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9077U - 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9077U
CN205029077U CN201520779828.1U CN201520779828U CN205029077U CN 205029077 U CN205029077 U CN 205029077U CN 201520779828 U CN201520779828 U CN 201520779828U CN 205029077 U CN205029077 U CN 205029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conducting strip
bus
unit socket
socke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798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东�
柳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INGG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INGG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INGG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INGG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798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9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9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9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包括插座外壳,插座外壳由单元插座壳体依次连接而成,单元插座壳体内分别设置有N极导电片、L极导电片以及E极导电片,N极导电片、L极导电片以及E极导电片穿过所述单元插座壳体的底面伸出单元插座壳体外,单元插座壳体的底面外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的底面的N极导电条、L极导电条以及E极导电条;各个导电片和导电条上均设置有铆接孔,N极导电片、L极导电片以及E极导电片分别对应地与N极导电条、L极导电条以及E极导电条通过铆钉相铆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稳定,其各个导电片和导电条之间采用铆接固定,操作方便,装配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电插座用于各类用电设备的接电使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
插座的种类繁多,品种多样,其基本结构中均包括壳体和导电片。导电片需要直接或者通过其它的导电件间接地与电路相连,这样才能保证用电设备的插头插入插座时能够形成电回路而实现通电。现在插座的导电片与电路或导电件的连接多采用螺栓固定,直接采用导电片与电路连接时,存在电路连线混乱,所需连接点多的缺点;而采用导电片与导电件连接后,再与电路连接时,由于插座的体积较小,用螺栓固定时操作空间更是有限,操作十分不便,装配效率很低。另外采用螺栓固定容易发生松动,因此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稳定的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包括插座外壳,插座外壳由单元插座壳体依次连接而成,单元插座壳体内分别设置有N极导电片、L极导电片以及E极导电片,N极导电片、L极导电片以及E极导电片穿过所述单元插座壳体的底面伸出单元插座壳体外,单元插座壳体的底面外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的底面的N极导电条、L极导电条以及E极导电条;各个导电片和导电条上均设置有铆接孔,N极导电片、L极导电片以及E极导电片分别对应地与N极导电条、L极导电条以及E极导电条通过铆钉相铆接。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N极导电片、L极导电片以及E极导电片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中伸出的长度相等。
上述的N极导电条设置于所述N极导电片的外侧,E极导电条设置于所述E极导电片的外侧。
上述的N极导电条、L极导电条以及E极导电条为直线形结构,N极导电条、L极导电条以及E极导电条平行设置。
上述的L极导电片上铆接有连接片,连接片沿L极导电片的伸出端向外延伸,并与L极导电条相铆接。
上述的L极导电条上相邻L极导电片之间向所述E极导电条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
上述的N极导电条、L极导电条以及E极导电条呈T形结构,N极导电片、L极导电片以及E极导电片的伸出部分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
上述的单元插座壳体成方形结构,单元插座壳体的底面上设置有面板固定螺钉。
上述的单元插座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面板连接扣;面板连接扣共有两组,一组设置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的两侧的上部,另一组设置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的两侧的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采用依次连接的单元插座壳体作为插座外壳,单元插座壳体内设置有N极导电片、L极导电片以及E极导电片,N极导电片、L极导电片以及E极导电片从单元插座壳体的底面伸出与N极导电条、L极导电条以及E极导电条对应的铆接固定,采用导电片与对应导电条之间的铆接固定,使装配更加方便,提高了装配的效率,也保证了连接点之间的稳定性。另外,各导电条采用垂直于单元插座壳体的底面的设置,能够使导电条与导电片之间更好地贴合,进一步保证了连接点之间固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铆接操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铆接操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插座外壳1、单元插座壳体2、面板连接扣21、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连接片32a、E极导电片33、N极导电条41、L极导电条42、弯折部42a、E极导电条43、面板固定螺钉5、铆钉6、铆接孔6a、铆接下模工装71、铆接上模冲头72。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包括插座外壳1,插座外壳1由单元插座壳体2依次连接而成,单元插座壳体2内分别设置有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以及E极导电片33,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以及E极导电片33穿过所述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伸出单元插座壳体2外,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外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的N极导电条41、L极导电条42以及E极导电条43;各个导电片和导电条上均设置有铆接孔6a,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以及E极导电片33分别对应地与N极导电条41、L极导电条42以及E极导电条43通过铆钉6相铆接。
