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95759U - 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95759U
CN204995759U CN201520614834.1U CN201520614834U CN204995759U CN 204995759 U CN204995759 U CN 204995759U CN 201520614834 U CN201520614834 U CN 201520614834U CN 204995759 U CN204995759 U CN 204995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joint
hip joint
hydraulic serv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148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世强
宋扬
张学群
裴翔
姚斌
朱笑丛
韩永红
徐兆红
陈珊
陈庆诚
贺静
潘忠强
李渠成
严水峰
徐业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anli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QING INDUSTR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QING INDUSTRY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Q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148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95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95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95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它包括:腰部、左腿、右腿、液压伺服驱动系统、实时控制器、电源模块;其中,所述右腿和左腿结构相同,分别与腰部铰接,并对称设置在腰部两侧;液压伺服驱动系统分别与左腿和右腿相连,伺服驱动系统2与实时控制器相连,电源模块对液压伺服驱动系统供电。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运动协作来完成行走,共有7个自由度,髋关节和踝关节各有3个自由度,分别是屈/伸运动,外展/内收,旋内/旋外运动,膝关节有1个的屈/伸运动的自由度。本实用新型机构简单、穿戴方便、长度可调性、适合不同身高体重的人穿戴和外骨骼各关节活动自如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助力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
背景技术
经常需要背负重物进行长距离行走或作战,过重的负载常会对士兵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开发一款能在战场环境中增强士兵速度、力量以及耐力的外骨骼装备;在科考、消防营救等领域,科考人员及消防营救人员常常需要长距离行走、背负重物、运送伤员、野外作战、登山探险等,传统的轮式交通工具难以在这些特殊场合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外骨骼也可以被用于仓库的货物装卸,以减轻搬运工人的劳动强度。外骨骼与人的组合能适应非结构化的环境,拥有极好的灵活性,可以完成一些复杂的装卸的工作,如为战斗机装卸导弹等,这是其他的装卸设备难以比拟的。外骨骼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将对这些领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另外,老龄化正在全球蔓延,外骨骼的出现不仅可以帮助一些老年人解决体力较差、行走不变的问题,也可以帮助一些丧失行动能力的人恢复部分的行动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运动协作来完成行走,共有7个自由度,髋关节和踝关节各有3个自由度,分别是屈/伸运动,外展/内收,旋内/旋外运动,膝关节有1个的屈/伸运动的自由度。本实用新型机构简单、穿戴方便、长度可调性、适合不同身高体重的人穿戴和外骨骼各关节活动自如等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包括:腰部、左腿、右腿、液压伺服驱动系统、实时控制器、电源模块;其中,所述左腿和右腿分别与腰部铰接,并对称设置在腰部两侧;液压伺服驱动系统分别与左腿和右腿相连,伺服驱动系统与实时控制器相连;电源模块对液压伺服驱动系统供电;
