变容机构2可以包括:泄出通道(旁通通道)P;阻塞构件;以及致动装置。
泄出通道P适于将压缩机构的特定压缩腔(例如压力介于低压吸气腔S1的压力与待排放或正在排放的中心高压压缩腔的压力之间的中压压缩腔)与压缩机构的吸气腔S1或其它低压流体区域(低压区)连通。泄出通道P可以包括形成在定涡旋端板处的第一通道P1(参见图6)以及由定涡旋端板、变容机构2的变容缸体30和致动装置的执行构件(例如环形活塞31)限定的第二通道P2(参见图6)。
第一通道P1可以包括:形成在定涡旋端板的下部从而适于与特定压缩腔连通的变容孔5a;以及形成在定涡旋端板的上部从而其下端适于与变容孔5a连通(例如经由下文将做描述的导向孔5c)而其上端适于与第二通道P2连通的泄出孔5b。
在优选的示例中,还可以设置导向孔5c。导向孔5c可以形成在定涡旋端板的上部。导向孔5c的下端可以与变容孔5a的上端相通,从而导向孔5c与变容孔5a一起限定阻塞构件适于在其中移行的移行通路。导向孔5c的内径可以与变容孔5a的内径一致,从而导向孔5c与变容孔5a能够平滑地衔接以形成内径一致的移行通路,这有利于对柱塞进行稳定地引导从而使柱塞的动作更加平稳和可靠。
在优选的示例中,对于每个变容孔5a,可以设置有与之相连通的泄出孔5b,所述泄出孔5b设置在所述变容孔5a的上侧,优选地,在所述变容孔5a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泄出孔5b。所述泄出孔5b可以设置在导向孔5c的侧部,所述泄出孔5b为盲孔,其与所述导向孔5c部分重叠,并通过所述导向孔5c与所述变容孔5a连通。通过设置成对的泄出孔5b,可以有效地减小泄出阻力。
阻塞构件可以实施为呈大致圆柱形状的柱塞37。柱塞37适于在由导向孔5c与变容孔5a限定的移行通路中移行,从而可以处于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在闭合位置处,柱塞37的末端(下端)37c位于泄出孔5b的下端以下(例如,如图5所示,柱塞37的末端37c抵接动涡旋6的动涡卷的末端即上端),由此阻塞第一通道P1而阻止中压工作流体从特定压缩腔(中压压缩腔)泄出至低压流体区域。在打开位置处,柱塞37的末端37c位于泄出孔5b的下端以上(如图6所示),由此打开第一通道P1而允许中压工作流体从特定压缩腔经由变容孔5a和泄出孔5b(即第一通道P1)以及第二通道P2而泄出至低压流体区域。
致动装置可以包括执行构件和驱动部。执行构件可以实施为环形活塞31。柱塞37的上端可以例如固定地连接至环形活塞31的下表面。
在优选的示例中,在变容机构2中可以设置变容缸体30。变容缸体30可以呈大致环体。在变容缸体30中可以形成有朝下开口(即朝向压缩机构开口)的环形槽道G(参见图5),环形活塞31可以贴合地布置在环形槽道G中。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环形活塞31的径向内周面和/或径向外周面处设置凹槽31c、31d(参见图4),O型密封圈32可以布置在凹槽中,使得环形活塞31密封地接合至变容缸体30的环形槽道G。
在优选的示例中,驱动部可以包括压力通道34和供给至压力通道34的高压流体。压力通道34的下端可以连接至设置在变容缸体30的上部处的连通孔30a(参见图2),从而压力通道34可以经由连通孔30a与环形槽道G(具体为环形槽道G的上部)连通。压力通道34可以选择性地被供给高压流体和低压流体。在压力通道34被供给高压流体的情况下,经由压力通道34供给的高压流体将环形活塞31向下推压,从而将与环形活塞31固定地连接的柱塞37向下推压而处于闭合位置。在一些示例中,供给至压力通道34的高压流体可以是经过涡旋压缩机1的压缩机构压缩的高压工作流体。
在优选的示例中,可以在变容缸体30处设置有排放孔PH(参见图5),第二通道P2(具体为构成第二通道P2的环形槽道G的下部)可以经由排放孔PH与低压流体区域(例如下文将做描述的变容缸体30的进气孔道)连通。
在优选的示例中,变容缸体30还可以设置有进气孔道S2(参见图6),从而吸气管7的下端可以连接至进气孔道S2的上端,而进气孔道S2的下端可以连接至设置在定涡旋5处的吸气腔S1(变容缸体30的进气孔道S2与定涡旋5的吸气腔S1可以一起限定所谓的吸气区或低压流体区域)。
由此,当在环形活塞31布置在环形槽道G中的状态下将变容缸体30(例如密封地且固定地)连接至定涡旋端板的上表面时,一方面,由定涡旋端板的上表面和环形活塞31的下表面在变容缸体30的环形槽道G的下部限定出泄出通道P的第二通道P2,而另一方面,由环形活塞31的上表面在变容缸体30的环形槽道G的上部限定出施压通道U(参见图5)。
在优选的示例中,还可以设置偏置装置。偏置装置可以包括偏置构件33(例如实施为弹簧比如螺旋弹簧)以及设置在定涡旋端板处的适于安装偏置构件33的安装孔5d。偏置构件33适于将环形活塞31向上推压。由此,在涡旋压缩机1需要执行变容运转而例如使压力通道34被供给低压流体时,偏置构件33能够将环形活塞31连同柱塞37推压成使得柱塞37处于打开位置。这里,应当指出,可以省略偏置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中压压缩腔与低压流体区域之间的压力差将柱塞37连同环形活塞31向上推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变容孔5a,并且相应地,可以设置连接至环形活塞31的两个或更多个柱塞37,以便实现较大的变容调节范围。
特别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设置用于两个或更多个阻塞构件(柱塞37)的单个致动装置(单个执行构件比如单个环形活塞31),使得两个或更多个柱塞37同时地随着单个环形活塞31的运动而运动。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的变容机构2的工作过程。