实施例中,单元插座壳体2成方形结构,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上设置有面板固定螺钉5。
实施例中,单元插座壳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面板连接扣21;面板连接扣21共有两组,一组设置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2的两侧的上部,另一组设置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2的两侧的下部。
面板固定螺钉5和面板连接扣21的设置,是为了使面板的装配更加方便、牢固,面板连接扣21共有两组,分别位于单元插座壳体2的两侧的上部和下部,这样能够使两组面板连接扣21的受力均匀。
本电插座采用依次连接的单元插座壳体2作为插座外壳1,结构简单。而设置于单元插座壳体2内的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以及E极导电片33采用从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伸出并于对应的N极导电条41、L极导电条42以及E极导电条43相固定的方式,实现导电片与导电条之间的固定,结构简单、整洁。
各个导电片与导电条之间采用铆接固定,操作方便,连接牢固、可靠。导电片与导电条之间固定后,再将各导电条与电路相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插座与实施例一中电插座结构相似,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以及E极导电片33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2中伸出的长度相等。
N极导电条41设置于所述N极导电片31的外侧,E极导电条43设置于所述E极导电片33的外侧。
N极导电条41、L极导电条42以及E极导电条43为直线形结构,N极导电条41、L极导电条42以及E极导电条43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电插座,其结构更加整洁;另外将N极导电条41和E极导电条43分别设置于N极导电片31和E极导电片33的外侧,能够使铆接固定时更加方便。N极导电片31和N极导电条41固定时,N极导电条41位于N极导电片31的外侧,即N极导电条41位于N极导电片31的上方,这样N极导电片31便能够给予N极导电条41支撑,使N极导电条41平稳地放于由N极导电片31构成的支撑平面上。N极固定后,将电插座整体反转180°,固定E极导电片33和E极导电条43,由于E极导电条43位于E极导电片33的外侧,反转180°后,E极导电条43仍位于E极导电片33的上方,同样的,E极导电片33能够给予E极导电条43支撑。
本电插座的铆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L极导电片32装配于单元插座壳体2内,并使其从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伸出;
步骤二、将L极导电片32与L极导电条42贴合,并使L极导电片32和L极导电条42上的铆接孔6a对齐;
步骤三、将铆钉6插入已对齐的铆接孔6a中;
步骤四、移动铆接下模工装71至铆接孔6a的下方;
步骤五、移动铆接上模冲头72至铆接孔6a的上方,向下冲压铆钉6完成铆接;
步骤六、重复步骤一至五,逐个完成所有L极导电片32与L极导电条42的铆接工作,完成L极的铆接;
步骤七、将步骤一至六中的L极导电片32和L极导电条42对应的替换为N极导电片31和N极导电条41、E极导电片33和E极导电条43,完成N极和E极的铆接。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以及E极导电片33伸出长度相等,铆接固定时,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先铆接位于中间的L极导电片32和L极导电条42。
实施例三: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插座与实施例二中电插座结构相似,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L极导电片32上铆接有连接片32a,连接片32a沿L极导电片32的伸出端向外延伸,并与L极导电条42相铆接。
通过在L极导电片32上铆接有连接片32a,以延伸L极导电片32的伸出长度,从而使L极的铆接点远离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避免了L极与N极、E极之间的影响。本电插座在铆接时,可以先铆接N极,再铆接E极,最后铆接L极。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插座与实施例二中电插座结构相似,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L极导电条42上相邻L极导电片32之间向所述E极导电条43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42a。
弯折部42a位于N极铆接点的下方,这样便增大了N极铆接点的操作空间,方便铆接下模工装71的进入。
本实施例的电插座铆接时,同样需要先对L极进行铆接,再进行N极、E极的铆接。
实施例五: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插座与实施例一中电插座结构相似,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N极导电条41、L极导电条42以及E极导电条43呈T形结构,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以及E极导电片33的伸出部分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
