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8715U - 一种蒸馏冲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馏冲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8715U
CN205018715U CN201520719772.0U CN201520719772U CN205018715U CN 205018715 U CN205018715 U CN 205018715U CN 201520719772 U CN201520719772 U CN 201520719772U CN 205018715 U CN205018715 U CN 205018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tea
filter screen
brewing machine
machin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97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sib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si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sib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si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197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8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8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871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馏冲泡机,特别涉及一种煮茶器具用于泡茶。该蒸馏冲泡机,包括壶体、加热底座和漏斗滤网,所述的壶体底部安装有加热底座,壶体内的上部安装有漏斗滤网,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喇叭罩和导管。通过水和蒸汽混合控制泡茶,在总体时间内,通过茶叶的沸水与蒸汽量最多,从而节省煮茶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还提高了茶水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蒸馏冲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馏冲泡机,特别涉及一种煮茶器具用于泡茶。
背景技术
生活中我们在空余时间泡一杯茶,品味茶带来的清香滋味,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药理作用,还对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然而经常看到有些人抓一把茶放在茶杯里泡上,就转身忙别的去了,待想喝时,茶水已发黑,全没了滋味,更是浪费了一口好茶。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恒温的水中,茶叶中的茶多酚、单宁等物质会大量浸出,使茶水颜色浓重、味道苦涩。由于温度一直保持很高,茶叶中的芳香油会很快挥发掉,减少了茶水应有的香味。
此外,由于维生素不耐高温,长时间高温浸泡会将其大量破坏,降低了茶的营养价值。而且,长时间的高温浸泡会使茶叶中的有害物质增多,如果长期饮用这种茶,容易引发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等方面的多种疾病,危害健康。
针对以上问题点,市面上也有一些煮茶器具,茶叶与水分离,在煮茶完毕后,即可得到纯净的茶水。然而此类煮茶设备还存在一些缺陷,就是煮茶的时间与得到的茶水品质,不一定是最佳的。有时候煮茶时间过少,茶水味道相对于偏淡,时间过长,茶水偏浓,影响口感。因此找到煮茶时间与茶水品质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号“201120464849.6”公开了一种“便携加热茶壶”主要包括壶盖、壶体、茶叶槽、加热底盘、开关以及电源插口,茶叶槽安装在壶体左下
方,加热底盘安装在壶体底部,加热底盘上设有开关和电源插口。上述产品结构简单,加热方式单一,无法提高茶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可以提高茶水品质的蒸馏冲泡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蒸馏冲泡机,包括壶体、加热底座和漏斗滤网,所述的壶体底部安装有加热底座,壶体内的上部安装有漏斗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喇叭罩和导管,所述喇叭罩的喇叭口朝向加热底座的加热面,漏斗滤网与喇叭罩间通过导管联通,实现加热底座与漏斗滤网两部分的热交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喇叭罩的喇叭口直径为64mm-68mm,导管直径为8-9mm。
作为优选,所述的喇叭罩的喇叭口直径为65mm,导管直径为8mm。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下压弹簧,所述的导管上套装下压弹簧,通过下压弹簧下压喇叭罩使喇叭口与加热底座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的喇叭罩的喇叭口与加热底座相接触,喇叭口边沿处均匀分布有进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漏斗滤网底部为滤网片,滤网片连接导管的上开口。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滤网盖,所述的滤网盖盖合在滤网片上,且位于导管的上开口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壶上壳体、金属环和塑料环,壶体的壶口处通过金属环上扣,使塑料环与壶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壶上壳体套装在金属环和塑料环外,壶上壳体、金属环和塑料环组成壶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壶壳体上安装有壶把手和壶盖,壶盖上固定有盖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的漏斗滤网上设有卡槽,壶壳体上设有卡凸,卡槽与卡凸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产品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通过水和蒸汽混合控制泡茶,在总体时间内,通过茶叶的沸水与蒸汽量最多,从而节省煮茶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还提高了茶水口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发热盘罩口直径(即喇叭口直径)与单位时间出水量之间的曲线图。