所述腰部包括:倾角传感器、负重板、两个底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多维力传感器、腰部绑带;其中,两个底板分别安装在负重板的两侧;倾角传感器固定联接在负重板上;第二连接板固定联接在负重板上;第一多维力传感器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上;腰部绑带固定连接在第一多维力传感器上;所述第一多维力传感器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液压伺服驱动系统包括:蓄能器、第一电液伺服阀、第二电液伺服阀、配油盘、伺服阀放大板、液压泵站;其中,蓄能器固定联接在第一连接板上;第一电液伺服阀、第二电液伺服阀均与配油盘固定联接;配油盘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联接;蓄能器和配油盘的进油口均与液压泵站出油口连接;第一电液伺服阀的进油口、第二电液伺服阀的进油口均与配油盘进油口相连,第一电液伺服阀的出油口与配油盘的第一出油口相连,第二电液伺服阀的出油口与配油盘的第二出油口相连;伺服阀放大板与底板固定连接;伺服阀放大板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右腿和左腿结构相同,包括:髋关节、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脚掌、第一连接板;其中,髋关节固定联接在底板上;髋关节与大腿固定联接;大腿和小腿均与膝关节铰接;小腿与踝关节固定联接;踝关节与脚掌通过球铰链连接;液压伺服驱动系统固定联接在第一连接板上,第一连接板固定联接在髋关节上。
所述髋关节包括:第一液压缸、髋关节液压缸连接件、髋关节连接件、髋关节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安装座、伸长杆、方端盖、球窝;其中,第一液压缸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与髋关节液压缸连接件铰接;髋关节液压缸连接件与髋关节连接件铰接;髋关节旋转编码器设置在旋转编码器安装座上;旋转编码器安装座与伸长杆通过球窝联接;髋关节旋转编码器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球窝包括:销钉、轴承、球头;其中,球头设置在销钉上,在球头两侧设置有一对轴承;销钉与伸长杆之间设置有一对轴承,方端盖与伸长杆固定联接,销钉通过一对方端盖对其进行轴向限位;球头固定在旋转编码器安装座中,销钉绕球头旋转,其旋转角度受球窝联接的孔径大小限制。
所述大腿包括:大腿骨、第二液压缸;其中,大腿骨与伸长杆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的一端与大腿骨铰接,另一端与小腿铰接;第二液压缸与大腿骨铰接。
所述膝关节包括:膝关节旋转编码器;其中,大腿骨与小腿铰接,膝关节旋转编码器设置在大腿骨与小腿铰接处;膝关节旋转编码器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小腿包括:小腿骨、第二多维力传感器、支撑板、小腿绑带;其中,支撑板固定联接在小腿骨上,第二多维力传感器固定联接在支撑板上;小腿绑带固定在第二多维力传感器上;第二多维力传感器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踝关节包括:踝关节球铰链、踝关节小腿骨连接件;其中,踝关节小腿骨连接件一端与小腿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踝关节球铰链连接。
所述脚掌包括:脚底板、脚掌绑带、脚底压力传感器;其中,脚底板与球铰链固定连接;脚掌绑带固定在脚底板上;脚底压力传感器分别粘接在脚底板的脚尖、脚中、脚跟三处;脚底压力传感器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在长时间负重作业环境下辅助或者增强人们的步行能力。其动力系统采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布局灵活、机构紧凑,而且能够输出较大力或扭矩、动作响应灵敏,易于控制等特点的液压驱动方式。传感器系统主要分布在腰部、小腿、液压缸、脚底等位置来实现较有效、可靠的人-机交互。设置柔性机构,采用拟人机构设计,可穿戴式的结构设计适应人体生理结构,通过与人体下肢运动关节的耦合实现与人体协调运动。同时具有安全性的设计,通过选择合适材料不但足以负担重物,也可以应付一定范围内的冲击载荷;软限位和硬限位等共同实现碰撞前的预防和碰撞后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腰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髋关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单元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大腿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小腿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腰部1、液压伺服驱动系统2、髋关节3、大腿4、膝关节5、小腿6、踝关节7、脚掌8、第一连接板9、倾角传感器10、负重板11、底板12、第二连接板13、第一多维力传感器14、腰部绑带15、蓄能器16、第一电液伺服阀17、第二电液伺服阀18、配油盘19、第一液压缸20、髋关节液压缸连接件21、髋关节连接件22、髋关节旋转编码器23、旋转编码器安装座24、伸长杆25、方端盖26、销钉27、轴承28、球头29、大腿骨30、第二液压缸31、膝关节旋转编码器32、小腿骨33、第二多维力传感器34、支撑板35、伺服阀放大板36、小腿绑带37、踝关节球铰链38、踝关节小腿骨连接件39、脚底板40、脚掌绑带41、脚底压力传感器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腰部1、左腿、右腿、液压伺服驱动系统2、实时控制器、电源模块;其中,所述左腿和右腿分别与腰部1铰接,并对称设置在腰部1两侧;液压伺服驱动系统2分别与左腿和右腿相连,伺服驱动系统2与实时控制器相连;电源模块对液压伺服驱动系统2供电;
