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0391U - 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 Google Patents

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0391U
CN205000391U CN201520545278.7U CN201520545278U CN205000391U CN 205000391 U CN205000391 U CN 205000391U CN 201520545278 U CN201520545278 U CN 201520545278U CN 205000391 U CN205000391 U CN 205000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k
turning circle
tooth plate
gear r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452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天佳
吕昌
魏永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5205452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0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0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03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优化现有回转齿圈结构的结构。该回转齿圈结构包括齿面板、回转圈和连接结构;所述齿面板与所述回转圈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回转圈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齿面板与回转圈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在实际使用中,齿面板会发生磨损、损坏,在需要更换时,可以将齿面板从回转圈上拆卸下来,然后只更换齿面板,而无需更换整个回转齿圈结构。如此可以降低更换成本,节省材料和资源,且使得齿面板更易于更换和装配。

Description

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背景技术
平地机是一种以铲刀为主,配以其他多种可换作业装置,进行土地平整和整形作业的铲土运输施工机械。平地机主要用于道路、机场、农田、水利等大面积土壤平整作业以及刮坡、挖沟、推土、松土、清除路面冰雪等方面的施工作业,是国防工程、交通、矿上、水利基本建设施工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回转齿圈结构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中的平地机上,是平地机的核心部件,要求回转齿圈结构具有耐磨、耐冲击的优良特性。目前,国内平地机回转齿圈结构采用的制造方法主要有整体锻造、四段圆环拼焊和多齿圈节回转装置。
采用整体锻造方式,齿圈直径比较大,容易出现锻造缺陷。另外,整体锻造齿圈中的齿圈和齿面板只能是相同的较优材料,回转齿圈成本较高;采用拼焊方式,齿圈使用一般常规材料,齿面板可以采用较好的材料,两种材料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介绍现有技术中采用拼焊方式制造的回转齿圈结构的方法。
回转齿圈结构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回转齿圈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分别制备齿圈40和齿面板20。其中,齿圈40的加工方法为:从型材钢板中切割出一合适钢板,卷制一合适钢板成圈形,圈形首尾二端焊接在一起。齿面板20的加工方法为:从型材钢板中切割出多块弧形钢板20’,多块弧形钢板20’串联拼焊成环形。
步骤2,将齿圈40和齿面板20同轴焊接在一起。
步骤3,在齿圈40和齿面板20上固接连接机构30。
步骤4,在齿面板20上切割出齿形。
步骤5,热处理齿形。
齿圈40与齿面板20的型材钢板均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厚钢板。连接机构30轴向左右对称设置,连接机构30包括两个焊接在齿圈40上的吊耳座31、分别固设在两个吊耳座31左右的管支32和管支33、分别固接在齿圈40左右的板34和板35、分别同接在齿圈40左右的肋板36和肋板37、一同设在板34和板35之上的横梁38和止片39。左右两侧的止片39分别固接板34和肋板36、板35和肋板37。左右两侧的管支32,管支33的上端也分别固设在横梁38之二端上,左右两侧肋板36、37的前侧分别固接在左右两侧板34、板35的后侧。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整体锻造和拼焊这两种制造方法形成的平地机回转齿圈,齿面板上的齿轮发生磨损后,只能更换整个回转齿圈总成,造成材料和资源浪费;或者在整个回转齿圈的基础上进行齿面修复,由于回转齿圈直径比较大,并且有其他附属焊接结构,给修复工作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用以优化现有回转齿圈结构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齿圈结构,其包括:齿面板、回转圈和连接结构;
所述齿面板与所述回转圈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回转圈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优选的是,所述齿面板为环形结构,所述齿面板的内圈上设置有一圈啮合齿。
如上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优选的是,回转齿圈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齿面板和所述回转圈之间的配合环,所述配合环与所述齿面板和所述回转圈两者其中之一可拆卸连接,所述配合环与所述齿面板和所述回转圈两者其中另一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优选的是,所述配合环与所述回转圈焊接,所述配合环与所述齿面板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形成可拆卸连接。
如上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优选的是,所述配合环上设置有一圈通孔,所述齿面板上对应设置有一圈螺孔,所述高强度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孔之间形成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
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回转圈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一端固定;
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回转圈固定。
如上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回转圈的端面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回转圈的圆柱面固定。
如上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与所述回转圈焊接固定的支撑座、与所述支撑座焊接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一支管焊接的第三支管、与所述第二支管焊接的第四支管、同时与所述第三支管和所述第四支管焊接的连接横梁;
