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2482U -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 Google Patents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2482U
CN205002482U CN201520661781.9U CN201520661781U CN205002482U CN 205002482 U CN205002482 U CN 205002482U CN 201520661781 U CN201520661781 U CN 201520661781U CN 205002482 U CN205002482 U CN 205002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alf portion
regulating part
supply arrangement
symmet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617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奎
费斌
王铭
程学丽
李春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617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2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2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248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路送风装置,其包括:壳体,具有关于一几何对称面对称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均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和关于几何对称面对称布置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分别配置成受控地对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每个出风口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以调整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本实用新型的分路送风装置和冰箱中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对称设置,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上的多个出风口可使冰箱储物间室中每层出风区域左右双侧出风,从而使储物间室的每层空间内受冷均匀。

Description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装置,特别是涉及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意识的增强,对冰箱的要求从满足低温制冷向食物的保鲜性能转移了。所以风冷冰箱逐步受到人们的青睐。
对于风冷冰箱,食物的保鲜性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风冷冰箱储藏室内气流循环及箱内各个部分之间的温差。箱内气流循环合理,温差越小,则冰箱的保鲜性能越好。而决定冰箱的气流循环是否合理的关键部件就是风道,它控制了冰箱的风向及流量大小,直接决定了冰箱的制冷保鲜效果。
此外,为优化存储空间,单个储物间室一般会被搁物架或者抽屉等搁物装置分隔为多个细化的储物空间,根据存放物品的多少,每一个储物空间所需要的冷量也是不同的,因此,冷风不加控制地直接从储物间室的某处直接进入储物间室内,会造成部分储物空间过冷,部分储物空间冷量不足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风冷冰箱风路设计中,一部分风冷冰箱是采用冷冻室出风,直接传递给冷藏室。一般的风冷冰箱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没有风门,且风道上的各个风路都是串联的,当冷藏室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冷冻室的冷气还流向冷藏室,冷藏室的温度一直处于循环波动的状态,即冷藏室内的温度一直在变化,大大影响了冰箱的保鲜性能。还有一部分风冷冰箱是将蒸发器设置于一个单独的容纳室内,利用复杂的风道系统将蒸发器的容纳室连通于各储物间室,并利用风机将通过蒸发器的产生的冷风输送至各储物间室。风道内设置控制装置(如电动风门)对进入各储物间室的风道的开启和关闭,或者调节进入各储物间室内的风量。但是这种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统一控制。并且无法根据各储物空间的冷量需求对进入各储物间室内的冷风进行分配和调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的风冷冰箱的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冰箱的分路送风装置,以方便对冷风的流路和流量进行统一调节,且能够使冰箱储物间室中每层出风区域左右双侧出风,冷却均匀。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路送风装置,其包括:
壳体,具有关于一几何对称面对称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均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和
关于几何对称面对称布置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分别配置成受控地对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每个出风口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以调整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可选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同步反向运动,以同步对称地对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多个出风口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
可选地,壳体包括基座;
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均包括从基座的一个表面延伸出的圆弧形周壁,且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圆弧形周壁上分别形成有各自的多个出风口;
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包括一个或多个沿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遮挡部,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每个遮挡部的朝向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表面的至少部分与圆弧形周壁同轴设置,且
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绕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以使各自的一个或多个遮挡部在运动到不同的位置处对各自的每个出风口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
可选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至少一个进风口均为一个,且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圆弧形周壁的沿各自周向方向的两端限定出各自的进风口;或
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均还包括从基座的一个表面延伸出的另一圆弧形周壁,其与圆弧形周壁构成筒状结构,且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另一圆弧形周壁上分别形成有各自的至少一个进风口。
可选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还包括转盘部,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每个遮挡部分别从各自的转盘部的一个表面延伸出。
可选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转盘部可转动地安装于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远离基座的一端端面。
可选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每个遮挡部分别位于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径向内侧。
可选地,该分路送风装置还包括:电机,设置在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二调节件的转盘部的径向外侧;和
