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39299U - 插套组件及其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套组件及其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39299U
CN205039299U CN201520765142.7U CN201520765142U CN205039299U CN 205039299 U CN205039299 U CN 205039299U CN 201520765142 U CN201520765142 U CN 201520765142U CN 205039299 U CN205039299 U CN 205039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ontact flat
socket
bending segment
fla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651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亮
周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riority to CN2015207651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39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39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39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套组件及其插座,其具备稳定的电气性能,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这种插套组件,包括:一个插套本体,其具有三个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一个弯折段和一个平直段,且三个所述接触弹片的所述平直段分别固定到同一个连接段,其中两个所述接触弹片的所述弯折段相对设置并彼此靠拢,而第三个所述接触弹片设置在两个所述接触弹片的一侧,且第三个所述接触弹片的所述弯折段靠拢两个所述接触弹片的所述弯折段;一个插套底座,其具有一个凹槽,所述插套本体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凹槽内;以及一个插套连接片,其伸入所述凹槽并连接在所述插套本体与所述插套底座之间。

Description

插套组件及其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插套组件,以及具有插套组件的插座。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插座而言,为了使得插套组件能够满足使用寿命,通常会在插套本体上增加卡簧,以增强插套本体的回弹性。然而,这种设计无形中增加了插套组件的零件,同时在组装插套组件时需另增加组装卡簧的工序。因此此设计存在材料成本高和组装工序多的缺点。
并且,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插套本体与插套连接片之间需要采用单个铜铆钉进行连接。由于铜铆钉价格昂贵,因此还存在插套组件的零件材料成本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套组件,其具备稳定的电气性能,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这种插套组件,包括:一个插套本体,其具有三个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一个弯折段和一个平直段,且三个所述接触弹片的所述平直段分别固定到同一个连接段,其中两个所述接触弹片的所述弯折段相对设置并彼此靠拢,而第三个所述接触弹片设置在两个所述接触弹片的一侧,且第三个所述接触弹片的所述弯折段靠拢两个所述接触弹片的所述弯折段;一个插套底座,其具有一个凹槽,所述插套本体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凹槽内;以及一个插套连接片,其伸入所述凹槽并连接在所述插套本体与所述插套底座之间。本申请的插套组件无需设置卡簧,而是通过设置在插套底座上的凹槽来限制插套本体的变形量,故减少了零件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确保了插套本体具备较好的回弹性,使得插头与插套组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两个所述接触弹片的所述弯折段的端部彼此远离,其中部彼此靠近,而第三个所述接触弹片的端部远离两个所述接触弹片,其中部靠近两个所述接触弹片,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更好地引导插头使其顺利插入插套,并在插头插入到位后依靠插套的弹性力而实现卡紧,以进一步增强插头与插套本体间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接触弹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平直段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由于插套底座的槽壁能够为接触弹片的变形提供足够大的限制力,故能够防止接触弹片因过度变形造成弹片之间的间隙过大而导致的电气接触不良,有效改善插套组件的使用寿命。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所述插套连接片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所述连接段上具有一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并卡接在一起。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独立铜铆钉铆接的连接方式,本申请采用插套本体与插套连接片自铆接的方式实现连接,其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不仅能够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还可有效降低插套组件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这种插座包括一个插座底座;以及至少两个具有上述结构和特点的插套组件,其连接到所述插座底座,通过设置上述插套组件,使得插座不仅具备稳定的电性性能,同时还极大地降低了其材料成本和组装成本。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插座还包括一个插座面板,其内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筋,所述限位筋沿着所述插座面板的插孔的边缘朝向所述插套组件,所述限位筋沿着所述插座面板上的插孔的边缘朝向所述插套组件延伸。通过限位筋与插套底座的共同作用将插套组件固定于插座底座内,能够对插套组件起到较好的限位效果。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插套底座与插座底座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其生产和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套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其仅示出了两个接触弹片;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套组件与插座底座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标号说明