其中,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相对于所述支撑座对称设置。
如上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相对于所述回转圈的轴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平地机,其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回转齿圈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齿面板与回转圈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在实际使用中,齿面板会发生磨损、损坏,在需要更换时,可以将齿面板从回转圈上拆卸下来,然后只更换齿面板,而无需更换整个回转齿圈结构。如此可以降低更换成本,节省材料和资源,且使得齿面板更易于更换和装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平地机回转齿圈总成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现有平地机回转齿圈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回转齿圈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回转齿圈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回转齿圈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回转齿圈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3~图6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回转齿圈结构,其适用于中小型平地机及类似工程机械。该回转齿圈结构包括齿面板3、回转圈1和连接结构。齿面板3与回转圈1之间可拆卸连接,连接结构与回转圈1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齿面板3与回转圈1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在实际使用中,齿面板3会发生磨损、损坏,在需要更换时,可以将齿面板3从回转圈1上拆卸下来,然后只更换齿面板3,而无需更换整个回转齿圈结构。如此可以降低更换成本,节省材料和资源。
参见图3和图4,齿面板3为环形结构,齿面板3的内圈上设置有一圈啮合齿9。
与现有技术中齿面板采用多段弧形面板拼焊而成的结构不同,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整体式结构的齿面板3,可以先加工齿面板3上的啮合齿9,然后再将齿面板3与回转圈1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简化回转齿圈结构的制造过程,并节省制造时间。
齿面板3的厚度为30mm-40mm,比如为30mm、35mm、40mm。采用此厚度的齿面板3,一则可以满足回转齿圈结构的性能,二则采用目前的工艺可以一次性加工三个齿面板3,大大提高了齿面板3的加工效率。
参见图4至图6,本实施例中,齿面板3与回转圈1之间具体采用配合环2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如下:回转齿圈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齿面板3和回转圈1之间的配合环2。配合环2与齿面板3和回转圈1两者其中之一可拆卸连接,配合环2与齿面板3和回转圈1两者其中另一固定连接。
设置配合环2可以简化回转圈1和齿面板3各自的结构。
配合环2可以与回转圈1固定,与齿面板3可拆卸连接;或者,配合环2与齿面板3固定,与回转圈1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前一种方式,在齿面板3上的啮合齿9发生磨损之后,可以只更换齿面板3。采用后一种方式时,在齿面板3上的啮合齿9发生磨损之后,需要同时更换齿面板3和配合环2。可见,前一种方式较佳,本实施例以采用前一种方式为例,并且,前一种方式可以避免焊接过程中齿面板3的变形。
具体而言,配合环2与回转圈1焊接,配合环2与齿面板3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10形成可拆卸连接。此处所指的高强度螺栓10是指优质的12.9级螺栓。
参见图4和图6,配合环2上设置有一圈通孔,齿面板3上对应设置有一圈螺孔,高强度螺栓10穿过通孔与螺孔之间形成螺纹连接。
下面介绍连接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图3,连接结构具体包括第一连接体5和第二连接体4。第一连接体5的一端与回转圈1固定,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体4的一端固定。第二连接体4的另一端与回转圈1固定。
第一连接体5和第二连接体4的结构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设置。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5具体包括与回转圈1焊接固定的支撑座7、与支撑座7焊接的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与第一支管51焊接的第三支管61、与第二支管52焊接的第四支管62、同时与第三支管61和第四支管62焊接的连接横梁8。其中,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相对于支撑座7对称设置。
参见图3,第一连接体5的一端与回转圈1的端面固定;第二连接体4的另一端与回转圈1的圆柱面固定。具体而言,支撑座7与回转圈1的端面焊接固定。
第二连接体4可以为板状结构,但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体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体4相对于回转圈1的轴线对称设置。
通过第一连接体5和两个第二连接体4,可以形成较为稳固的连接结构。
下面结合图3至图6详细介绍回转齿圈结构。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回转齿圈结构它包括回转圈1、配合环2、齿面板3、位于左右侧的两个第二连接体4、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位于上下的第三支管61和第四支管62、支撑座7、连接横梁8、带啮合齿9的齿面板3、高强度螺栓10、标准的弹性垫片11。其中,齿面板3通过高强度螺栓10、弹性垫片11装配连接在配合环2上。配合环2与回转圈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一支管51、第二支管52、第三支管61、第四支管62、支撑座7、连接横梁8焊接为一个整体。位于左右侧的第二连接体4都与回转圈1焊接为一个整体,支撑座7与回转圈1焊接为一个整体。齿面板3由圆钢锻造加工而成,大大降低了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并且不存在装配间隙,保证了啮合精度。齿面板3中的啮合齿9加工过程中可以把3个齿面板3放在一起进行加工。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第三支管61和第四支管62分别对称布置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回转齿圈结构,采用装配式的齿面板3,常用的啮合齿9部位磨损后,只需要卸掉高强度螺栓10,把齿面板3旋转120°,重新装配就可以继续使用,延长了回转齿圈的使用寿命。齿面板3上的大部分啮合齿9严重磨损后,也只需要更换齿面板3,不需要更换平地机回转齿圈总成的其余部件,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约了维修成本。另外,采用装配式的齿面板3,避免了焊接过程中齿面板3的变形,提高了蜗轮箱和回转齿圈之间的啮合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回转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面板(3)、回转圈(1)和连接结构;