图5是本实施例导管直径与单位时间出水量之间的曲线图。
图6是本实施例加热红茶过程中加热时间与茶水品质之间的曲线图。
图7是本实施例加热普洱过程中加热时间与茶水品质之间的曲线图。
图8是本实施例加热黑茶过程中加热时间与茶水品质之间的曲线图。
标号说明:壶体1、加热底座2、漏斗滤网3、滤网片31、卡槽32、喇叭罩4、喇叭口41、进水口42、导管5、下压弹簧6、滤网盖7、壶上壳体8、金属环9、塑料环10、壶把手11、第一塑料卡扣111、第二塑料卡扣112、壶盖12、盖把手121、卡凸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产品包括壶体1、加热底座2、漏斗滤网3、喇叭罩4和导管5,壶体1底部安装有加热底座2,壶体1内的上部安装有漏斗滤网3,喇叭罩4的喇叭口41朝向加热底座2的加热面,漏斗滤网3与喇叭罩4间通过导管5联通,实现加热底座2与漏斗滤网3两部分的热交换,喇叭罩4的喇叭口41直径为64mm-68mm,导管5直径为8-9mm,漏斗滤网3底部为滤网片31,滤网片31连接导管5的上开口,漏斗滤网3与滤网片31通过激光焊接连接;本实施例还包括有滤网盖7,滤网盖7盖合在滤网片31上,且位于导管5的上开口上,一个封闭的空间很容易结污垢,特别是茶渍,这里设置了一个滤网盖7可以与滤网片31分离,方便清理。
本实施例还包括有下压弹簧6,导管5上套装下压弹簧6,通过下压弹簧6下压喇叭罩4使喇叭口41与加热底座2相接触,能紧贴加热底座2。
本实施例的喇叭罩4的喇叭口41与加热底座2相接触,喇叭口41边沿处均匀分布有进水口42,共有六个,是为了在加热过程中,腔内水沸腾后通过导管5喷射到上端漏斗滤网3内的茶叶上,外界的水可以及时补充进来。
本实施例还包括壶上壳体8、金属环9和塑料环10,壶体1的壶口处通过金属环9上扣,使塑料环10与壶体1固定连接,侧面用螺丝锁定,壶上壳体8套装在金属环9和塑料环10外,壶上壳体8、金属环9和塑料环10组成壶壳体;壶壳体上安装有壶把手11和壶盖12,壶盖12上固定有盖把手121,壶把手11上端扣上第一塑料卡扣111与第二塑料卡扣112,是为了防止金属过热烫伤。
为了安装方便,漏斗滤网3上设有卡槽32,壶壳体上设有卡凸13,卡槽32与卡凸13相配合,具体讲,在漏斗滤网3四周有三个L型卡槽32,在壶体1上壳上分布了三个对应的卡凸13(凸点),使得漏斗滤网3可以固定在壶体1上壳上,在途中需要加入茶叶时,打开壶盖12时,可以避免整个滤网组件连同罩口一起被拔出来。在需要清洗时,只需要反方向旋转一下即可使整个滤网组件脱离壶体1。
实施例二:
当加热底座2开始加热后,喇叭罩4内的水开始受热,沸腾后汽化,由于负压,会沿着导管5喷射到上端的漏斗滤网3内,水蒸汽以及沸水,经过茶叶,然后茶水从侧面的小孔流出,从而实现煮茶的过程。
在实验阶段,我们发现,喇叭罩4的喇叭口41的直径,与导管5的直径大小会影响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为了更好的节省时间,我们需要找到喇叭口41直径与出水量的一个关系,以及导管5的直径大小与出水量的一个关系。
首先在导管5直径固定情况下,(我们这里导管5直径取8mm)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改变喇叭口41的直径大小,找到其对应的最大出水量,在总体时间内,通过茶叶的沸水与蒸汽量最多,从而节省煮茶的时间,提高效率。
我们知道,在单位时间内,加热底座2的发热量是一个定值,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在水完全沸腾的情况下,记录喇叭口41不同直径所得到对应出水量的数据,从而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绘制,发热盘罩口面积(直径)即喇叭口41(直径),如图4所示。
我们通过曲线,发现喇叭口41直径为64mm-68mm左右,对应的出水量是最多的。当喇叭口41直径大于68mm,因为受限于加热底座2的发热面积,加热底座2直径变大了,但出水量并不会有明显增加。相反因为加热底座2内水容量增大,延长了水的沸腾汽化时间,从而影响了出水量。因此,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喇叭口41直径在64mm-68mm为最佳直径,结合日后的加工工艺,我们这里取一个中间值为65mm。
当确定喇叭口41直径为65mm时,我们需要进行下一步实验。结合生活中使用吸管的经验,吸管直径越小,吸起来越难,但吸管直径不断变大,也开始变的难吸了。因此我们接下来的实验就是要找到一个导管5直径的最佳值。我们继续控制变量,在喇叭口41直径为65mm时,通过改变导管5的直径,从而得到了以下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绘制,如图5所示。
通过数据绘制成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在导管5直径为8-9mm时,单位时间内出水量最大。当直径超过9mm后有下降的趋势,因此我们这里取8mm。
当确定喇叭口41直径为65mm,导管5直径为8mm时,在总体时间内,出水量是最大的。我们以红茶为样本(煮茶的茶叶适合于发酵型茶叶,比如红茶、普洱、黑茶等。绿茶、龙井、碧螺春这些为未发酵型茶叶,不适合煮茶),在五分钟内通过采集样本,得到不同的口感品质,这里我们用p代表口感(数值越高口感越好)。为了扩大实验的精准广泛性,我们对市面上主流的红茶、普洱、黑茶分别进行了实验,并对其进行了绘制,分别如图6、7、8所示。
经过对三个样品的对比,平均以后,我们发现在2分半左右,水开始沸腾,对茶叶进行煮制,在240s-260s之间,茶水的口感为最佳;低于240s之前,茶叶还未完全泡开,茶水显得清淡;高于260s后,茶叶煮制时间过长,茶水口感会偏重,显得有点苦。经过实验,我们便得到了一个最佳的煮制时间,然后取得平均值为250s。