插套组件10接触弹片21、22、23
插套本体20弯折段211、221、231
连接段201第一弯折段211a、221a、231a
凸起202第二弯折段211b、221b、231b
平直段212、222、232倒角251a
插套底座24插座面板30
凹槽241限位筋301
插套连接片25插孔302
安装孔251插座底座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如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插套组件10。插套组件10包括:一个插套本体20,一个插套底座24以及一个插套连接片25。插套底座24具有一个凹槽241,插套本体20至少部分地容纳于凹槽241内。插套连接片25的一端伸入凹槽241并连接在插套本体20与插套底座24之间,插套连接片25的另一端电连接到插座的接线端子。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插套组件无需使用卡簧,而是通过设置在插套底座24上的凹槽241来限制插套本体10的变形量,故减少了零件的数量,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结合图2和图3,插套本体20具有三个接触弹片,即第一接触弹片21、第二接触弹片22、第三接触弹片23。更具体来说,第一接触弹片21具有一个弯折段211和一个平直段212。第二接触弹片22具有一个弯折段221和一个平直段222。第三接触弹片23具有一个弯折段231和一个平直段232。第一接触弹片21的平直段212、第二接触弹片22的平直段222以及第三接触弹片23的平直段232均固定到同一个连接段201。第一接触弹片21的弯折段211和第二接触弹片22的弯折段221相对而设并彼此靠拢,第三接触弹片23的弯折段231设置在第一接触弹片21和第二接触弹片22的一侧,并靠拢第一接触弹片21的弯折段211和第二接触弹片22的弯折段221。根据本申请的上述结构,能够使得插套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同时保证了插套本体的回弹性,以确保插头与插套组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为了更好地引导插头使其顺利插入插套,并在插头插入到位后依靠插套的弹性力而实现卡紧,以增强插头与插套间电气连接的可靠性。第一接触弹片21的弯折段211的端部与第二接触弹片22的弯折段221的端部彼此远离,第一接触弹片21的弯折段211的中部与第二接触弹片22的弯折段221的中部彼此靠近,而第三接触弹片23的端部远离第一接触弹片21和第二接触弹片22,第三接触弹片23的中部靠近第一接触弹片21和第二接触弹片22。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接触弹片21中的弯折段211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个第一弯折段211a以及一个第二弯折段211b,其中第一弯折段211a朝向彼此靠拢的方向倾斜,第二弯折段211b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倾斜。第二接触弹片22的弯折段221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个第一弯折段221a以及一个第二弯折段221b,其中第一弯折段221a朝向彼此靠拢的方向倾斜,第二弯折段221b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倾斜。第三接触弹片23中的弯折段231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个第一弯折段231a以及一个第二弯折段231b,第一接触弹片22的第一弯折段211a、第二接触弹片22的第一弯折段221a、第三接触弹片23的第一弯折段231a朝向彼此靠拢的方向倾斜,第一接触弹片21的第二弯折段211b、第二接触弹片22的第二弯折段221b、第三接触弹片23的第二弯折段231b朝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倾斜。
考虑到插套底座24的槽壁能够为接触弹片的变形提供足够的限制力,以防止接触弹片因过度变形造成弹片之间的间隙过大而导致电气接触不良。因此,优选的是,第一接触弹片21、第二接触弹片22、第三接触弹片23中的至少一个平直段212、222、232的长度小于等于凹槽241的深度。当插套底座24的凹槽241侧壁的高度相等或者略大于接触弹片的平直段的长度时,凹槽241的侧壁能够较好地限制接触弹片底部的变形,从而保证了插套组件可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来设置凹槽241的深度,使其等于或略微高于平直段的长度,但此设计应当不影响接触弹片的正常变形为限。
为了增强插套连接片25与插套本体2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插套连接片25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251,连接段201上具有一个凸起202,凸起202与安装孔251相适配并卡接在一起。为了利于凸起201与安装孔251之间的装配同时避免应力过于集中,优选的是,安装孔251的两端的边缘处还具有倒角251a。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独立铜铆钉铆接的连接方式,本申请采用插套本体与插套连接片自铆接的方式实现连接,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不仅能够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还可有效降低插套组件的生产成本。
结合图4和图5,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插座。该插座包括一个插座底座40;以及至少两个具有上述结构和特点的插套组件10,其相对应地连接到插座底座40。
插座还包括一个插座面板30,插座面板3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插入插头的插孔302。为了更好地实现插套组件10与插座底座40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并起到限位的作用,插座面板30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筋301。优选的是,限位筋301沿着插座面板30上的插孔302的边缘朝向靠近插套组件10的方向延伸。通过限位筋301与插套底座24的共同作用,将插套组件10固定于插座底座40内,以限制了插套组件10的移动和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加工和装配,插套底座24与插座底座4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连接方式。综上所述,与现有产品相比,由于本申请插套组件的材料成本和组装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因此相应地也降低了整个插座的生产、组装成本。