所述齿面板(3)与所述回转圈(1)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回转圈(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面板(3)为环形结构,所述齿面板(3)的内圈上设置有一圈啮合齿(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齿面板(3)和所述回转圈(1)之间的配合环(2),所述配合环(2)与所述齿面板(3)和所述回转圈(1)两者其中之一可拆卸连接,所述配合环(2)与所述齿面板(3)和所述回转圈(1)两者其中另一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环(2)与所述回转圈(1)焊接,所述配合环(2)与所述齿面板(3)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10)形成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环(2)上设置有一圈通孔,所述齿面板(3)上对应设置有一圈螺孔,所述高强度螺栓(10)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孔之间形成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5)和第二连接体(4);
所述第一连接体(5)的一端与所述回转圈(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体(4)的一端固定;
所述第二连接体(4)的另一端与所述回转圈(1)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5)的一端与所述回转圈(1)的端面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体(4)的另一端与所述回转圈(1)的圆柱面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5)包括与所述回转圈(1)焊接固定的支撑座(7)、与所述支撑座(7)焊接的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与所述第一支管(51)焊接的第三支管(61)、与所述第二支管(52)焊接的第四支管(62)、同时与所述第三支管(61)和所述第四支管(62)焊接的连接横梁(8);
其中,所述第一支管(51)和所述第二支管(52)相对于所述支撑座(7)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体(4)相对于所述回转圈(1)的轴线对称设置。
10.一种平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回转齿圈结构。
CN201520545278.7U 2015-07-24 2015-07-24 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00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5278.7U CN205000391U (zh) 2015-07-24 2015-07-24 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5278.7U CN205000391U (zh) 2015-07-24 2015-07-24 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0391U true CN205000391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7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4527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00391U (zh) 2015-07-24 2015-07-24 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03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1278A (zh) * 2015-07-24 2017-01-2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1278A (zh) * 2015-07-24 2017-01-2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CN106351278B (zh) * 2015-07-24 2019-06-21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1278A (zh) 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US11391010B2 (en) Excavator buck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U2009200134A1 (en) Excavator bucket top assembly
CN105715064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料仓的修补加固方法
CN205154037U (zh) 施工钻孔灌注桩用的钻头
MX2013015329A (es) Zapata de la oruga de maquina movil.
CN106638301A (zh) 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及加工方法和一种桥梁
US20110024142A1 (en) Inboard Blade Lift Eye
CN201810323U (zh) 一种用于隧道仰拱钢架与拱角钢架连接的螺栓连接板
CN205000391U (zh) 回转齿圈结构及平地机
CN202492869U (zh) 挖掘机的小臂和挖掘机
CN202055282U (zh) 一种挖掘机用铲斗
CN211547854U (zh) 一种成槽机用抓斗铲刀装置
CN201136734Y (zh) 一种预埋螺栓断裂连接装置
CN216379698U (zh) 一种轮式刮道机工作装置
CN205088985U (zh) 过桥式可升降安全通道
CN218346176U (zh) 一种改进振冲设备
CN104099848B (zh) 一种高土石坝减压板跨心墙道路的快速连接及拆除方法
CN208288139U (zh) 球磨机给矿斗安装结构
CN217976204U (zh) 一种基于交叉斜螺栓接头的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连接结构
CN211735111U (zh) 一种悬臂施工钢梁节段对接焊临时锁定装置
CN202989971U (zh) 用于机器的横梁装置以及具有这种横梁装置的机器
CN220377104U (zh) 一种用于贝雷梁的限位装置
CN219908546U (zh) 一种耐磨的大桥工程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
CN219277664U (zh) 一种挖掘机三筋合金履带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