传动机构,配置成将电机输出的旋转运动减速地传递至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
可选地,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齿轮,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和
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转盘部同轴地固定于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转盘部的另一表面,且一个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可选地,壳体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肋板,从基座的一个表面延伸出;
分配器盖,盖设于一个或多个肋板的远离基座的一端;且
基座、一个或多个肋板和分配器盖限定出:
进风通道,与每个进风口连通,且关于几何对称面对称设置;
多个第一出风通道,分别与第一半部的多个出风口连通;以及
多个第二出风通道,分别与第二半部的多个出风口连通,且多个第二出风通道与多个第一出风通道关于几何对称面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具有储物间室。特别地,该冰箱还包括:
风道组件,其关于储物间室的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且其内限定有进风风道和多个出风风道,每个出风风道具有一个或多个冷风出口;多个出风风道配置成使流出风道组件的气流分别从储物间室的间室壁上的、关于纵向对称面对称的多个位置处进入储物间室;和
上述任一种分路送风装置,设置于风道组件内,分路送风装置的壳体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至少一个进风口与进风风道连通,第一半部的多个出风口分别与位于纵向对称面一侧的多个出风风道连通,第二半部的多个出风口分别与位于纵向对称面另一侧的多个出风风道连通。
可选地,邻近纵向对称面的两个出风风道相互连通,形成一关于纵向对称面对称的出风风道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分路送风装置和冰箱中因为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且每个半部均具有多个出风口,可通过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运动对多个出风口进行可控地遮蔽,以实现对出风风道进行选择以及每个出风风道内出风风量进行调节,从而可根据不同储物间室的冷量需求或者一个储物间室的不同位置处的冷量需求,对冷风进行合理地分配,增强冰箱的保鲜性能和运行效率。
进一步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分路送风装置和冰箱中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对称设置,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上的多个出风口可使冰箱储物间室中每层出风区域左右双侧出风,从而使储物间室的每层空间内受冷均匀。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3至图9分别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中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处在不同转动位置处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安装于风道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100的示意性分解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冰箱的分路送风装置100。该分路送风装置100可包括壳体20、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壳体20可具有关于一几何对称面对称的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均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211和多个出风口212,以使气流经由至少一个进风口211进入每个半部内,并从多个出风口212流出每个半部。
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关于上述几何对称面对称布置,分别配置成受控地对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的每个出风口212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以调整各个出风口212的出风面积。例如,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可在不同的位置处对每个出风口212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分路送风装置100的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能够将从进风口211流入的冷风可控地分配至多个出风口212,可以实现控制与每个出风口212连通的出风风道320的开闭和/或对每个出风风道320内的出风风量进行调节,进而来满足不同储物间室200的冷量需求,或者一个储物间室200不同的位置处的冷量需求,或者一个储物间室200内不同的储物空间的冷量需求。
特别地,由于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对称设置,分别与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连通的多个出风风道320也可关于冰箱储物间室200的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这样,在每次调节时,可使用于向冰箱储物间室200的每层区域送风的出风口212同时打开、关闭或部分遮蔽,从而使进入冰箱储物间室200每层区域的风量一致,使该储物间室200的每层空间以及该储物间室受冷均匀。具体地,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可同步反向运动,以同步对称地对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的多个出风口212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20可包括基座22。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均可包括从基座22的一个表面延伸出的圆弧形周壁,且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的圆弧形周壁上分别形成有各自的多个出风口212。圆弧形周壁可是与基座22的表面呈预定角度延伸的,优选垂直于基座22的表面延伸。多个出风口212可沿每个圆弧形周壁的周向方向间隔地形成在圆弧形周壁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圆弧形周壁可为一完整的圆弧形周壁段,其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212,每个出风口212均可具有口边缘。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圆弧形周壁可包括至少3个圆弧形周壁段部,以及位于两个圆弧形周壁段部之间的间隔。每两个圆弧形周壁段部之间的间隔就是一个出风口212。在加工时,可仅使每个圆弧形周壁段部从基座22的多个位置处向基座22的一侧延伸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的至少一个进风口211均为一个,且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的圆弧形周壁的沿各自周向方向的两端限定出各自的进风口21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替代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均还包括从基座22的一个表面延伸出的另一圆弧形周壁,其与圆弧形周壁构成筒状结构,且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的另一圆弧形周壁上分别形成有各自的至少一个进风口2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均包括一个或多个沿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遮挡部31,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的每个遮挡部31的朝向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表面的至少部分与圆弧形周壁同轴设置。而且,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绕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20,以使各自的一个或多个遮挡部31在运动到不同的位置处对各自的每个出风口212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
