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2330U -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2330U
CN205002330U CN201520710624.2U CN201520710624U CN205002330U CN 205002330 U CN205002330 U CN 205002330U CN 201520710624 U CN201520710624 U CN 201520710624U CN 205002330 U CN205002330 U CN 205002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support
air purifier
connecting portion
cartridge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06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于晓峰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106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2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2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2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包括滤网和支架,所述滤网呈平板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立柱以及连接相邻立柱的连接部,所述滤网置于相邻立柱间,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气流出口。本实用新型中,滤网外部的支架对滤网本身形成了很好的支撑保护,避免过滤筒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形变影响净化效率,另外,过滤筒的滤网展开面积较大,提高了净化效率,另一方面,用户在更换滤网时可保留支架结构,避免浪费,同时还保证了拆装的便捷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尤其是一种用于净化室内空气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我们将面对越来越严酷的环境挑战。近年来一直持续的雾霾天气让很多人非常困扰,同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据统计,人们平均每天有80%以上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所以,室内空气的质量至关重要。近来,空气净化器已逐渐走向生活必需品的行列,其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细菌、过敏原等,可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
现有塔式空气净化器的过滤筒,通常为一个圆筒状的复合型结构,滤网外面没有支撑性的部件。这种结构一方面很容易造成滤网的破损,没有滤网的保护性机构,另外,圆形过滤筒由于厚度原因,其内层滤网将更为致密,不仅增大了风阻,内层滤网(如活性炭吸附层)的面积也将更小,影响净化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圆筒型滤网展开面积较小,整机净化效率也相应较小,最后由于粗效滤网是可清洗部件,但市场上滤网普遍为复合式,只能进行更换,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针对上述圆筒型滤网展开面积较小的论点,此处有以下说明:如图1、图2所示,以HEPA滤网为例,假设圆形过滤筒和矩形过滤筒的外径或者边长都是D,HEPA滤网两片之间间距为k,滤网厚度为W,滤网高度为H,矩形过滤筒的单边折边是c,则有:滤网面积S圆=πD*2*H*W/k,滤网面积S矩=(D-2c)*2*H*W*4/k,S圆/S矩=πD/(D-2c)*4。进一步的,当D<9.3c时,S圆>S矩;当D>9.3c时,S矩>S圆。其中,c的常规选择为10mm-20mm,则9.3c为93mm-186mm。塔式空气净化器的滤筒外径或者边长D在实际产品中远大于186mm,因此,在产品化的角度看,圆筒型滤网展开面积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塔式空气净化器的过滤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包括滤网和支架,所述滤网呈平板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立柱以及连接相邻立柱的连接部,所述滤网置于相邻立柱间,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气流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立柱具有彼此相对的滤网配合面,所述彼此相对的滤网配合面间形成了滤网容纳空间,所述滤网的边沿抵靠或者粘贴在滤网配合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容纳空间包括供滤网横向推入的滤网安装口,所述滤网安装口位于支架的侧面,所述滤网的边沿设有边框,所述边框抵靠在滤网配合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配合面靠近支架中心一端设有止推凸起,所述滤网的边框抵靠在止推凸起上。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容纳空间包括供滤网纵向插入的滤网安装口,所述滤网安装口位于支架的顶部,所述滤网的边沿设有边框,所述边框抵靠在滤网配合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配合面上设有将滤网容纳空间分成前置滤网容纳空间和后置滤网容纳空间的隔筋,所述前置滤网容纳空间和后置滤网容纳空间内分别设置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安装口处设有环状的顶盖,所述顶盖的边沿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固定在支架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呈长条状的紫外灯,所述紫外灯固定在长条状的紫外灯架上,所述紫外灯架纵向伸入气流出口内,所述紫外灯架靠近气流出口一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向气流出口中心方向延伸的支撑配合部,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支撑配合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呈直杆状的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两端与相邻立柱的顶部连接,所述下连接部的两端与相邻立柱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的气流进口的总面积为S1,所述气流出口的面积为S2,其中,9≤S1/S2≤15;或者,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根,所述过滤筒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相邻立柱间距大于200mm。