所述腰部1包括:倾角传感器10、负重板11、两个底板12、第二连接板13、第一多维力传感器14、腰部绑带15;其中,两个底板12分别安装在负重板11的两侧;倾角传感器10固定联接在负重板11上;第二连接板13固定联接在负重板11上;第一多维力传感器14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13上;腰部绑带15固定连接在第一多维力传感器14上;所述第一多维力传感器14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液压伺服驱动系统2包括:蓄能器16、第一电液伺服阀17、第二电液伺服阀18、配油盘19、伺服阀放大板36、液压泵站;其中,蓄能器16固定联接在第一连接板9上;第一电液伺服阀17、第二电液伺服阀18均与配油盘19固定联接;配油盘19与第一连接板9固定联接;蓄能器16和配油盘19的进油口均与液压泵站出油口连接;第一电液伺服阀17的进油口、第二电液伺服阀18的进油口均与配油盘19进油口相连,第一电液伺服阀17的出油口与配油盘19的第一出油口相连,第二电液伺服阀18的出油口与配油盘19的第二出油口相连;伺服阀放大板36与底板12固定连接;伺服阀放大板36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右腿和左腿结构相同,包括:髋关节3、大腿4、膝关节5、小腿6、踝关节7、脚掌8、第一连接板9;其中,髋关节3固定联接在底板12上;髋关节3与大腿4固定联接;大腿4和小腿6均与膝关节5铰接;小腿6与踝关节7固定联接;踝关节7与脚掌8通过球铰链连接;液压伺服驱动系统2固定联接在第一连接板9上,第一连接板9固定联接在髋关节3上。
所述髋关节3包括:第一液压缸20、髋关节液压缸连接件21、髋关节连接件22、髋关节旋转编码器23、旋转编码器安装座24、伸长杆25、方端盖26、球窝;其中,第一液压缸20一端与底板12铰接,另一端与髋关节液压缸连接件21铰接;髋关节液压缸连接件21与髋关节连接件22铰接;髋关节旋转编码器23设置在旋转编码器安装座24上;旋转编码器安装座24与伸长杆25通过球窝联接;髋关节旋转编码器23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球窝包括:销钉27、轴承28、球头29;其中,球头29设置在销钉27上,在球头29两侧设置有一对轴承28;销钉27与伸长杆25之间设置有一对轴承28,方端盖26与伸长杆25固定联接,销钉27通过一对方端盖26对其进行轴向限位;球头29固定在旋转编码器安装座24中,销钉27绕球头29旋转,其旋转角度受球窝联接的孔径大小限制。
所述大腿4包括:大腿骨30、第二液压缸31;其中,大腿骨30与伸长杆25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31的一端与大腿骨30铰接,另一端与小腿6铰接;第二液压缸31与大腿骨30铰接。
所述膝关节5包括:膝关节旋转编码器32;其中,大腿骨30与小腿6铰接,膝关节旋转编码器32设置在大腿骨30与小腿6铰接处;膝关节旋转编码器32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小腿6包括:小腿骨33、第二多维力传感器34、支撑板35、小腿绑带37;其中,支撑板35固定联接在小腿骨33上,第二多维力传感器34固定联接在支撑板35上;小腿绑带37固定在第二多维力传感器34上;第二多维力传感器34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踝关节7包括:踝关节球铰链38、踝关节小腿骨连接件39;其中,踝关节小腿骨连接件39一端与小腿骨3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踝关节球铰链38连接。
所述脚掌8包括:脚底板40、脚掌绑带41、脚底压力传感器42;其中,脚底板40与球铰链38固定连接;脚掌绑带41固定在脚底板40上;脚底压力传感器42分别粘接在脚底板40的脚尖、脚中、脚跟三处;脚底压力传感器42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实时控制器可采用的型号为NIcRIO‐9031的产品,但不限于此;所述伺服阀放大板36可采用的型号为StarWO36829/1的产品,但不限于此。
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有7个自由度,其中髋关节3有3个,膝关节5有1个,踝关节7有3个。在这7个自由度中,髋关节3处和膝关节5处的自由度由液压缸驱动,其余的自由度均为被动自由度。
人将腰部绑带15粘接绑于身体的腰部,左右小腿绑带37粘接绑于身体的小腿处,通过自身小腿的运动带动外骨骼下肢机构进行运动。人在运动的同时,安装在腰部1的倾角传感器10能够测量身体偏离竖直面的角度,以判断体姿;安装在腰部1的第一多维力传感器14能够测量人的腰部对髋关节3的用力情况,以判断人的运动目的。髋关节3的三个自由度的运动包括第一液压缸20与髋关节液压缸连接件21完成的伸/屈运动、销钉27与球头29实现的旋内/旋外运动和伸长杆25与销钉27实现的外展/内收运动;第一液压缸20与髋关节液压缸连接件21连接,液压油推动液压缸活塞杆往前运动时,大腿4完成“迈腿”伸/屈运动;销钉27插在球头29中,髋关节3可以实现旋内/旋外运动,这里有一个机械限位功能,可将旋内/旋外运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伸长杆25与销钉27通过轴承28连接,实现髋关节3外展/内收运动,在伸长杆25上设置有机械限位,可将外展/内收运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髋关节3的三个自由度的运动情况,可产生不同的位移大小,通过安装在髋关节3的旋转编码器23和安装在脚底压力传感器42可检测角度的大小和脚掌对地面的用力情况,从而得出大腿4的位姿和判断步态。膝关节5的一个自由度是这样实现的:第二液压缸31与大腿骨30铰接,当液压缸活塞杆伸长时,大腿4完成“迈腿”伸/屈运动,同时膝关节5的伸/屈也是完成人体“迈步”动作的主动作;根据膝关节5的运动情况,可产生一定的旋转角度,通过安装在膝关节5的旋转编码器36和安装在脚底压力传感器42可检测角度的大小和脚掌对地面的用力情况,得出小腿6的位姿和判断步态。踝关节7的三个自由度分别是伸/屈、外展/内收、旋内/旋外,通过用球铰链的形式来实现踝关节7的三自由度运动。