具体地,每个遮挡部31可为弧形遮挡板,以对每个出风口212进行遮蔽或暴露。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的每个遮挡部31分别位于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径向内侧,也可分别位于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径向外侧。例如,在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的每个遮挡部31分别位于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径向内侧的情况下,且在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绕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轴线转动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弧形遮挡板的外侧表面可始终密封贴附在相应的圆弧形周壁的内侧表面,这样弧形遮挡板在不同的转动位置处能够受控地打开或关闭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出风口212。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遮挡部与相应的圆弧形周壁之间的存在预定的间距,每个遮挡部的弧形外表面的沿其转动方向的两端均可安装一密封垫33,以便于遮挡部的转动,且至少部分地阻碍气流经每个遮挡部的外表面与相应的圆弧形周壁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向每个出风口2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均还可包括转盘部32,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的每个遮挡部31分别从各自的转盘部32的一个表面延伸出。转盘部32可圆盘状或环圈状,全周式结构可使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的运动更加平稳。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的转盘部32可转动地安装于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远离基座22的一端端面。每个遮挡部31安装于相应的圆弧形周壁的径向内侧,该遮挡部31的远离相应的转盘部32的一端端面可与基座22接触抵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分路送风装置100还可包括电机40和传动机构50。电机40设置在第一调节件30和/或第二调节件30'的转盘部32的径向外侧。传动机构50可配置成将电机40输出的旋转运动减速地传递至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发明人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的转动不够平稳,原因在于电机40的晃动,因此发明人提出了使用传动机构50来弱化电机40输出轴的晃动影响,以使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的转位精确。传动机构50的减速增扭功能也可消除电机40的卡顿现象。电机40设置的特殊位置可使分路送风装置100的整体厚度减薄,节省空间,以特别使用于冰箱。
传动机构50优选为齿轮传动机构50。具体地,传动机构50可包括第一齿轮51和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52。第一齿轮51安装于电机40的输出轴。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52,分别与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的转盘部32同轴地固定于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的转盘部32的另一表面。而且一个第二齿轮52与第一齿轮51啮合。采用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52能够很好的实现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的同步反向运动,从而保证调节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的转盘部32可转动地安装于各自的圆弧形周壁的远离基座22的一端端面,且转盘部32呈环圈状时。两个第二齿轮52可起到密封每个圆弧形周壁的远离基座22的一端的端部开口。当然,转盘部32圆形板状,用于密封每个圆弧形周壁的远离基座22的一端的端部开口。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上的出风口212的数量均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出风口213、第二出风口214和第三出风口215,沿各自的周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半部21的第一出风口213、第二出风口214和第三出风口215可沿其周向方向且沿逆时针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二半部21'的第一出风口213、第二出风口214和第三出风口215可沿其周向方向且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的遮挡部31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第一调节件30的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可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二调节件30'的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可逆时针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遮挡部311可配置成允许其完全遮蔽一个出风口212。第二遮挡部312可配置成允许其完全遮蔽两个出风口212。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之间的间隔可配置成允许其完全暴露一个出风口212。
图3至图9分别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100中第一调节件30和第二调节件30'处在不同转动位置处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由于第一调节件30带动第二调节件30',以同步反向运动,壳体20的第一半部21中每个出风口212的状态与壳体20的第二半部21'中相对应的出风口212的状态相同,下面就以第一半部21中调节件的运动为例,介绍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的第一出风口213、第二出风口214和第三出风口215的开闭状态。具体地,当第一调节件30的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转动到如图3所示位置处时,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的第一出风口213、第二出风口214和第三出风口215均处于打开状态。当第一调节件30的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转动到如图4所示位置处时,第二遮挡部312完全遮蔽第二出风口214和第三出风口215,可使第一出风口213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调节件30的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转动到如图5所示位置处时,第一遮挡部311可完全遮蔽第三出风口215,第二遮挡部312可完全遮蔽第一出风口213,两个遮挡部31之间的间隔可使第二出风口214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调节件30的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转动到如图6所示位置处时,第二遮挡部312可完全遮蔽第一出风口213和第二出风口214,两个遮挡部31之间的间隔可使第三出风口215处于完全暴露状态。
