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38673U - 货物运输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货物运输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38673U
CN205038673U CN201520442113.7U CN201520442113U CN205038673U CN 205038673 U CN205038673 U CN 205038673U CN 201520442113 U CN201520442113 U CN 201520442113U CN 205038673 U CN205038673 U CN 205038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dentification code
wireless
freight transpor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421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治安
万亿中
吴典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Colour and Imaging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Colour and Imaging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Colour and Imaging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Taiwan Colour and Imaging Tech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38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38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包含多个无线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无线通讯装置与服务器。无线发射装置个别位于运输货物与送货人员上,而信号接收装置与无线通讯装置均位于运输工具上。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具有代表运输货物的第一识别码与代表送货人员的第二识别码的二无线信号,并产生具有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代表运输工具的第三识别码的输出信号。输出信号经由无线通讯装置转换为高频信号并传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藉此分析判断运输货物、送货人员与运输工具的相对关系并于有异常时发出告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藉以提升物流的运输效率。

Description

货物运输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监控系统,特别是指一种货物运输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发展,民众通过网络进行购物的消费行为也就愈来愈盛行,也因此造就物流运输产业的蓬勃发展。
传统物流中心多是利用人工方式确认货物的状态,例如:货物的库存管控、及货物进出管控等。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化,物流中心的规模越来愈大,货物的项目与数量也就愈多,利用人力盘点的方式常常发生错误。
随着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发展,即有厂商改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来取代以往以人工盘点的劳动作业。其主要是在仓库的主要出入口安装固定式的射频识别感应器,以及进出仓库的受管货物上则贴上含有识别数据(即,受管货物数据)的射频标签。当受管货物进出仓库的主要出入口时,射频识别感应器会自动地读取射频标签的射频标签信号,再将受管货物数据传送给中控中心的伺服装置,以进行后续地电子式的管理并大幅减少人力的消耗。
然而,在目前的物流管控中,货物离开仓库后无法统一控管,仍需仰赖人工盘点。虽然能利用卫星导航机标示目前货车的所在位置及指示行进路线,但无使用于监控货物的行踪,导致无法确保货物的安全,因此对于货物的运输尚有待开发设计新管理系统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货物运输监控系统,藉以监控货物运送状况是否正确,以减少人工确认发生问题的机率。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包含:至少一第一无线发射装置、第二无线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无线通讯装置以及服务器。第一无线发射装置分别设置于运输货物,第一无线发射装置具有专属的第一识别码。第二无线发射装置佩戴在送货人员身上,并且第二无线发射装置具有专属的第二识别码。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运输工具上,并且信号接收装置具有第三识别码。无线通讯装置电性连接信号接收装置。第一无线发射装置用以发射具有第一识别码的第一无线信号,以及第二无线发射装置用以发射具有第二识别码的第二无线信号。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并产生带有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的输出信号。无线通讯装置根据来自信号接收装置的输出信号产生无线通信信号以及发射产生的无线通信信号至通讯网络中。其中,无线通信信号包括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服务器通讯连接无线通讯装置。服务器经由通讯网络无线接收来自无线通讯装置的无线通信信号、侦测至少一事件的发生与否,并于侦测到任一事件发生时发出一告警信号。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通过分别代表送货人员、运输货物与运输工具的识别码来即时监控运输货物的相关运送状况,并于有异常发生时即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适当地补救程序,以确保货物运送的安全性及确实性,进而提升物流的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的架构方块图。