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的插套组件不仅适用于图4和图5所示的单相两极双用插座,还适用于单相两极带接地插座、三相16A插座以及三相25A插座,因此具备广泛的适用性。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插套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插套本体(20),其具有三个接触弹片(21、22、23),所述接触弹片(21、22、23)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一个弯折段(211、221、231)和一个平直段(212、222、232),且三个所述接触弹片(21、22、23)的所述平直段(212、222、232)分别固定到同一个连接段(201),其中两个所述接触弹片(21、22)的所述弯折段(211、221)相对设置并彼此靠拢,而第三个所述接触弹片(23)设置在两个所述接触弹片(21、22)的一侧,且第三个所述接触弹片(23)的所述弯折段(231)靠拢两个所述接触弹片(21、22)的所述弯折段(211、221);
一个插套底座(24),其具有一个凹槽(241),所述插套本体(20)至少部分地容纳于所述凹槽(241)内;以及
一个插套连接片(25),其伸入所述凹槽(241)并连接在所述插套本体(20)与所述插套底座(24)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接触弹片(21、22)的所述弯折段(211、221)的端部彼此远离,其中部彼此靠近,而第三个所述接触弹片(23)的端部远离两个所述接触弹片(21、22),其中部靠近两个所述接触弹片(21、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片(21、22、23)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平直段(212、222、232)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凹槽(241)的深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连接片(25)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251),所述连接段(201)上具有一个凸起(202),所述凸起(202)与所述安装孔(251)相适配并卡接在一起。
5.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插座底座(40);以及
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套组件(10),其连接到所述插座底座(4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插座面板(30),其内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筋(301),所述限位筋(301)沿着所述插座面板(30)上的插孔(302)的边缘朝向所述插套组件(10)延伸。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底座(24)与插座底座(40)为一个整体。
CN201520765142.7U 2015-09-29 2015-09-29 插套组件及其插座 Active CN205039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5142.7U CN205039299U (zh) 2015-09-29 2015-09-29 插套组件及其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5142.7U CN205039299U (zh) 2015-09-29 2015-09-29 插套组件及其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39299U true CN205039299U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98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65142.7U Active CN205039299U (zh) 2015-09-29 2015-09-29 插套组件及其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392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6024A (zh) * 2018-01-26 2019-08-02 拓自达电线株式会社 连接器端子、具有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端子的制造方法
CN114993514A (zh) * 2022-05-25 2022-09-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腕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6024A (zh) * 2018-01-26 2019-08-02 拓自达电线株式会社 连接器端子、具有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端子的制造方法
CN114993514A (zh) * 2022-05-25 2022-09-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腕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7820A (zh) 紧凑型插孔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5039299U (zh) 插套组件及其插座
CN202977761U (zh) 一种按压式导线连接器
KR200442350Y1 (ko) 일체형 이중 결합 커넥터
CN204424520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202811727U (zh) 一种车载面板固定卡扣
CN104518318A (zh) 类弓字形弹性接触簧片
CN101867110A (zh) 一种电连接端子及其继电器插座
CN208835393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插座装置
CN204615068U (zh) 数据线手环
CN209104427U (zh) 一种大电流接插件
CN203839545U (zh) 扬声器用电连接器
CN209592424U (zh) 用于插座的安全门组件及插座
CN205355336U (zh) 一种夹持式复合端子连接器
CN105161342A (zh) 一种带固定塞的键盘复位弹簧
CN108470859B (zh) 起动电池及其电池主体和可变壳体
CN201374430Y (zh) 接插件
CN106558814A (zh) 磁性防触电插座
CN205478694U (zh) 一种高摩擦力附框通用型角码
CN201466281U (zh) 一种高对中度簧片
CN217134808U (zh) 电连接器
CN203434329U (zh) 电源插座
CN204927689U (zh) 一种防尘墙壁插座
CN204088662U (zh) 一种插座连接器
CN205752646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