当涡旋压缩机1需要以非变容(全容量)状态运转时,如图5所示,将高压流体供给至致动装置的驱动部/压力通道34(例如,使压力通道34选择性地与涡旋压缩机1的高压排气侧连通)。由此,经由压力通道34供给的高压流体(例如克服偏置构件33的偏置力)将环形活塞31向下推压(此时,由环形活塞31的上表面在变容缸体30的环形槽道G的上部限定出施压通道),从而同时地将与环形活塞31固定地连接的多个柱塞37向下推压而处于闭合位置。由此,柱塞37的末端37c可以抵接动涡旋6的动涡卷的末端以实现(中压)压缩腔的轴向密封,同时,柱塞37的的外周面(圆柱面)与变容孔5a配合以实现(中压)压缩腔的径向密封。由此,阻塞第一通道的变容孔5a而阻止中压工作流体从特定压缩腔(中压压缩腔)泄出至低压流体区域。
当涡旋压缩机1需要以变容(部分容量/负荷)状态运转时,如图6所示,将低压流体供给至致动装置的压力通道34(例如,使压力通道34选择性地与涡旋压缩机1的低压吸气侧连通)。由此,例如通过偏置构件33的偏置力并且/或者借助(中压)压缩腔的中压而能够将环形活塞31以及多个柱塞37向上推压成使得多个柱塞37同时地处于打开位置。由此,打开第一通道的变容孔5a而允许中压工作流体从特定压缩腔经由变容孔5a和泄出孔5b(即第一通道P1)和第二通道P2而泄出至低压流体区域。由此,如同改变型线的终点,从而在排气脱啮点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型线长度(即提前型线的终点)而减小吸气量与内容积比(压缩比)以实现涡旋压缩机1的容量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及其变容机构,至少可以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在变容机构中采用单个致动装置(例如单个执行机构比如单个环形活塞),从而实现多个阻塞构件(例如多个柱塞)的同时(同步)动作。因此,对于需要开设两个或更多个变容孔的压缩机而言,可以通过单套控制结构(致动结构)进行控制,从而整体结构简单并且可以提高容量调节切换的可靠性。特别地,对于采用对称型线的涡旋压缩机而言,可以避免由于变容孔不同时打开或闭合而使得压缩机构气体力不均(尤其是动涡旋受力不平衡)而造成功耗增加或工作流体泄漏。
另外,由于变容机构的泄出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由定涡旋背面(上表面)、环形活塞以及变容缸体限定(换言之,不是在定涡旋中开设全部泄出通道),因此泄出通道的有效面积不受限于定涡旋结构,从而可以减小泄出阻力、减小功耗并且有利于提高具有变容功能的涡旋压缩机的性能。另一方面,由于无需在定涡旋中加工径向工作流体泄出通道,因此也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另外,由于设置导向孔5c并且导向孔5c与变容孔5a一起限定出阻塞构件(例如柱塞)适于在其中移行的移行通路,因此可以确保柱塞动作可靠性进而确保环形活塞动作可靠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缩小柱塞37与变容孔5a之间的径向配合间隙,这有利于提高全容量运转状态下压缩机构的密封性。
下面参照图7和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2。
出于简洁,下文将主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2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2的不同之处。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2中,为柱塞37增设密封装置L。密封装置L可以包括:设置在柱塞37的外周面处的密封槽31f;适于布置在密封槽31f中的密封圈35;以及设置在柱塞37和环形活塞31中的引压通道31e。引压通道31e可以包括轴向通道,轴向通道轴向地贯穿环形活塞31从而轴向通道的一端(上端)开口于环形活塞31的上表面。引压通道31e还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径向通道,径向通道从轴向通道的下端延伸至密封槽31f。由此,当涡旋压缩机1在全容量状态下运转时,从压力通道34引入的高压流体经由施压通道而进入引压通道31e进而进入密封槽31f,从而迫使密封圈35张开并且紧贴于定涡旋5处的变容孔5a的内圆柱面。
在一些示例中,密封圈35可以实施为具有U形横截面的、U形截面的开口朝内的密封圈。由此,当高压流体引入至密封槽31f时,可以有效地使密封圈35张开并且紧贴于变容孔5a的内圆柱面从而提高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除了上文所描述的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相关联的有益效果之外,还可以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增设由高压流体辅助的密封装置L,因此在全容量运转时可以减小柱塞37的外圆柱面与变容孔5a的内圆柱面之间的间隙泄漏,从而提高压缩机构的密封性进而提高压缩机的能效。另一方面,当使涡旋压缩机从全容量状态切换至部分容量状态时,切断高压流体的供给,密封圈35适当地回缩从而也有助于柱塞37顺利地移行至打开位置。
下面参照图9至图1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2。
出于简洁,下文将主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2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2的不同之处。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2中,用作致动装置的执行构件的环形活塞31采用分体式环形活塞的形式,使得柱塞37具备相对于环形活塞31的径向柔性和轴向柔性从而具备可调节特点。
