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8009U -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8009U
CN205018009U CN201520706960.XU CN201520706960U CN205018009U CN 205018009 U CN205018009 U CN 205018009U CN 201520706960 U CN201520706960 U CN 201520706960U CN 205018009 U CN205018009 U CN 205018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eat
main body
lid
seat assembly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69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田刚
薦田一鹏
河英雄
M·A·Y·阿勒扎比
康迪夫
杜深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esca Lif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esca Lif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esca Lif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esca Lif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069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8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8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800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8757 priority patent/WO2017041756A1/zh
Priority to ZA2018/02352A priority patent/ZA201802352B/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该管槽组件包括:一个管槽主体,其顶部形成有开口,管槽主体的底面与两个侧面的交界处分别形成有倾角,所述管槽主体底面的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沿管槽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棱;以及至少一个管槽盖,用于封闭所述管槽主体顶部的开口,且在所述管槽盖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孔,以用于含有植物的容器通过。所述管槽组件还包括不具有管槽盖的第一区段和具有管槽盖的第二区段,以为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无土栽培植物提供生长空间。

Description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农业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其能够容纳无土栽培的植物并且允许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液在其中流动。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仅育苗时用基质,在定植以后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以取代土壤环境,充分满足作物对矿质营养、水分、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要,具有省肥、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目前,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装置主要有管道式、床面式和立柱式等。就管道式无土栽培装置而言,一般为一体成型式的管道,植物被安置在固定的生长位置,这不利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调整和生长完成后的摘取,另外,一体式的管道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堆叠,占用空间大,运输成本高。现有的管道式无土栽培装置多为具有方形或半圆形截面的管道,这使得当管道受到外力时,难以维持原有状态造成倾翻。另外,通常用于承载无土栽培植物的管道底面与植物相接触的内表面都是平面,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的根系贴附于底面的内表面,使得植物与管道底面之间的间隙消失,这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为解决上述问题,期望提供一种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使得其具有优化的布置方式且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使得其具有优化的布置方式且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以克服上面所提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该管槽组件包括:
一个管槽主体,其顶部形成有开口,管槽主体的底面与两个侧面的交界处分别形成有倾角,所述管槽主体底面的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沿管槽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棱;以及
至少一个管槽盖,用于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管槽主体顶部的开口,且在所述管槽盖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孔,以用于含有植物的容器通过。
优选地,所述管槽盖的长度小于所述管槽主体的长度。
营养液或其他液体由管槽主体的一端导入,由其相对的一端流出,在流入的一端处可设有用于液体导管穿入的导入孔,或者液体导管可以直接从管槽主体的顶部开口将液体导入到管槽主体内。管槽主体与管槽盖的厚度优选地是相同的,这主要是出于成本和选材的考虑。不言自明,管槽主体与管槽盖的厚度也可以是不同的。出于加工工艺和承载能力等方面的考虑,管槽主体的厚度优选地约为3mm至10mm范围内,显然,技术人员可以对管槽主体的厚度根据情况进行任意选择。