最终,经过通过反复的实验,在单位时间内,喇叭口41直径为65mm,导管5直径取8mm,煮制时间为250s的茶水,口感最佳。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蒸馏冲泡机,包括壶体、加热底座和漏斗滤网,所述的壶体底部安装有加热底座,壶体内的上部安装有漏斗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喇叭罩和导管,所述喇叭罩的喇叭口朝向加热底座的加热面,漏斗滤网与喇叭罩间通过导管联通,实现加热底座与漏斗滤网两部分的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馏冲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罩的喇叭口直径为64mm-68mm,导管直径为8-9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馏冲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罩的喇叭口直径为65mm,导管直径为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馏冲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下压弹簧,所述的导管上套装下压弹簧,通过下压弹簧下压喇叭罩使喇叭口与加热底座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馏冲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喇叭罩的喇叭口与加热底座相接触,喇叭口边沿处均匀分布有进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馏冲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滤网底部为滤网片,滤网片连接导管的上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馏冲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滤网盖,所述的滤网盖盖合在滤网片上,且位于导管的上开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馏冲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壶上壳体、金属环和塑料环,壶体的壶口处通过金属环上扣,使塑料环与壶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壶上壳体套装在金属环和塑料环外,壶上壳体、金属环和塑料环组成壶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馏冲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壳体上安装有壶把手和壶盖,壶盖上固定有盖把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馏冲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滤网上设有卡槽,壶壳体上设有卡凸,卡槽与卡凸相配合。
CN201520719772.0U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蒸馏冲泡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18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9772.0U CN205018715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蒸馏冲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9772.0U CN205018715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蒸馏冲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8715U true CN205018715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1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9772.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18715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蒸馏冲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87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7104A (zh) * 2015-09-17 2015-12-16 杭州集思帮科技有限公司 蒸馏冲泡机及其煮茶方法
CN106923607A (zh) * 2016-06-28 2017-07-07 杭州哈尔斯实业有限公司 具有手提盖的杯子及手提盖的组装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7104A (zh) * 2015-09-17 2015-12-16 杭州集思帮科技有限公司 蒸馏冲泡机及其煮茶方法
CN105147104B (zh) * 2015-09-17 2018-05-22 杭州集思帮科技有限公司 蒸馏冲泡机及其煮茶方法
CN106923607A (zh) * 2016-06-28 2017-07-07 杭州哈尔斯实业有限公司 具有手提盖的杯子及手提盖的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09065U (zh) 一种蒸茶器
CN203662427U (zh) 一种蒸茶或咖啡的器具
CN2914949Y (zh) 直火咖啡壶
CN205018715U (zh) 一种蒸馏冲泡机
CN106902539B (zh) 内循环中药提取罐及其使用方法
CN105747833A (zh) 一种蒸煮装置及设备
CN106955015A (zh) 一种过滤汤中油脂的器具
CN106308518A (zh) 底部上水蒸茶壶
CN105147104A (zh) 蒸馏冲泡机及其煮茶方法
CN201899245U (zh) 泡茶器
CN203280245U (zh) 一种新型蒸煮锅
CN102961049B (zh) 一种快速冲泡咖啡机
CN105433698A (zh) 蒸茶壶
CN207654028U (zh) 一种多功能开水器
CN208769520U (zh) 一种节能摩卡壶
KR19980021753U (ko) 사이펀식 차(茶)추출기
CN207519992U (zh) 一种过滤汤中油脂的器具
CN112089317A (zh) 一种智能泡茶机及泡茶方法
CN205433096U (zh) 一种蒸茶壶
CN201426651Y (zh) 一种新型咖啡壶
KR20070019306A (ko) 한약재의 증숙액 추출기
CN204697832U (zh) 一种使用热油的电加热的茶叶杀青锅
CN212089235U (zh) 喷淋式煮茶器
CN210433335U (zh) 煮茶器
CN104433800B (zh) 一种多功能煮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5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