如图11所示,环形活塞31可以包括环圈(活塞本体)36、固定板(固定环)38、紧固螺栓40以及O型密封圈32。紧固螺栓40适于将固定板38与环圈36固定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环形活塞31。在固定板38处可以开设适于接纳柱塞37的一部分的接纳孔38a。
柱塞37可以包括柱塞筒部37a(参见图11)。可以从柱塞筒部37a的轴向一端开设有容置孔,并且在该轴向一端处设置有从柱塞筒部37a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37b(参见图11)。凸缘部37b适于阻止柱塞37脱离环形活塞31。
设置有轴向补偿弹簧(偏压构件)39,弹簧39可以容置在柱塞37处的容置孔中。
如图12所示,在环形活塞31与柱塞37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柱塞37的凸缘部37b置于由环圈36与固定板38形成的轴向间隙中并且被环圈36和固定板38夹在中间,并且柱塞37的柱塞筒部37a插在接纳孔38a中。同时,弹簧39置于柱塞37处的容置孔中并且被预加载,从而弹簧39的一端(上端)抵接环圈36的下表面而另一端(下端)抵接柱塞37,使得柱塞37朝向离开环形活塞31的方向而被偏压。
特别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由环圈36与固定板38形成的轴向间隙设计为大于凸缘部37b的轴向厚度,并且/或者,接纳孔38a的内径设计为大于柱塞筒部37a的外径(亦即,柱塞37与固定板38之间在径向上采用较大间隙配合)。换言之,在环形活塞31与柱塞37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允许柱塞37相对于环形活塞31轴向移位,并且/或者,允许柱塞37相对于环形活塞31径向移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除了上文所描述的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相关联的有益效果之外,还可以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一方面,由于柱塞37与固定板38之间在径向上采用较大间隙配合,因此柱塞37在径向上是可调节的,从而可以消除在插入在各自的变容孔5a的状态下两个或更多个柱塞37与环圈36之间的过定位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柱塞37(具体为柱塞37的凸缘部37b)与固定板38和环圈36(具体为由环圈36与固定板38形成的轴向间隙)之间在轴向上采用较大间隙配合,因此柱塞37在轴向上是可调节的。特别地,由于在柱塞37与环圈36之间设置有轴向补偿弹簧39,因此在弹簧39的作用下,总使柱塞37朝向动涡旋6的动涡卷的末端突出,从而使柱塞37的末端总与动涡旋6的动涡卷的末端紧贴,由此,在提高密封性的同时,也避免柱塞37与动涡旋6的动涡卷的末端例如在异常工作状态下发生相互干涉的情况。
总之,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柱塞具备径向柔性和轴向柔性特点,从而可以消除过定位问题以减小装配难度和降低零部件加工精度。另外,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柱塞的末端与动涡卷的末端贴合,因此有利于压缩机构的轴向密封并且也避免柱塞与动涡旋相互干涉的情况。
下面参照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2。
出于简洁,下文将主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2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2的不同之处。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在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容机构2中,变容缸体30与定涡旋5一体地形成,换言之,定涡旋5的背面一体地形成有变容缸体30的零部件。如图14所示,环形槽道G和排放孔PH一体地形成在定涡旋5的背面。
在一些示例中,还可以一体地形成覆盖在变容缸体上的盖体,而在其它示例中,则可以单独地形成盖体然后再将盖体密封地连接至变容缸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除了上文所描述的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相关联的有益效果之外,还可以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变容缸体30与定涡旋5一体地形成,因此可以减少用于定位和连接变容缸体30的定位销及螺栓等零部件并且不需考虑定位问题,这有利于加工与装配,尤其适于在批量生产中应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容机构容许多种不同变型。
上文描述的是变容机构2的致动装置采用压力通道34以及高压流体作为驱动部。然而,可以构想,致动装置可以以其它合适形式实施。例如,可以设置螺线管装置,使得螺线管装置的活动柱塞驱动单个执行构件(环形活塞)。
上文描述的是变容机构2的执行构件实施为环形活塞31。然而,可以构想,执行构件可以以其它合适形式实施。例如,可以设置非完全圆环形式的弧形区段式活塞作为单个执行构件、可以设置呈直线板状的单个执行构件、或者可以设置呈弯折板状的单个执行构件,只要多个阻塞构件(例如柱塞)连接至该单个执行构件而使得多个阻塞构件同时地随着该单个执行构件的运动而运动即可。