优选地,倾角与管槽主体的底面所形成的角度大约为15°至75°范围内,更优选地,在30°至60°范围内。可替代地,可以在管槽主体的底面和两侧面的交界处分别形成过渡圆角。应理解,无论是倾角或过渡圆角都是可替代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管槽主体底面的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沿整个管槽主体长度延伸的凸棱。优选地,在所述管槽主体底面的内表面上具有多个沿整个管槽主体长度延伸的、等间距分布的凸棱。在无土栽培的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的根系倚靠、贴附在凸棱上,从而使得植物的根系与管槽主体的底面之间仍保留有一定的间隙,使得气体能够在间隙中流通,其原理类似于在农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松土以使得在土壤中允许空气流通的原理,因此,在管槽主体底面的内表面上具有凸棱的布置有利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生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管槽主体两侧面的内表面处都具有朝向管槽主体内部延伸的凸台。该凸台优选地与管槽主体整体形成,且沿侧面的整个长度延伸,可替代地,该凸台也可以为非连续的、以一定连接方式,例如焊接、粘合等方式连接至管槽主体两侧面的内表面的元件,该元件朝向管槽主体的内部。应理解,凸台的截面可为任何形状,使得其能够至少部分地支撑管槽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管槽盖由所述凸台支撑,所述管槽盖能够相对于管槽主体滑动。所述管槽盖被水平布置在所述管槽主体内、管槽主体两侧面之间,封闭所述管槽主体顶部的开口并且由所述凸台支撑。值得注意的是,管槽盖可以被简单地放置在管槽主体的顶部上,以封闭管槽主体的顶部开口,在这种情况下,管槽盖的尺寸是不受限制的,其宽度大于管槽主体的顶部开口的宽度即可。另外,还应注意,管槽主体的两侧面上可设有用于接收管槽盖的滑槽,该滑槽可以是位于两侧面上的凹槽也可以是由两个凸台限定的位于两凸台之间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管槽盖的厚度应小于凹槽或两个凸台限定的空间的高度。当然,还可以选择其他可用的装配方式以实现管槽盖对管槽主体顶部开口的封闭。无论以何种方式,管槽盖和管槽主体之间是可移动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管槽主体和所述管槽盖由PVC材料形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管槽组件包括多个相互隔开布置的所述管槽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管槽组件被分成不同的区段,具体地,分成不具有管槽盖的第一区段和具有管槽盖的第二区段。在具有管槽盖的区段,无土栽培的植物根据管槽盖上的孔的间距来放置,在不具有管槽盖的区段,植物以任意间隔(优选地小于孔间距)放置,这种布置方式适应于植物生长所需的不同生长阶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管槽主体在长度方向上,其两个相对端为一端闭合一端开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管槽主体在开放的一端还包括引流装置。由于所述管槽主体允许营养液在其中流动,为了更好的回收营养液,优选地在管槽主体的开放的一端设有引流装置,例如向下弯曲的流体通道,使得从开放的一端流出的营养液能够被顺利地回收循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方法,包括:
(a)从所述管槽组件的一端导入营养液,使其在所述管槽组件中流动;
(b)将幼苗放置在所述管槽组件的第一区段;
(c)经过预定时间后,将所述第一区段的植物分配至第二区段的孔中;
重复上述步骤(b),(c)。
由于管槽主体具有倾角,当管槽组件受到外力冲击或无意的移动时,该倾角能够对外力进行缓冲。在含有植物的容器放置过程中,有时因为距离和位置原因,不能清楚的观察到植物相对于管道的位置,由于管道开口较宽,常造成植物在管槽组件中的倾翻,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倾角的存在,使得管槽主体的两侧面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而底面具有稍大于包含植物的容器的宽度,以这种方式,植物能够被容易且准确的方式放置在管槽组件中,另外,也降低了对管槽组件容差控制的要求,提供了更大的生长空间。因为管槽盖相对于管槽主体是可拆装的,因此便于后期的维修更换,且有利于植物成熟后,植物的摘取。还应理解,管槽盖相对于管槽主体是可移动的,特别是可滑动,这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植物在管槽组件中的位置。此外,管槽组件中的凸棱使得无土栽培植物与管槽主体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有利于气体和营养液的流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管槽组件具有高稳定性、便于拆装维护、利于植物生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现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特征,在附图中,各部件未必按比例绘制,且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管槽组件的分解图;
图2是截取图1的管槽组件的管槽主体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图1的管槽组件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管槽组件的透视图;