本实用新型中,滤网外部的支架对滤网本身形成了很好的支撑保护,避免过滤筒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形变影响净化效率,另外,过滤筒的滤网展开面积较大,提高了净化效率,另一方面,用户在更换滤网时可保留支架结构,避免浪费,同时还保证了拆装的便捷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圆形过滤筒的剖视图;
图2是矩形过滤筒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紫外灯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支架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顶盖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顶盖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紫外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包括滤网1和支架2,滤网1呈平板状,支架包括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立柱以及连接相邻立柱的连接部,支架的顶部设有气流出口23。较优的,支架2包括四根立柱21。较优的,相邻立柱间距大于200mm。其中,连接部22包括呈直杆状的上连接部221和下连接部222,上连接部221的两端与相邻立柱的顶部连接,下连接部222的两端与相邻立柱的底部连接,一方面,使得支架2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撑结构,对滤网1形成有效支撑,避免滤网1在装配时发生形变,另一方面,避开了滤网1的有效过滤面,避免影响过风效率。连接部的设置位置和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方式,例如,连接部呈长条状并设置于立柱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要求其在垂直于气流流动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小,避免影响过风效率,一方面,起到连接立柱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对滤网起到定位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过滤筒底部不出风,可以在支架底部设置板状的底板,该实施方式中底板即下连接部,有利于提高立柱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还可以避免气体未经过滤网过滤而从过滤筒底部直接进入过滤筒的气流出口。
相邻立柱21具有彼此相对的滤网配合面211,该滤网配合面211间形成了供气流通过的滤网容纳空间24,滤网1置于滤网容纳空间24内。滤网容纳空间24包括供滤网1横向推入的滤网安装口241,滤网安装口241位于支架的侧面,所谓横向推入是指将滤网1沿着气流通过滤网的方向推入。其中,同一根立柱21的两个滤网配合面211间设置横向的加强筋212,或者,采用中空状的立柱,以提高立柱的强度和美观度。
本实施例中,滤网1的边沿设有边框,该边框上带有泡棉,或者如发泡硅胶等质地较软的材质,边框的左右两侧分别抵靠在滤网配合面211上,其上下两侧分别抵靠在上连接部221和下连接部222,一方面,将滤网1可靠的固定在支架2上,另一方面,通过泡棉与支架之间的过盈配合来保证过滤筒的密封,避免气体未经过滤网过滤而直接进入过滤筒的气流出口。如图5所示,滤网配合面211靠近支架中心一侧设有止推凸起213,该止推凸起213可以是沿着立柱上下方向延伸的筋结构,也可以是凸起的凸点结构,滤网横向推入滤网安装口的过程中,其边框抵靠在止推凸起213上,避免用户在更换时没装到位而影响净化效果,另外,还可以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靠近支架中心一侧同样设置止推凸起。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滤网的安装方向为从外侧向支架中心方向推入,故止推凸起应设于立柱以及上下连接部靠近支架中心一侧,如滤网的安装方向为从支架中心向外侧方向推入,则止推凸起应设于立柱以及上下连接部远离支架中心一侧。本实用新型中的滤网由多层过滤层构成,可以采用复合一体式的,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的。另外,对于外壳横截面呈矩形的空气净化器来说,由于外观要求及其它要求而并非四面进风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筒可以将非进风面的滤网用不透风的实体件填充,以避免形成浪费,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良好通用性,使得空气净化器的设计更加灵活。
需要指出的是,滤网还可以将其边沿直接粘贴在滤网配合面上,需要注意的是,要求滤网的粘贴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避免未经净化的空气直接进入气流出口。该实施方式结构紧凑可靠,生产成本较低,但是由于滤网和支架粘结为一体,在更换过滤筒时,需整体更换,提高了用户使用成本,另一个角度却降低了用户更换操作的繁复性。
如图6所示,立柱21的两端分别设有螺钉孔214,上连接部呈环状,其中心的通孔即上述气流出口,上连接部与螺钉孔214对位处设有螺钉孔,通过螺钉将上连接部和立柱固定连接。同样的,下连接部也通过螺钉与立柱固定在一起,其形状结构上文已有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当然,立柱和上下连接部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固定连接,或者,支架为整体注塑件。