图2是图1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信号接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详细方块图。
图4是图1的服务器的一实施例的详细方块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的架构方块图。
图6是图5的服务器的一实施例的详细方块图。
图7是图5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第一无线发射装置
20第二无线发射装置
30信号接收装置
31传输单元
32处理单元
40无线通讯装置
50服务器
51处理服务器
52储存服务器
53影像辨识服务器
61运输货物
62送货人员
63运输工具
631运输货柜
70影像获取装置
80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的的架构方块图。图2是图1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请参阅图1及图2,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包含多个无线发射装置(以二个为例,以下分别称之为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与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信号接收装置30、无线通讯装置40以及服务器50。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与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分别与信号接收装置30通讯连接。信号接收装置30电性连接无线通讯装置40。
于此,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是位在运输货物61上,且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具有专属的第一识别码。因此,此第一识别码可用以代表设置此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的运输货物61。其中,运输货物61即为运输工具63所载送的货物。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可固定设置或可拆除地设置在运输货物61上(例如:粘贴或锁固在货物最外层的包装袋、包装箱、包装盒或标签等物件上)。其中,运输货物61可为单一货物或为多个货物的集结。
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是位在送货人员62身上,且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具有专属的第二识别码。因此,此第二识别码可用以代表设置此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的送货人员6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可直接佩戴在送货人员62身上,或者与员工证、工作服等工作佩件结合而设置在送货人员62身上。于一些实施例中,送货人员可以是真人,亦可是机器人。在一些实施例中,送货人员62可以是运输工具63的驾驶员或乘客。
信号接收装置30设置于运输工具63上,且信号接收装置30具有第三识别码。因此,此第三识别码可用以代表设置此信号接收装置30的运输工具63。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接收装置30可对应装载运输货物61的载货空间固设在运输工具63的壳体(即,运输货柜631或载货车厢)上。较佳地,信号接收装置30可固设在运输工具63的货柜或车箱的内侧壳体上,即面向或邻近载货空间的壳体上。
无线通讯装置40设置于运输工具63上。而服务器50为云端装置,即位在远端的监控中心。于此,无线通讯装置40经由通讯网络通讯连接服务器50,以致远端的服务器50得以对运输货物、送货人员与运输工具进行监控与管理。
在使用上,装设在运输货物61上的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会发射具有第一识别码的第一无线信号。佩戴在送货人员62身上的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亦会发射具有第二识别码的第二无线信号。此时,设置在运输工具63上的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亦会发射具有第二识别码的第二无线信号。此时,设置于运输工具63上的信号接收装置30即会接收到来自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的第一无线信号与来自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的第二无线信号,并且依据第一无线信号、第二无线信号与第三识别码对应产生具有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的输出信号。即,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利用所属的第一识别码产生第一无线信号并发射给信号接收装置30。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亦利用所属的第二识别码产生第二无线信号并发射给信号接收装置30。信号接收装置30从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取得第一识别码与第二识别码后,以取得的第一识别码、取得的第二识别码以及自身的第三识别码来产生输出信号,并将产生的输出信号输出给无线通讯装置40。
无线通讯装置40根据输出信号而对应产生无线通信信号,并且将无线通信信号传送至通讯网络中。于此,此无线通信信号亦包括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服务器50经由通讯网络接收来自无线通讯装置40的无线通信信号,以取得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等资讯。
服务器50接收无线通信信号后,基于预设的事件条件分析无线通信信号中的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藉以产生分析结果。然后,服务器50再依据分析结果决定是否发出告警信号。换言之,服务器50会根据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侦测一事件的发生与否,并且于侦测到事件发生时,发出一告警信号。