Claims (8)

1.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1)、左腿、右腿、液压伺服驱动系统(2)、实时控制器、电源模块;其中,所述左腿和右腿分别与腰部(1)铰接,并对称设置在腰部(1)两侧;液压伺服驱动系统(2)分别与左腿和右腿相连,伺服驱动系统(2)与实时控制器相连;电源模块对液压伺服驱动系统(2)供电;
所述腰部(1)包括:倾角传感器(10)、负重板(11)、两个底板(12)、第二连接板(13)、第一多维力传感器(14)、腰部绑带(15);其中,两个底板(12)分别安装在负重板(11)的两侧;倾角传感器(10)固定联接在负重板(11)上;第二连接板(13)固定联接在负重板(11)上;第一多维力传感器(14)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13)上;腰部绑带(15)固定连接在第一多维力传感器(14)上;所述第一多维力传感器(14)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液压伺服驱动系统(2)包括:蓄能器(16)、第一电液伺服阀(17)、第二电液伺服阀(18)、配油盘(19)、伺服阀放大板(36)、液压泵站;其中,蓄能器(16)固定联接在第一连接板(9)上;第一电液伺服阀(17)、第二电液伺服阀(18)均与配油盘(19)固定联接;配油盘(19)与第一连接板(9)固定联接;蓄能器(16)和配油盘(19)的进油口均与液压泵站出油口连接;第一电液伺服阀(17)的进油口、第二电液伺服阀(18)的进油口均与配油盘(19)进油口相连,第一电液伺服阀(17)的出油口与配油盘(19)的第一出油口相连,第二电液伺服阀(18)的出油口与配油盘(19)的第二出油口相连;伺服阀放大板(40)与底板(12)固定连接;伺服阀放大板(36)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腿和左腿结构相同,均包括:髋关节(3)、大腿(4)、膝关节(5)、小腿(6)、踝关节(7)、脚掌(8)、第一连接板(9);其中,髋关节(3)固定联接在底板(12)上;髋关节(3)与大腿(4)固定联接;大腿(4)和小腿(6)均与膝关节(5)铰接;小腿(6)与踝关节(7)固定联接;踝关节(7)与脚掌(8)通过球铰链连接;液压伺服驱动系统(2)固定联接在第一连接板(9)上,第一连接板(9)固定联接在髋关节(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髋关节(3)包括:第一液压缸(20)、髋关节液压缸连接件(21)、髋关节连接件(22)、髋关节旋转编码器(23)、旋转编码器安装座(24)、伸长杆(25)、方端盖(26)、球窝;其中,第一液压缸(20)一端与底板(12)铰接,另一端与髋关节液压缸连接件(21)铰接;髋关节液压缸连接件(21)与髋关节连接件(22)铰接;髋关节旋转编码器(23)设置在旋转编码器安装座(24)上;旋转编码器安装座(24)与伸长杆(25)通过球窝联接;髋关节旋转编码器(23)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所述球窝包括:销钉(27)、轴承(28)、球头(29);其中,球头(29)设置在销钉(27)上,在球头(29)两侧设置有一对轴承(28);销钉(27)与伸长杆(25)之间设置有一对轴承(28),方端盖(26)与伸长杆(25)固定联接,销钉(27)通过一对方端盖(26)对其进行轴向限位;球头(29)固定在旋转编码器安装座(24)中,销钉(27)绕球头(29)旋转,其旋转角度受球窝联接的孔径大小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4)包括:大腿骨(30)、第二液压缸(31);其中,大腿骨(30)与伸长杆(25)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31)的一端与大腿骨(30)铰接,另一端与小腿(6)铰接;第二液压缸(31)与大腿骨(30)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膝关节(5)包括:膝关节旋转编码器(32);其中,大腿骨(30)与小腿(6)铰接,膝关节旋转编码器(32)设置在大腿骨(30)与小腿(6)铰接处;膝关节旋转编码器(32)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6)包括:小腿骨(33)、第二多维力传感器(34)、支撑板(35)、小腿绑带(37);其中,支撑板(35)固定联接在小腿骨(33)上,第二多维力传感器(34)固定联接在支撑板(35)上;小腿绑带(37)固定在第二多维力传感器(34)上;第二多维力传感器(34)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踝关节(7)包括:踝关节球铰链(38)、踝关节小腿骨连接件(39);其中,踝关节小腿骨连接件(39)一端与小腿骨(3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踝关节球铰链(3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8)包括:脚底板(40)、脚掌绑带(41)、脚底压力传感器(42);其中,脚底板(40)与球铰链(38)固定连接;脚掌绑带(41)固定在脚底板(40)上;脚底压力传感器(42)分别粘接在脚底板(40)的脚尖、脚中、脚跟三处;脚底压力传感器(42)与实时控制器相连。
