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0105U - 一种巴氏吸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巴氏吸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0105U
CN205020105U CN201520721783.2U CN201520721783U CN205020105U CN 205020105 U CN205020105 U CN 205020105U CN 201520721783 U CN201520721783 U CN 201520721783U CN 205020105 U CN205020105 U CN 205020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bble
body section
inhale
liqui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217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素风
刘媛
李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7217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0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0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01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巴氏吸管,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通的第一管体段、第一吸泡、第二管体段和第二吸泡,其中第一管体段的下端开口,第二吸泡的上端封闭。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第一吸泡和第二吸泡,通过挤压第二吸泡,排出部分空气,将第一管体段浸入液体中,通过大气压作用,液体能够从第一管体段进入第一吸泡和第二管体段,第一管体段、第一吸泡和第二管体段均可作为储液空间,其中的第一吸泡和第二管体段能够有效增加吸液量,量取体积大,且通过控制挤压第二吸泡的程度,使液体吸入量可控;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包括第一吸泡和第二吸泡,如果第一吸泡及第一管体段有损坏,可以剪掉第一吸泡,第二管体段和第二吸泡还可以再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巴氏吸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量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巴氏吸管。
【背景技术】
巴氏吸管又称转液管,主要用于吸取、转移或携带液体,其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生物临床等领域。其管体呈半透明,管壁液体流动性理想,易控性强;可用于液氮环境;管身纤细柔软,可弯曲,方便出入微量或特殊容器;小吸头可保证滴量的可重复性;管端可热封,方便液体的携带。属于实验室一次性易耗品。
巴氏吸管以其使用简单方便的优点,受到众多领域研究者的青睐,但是现有的巴氏吸管都是由直接吸取液体的管体段、临时储存液体的储液段和一个提供吸取力的吸泡组成。吸取液体时,吸泡中一般没有液体进入或进入量很少,而储液段的体积较小,储液量少,造成单次取液量少的问题;而且当需要量取较多液体时,可能有少量液体进入吸泡中,无法保证其精确度,且由于其只有一个吸泡,一旦有所损坏,就不能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巴氏吸管,量取体积大,使用寿命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通的第一管体段、第一吸泡、第二管体段和第二吸泡,其中第一管体段的下端开口,第二吸泡的上端封闭。
进一步地,第一吸泡的体积为3~10mL,第二吸泡的体积为5~13mL。
进一步地,第一吸泡的体积小于第二吸泡的体积。
进一步地,第一管体段的下端连通吸液段,吸液段的下端开口,且下端口的内径小于上端口的内径。
进一步地,吸液段的长度为30mm,其下端口的内径为0.5~1mm,上端口的内径为1~2mm。
进一步地,第一管体段的长度为50~80mm,其内径为1~2mm;第二管体段的长度为40~60mm,其内径为2~4mm。
进一步地,第一管体段和第二管体段上均设置有体积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第一吸泡和第二吸泡,通过挤压第二吸泡,排出部分空气,将第一管体段浸入液体中,通过大气压作用,并通过控制挤压第二吸泡的程度,液体能够从第一管体段进入第一吸泡和第二管体段,第一管体段、第一吸泡和第二管体段均可作为储液空间,其中的第一吸泡和第二管体段能够有效增加吸液量,量取体积大,且液体吸入量可控,范围广;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包括第一吸泡和第二吸泡,如果第一吸泡及第一管体段有损坏,可以剪掉第一吸泡,上面的第二管体段和第二吸泡还可以再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吸泡的体积小于第二吸泡的体积,能够充分保证液体能够完全充满第一吸泡,结构合理。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吸液段下端口的内径小于上端口的内径,保证了吸取液体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管体段的长度较大,内径较小,为细长型结构,可以精确控制液体量取量,减少实验误差,且适用于开口较小或者深度较大等异形容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体积刻度,便于在取液的同时读取体积,便于控制液体吸入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巴氏吸管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为吸液段;2为第一管体段;3为第一吸泡;4为第二管体段;5为第二吸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通的吸液段1、第一管体段2、第一吸泡3、第二管体段4和第二吸泡5,其中,吸液段1用于直接吸取液体;第一管体段2用于连接吸液段1和第一吸泡3且侧面上标有体积刻度;第一吸泡3用于临时储存液体,第二管体段4用于连接两个吸泡且侧面上标有体积刻度,第二吸泡5用于提供吸取力且可弹性膨胀收缩。
吸液段1、第一管体段2、第一吸泡3和第二管体段4均为两端开口,第二吸泡5的下端开口,上端封闭。吸液段1、第一管体段2、第一吸泡3、第二管体段4和第二吸泡5之间都以平滑的弧形连接,且为一体成型,不仅利于制造,还使得整个吸管各个连接处能够完全密封连接,有效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巴氏吸管为透明塑料材料。
吸液段1为倒圆台,具有开口较大的上端口和开口较小的下端口,上端口与第一管体段2直接相连;下端尖嘴较细,根据精度要求,其直接接触液体的下端可设计成不同粗细的口径,可以控制吸取样品的速度。吸液段1的侧面可以为直线型曲面、外凸曲面或内凹曲面,与第一管体段2的下端相切。
第一管体段2为细长的圆柱形,用于传输或储存液体;两端分别为上管口和下管口,其中上管口连接第一吸泡3,下管口连接吸液段1上端口。
第一吸泡3呈胶囊状,由两个半球形中间夹一个圆柱形组成,且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其下端与第一管体段2上管口连接,上端与第二管体段4相连接;第一吸泡3与第一管体段2以及第二管体段4之间均通过平滑的弧形连接,且第一吸泡3直径大于第一管体段2和第二管体段4的直径。其与第一管体段2和第二管体段4相连的过渡段侧面可以为直线型曲面、外凸曲面或内凹曲面。
第二管体段4呈管状,与第一管体段2相似,两端分别为上管口和下管口,其中上管口连接第二吸泡5,与第二吸泡5相连的过渡段侧面也可以为直线型曲面、外凸曲面或内凹曲面;下管口与第一吸泡3上端连接;第一管体段2和第二管体段4直径可以不同。
第二吸泡5为半球和圆柱体的组合形状,与第一吸泡3呈相似形状,但只有下端开口,与第二管体段4上管口通过圆台过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可以按照如下尺寸设置:
吸液段1的长度为30mm,其下端口的内径为0.5~1mm,上端口的内径为1~2mm;第一管体段2的长度为50~80mm,其内径为1~2mm,与吸液段1上端口的内径相等;第一吸泡3的体积为3~10mL;第二管体段4的长度为40~60mm,其内径为2~4mm;第二吸泡5的体积为5~13mL,且第一吸泡3的体积小于第二吸泡5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取液时,根据所需液体体积,挤压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吸泡5排出部分空气,然后将吸液段1下端浸入液体中,放松第二吸泡5,液体通过大气压作用被吸入吸液段1内,在吸取液体过程中,根据所需液体体积,一边读取体积刻度,一边控制挤压第二吸泡5的程度,控制液体吸入量,使液体进入第一管体段2、第一液泡3甚至第二管体段4内。
当所需样品量较少时,第一管体段2的容液量能满足要求,且由于第一管体段2较细,可以精确控制液体量取量,减少实验误差。另外,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将第一管体段2做的更长更细,这样能适用于开口较小、深度较大的容器。作为大量储存液体的第一吸泡3,其大小可以根据不同实际要求制作成不同规格的。第二管体段4用于连接第二吸泡5和第一吸泡3,通过增加其长度也可增加吸液量。第二吸泡5为整个吸管提供吸取力,需要根据整个吸管的量程来设计其大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液量多、精度高,且使用寿命长的巴氏吸管,如果第一吸泡3及以下部分有损坏,可以剪掉第一吸泡2,上面的第二管体段4和第二吸泡5还可以再使用;本实用新型所吸取的液体大部分是储存在第一吸泡3中,少部分储存在吸液段1、第一管体段2和第二管体段4中。通过改变第一吸泡3大小以及第一管体段2和第二管体段4的长度和粗细,可以更精确的量取所需体积的液体。将吸液段1下端口设计得更小,保证了吸取液体的精确度;另一方面,将第一管体段2做得更加细长,在使用过程中,其可以伸入开口较小或者异形容器中量取液体;改变第二管体段4长度和粗细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吸液量,本实用新型扩大了巴氏吸管的使用范围。

Claims (7)

1.一种巴氏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通的第一管体段(2)、第一吸泡(3)、第二管体段(4)和第二吸泡(5),其中第一管体段(2)的下端开口,第二吸泡(5)的上端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氏吸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吸泡(3)的体积为3~10mL,第二吸泡(5)的体积为5~13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巴氏吸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吸泡(3)的体积小于第二吸泡(5)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氏吸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管体段(2)的下端连通吸液段(1),吸液段(1)的下端开口,且下端口的内径小于上端口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巴氏吸管,其特征在于,吸液段(1)的长度为30mm,其下端口的内径为0.5~1mm,上端口的内径为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氏吸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管体段(2)的长度为50~80mm,其内径为1~2mm;第二管体段(4)的长度为40~60mm,其内径为2~4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巴氏吸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管体段(2)和第二管体段(4)上均设置有体积刻度。
CN201520721783.2U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巴氏吸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0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1783.2U CN205020105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巴氏吸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1783.2U CN205020105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巴氏吸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0105U true CN205020105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2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2178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0105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巴氏吸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01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4114A (zh) * 2020-08-22 2020-10-16 江苏科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定量采血移液管及其采血移液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4114A (zh) * 2020-08-22 2020-10-16 江苏科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定量采血移液管及其采血移液方法
CN111774114B (zh) * 2020-08-22 2023-07-21 江苏科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定量采血移液管及其采血移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036203A1 (en) Slow draw transfer pipett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60339421A1 (en) Quantitative pipette
CN205020105U (zh) 一种巴氏吸管
CN105268493A (zh) 自吸定量移液管
CN203169188U (zh) 定量微量采血移液管
CN205323802U (zh) 一种胶头滴管
CN201423289Y (zh) 一种附带旋塞的定量移液管
CN102847567A (zh) 微量取样棒
CN205719636U (zh) 一种微量定量取样加样的采集器
CN203169187U (zh) 自吸式定量微量采血管
CN204744197U (zh) 一种新型定量微量采血管
CN204490878U (zh) 用于细胞培养的弯头滴管
CN205719635U (zh) 一种微量定量取样加样的取样器
CN204276007U (zh) 一种改进的吸头型移液管
CN206872825U (zh) 一种巴氏吸管
CN208500961U (zh) 一种新型的巴氏吸管
CN205413075U (zh) 一种防腐蚀定量滴管
WO2022082480A1 (zh) 一种具有计数功能的移液器
CN207478607U (zh) 一种一次性吸量管
CN208642701U (zh) 多功能tip头
CN206424971U (zh) 一种可调式自动式移液装置
CN202214363U (zh) 一种微生物检验移液器
CN103920549A (zh) 一种改进的微量定量吸管
CN202683239U (zh) 微量取样棒
CN203470017U (zh) 一种新型带加强筋的吸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