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50记录有运输货物61、送货人员62与运输工具63的绑定关系,以供后续监控使用。于此,服务器50会根据记录的绑定关系判断接收到的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是否正确;正确时,则不会发出告警信号;相反的,若判断为不正确(表示发生异常事件)时,则发出告警信号,以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如:监控人员,现场人员或对应的管理人员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50判断无线通信信号中是否同时具有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同时具备时,则不会发出告警信号;相反的,若有缺任一者(表示发生异常事件)时,则发出告警信号,以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如:监控人员,现场人员或对应的管理人员等。
图3为图1的信号接收装置30的一实施例的详细方块图。请参阅图3,于一实施例中,信号接收装置30包含传输单元31与处理单元32。其中,传输单元31电性连接处理单元32。传输单元31通讯连接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以及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并且自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接收第一无线信号以及自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接收第二无线信号。处理单元32经由传输单元31取得第一无线信号与第二无线信号,并取得第一无线信号中的第一识别码与第二无线信号中的第二识别码。处理单元32将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连同信号接收装置30的第三识别码整合成输出信号,并经由无线通讯装置40传送给远端的服务器5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50的运作可为单一服务器实现,亦可包括多个服务器分工实现。
图4为图1的服务器50的一实施例的详细方块图。图5为应用于图1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的对照表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50包含处理服务器51与储存服务器52。其中,处理服务器51与储存服务器52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服务器51与储存服务器52能以有线的方式通讯连接,亦可以无线的方式通讯连接。
于此,处理服务器51经由通讯网络通讯连接无线通讯装置40,并且自无线通讯装置40接收无线通信信号。储存服务器52主要是用以储存分析相关参数(如,事件条件)和/或历史监控数据(例如:每个无线通信信号接收到的时间、其中携带的识别数据及其分析结果),并且依据处理服务器51的要求读取并提供所需的数据给处理服务器51。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存服务器52内存有记录绑定关系的对照表。对照表具有多个对应内容,并且各个对应内容分别为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所示)。
项次 第一识别码 第二识别码 第三识别码
1 0001 0011 0101
2 0002 0012 0102
3 0003 0013 0103
表1
处理服务器51依据对照表中记录的多个对应内容来分析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并判断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的组合是否存在于对照表(如表1所示)中。
若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的组合相符于对照表某一对应内容(其表示无线通信信号中的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是与对照表相同)时,则处理服务器51不发出告警信号。
若处理服务器51未能于对照表的任一项次找到相符的对应内容(其表示异常发生)时,处理服务器51即侦测到事件发生,并且处理服务器51会产生告警信号并发送给相关人员。
其中,对照表中的各对应关系是可以视实际出货状况做修改。
再者,货物运输监控系统亦可搭配影像辨识技术来判断运输货物61是否有异常,例如:运输货物61于运送过程中被搬出运输工具63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的架构方块图。图6为图5的服务器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7是图5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请参阅图5及图7,货物运输监控系统还包含影像获取装置70,并且此影像获取装置70设置于运输工具63上。于此实施例中,影像获取装置70是设置在能获取到运输工具63上的所有运输货物61的影像的位置上。较佳地,影像获取装置70可固设在运输工具63的运输货柜631或载货车厢的内侧壳体上。
影像获取装置70与信号接收装置30电性连接。在使用上,影像获取装置70可随时获取运输工具63载送运输货物61的空间的影像,并产生对应的影像信号给信号接收装置30,再经由无线通讯装置40传送至服务器50。因此,信号接收装置30的输出信号和无线通讯装置40的无线通信信号均具有影像信号。
请参阅图5与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50可更包含影像辨识服务器53。影像辨识服务器53电性连接处理服务器51。其中,处理服务器51与影像辨识服务器53能以有线的方式通讯连接,亦可以无线的方式通讯连接。
影像辨识服务器53取得无线通信信号中的影像信号,并辨识影像信号的货物图像以得到一辨识结果。处理服务器51再根据辨识结果侦测一事件的发生与否,例如:运输货物61是否位于运输工具63(影像信号中是否具有货物图像)、运输货物61的数量是否正确(影像信号中货物图像的数量与第一识别码的数量是否一致)、运输货物61是否损伤(影像信号中货物图像是否不同于既定图像)等。于此,处理服务器51侦测到另一事件的发生时,则发出告警信号;反之,则不发出告警信号。
举例来说,处理服务器51的辨识结果为影像信号中不具有对应运输货物61的货物图像,即判定事件发生,并且发出告警信号;反之,处理服务器51的辨识结果为影像信号中具有对应运输货物61的货物图像,即判定事件未发生,并且不发出告警信号。处理服务器51的辨识结果为影像信号中对应运输货物61的货物图像的数量与无线通信信号中的第一识别码的数量不一致,即判定事件发生,并且发出告警信号;反之,处理服务器51的辨识结果为影像信号中对应运输货物61的货物图像的数量与无线通信信号中的第一识别码的数量一致,即判定事件未发生,并且不发出告警信号。处理服务器51的辨识结果为影像信号中对应运输货物61的货物图像不同于既定图像(如,初始的货物图像或前次取得的货物图像),即判定事件发生,并且发出告警信号;反之,处理服务器51的辨识结果为影像信号中对应运输货物61的货物图像相同于既定图像,即判定事件未发生,并且不发出告警信号。
