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7897U - 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7897U
CN205027897U CN201520474737.7U CN201520474737U CN205027897U CN 205027897 U CN205027897 U CN 205027897U CN 201520474737 U CN201520474737 U CN 201520474737U CN 205027897 U CN205027897 U CN 205027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system
transmitting element
transponder
personnel
situation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747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u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u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u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u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747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7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7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7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在掘进台的顶盖上设置有探测传感器,该探测传感器与掘进台上的控制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传感器由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构成,所述发送单元发送一个信号用以起动由人员携带的转发器,所述的接收单元接收由被起动的转发器发出的信号。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具有耗电低、避免电磁污染、安全可靠、探测准确度高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化开采中,每个掘进台都有自己的电气和电液压控制,控制可以相互连接以进行信息交换。掘进台的运动,即收起顶盖,向掘进传送装置行进,并且再伸出顶盖,仅仅在相应掘进台的工作区域和运行区域内没有人员存在时才能进行,以避免人身伤害事故。
为了避免有人员存在时掘进台的运动,一般会采用监测的方法,即在掘进台上安装探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发送一个连续信号,以监测相应的探测区域内是否有人。具体为,矿工每人携带一个转发器,该转发器相当于一个小的发送和接收单元,它与各个掘进台上的探测传感器一起工作,并且当有人员存在于相应传感器的探测区域内时由一个传感器测定其位置。一旦传感器从转发器得到信号,它给掘进台的控制装置一个控制信号,由于此信号,在其范围内发现人员的掘进台的控制装置停止正常的控制功能,并且,只要在掘进台的工作区域和运行区域内存在人员就一直阻止掘进台的运动。
上述传统的做法存在以下缺陷:坑道中所有探测传感器一直在工作,这导致相对高的电流消耗,这必须配备昂贵的、合适的电路。由于坑道中所有传感器一直在工作,每个人携带的转发器也一直在工作,并且有大量的能量需求,它必须由便携式电源(电池、蓄电池)来提供,因而在要求10个小时的最短工作期的情况下它们负担较重;另外,在现有的做法中传感器一直在发送电磁信号,这会导致坑道中的电磁污染,影响坑道中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电低、避免电磁污染、安全可靠的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在掘进台的顶盖上设置有探测传感器,该探测传感器与掘进台上的控制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传感器由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构成,所述发送单元发送一个信号用以起动由人员携带的转发器,所述的接收单元接收由被起动的转发器发出的信号。
而且,所述的发送单元为一由两个平行取向、同相接通的铁氧体线圈天线构成的磁性天线。
而且,所述的转发器包括接收器及转发器发送单元。
而且,所述的探测传感器置于一保护盒内,该保护盒安装在掘进台顶盖上。
而且,所述发送单元的铁氧体线圈天线工作在7-11HZ之间的频率上。
而且,所述两铁氧体线圈天线之间的距离为100mm-180mm。
而且,所述转发器发送单元所产生的信号以1.5-2.5MHZ的频率给出。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当有人员进入到探测传感器所探测的区域时,人员携带的转发器传送一个信号给探测传感器,这时,探测传感器发出停止信号到掘进台的控制器上。因为本新型的转发器仅当矿工在即将运动到掘进台的工作区域内时才会被起动工作,因而仅在相对偶然的情况下才会给出一个存在信号,转发器的耗电很小,因为它在大多数的时间内处于待机状态,电池或蓄电池就能满足其需求;另外,通过将发送单元的铁氧体线圈天线工作在7-11HZ之间的频率上,两铁氧体线圈天线之间的距离为100mm-180mm,被起动的转发器发送单元所产生的信号以1.5-2.5MHZ的频率给出,这些数值的设定对于排除其他日常电波的影响来说是足够高的,对产生所要的磁场而言是足够低的,因此很好的避免了电磁污染。
2.本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通过将探测传感器置于一保护盒内,在盒内探测传感器不会受到地下矿井中恶劣的使用条件的影响,保证其探测的准确性,并且,还能避免雷击,保证其正常工作。
3.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具有耗电低、避免电磁污染、安全可靠、探测准确度高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掘进台上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探测传感器的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发器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在掘进台的顶盖2上设置有探测传感器4,该探测传感器与掘进台上的控制器3相连接,其创新之处在于:所述的探测传感器由发送单元7及接收单元5构成,所述发送单元发送一个信号用以起动由人员携带的转发器,所述的接收单元接收由被起动的转发器发出的信号。
所述的发送单元为一由两个平行取向、同相接通的铁氧体线圈天线6构成的磁性天线。
所述的转发器包括接收器8及转发器发送单元9。
所述的探测传感器置于一保护盒1内,该保护盒安装在掘进台顶盖上。
所述发送单元的铁氧体线圈天线工作在7-11HZ之间的频率上。
所述两铁氧体线圈天线之间的距离为100mm-180mm。
所述转发器发送单元所产生的信号以1.5-2.5MHZ的频率给出。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在掘进台的顶盖上设置有探测传感器,该探测传感器与掘进台上的控制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传感器由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构成,所述发送单元发送一个信号用以起动由人员携带的转发器,所述的接收单元接收由被起动的转发器发出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送单元为一由两个平行取向、同相接通的铁氧体线圈天线构成的磁性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发器包括接收器及转发器发送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传感器置于一保护盒内,该保护盒安装在掘进台顶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的铁氧体线圈天线工作在7-11HZ之间的频率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铁氧体线圈天线之间的距离为100mm-180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器发送单元所产生的信号以1.5-2.5MHZ的频率给出。
CN201520474737.7U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 Active CN205027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4737.7U CN205027897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4737.7U CN205027897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7897U true CN205027897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60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74737.7U Active CN205027897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7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39487Y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井下环境安全实时监控系统
CN204359813U (zh) 自供电的无线速度传感器
CN204173517U (zh) 胶带输送机机身位置姿态自动巡检装置
CN204258801U (zh)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数据传输分站
CN104986540A (zh) 一种矿用皮带防乘人保护系统
CN205027897U (zh) 一种新型井下人员存在情况探测系统
CN206559134U (zh) 备用电源放电控制装置
CN203745108U (zh) 一种矿用无线自组网综采支架压力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05469113U (zh) 一种轨道切换装置、巡检设备及巡检系统
CN205297649U (zh) 一种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被困人员定位系统
CN201868848U (zh) 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断电控制器
CN103076805A (zh) 一种地爬车无线自动定位控制系统
CN204596125U (zh) 一种大坝安全监测终端
CN201718045U (zh) 矿井井下智能无线监控与定位系统
CN203984410U (zh) 煤矿井下人员监控无线接收分站
CN203486759U (zh) 一种新型钢吊车梁结构
CN202661107U (zh) 矿用振动温度一体式传感器
CN206085076U (zh) 一种基于树莓派的救灾机器人
CN204777395U (zh) 新型矿用皮带防乘人保护系统
CN208366310U (zh) 一种群测群防裂缝检测装置
CN212074042U (zh) 一种基于NB-IoT的地铁列车定位系统
CN103662720A (zh) 一种煤矿皮带机集中控制系统
CN202186805U (zh) 矿井箕斗安全装载监控系统
CN202931292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矿井网络节点设备
CN203531964U (zh) 上隅角瓦斯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