本实施例的电插座采用T形结构的导电条,使各导电条远离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而各个铆接点仍靠近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铆接时,铆接上模冲头72能从导电条与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之间的间隙通过,并且N极、L极、E极的铆接点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这样就保证了N极、L极、E极的铆接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包括插座外壳(1),其特征是:所述的插座外壳(1)由单元插座壳体(2)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的单元插座壳体(2)内分别设置有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以及E极导电片(33),所述的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以及E极导电片(33)穿过所述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伸出单元插座壳体(2)外,所述的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外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的N极导电条(41)、L极导电条(42)以及E极导电条(43);各个导电片和导电条上均设置有铆接孔(6a),所述的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以及E极导电片(33)分别对应地与N极导电条(41)、L极导电条(42)以及E极导电条(43)通过铆钉(6)相铆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以及E极导电片(33)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2)中伸出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N极导电条(41)设置于所述N极导电片(31)的外侧,所述的E极导电条(43)设置于所述E极导电片(33)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的N极导电条(41)、L极导电条(42)以及E极导电条(43)为直线形结构,所述的N极导电条(41)、L极导电条(42)以及E极导电条(43)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L极导电片(32)上铆接有连接片(32a),所述的连接片(32a)沿L极导电片(32)的伸出端向外延伸,并与L极导电条(42)相铆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L极导电条(42)上相邻L极导电片(32)之间向所述E极导电条(43)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42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N极导电条(41)、L极导电条(42)以及E极导电条(43)呈T形结构,所述的N极导电片(31)、L极导电片(32)以及E极导电片(33)的伸出部分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元插座壳体(2)成方形结构,所述的单元插座壳体(2)的底面上设置有面板固定螺钉(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元插座壳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面板连接扣(21);所述的面板连接扣(21)共有两组,一组设置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2)的两侧的上部,另一组设置于所述单元插座壳体(2)的两侧的下部。
CN201520779828.1U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 Active CN205029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9828.1U CN205029077U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9828.1U CN205029077U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9077U true CN205029077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61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9828.1U Active CN205029077U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90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6182A (zh) * 2015-10-10 2015-12-23 宁波鼎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及其铆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6182A (zh) * 2015-10-10 2015-12-23 宁波鼎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及其铆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52503A1 (en)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a battery cell assembly to an electrically non-conductive base member
CN205763448U (zh) 一种高效的铜排冲孔装置
CN103944503A (zh) 接线盒支架、使用接线盒支架的接线盒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5029077U (zh) 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
CN205029073U (zh) 一种具有点焊结构的电插座
CN105186182A (zh) 一种具有铆接结构的电插座及其铆接方法
CN203775122U (zh) 滑入式光伏组件快速安装支架
CN204204679U (zh) 多节开关暗盒
CN203932060U (zh) 智能功率模块
CN202395644U (zh) 功率开关装置
CN104779498A (zh) 一种三相四线同断同连的连接装置
CN201733420U (zh) 一种电路板喇叭快速组装结构
CN205900898U (zh) 连接装置
CN203826805U (zh) 一种配电箱
CN204633668U (zh) 一种汽车电机控制器
CN203166783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整流器
CN202997121U (zh) 一种新型插座
CN204440052U (zh) 一种控制电路板
CN204449699U (zh) 一种用于电焊机的装配结构
JP6319123B2 (ja) 配線引き込み構造
CN204144685U (zh) 一种电气设备柜内元器件安装结构
CN208548482U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的接线端子座
CN203377405U (zh) 一种新型的插座
CN202906034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7320340U (zh) 开关柜智能操控装置快速连接端子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