请再次参阅图5,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可更包含定位装置80,并且此定位装置80设置于运输工具63。在此实施例中,定位装置80连接无线通讯装置40。于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80与无线通讯装置40为通讯连接,例如: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定位装置80自定位卫星接收数据并据以产生定位数据,并将产生的传送定位数据至无线通讯装置40,藉以经由无线通信信号传送至服务器50。因此,无线通讯装置40输出的无线通信信号更包含定位数据。换言之,无线通讯装置40会随时传送定位装置80的定位数据至服务器50,以供服务器50监控运输工具63的位置,进而可即时估计运输货物61到达的时间、运输工具63是否行驶错误路线或其他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50会根据无线通信信号中的第三识别码所对应的一行驶路径以及定位数据侦测事件是否发生,即,确认定位数据是否落在行驶路径上。当服务器50侦测到定位数据未落在行驶路径上时,判定所属事件发生,即发出告警信号。反之,当服务器50侦测到定位数据落在行驶路径上时,判定所属事件未发生,即不发出告警信号。
其中,无线通讯装置40可整合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第三识别码与定位数据以产生无线通信信号,进而能将无线通信信号传送至服务器50。
于正常情况下,无线通讯装置40会接收到来自信号接收装置30的输出信号并取得其中的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第三识别码,以及接收到来自定位装置80的定位数据,并将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第三识别码与定位数据整合为无线通信信号。在异常事件发生(例如:送货人员62离开运输工具63和/或运输货物61被搬离运输工具63等事件)时,信号接收装置30会接收不到第一无线信号和/或第二无线信号,因此信号接收装置30所产生的输出信号则不具有第一识别码、或者不具有第二识别码、或者二者均不具有。无线通讯装置40仍然会基于接收到的数据(第三识别码与定位数据、或者第一识别码、第三识别码与定位数据、或者第二识别码、第三识别码与定位数据)整合为无线通信信号,并发送给服务器5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与信号接收装置30系以符合无线传输规范收发无线信号。
其中,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与信号接收装置30之间以及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与信号接收装置30之间是以短程通讯技术进行通讯连结。换言之,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与信号接收装置30均为短程无线传输装置。其中,短程无线传输装置可为蓝牙、红外线、或近场通讯、或其他符合短程通讯技术的无线传输装置。较佳地,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与信号接收装置30分别是使用符合蓝牙4.0以上的通讯规范的蓝牙传输装置。例如: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与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为蓝牙发射器,且信号接收装置30为蓝牙接收器。
另外,无线通讯装置40与服务器50之间是以长程通讯技术进行通讯连结。换言之,无线通讯装置40与服务器50的通讯模组均为长程无线传输装置。其中,长程无线传输装置可为符合GPS、WiFi、或其他符合长程通讯技术的无线传输装置。
其中,第一识别码、第二识别码与第三识别码分别可为硬件地址(MAC地址)、装置识别码(DeviceID)或其他分别专属第一无线发射装置10、第二无线发射装置20与信号接收装置30的编码等,本实用新型中并非为以此限制。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通过分别代表送货人员、运输货物与运输工具的识别码来即时监控运输货物的相关运送状况,并于有异常发生时即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适当地补救程序,以确保货物运送的安全性及确实性,进而提升物流的运输效率。

Claims (31)

1.一种货物运输监控系统,适用于监控一运输工具上的一送货人员及该运输工具所载送的至少一运输货物,其特征在于,该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包含:
至少一第一无线发射装置,分别设置于该至少一运输货物,各该第一无线发射装置具有专属的一第一识别码,各该第一无线发射装置用以发射一第一无线信号,其中各该第一无线信号具有对应的该第一识别码;
一第二无线发射装置,佩戴在该送货人员身上且具有专属的一第二识别码,该第二无线发射装置用以发射一第二无线信号,其中该第二无线信号具有该第二识别码;
一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该运输工具上且具有一第三识别码,该信号接收装置用以接收该至少一第一无线信号与该第二无线信号并根据该至少一第一无线信号与该第二无线信号产生一输出信号;
一无线通讯装置,连接该信号接收装置,该无线通讯装置用以产生对应于该输出信号的一无线通信信号以及发射该无线通信信号至一通讯网络中;以及
至少一服务器,通讯连接该无线通讯装置,该至少一服务器用以经由该通讯网络无线接收该无线通信信号、根据该无线通信信号侦测至少一事件的发生与否,并于侦测到任一该事件发生时发出一告警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服务器存有一对照表并根据该对照表与该无线通信信号侦测该事件的发生与否,以及其中该对照表具有至少一对应内容,且各该对应内容记录该第一识别码、该第二识别码与该第三识别码中的至少二者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事件中之一为该无线通信信号所携带的该第一识别码、该第二识别码与该第三识别码不相符于该些对应内容中的任一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事件中之一为该无线通信信号中未携带该第一识别码、该第二识别码与该第三识别码中的任一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接收装置包含:
一传输单元,通讯连接该第一无线发射装置与该第二无线发射装置,以接收该第一无线信号与该第二无线信号;以及
一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该传输单元,以自接收到的该第一无线信号与接收到的该第二无线信号中取得该第一识别码与该第二识别码并通过整合取得的该第一识别码、取得的该第二识别码与本身的该第三识别码产生该输出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位于该运输工具上并连接该无线通讯装置,该定位装置用以产生一定位数据,其中该无线通信信号包括该定位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事件中之一为该定位数据落在该第三识别码所对应的一行驶路径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影像获取装置,位于该运输工具,以通过获取该运输工具载送该运输货物的空间来产生一影像信号给该信号接收装置,其中该无线通信信号具有该影像信号,并且该至少一服务器辨识该无线通信信号中的该影像信号的货物图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事件中之一为该影像信号中的该货物图像的数量与该第一识别码的数量不相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事件中之一为该影像信号中不具有该货物图像。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事件中之一为该影像信号中的该货物图像与一既定图像不相符。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影像获取装置与该信号接收装置设于该运输工具的内侧壳体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接收装置设于该运输工具的内侧壳体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无线发射装置为一蓝牙发射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无线发射装置为一蓝牙发射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接收装置为一蓝牙接收器。
17.一种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运输工具,以乘载一送货人员以及载送的至少一运输货物;
至少一第一无线发射装置,分别设置于该至少一运输货物,各该第一无线发射装置具有专属的一第一识别码,各该第一无线发射装置用以发射一第一无线信号,其中各该第一无线信号具有对应的该第一识别码;
一第二无线发射装置,佩戴在该送货人员身上且具有专属的一第二识别码,该第二无线发射装置用以发射一第二无线信号,其中该第二无线信号具有该第二识别码;
一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该运输工具上且具有一第三识别码,该信号接收装置用以接收该至少一第一无线信号与该第二无线信号并根据该至少一第一无线信号与该第二无线信号产生一输出信号;以及
一无线通讯装置,连接该信号接收装置,该无线通讯装置用以产生对应于该输出信号的一无线通信信号以及发射该无线通信信号至一通讯网络中,以供至少一服务器接收并据以进行监控至少一事件的发生。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事件中之一为该无线通信信号所携带的该第一识别码、该第二识别码与该第三识别码不相符于至少一对应内容中的任一者。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事件中之一为该无线通信信号中未携带该第一识别码、该第二识别码与该第三识别码中的任一者。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接收装置包含:
一传输单元,通讯连接该第一无线发射装置与该第二无线发射装置,以接收该第一无线信号与该第二无线信号;以及
一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该传输单元,以自接收到的该第一无线信号与接收到的该第二无线信号中取得该第一识别码与该第二识别码并通过整合取得的该第一识别码、取得的该第二识别码与本身的该第三识别码产生该输出信号。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位于该运输工具上并连接该无线通讯装置,该定位装置用以产生一定位数据,其中该无线通信信号包括该定位数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事件中之一为该定位数据位落在该第三识别码所对应的一行驶路径上。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影像获取装置,位于该运输工具,以通过获取该运输工具载送该运输货物的空间来产生一影像信号给该信号接收装置,其中该无线通信信号具有该影像信号。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事件中之一为该影像信号中不具有对应该至少一运输货物的货物图像。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事件中之一为该影像信号中对应该至少一运输货物的货物图像的数量与该第一识别码的数量不相符。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事件中之一为该影像信号中对应该至少一运输货物的货物图像与一既定图像不相符。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影像获取装置与该信号接收装置设于该运输工具的内侧壳体上。
2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接收装置设于该运输工具的内侧壳体上。
2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无线发射装置为一蓝牙发射器。
3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无线发射装置为一蓝牙发射器。
3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接收装置为一蓝牙接收器。
CN201520442113.7U 2015-06-12 2015-06-25 货物运输监控系统 Active CN20503867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9515 2015-06-12
TW104209515U TWM510499U (zh) 2015-06-12 2015-06-12 貨物運輸監控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38673U true CN205038673U (zh) 2016-02-17

Family