如图7、图8所示,过滤筒包括呈长条状的紫外灯3,紫外灯3固定在长条状的紫外灯架31上,紫外灯架31纵向伸入气流出口内,所谓纵向即指平行于立柱的方向。紫外灯架31靠近气流出口一端设有支撑部311,支架的顶部设有向气流出口中心方向延伸的支撑配合部312,支撑部311固定在支撑配合部312上。其中,支撑部311呈圆柱状,支撑配合部312包括与支撑部311形状相适配的圆形套筒3121和连接固定圆形套筒3121的直杆3122,支撑部311置于圆形套筒3121内,同时也可以在两者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缺口与凸起,以便于定位,避免装配时发生旋转。当然,上述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如矩形、三角形等,以便于定位。本实施例中,紫外灯纵向设置于滤网内侧,一方面,可以使得紫外灯长度足够长,避免形成照射死角,另一方面,不仅对已净化空气形成了进一步杀菌,还有利于对滤网内侧以及气流出口上方的其它部件进行直接照射杀菌,避免其上滋生细菌。
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筒的气流进口的总面积为S1,气流出口的面积为S2,其中,5≤S1/S2≤20。当S1/S2<5时,即气流进口的总面积相对较小,气流出口的面积相对较大,在进出风量一定的条件下,气流进口的流速相对较大,气流出口的流速相对较小,一方面,气流进口处的风速越大,滤网形成的风阻将越大,不仅造成较大的噪音,还会降低滤网的寿命,另一方面,由于在过滤筒中气流进口和气流出口的气流方向呈90度夹角,气流在过滤筒内需发生转向,由四面而来的较快流速的气流发生对流碰撞,容易形成较大噪音,同时,过滤筒内的气流容易形成涡流不利于整机的稳定运行;当S1/S2>20时,即气流进口的总面积相对较大,气流出口的面积相对较小,在进出风量一定的条件下,气流进口的流速相对较小,气流出口的流速相对较大,一方面,要求电机转速较高,容易造成较大的震动和噪音,另一方面,由于过滤筒内部的负压区的真空度自气流出口处向下递减,大量气流自滤网上半部分进入,造成过滤网上方的使用寿命大大低于下方的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避免上述问题,较优的,9≤S1/S2≤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9、图10所示,过滤筒包括滤网1a和支架2a,滤网1a呈平板状,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立柱21a以及连接相邻立柱21a的连接部,支架2a的顶部设有气流出口。其中,连接部、立柱的位置及结构可借鉴上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相邻立柱具有彼此相对的滤网配合面211a,彼此相对的滤网配合面211a间形成了滤网容纳空间24a。滤网容纳空间24a包括供滤网1a纵向插入的滤网安装口241a,滤网安装口241a位于支架2a的顶部,所谓纵向插入是指将滤网1a沿着平行于立柱的方向插入。滤网1a的边沿设有边框,该边框抵靠在滤网配合面211a上,通过边框上的泡棉等材质实现过盈配合,进而实现滤网1a的定位和密封。本实施例中,在滤网配合面211a靠近支架中心一侧和远离支架中心一侧分别设置导向筋215a,便于滤网1a的安装于定位,当然,也可以通过导向筋215a与滤网的边框形成过盈配合,以实现滤网的定位和密封。
进一步的,滤网配合面211a上设有将滤网容纳空间24a分成前置滤网容纳空间242a和后置滤网容纳空间243a的隔筋2111a,前置滤网容纳空间242a和后置滤网容纳空间243a内分别设置滤网。该实施方式中,滤网采用多层分体式结构,可将耐用型滤网(如活性炭吸附层)和非耐用型滤网(如HEPA过滤层)分离并分别安装在前置滤网容纳空间242a和后置滤网容纳空间243a内,根据使用状况分别更换,避免产生浪费。当然,根据需求也可将滤网容纳空间24a分成两层以上。
如图11所示,滤网安装口处设有环状的顶盖4a,顶盖4a中心处设有气流出口23a,其边沿设有卡扣41a,与该设有卡扣的边相对的另一边同样设置卡扣。其中一条设有卡扣的边的上侧设有顶盖提手42a,便于顶盖4a的拆装。另外,在顶盖4a的上表面还设有环状的密封凹槽43a,该密封凹槽43a内设置发泡硅胶或者泡棉等质地较软的材料制成的密封件,与空气净化器过滤筒安装腔的顶面压紧配合以实现过滤筒顶部的密封,避免未净化空气自过滤筒顶部的间隙直接进入过滤筒后端。当然,顶盖顶部处的密封也可以通过其它实施方式进行密封,如在空气净化器过滤筒安装腔的顶面设置密封件,顶盖上表面则无需设置密封凹槽及相应密封件。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连接部221a呈长条状连接相邻立柱的顶部,卡扣41a的突出部伸入上连接部221a的下方扣接固定。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相邻立柱的顶部之间不设置长条状的上连接部,顶盖与立柱的顶部相固定,装配完成后,顶盖即可理解为连接相邻立柱顶部的上连接部。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顶盖的卡接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磁吸方式,即在滤网安装口处和顶盖间分别设置可以相互吸附的部件,该实施方式便于用户更换拆装。
如图13-图15所示,支架上设有呈长条状的紫外灯3a,紫外灯3a固定在长条状的紫外灯架31a上,该紫外灯架31a纵向伸入气流出口内。紫外灯架31a靠近气流出口一端设有支撑部311a,顶盖的气流出口位置处设有向其中心方向延伸的支撑配合部312a,该支撑配合部312a上设有螺钉孔,支撑部311a为与之数量及位置相对应的结构,其上设置螺钉孔,两者通过螺钉固定,进而将紫外灯固定在支架上。另外,也可以采用如卡接结构将紫外灯固定在过滤筒上。当然,上一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安装结构也同样适用于上一实施例。
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包括滤网和支架,所述滤网呈平板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立柱以及连接相邻立柱的连接部,所述滤网置于相邻立柱间,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气流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立柱具有彼此相对的滤网配合面,所述彼此相对的滤网配合面间形成了滤网容纳空间,所述滤网的边沿抵靠或者粘贴在滤网配合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容纳空间包括供滤网横向推入的滤网安装口,所述滤网安装口位于支架的侧面,所述滤网的边沿设有边框,所述边框抵靠在滤网配合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配合面靠近支架中心一端设有止推凸起,所述滤网的边框抵靠在止推凸起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容纳空间包括供滤网纵向插入的滤网安装口,所述滤网安装口位于支架的顶部,所述滤网的边沿设有边框,所述边框抵靠在滤网配合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配合面上设有将滤网容纳空间分成前置滤网容纳空间和后置滤网容纳空间的隔筋,所述前置滤网容纳空间和后置滤网容纳空间内分别设置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