上文描述的是泄出通道P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定涡旋的外部。然而,可以构想,泄出通道的全部可以设置定涡旋(原有定涡旋)中。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可以设置用于多个阻塞构件的单个致动装置而实现多个阻塞构件同时动作的技术效果。
上文描述的是阻塞构件实施为柱塞37。然而,可以构想,阻塞构件可以以其它合适形式实施。例如,可以设置包括阀片和阀座作为阻塞构件,并且各个阀片可以与单个执行构件连接。
另外,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L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径向和轴向柔性结构(即分体式环形活塞31和柱塞37)均可以独立于其它实施方式(例如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关结构而实施。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L可以在具有多个阻塞构件和多个相应的执行构件的变容机构中实施,又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径向和轴向柔性结构可以在具有单个阻塞构件和单个执行构件的变容机构中实施。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文件中,方位术语“顶”、“底”、“上”和“下”等的使用仅仅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而不应视为是限制性的。特别地,在本申请文件中,“上”和“下”一般是参照图1和图9所示的涡旋压缩机的定向来确定的。
还应当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文件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某个实体或操作与另一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另外,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还应当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每当提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一些示例”、“其它示例”、“优选的示例”和“图示的示例”等时意味着针对该实施方式/示例描述的具体的特征、结构或特点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示例中。这些用词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的出现不一定都指代同一实施方式/示例。此外,当针对任一实施方式/示例描述具体的特征、结构或特点时,应当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在所有所述实施方式/示例中的其它实施方式/示例中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方式/示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示例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示例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3)

1.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1)的变容机构(2),所述涡旋压缩机(1)包括适于对工作流体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定涡旋(5)和动涡旋(6)从而在所述定涡旋(5)与所述动涡旋(6)之间限定一系列压缩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机构(2)包括:
泄出通道(P),所述泄出通道(P)适于将所述压缩腔中的中压压缩腔与低压区连通;
阻塞构件,所述阻塞构件适于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所述泄出通道(P);以及
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包括执行构件,所述阻塞构件连接至所述执行构件从而能够随着所述执行构件的动作而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所述泄出通道(P),
其中,所述阻塞构件为多个阻塞构件,所述执行构件为单个执行构件,所述多个阻塞构件连接于所述单个执行构件从而能够同时地随着所述单个执行构件的动作而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构件为柱塞(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柱塞(37)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执行构件的下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装置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压力通道(34),所述压力通道(34)能够被选择性地供给高压流体和低压流体;以及