图5是具有间隔分布的管槽盖的管槽组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槽组件未使用的叠加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管槽组件001。该管槽组件001包括管槽主体1和管槽盖2。如图1所示,管槽组件001由管槽主体1和管槽盖2组成,管槽盖2上具有5个等间距分布的孔3,以允许含有植物的容器穿过孔3,将植物放置在管槽组件001中。每个孔3之间的距离为约10cm-20cm,孔3的数目和间距可以根据无土栽培的植物的种类进行设定,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空间。管槽主体1一端导入的营养液,与其相对的一端用于营养液流出,进行回收循环,营养液从管槽主体1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在整个管槽主体1中流动。管槽盖2位于管槽主体1的两侧面之间,沿管槽主体1的长度方向至少部分地覆盖管槽主体1的顶部开口,由管槽主体1中的突出元件支撑,可相对于管槽主体1滑动。优选地,管槽盖2的长度小于管槽主体1的长度。当植物生长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移动管槽盖2以调整植物在管槽主体1中的位置,使得更好的控制其光照、风速等条件。在植物不易于从孔3中被自下而上地拔出的情况下,可以滑动管槽盖2,从而带动植物移动,使其脱离管槽主体而被摘取。
参照图2和图3,图2截取了图1的管槽组件001的管槽主体1的一部分,图3示出了图1的管槽组件001的侧视图,其中管槽主体1具有一个底面4、第一侧面5和第二侧面6。如图2所示,底面4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棱7,凸棱7的截面大体上为半圆形,可替代地,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矩形、三角形等,其高度约为5mm,且凸棱7沿管槽主体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可选地,凸棱7还可以在底面4上交错地部分延伸。底面4和第一侧面5以及第二侧面6的交界处分别形成有倾角8,倾角8可以减少应力集中,改善管槽组件001的稳定性。在本实施方案中,倾角8与底面4形成的角度大约为40°。在第一侧面5和第二侧面6上分别设有朝向管槽主体1内部延伸的凸台9,凸台9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以用于支撑管槽盖2。在本实施方案中,凸台9沿管槽主体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其突出的长度为8mm。管槽盖2与凸台9相接合,并由凸台9支撑,管槽盖2可以直接从管槽主体1的上方被取出,且可以在管槽主体1内滑动。
从图3中可以看到,在营养液导入的一端处设有用于液体导管穿过的导入孔11,可以设想,营养液排出的一端也为闭合端,设置有用于液体排出的排出孔。优选地,管槽盖2的顶部表面与管槽主体1的上表面齐平,显然,这是出于设计的美观考虑,在满足含有植物的容器所需的空间的前提下,管槽盖2相对于管槽主体1上表面的位置可任意确定。如图所示,管槽盖由管槽主体两侧面上的凸台9支撑,管槽盖可相对于凸台滑动,在示出的管槽盖2的结构中,其横截面为槽型,可替代地,也可以为平板或其他适合的形状。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的另一实施方案。为了简单,在图4中,与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如图4所示,管槽组件002还包括引流装置10。引流装置10位于管槽组件002的开放的一端,在本实施方案中,引流装置10与管槽主体1一体形成,向下弯曲且延伸至营养液回收槽(未示出)。当不具有引流装置10时,营养液可能沿着管槽主体1的底面4的外沿和外表面流走,这不利于营养液的回收循环,会造成溢流、滴流等问题,不利于清洁整洁。应领会,引流装置10可以以一体成型、热弯等多种方式形成,也可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例如焊接、粘结、机械连接等方式附接至管槽主体1的开放端,从而,营养液沿着引流装置10流动至收集营养液的回收槽(未示出)。
图5示出了具有间隔分布的管槽盖的管槽组件,管槽组件被分为不同的区段,即不具有管槽盖的第一区段11和具有管槽盖的第二区段12。
在使用中,在第二区段12中,植物根据管槽盖上的孔的间距被放置在管槽组件中,在第一区段11中,植物以小于管槽盖上的孔的间距的距离放置在管槽组件中。优选地第一区段11和第二区段12中放置的植物数量比可以是4:1,更优选地为3:1,最优选地2:1。第一区段11中培养的植物的数目大体上等于管槽盖上的孔的数目。具体而言,管槽组件限定了适应于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空间,当植物处于幼苗阶段时,所需生长空间较小,因此可以将其以较小间距放置在第一区段11中;随着幼苗逐渐长大,在达到预定的培养时间后,例如两周后可以将其移动至第二区段12中进行培养,使得为植物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此时将另一批幼苗放置在闲置的第一区段11中进行培育,待达到两周的培养时间后,再将其放置在第二区段12中,重复上述步骤,优选地,植物在第一区段11中的培养周期和在第二区段12中的培养周期大体相同,使得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能够同步地利用。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营养液由管槽组件的一端被导入到管槽组件中,并在其中流动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养分。这种配置提高了管槽组件的利用,且更加有利于植物适应于不同阶段的生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槽组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成套使用。图6示出了管槽组件相互叠加放置状态下的示意图。在图中可以看到,由于管槽主体顶部具有开口,使得其可以被倒放且另外的管槽主体的侧面插入到其内部,以此方式,管槽主体占用的空间大大减小,对于多个管槽主体的情况,这种优势尤其明显。
应理解,上述实施方案仅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改型和变体。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管槽组件包括:
一个管槽主体,其顶部形成有开口,管槽主体的底面与两个侧面的相交处分别形成有倾角,所述管槽主体底面的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沿管槽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棱;以及