安装口处设有环状的顶盖,所述顶盖的边沿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固定在支架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呈长条状的紫外灯,所述紫外灯固定在长条状的紫外灯架上,所述紫外灯架纵向伸入气流出口内,所述紫外灯架靠近气流出口一端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向气流出口中心方向延伸的支撑配合部,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支撑配合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呈直杆状的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的两端与相邻立柱的顶部连接,所述下连接部的两端与相邻立柱的底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的气流进口的总面积为S1,所述气流出口的面积为S2,其中,9≤S1/S2≤15;或者,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根,所述过滤筒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相邻立柱间距大于200mm。
CN201520710624.2U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 Active CN205002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0624.2U CN205002330U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0624.2U CN205002330U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2330U true CN205002330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9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0624.2U Active CN205002330U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233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8280A (zh) * 2016-03-03 2016-06-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具有其的净化器
CN105688540A (zh) * 2016-03-03 2016-06-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具有其的净化器
CN107114133A (zh) * 2017-05-25 2017-09-01 浙江森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净化器
CN108325289A (zh) * 2018-04-20 2018-07-27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过滤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8280A (zh) * 2016-03-03 2016-06-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具有其的净化器
CN105688540A (zh) * 2016-03-03 2016-06-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具有其的净化器
CN107114133A (zh) * 2017-05-25 2017-09-01 浙江森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净化器
CN108325289A (zh) * 2018-04-20 2018-07-27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过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02330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
CN206613281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设备
CN205002329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过滤筒
CN104266273A (zh) 一种双向进风的塔式空气净化器结构
CN104275088A (zh) 一种高效空气净化装置
CN106215570A (zh) 一种复叠式组合空气过滤器
CN203990106U (zh) 空气净化器的内层过滤结构及其壳体
CN205026812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4266267A (zh) 一种左右开门的空气净化器
CN204214049U (zh) 一种双向进风的塔式空气净化器结构
CN204141748U (zh) 具有多层结构的空气净化器
CN205002246U (zh) 一种塔式空气净化器
CN205655461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的组装式过滤筒
CN205299756U (zh) 一种塔式空气净化器
CN107965851A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空气净化器
CN205235627U (zh) 过滤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CN205002245U (zh) 一种塔式空气净化器
CN208750993U (zh) 一种方便更换过滤装置的空气净化器
CN112604390A (zh) 能监测排放量的压缩空气净化器
CN205995163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并联式可替换滤芯
CN204217556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空气净化器
CN206549333U (zh) 一种过滤器
CN2826265Y (zh) 空调风口装置
CN209108819U (zh) 一种环保型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15637770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