在所述压力通道(34)被供给高压流体的情况下,经由所述压力通道(34)供给的高压流体推压所述执行构件(31)从而致动所述执行构件(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定涡旋(5)的定涡旋端板连接的变容缸体(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容缸体(30)中形成有朝向所述定涡旋端板开口的环形槽道(G),所述执行构件(31)布置在所述环形槽道(G)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容缸体(30)中形成有连通孔(30a),所述压力通道(34)经由所述连通孔(30a)与所述环形槽道(G)连通从而能够将高压流体引入至所述环形槽道(G)的上部以便驱动所述执行构件(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出通道(P)包括:形成在所述定涡旋端板并且能够与所述中压压缩腔连通的多个第一通道(P1);以及设置在所述变容缸体(30)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通道(P1)和低压区连通的第二通道(P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通道(P1)包括相互连通的变容孔(5a)和泄出孔(5b),所述变容孔(5a)形成在所述定涡旋端板的下部从而能够与所述中压压缩腔连通,所述泄出孔(5b)形成在所述定涡旋端板的上部;以及
所述柱塞(37)适于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所述变容孔(5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孔(5c),所述导向孔(5c)形成在所述定涡旋端板的上部并且能够与所述变容孔(5a)相通,从而所述导向孔(5c)与所述变容孔(5a)一起限定所述柱塞(37)适于在其中移行的移行通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出孔(5b)设置在所述变容孔(5a)的上侧,所述泄出孔(5b)为盲孔,所述泄出孔(5b)与所述导向孔(5c)部分重叠,并通过所述导向孔(5c)与所述变容孔(5a)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P2)由所述定涡旋端板、所述变容缸体(30)和所述执行构件(31)限定在所述环形槽道(G)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吸气管(7);
所述压缩机构还包括吸气腔(S1);以及
所述变容缸体(30)设置有进气孔道(S2)和排放孔(PH),所述进气孔道(S2)与所述吸气管(7)和吸气腔(S1)连通从而所述进气孔道(S2)与所述吸气管(7)构成所述低压区,并且所述第二通道(P2)经由所述排放孔(PH)与所述进气孔道(S2)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5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定涡旋端板与所述执行构件之间的偏置装置,所述偏置装置包括适于将所述执行构件(31)朝向离开所述定涡旋端板的方向偏置的偏置构件(33)。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于使所述柱塞(37)相对于所述变容孔(5a)密封的密封装置(L)。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L)包括:设置在所述柱塞(37)的外周面处的密封槽(31f);布置在所述密封槽(31f)中的密封圈(35);以及设置成穿过所述柱塞(37)和所述执行构件(31)的引压通道(31e)。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压通道(31e)构造成能够将经由所述压力通道(34)供给的高压流体引入至所述密封槽(31f),从而迫使所述密封圈(35)张开并且紧贴于所述变容孔(5a)的内圆柱面。
18.根据权利要求3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构件为环形活塞(3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活塞(31)包括固定地连接在一起的活塞本体(36)和固定环(38),在所述固定环(38)处设置有接纳孔(38a);
所述柱塞(37)包括柱塞筒部(37a)和从所述柱塞筒部(37a)的一端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37b);以及
所述柱塞(37)连接至所述环形活塞(31),使得所述凸缘部(37b)置于由所述活塞本体(36)与所述固定环(38)形成的轴向间隙中并且所述柱塞筒部(37a)插在所述接纳孔(38a)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向间隙设计为大于所述凸缘部(37b)的轴向厚度;并且/或者
所述接纳孔(38a)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塞筒部(37a)的外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柱塞筒部(37a)的设置有所述凸缘部(37b)的一端形成有容置孔;以及
设置有偏压构件(39),所述偏压构件(39)容置在所述容置孔中并且被预加载,使得所述偏压构件(39)的一端抵接所述活塞本体(36)而另一端抵接所述柱塞筒部(37a),从而所述柱塞(37)朝向离开所述环形活塞(31)的方向被偏压。