至少一个管槽盖,用于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管槽主体顶部的开口,且在所述管槽盖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孔,以用于含有植物的容器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盖的长度小于所述管槽主体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沿整个管槽主体长度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主体两侧面的内表面处具有朝向所述管槽主体内部延伸的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盖由所述凸台支撑,所述管槽盖能够相对于管槽主体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组件包括多个相互隔开布置的所述管槽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组件包括不具有管槽盖的第一区段和具有管槽盖的第二区段。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主体在长度方向上,其两个相对端为一端闭合一端开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主体的一端还包括引流装置。
CN201520706960.XU 2015-09-11 2015-09-11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 Active CN205018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6960.XU CN205018009U (zh) 2015-09-11 2015-09-11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
PCT/CN2016/098757 WO2017041756A1 (zh) 2015-09-11 2016-09-12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和相应的植物培养方法
ZA2018/02352A ZA201802352B (en) 2015-09-11 2018-04-10 Channel assembly for soilless plant culture, and corresponding plant cultivation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6960.XU CN205018009U (zh) 2015-09-11 2015-09-11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8009U true CN205018009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0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6960.XU Active CN205018009U (zh) 2015-09-11 2015-09-11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80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1756A1 (zh) * 2015-09-11 2017-03-16 爱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和相应的植物培养方法
CN106508650A (zh) * 2015-09-11 2017-03-22 爱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1756A1 (zh) * 2015-09-11 2017-03-16 爱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和相应的植物培养方法
CN106508650A (zh) * 2015-09-11 2017-03-22 爱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40134U (zh) 一种适用于蔬菜水培的栽培装置
CN203505235U (zh) 一种阳台种植装置和组件
AU2014208274A1 (en) Flowerpot with water distribution device
CN204540088U (zh) 立柱栽培系统
US20180084743A1 (en) Pot flower
US20130340338A1 (en) Hydroponic Device for Liquid Supply
CN205018009U (zh) 用于无土栽培植物的管槽组件
CN202958372U (zh) 蔬菜花卉无土栽培槽
CN210406552U (zh) 一种植物立体栽培装置
JP4928992B2 (ja) 底面潅水用給水パネル及び同パネル用の栽培ポット並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栽培システム
KR101678155B1 (ko) 수경 재배기
JP2007306849A (ja) トマトの栽培方法とその装置
CN2757541Y (zh) 储水花盆
CN106171617A (zh) 模块化植物配置养护系统
CN206923366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秧苗培育盒
CN204518764U (zh) 基质栽培系统
CN106069291A (zh) 一种用于规模化种植的栽培盆
CN203897056U (zh) 一种鱼类与植物共生装置和鱼类与植物共生家具
CN206149941U (zh) 模块化植物配置养护系统
CN207803074U (zh) 植物水培柜
CN2636617Y (zh) 一种立柱立体无土栽培装置
CN207201631U (zh) 一种立体式铁皮石斛栽培装置
CN205389643U (zh) 一种便于培养的花卉培养装置
CN205694675U (zh) 一种农业用种子育种箱
CN205682000U (zh) 园林苗木种植培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GPU Change to patent or to utility model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patent

Correction item: Fourth inventor

Correct: M - A - Y - Alezhabi

False: M, A, Y, Al Zabi?

Number: 06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32

CU03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patent gazette

Correction item: Fourth inventor

Correct: M - A - Y - Alezhabi

False: M, A, Y, Al Zabi?

Number: 06

Volume: 32

ERR Gazette corr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