ID=54852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42113.7U Active CN205038673U (zh) 2015-06-12 2015-06-25 货物运输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38673U (zh)
TW (1) TWM51049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3453A (zh) * 2018-08-16 2018-11-13 深圳前海启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货物运输监控跟踪系统
CN110363463A (zh) * 2019-06-04 2019-10-22 天津五八到家科技有限公司 货运数据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132736A (zh) * 2021-12-03 2022-03-04 四川东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板状底模运输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7083B (zh) * 2018-10-31 2022-06-11 香港商永道無線射頻標籤(香港)有限公司 倉儲管理系統與倉儲管理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3453A (zh) * 2018-08-16 2018-11-13 深圳前海启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货物运输监控跟踪系统
CN110363463A (zh) * 2019-06-04 2019-10-22 天津五八到家科技有限公司 货运数据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363463B (zh) * 2019-06-04 2022-09-13 天津五八到家科技有限公司 货运数据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132736A (zh) * 2021-12-03 2022-03-04 四川东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板状底模运输用系统
CN114132736B (zh) * 2021-12-03 2023-08-08 四川东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板状底模运输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0499U (zh) 2015-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6853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temperature data from separate segments of handling
US7221270B2 (en) Temperature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used for commodities transportation
CA2572956C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ng inventory and dispatch procedures at a staging area
CN205038673U (zh) 货物运输监控系统
US7002451B2 (en) Package location system
CN114026582B (zh) 用于资产跟踪的站点匹配
US201201129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Monitoring and Deriving the Location of Transient Objects by Monitoring the Location of Equipment Used to Move the Objects
US20040246104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goods
CN105069508A (zh) 使用无线激活装置跟踪物品的系统和方法
US20070262849A1 (en) Active/Passive Couple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
CN103400255A (zh) 一种物流实时跟踪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06352966B (zh) 轨道列车的超偏载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2663572A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危险品监控方法
CN103927644A (zh) 一种货运转运站调度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325028A (zh) 一种物流控制系统
KR20140101117A (ko) 택배업체의 입출고 관리시스템 및 관리방법
CN204883800U (zh) 一种实时监控货物位置的物流管理系统
US10078809B2 (en) Freight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1902055B1 (ko) 택배업체의 입출고 관리시스템 및 관리방법
CN111178715A (zh)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120280797A1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Item Level 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in A Virtual Warehouse Established For Short-Term And Long-Term Disaster Relief Operations
US10380874B2 (en) Smart wireless asset tracking
KR20140142775A (ko) 차량 입출고 관리 시스템
CN113313218B (zh) 一种轨道列车的货物管理系统
KR20210155053A (ko) 알에프를 이용한 컨테이너 위치파악 및 실시간 관리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