当第一调节件30的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转动到如图7所示位置处时,第二遮挡部312可仅完全遮蔽第三出风口215,第一出风口213和第二出风口214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调节件30的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转动到如图8所示位置处时,第一遮挡部311可完全遮蔽第一出风口213,第二出风口214和第三出风口215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调节件30的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转动到如图9所示位置处时,第一遮挡部311可完全遮蔽第二出风口214,第三出风口215处于完全暴露状态,两个遮挡部31之间的间隔可使第一出风口213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然,第一调节件30的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也可转动到使第一出风口213的一半遮蔽、第二出风口214和第三出风口215处于完全暴露状态的转动位置处,如第一遮挡部311仅仅遮蔽住第一出风口213的远离第二出风口214的一半的位置处。第一遮挡部311和第二遮挡部312也可转动到使第一出风口213完全遮蔽、第二出风口214一半遮蔽和第三出风口215处于完全暴露状态的转动位置处,如第二遮挡部312完全遮蔽住第一出风口213,以及遮蔽住第二出风口214的远离第三出风口215的一半的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肋板23和分配器盖24。每个肋板23从基座22的一个表面延伸出。分配器盖24可盖设于一个或多个肋板23的远离基座22的一端。基座22、一个或多个肋板23和分配器盖24限定出进风通道25、多个第一出风通道26和多个第二出风通道26'。进风通道25可与每个进风口211连通,且关于几何对称面对称设置。多个第一出风通道26分别与第一半部21的多个出风口212连通。多个第二出风通道26'分别与第二半部21'的多个出风口212连通,且多个第二出风通道26'与多个第一出风通道26关于几何对称面对称设置。进一步地,基座22、一个或多个肋板23和分配器盖24以及两个圆弧形周壁之间也可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机40的容纳空间27。基座22可为方形结构。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100安装于风道组件3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具有储物间室200,该储物间室200也可被搁物板/搁物架分隔成多个储物空间。进一步地,该冰箱中也设置有风道组件300和设置于风道组件300内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分路送风装置100。
风道组件300可关于冰箱的储物间室200的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且其内限定有进风风道310和多个出风风道320,每个出风风道320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冷风出口。多个出风风道320配置成使流出风道组件300的气流分别从储物间室200的间室壁上的、关于纵向对称面对称的多个位置处进入储物间室200。例如,风道组件300具有位于纵向对称面一侧的四个第一冷风出口,以及位于纵向对称面另一侧的四个第二冷风出口,四个第一冷风出口与四个第二冷风出口关于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以使流出风道组件300的气流分别从储物间室200的间室壁上的、关于纵向对称面对称的多个位置处进入储物间室200。
分路送风装置100的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至少一个进风口211与进风风道310连通。分路送风装置100的壳体20的第一半部21的多个出风口212分别与位于纵向对称面一侧的多个出风风道320连通。壳体20的第二半部21'的多个出风口212分别与位于纵向对称面另一侧的多个出风风道320连通。
如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邻近纵向对称面的两个出风风道320相互连通,形成一关于纵向对称面对称的出风风道空间。优选地,邻近纵向对称面的两个出风风道320可设计成一个第一总风道,可便于风道组件300的加工。
具体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冰箱可包括多个储物间室200,风道组件300用于向冷藏室210输送气流。图10中的实线箭头表示气流在一个或多个储物间室200内的流向,虚线箭头表示气流在风道内的流向。分路送风装置100中壳体20的第一半部21和第二半部21'的出风口212均可为3个,如第一出风口213、第二出风口214和第三出风口215。出风风道320可为6个,如分别与两个第一出风口213连通的两个第一风道3201、分别与两个第二出风口214连通的两个第二风道3202、分别与两个第三出风口215连通的两个第三风道3203。两个第一风道3201邻近纵向对称面设置,且可相互连通,如图10所示;两个第一风道3201之间也可不设置分隔板,使两个第一风道3201为一个第一总风道,如图11所示。第一风道3201可具有两个冷风出口,设置在该冷藏室210后壁上部。每个第二风道3202可具有一个冷风出口,设置在该冷藏室210后壁的中部。每个第三风道3203具有一个冷风出口,设置在冷藏室210后壁的下部。进一步地,也可使用两个搁物架将该冷藏室210分割为三个储物空间,每个第一风道3201可与上部的储物空间连通,每个第二风道3202可与中部的储物空间连通,每个第三风道3203可与下部的储物空间连通。在该实施方式中,多个储物间室200还可包括速冻室220、冷冻室2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冰箱可根据冰箱储物间室200(如冷藏室210)各层位置处的冷量是否充足,控制使冷风从相应的出风风道320流入该层位置处,以可使冷风被合理分配至储物间室200不同的位置处,增强了冰箱的保鲜性能和运行效率。该分路送风装置100能够实现对出风风道320风向、风量的调节,冰箱的该储物间室200内哪层需要冷风就开启那层的冷风出口,不需要冷风就关闭。从而控制冰箱内温度的恒定性,为冰箱内的食物提供最佳的储存环境,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并且能够减小冰箱的耗电,节约能源。此外,每层的冷风出口可为至少两个,关于该储物间室200的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以使冰箱储物间室200的该层左右两侧受冷均匀。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冰箱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关于一几何对称面对称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均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和
关于所述几何对称面对称布置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分别配置成受控地对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的每个所述出风口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以调整各个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同步反向运动,以同步对称地对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的所述多个出风口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基座;
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均包括从所述基座的一个表面延伸出的圆弧形周壁,且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的所述圆弧形周壁上分别形成有各自的所述多个出风口;
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均包括一个或多个沿各自的所述圆弧形周壁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遮挡部,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的每个所述遮挡部的朝向各自的所述圆弧形周壁的表面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圆弧形周壁同轴设置,且
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绕各自的所述圆弧形周壁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以使各自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遮挡部在运动到不同的位置处对各自的每个所述出风口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的所述至少一个进风口均为一个,且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的所述圆弧形周壁的沿各自周向方向的两端限定出各自的所述进风口;或
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均还包括从所述基座的一个表面延伸出的另一圆弧形周壁,其与所述圆弧形周壁构成筒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的所述另一圆弧形周壁上分别形成有各自的所述至少一个进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均还包括转盘部,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的每个所述遮挡部分别从各自的所述转盘部的一个表面延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所述转盘部可转动地安装于各自的所述圆弧形周壁的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每个所述遮挡部分别位于各自的所述圆弧形周壁的径向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或所述第二调节件的所述转盘部的径向外侧;和