2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容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缸体(30)与所述定涡旋(5)一体地形成。
23.一种涡旋压缩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压缩机(1)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变容机构(2)。
CN201520804794.7U 2015-10-15 2015-10-15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47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4794.7U CN205047429U (zh) 2015-10-15 2015-10-15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4794.7U CN205047429U (zh) 2015-10-15 2015-10-15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7429U true CN205047429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41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04794.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47429U (zh) 2015-10-15 2015-10-15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474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5804A (zh) * 2015-10-15 2016-01-2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5804A (zh) * 2015-10-15 2016-01-2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WO2017063503A1 (zh) * 2015-10-15 2017-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US10941774B2 (en) 2015-10-15 2021-03-09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Variable-capacity mechanism of scroll compressor and scroll compress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3555B (zh) 用于旋转压缩机的变容量设备和具有该变容量设备的空调器的驱动方法
AU2005240932B2 (en) Rotary fluid machine
EP3392507B1 (en) Variable-capacity cylinder with sliding vane control structure and variable-capacity compressor
JPH10339283A (ja) スクロ−ル圧縮機
KR20130051346A (ko) 스크롤 압축기
CN102588276A (zh) 具有分体式绕动涡旋盘的涡旋式压缩机
CN205047429U (zh)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CN105275804A (zh)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US7588427B2 (en) Variable capacity rotary compressor
CN104912795B (zh) 变容量涡旋压缩机
KR20040097844A (ko) 로터리 압축기
CN204663878U (zh) 涡旋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KR100531287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JP5018018B2 (ja) 回転式圧縮機
KR100531285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EP2010786B1 (en) Hermetic compressor
US7597547B2 (en) Variable capacity rotary compressor
KR100539561B1 (ko) 이중용량 로터리 압축기
KR100531833B1 (ko) 스크롤 압축기의 용량 가변 장치
CN205478293U (zh) 涡旋压缩机
CN218493801U (zh) 一种低真空涡旋泵的静盘
CN106468263B (zh) 活塞阀、变容量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KR101751345B1 (ko) 분리식 선회스크롤을 갖는 스크롤 압축기
US20230160386A1 (en) Compression mechanism and scroll compressor
CN117967570A (zh) 流体机械和换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