传动机构,配置成将所述电机输出的旋转运动减速地传递至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
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所述转盘部同轴地固定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所述转盘部的另一表面,且一个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肋板,从所述基座的所述一个表面延伸出;
分配器盖,盖设于一个或多个肋板的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且
所述基座、所述一个或多个肋板和所述分配器盖限定出:
进风通道,与每个所述进风口连通,且关于所述几何对称面对称设置;
多个第一出风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半部的多个出风口连通;以及
多个第二出风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半部的多个出风口连通,且所述多个第二出风通道与所述多个第一出风通道关于所述几何对称面对称设置。
11.一种冰箱,具有储物间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道组件,其关于所述储物间室的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且其内限定有进风风道和多个出风风道,每个所述出风风道具有一个或多个冷风出口;所述多个出风风道配置成使流出所述风道组件的气流分别从所述储物间室的间室壁上的、关于所述纵向对称面对称的多个位置处进入所述储物间室;和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内,所述分路送风装置的壳体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至少一个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一半部的多个出风口分别与位于所述纵向对称面一侧的多个所述出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半部的多个出风口分别与位于所述纵向对称面另一侧的多个所述出风风道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邻近所述纵向对称面的两个所述出风风道相互连通,形成一关于所述纵向对称面对称的出风风道空间。
CN201520661781.9U 2015-08-28 2015-08-28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02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61781.9U CN205002482U (zh) 2015-08-28 2015-08-28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61781.9U CN205002482U (zh) 2015-08-28 2015-08-28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2482U true CN205002482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9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6178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02482U (zh) 2015-08-28 2015-08-28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248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6835A (zh) * 2015-08-28 2016-12-0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WO2017036222A1 (zh) * 2015-08-28 2017-03-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WO2017036223A1 (zh) * 2015-08-28 2017-03-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6835A (zh) * 2015-08-28 2016-12-0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WO2017036222A1 (zh) * 2015-08-28 2017-03-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WO2017036223A1 (zh) * 2015-08-28 2017-03-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WO2017036224A1 (zh) * 2015-08-28 2017-03-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106196835B (zh) * 2015-08-28 2018-03-2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US10619906B2 (en) 2015-08-28 2020-04-14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 Ltd Branching air supply device and refrigerator with branching air supply device
US10753667B2 (en) 2015-08-28 2020-08-25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 Ltd. Branching air supply device and refrigerator with branching air suppl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23642U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106168428B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205002483U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205002485U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205002486U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205192043U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106196835B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205014738U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EP3647691B1 (en) Refrigerator
EP3647692B1 (en) Refrigerator
CN205002484U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106168426B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205014737U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WO2017211073A1 (zh) 离心风机及具有该离心风机的冰箱
CN106168427B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107014142B (zh) 送风装置及具有该送风装置的冰箱
CN205014739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该风道组件的冰箱
CN106196842B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108302873A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105157311A (zh) 冰箱
CN108050751A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205002482U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108302876A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106196831B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CN107178952B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