CN201520614834.1U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 Active CN204995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4834.1U CN204995759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4834.1U CN204995759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95759U true CN204995759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2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14834.1U Active CN204995759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95759U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6931A (zh) * 2016-04-01 2016-06-22 彭传新 行走助力装置
CN106272337A (zh) * 2016-08-25 2017-01-0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
CN106859922A (zh) * 2017-03-13 2017-06-20 张萌 一种基于可变柔性关节的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CN107150335A (zh) * 2017-07-19 2017-09-12 深圳龙海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式机器人
CN107320292A (zh) * 2017-08-07 2017-11-0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管状模块化可穿戴外骨骼助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69367A (zh) * 2017-10-18 2018-01-12 袁方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CN108081249A (zh) * 2018-02-01 2018-05-29 清远初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电混合动力系统的随行自控助力机械骨骼
CN108158786A (zh) * 2017-12-26 2018-06-15 浙江大学 一种三自由度外骨骼髋关节多重限位装置
CN108186287A (zh) * 2018-02-01 2018-06-22 东南大学 多自由度储能足部机构
CN108670731A (zh) * 2018-05-25 2018-10-19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电液混合驱动的外骨骼装置
CN108721061A (zh) * 2018-03-26 2018-11-02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新型辅助机械肢体装置
CN109009891A (zh) * 2018-08-14 2018-12-18 浙江大学 可穿戴式电驱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
CN109677501A (zh) * 2018-12-26 2019-04-26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不依赖于外置动力源的液压双足机器人
CN110074949A (zh) * 2019-06-11 2019-08-02 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及应用方法
CN110193815A (zh) * 2019-05-08 2019-09-03 三峡大学 一种可穿戴助力起升外骨骼装备
CN110327189A (zh) * 2019-08-16 2019-10-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外骨骼的模块化关节
CN111251275A (zh) * 2020-01-20 2020-06-09 杭州风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传感靴以及含其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CN111904793A (zh) * 2020-08-13 2020-11-10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及控制系统
CN112545846A (zh) * 2020-12-29 2021-03-2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意图识别的动力型多自由度助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CN112603612A (zh) * 2020-12-25 2021-04-06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仿生下肢
CN113181009A (zh) * 2021-04-23 2021-07-3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新型自平衡外骨骼机器人
CN113280015A (zh) * 2021-05-10 2021-08-20 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集成液压驱动装置及外骨骼机器人
CN114376857A (zh) * 2021-12-08 2022-04-22 浙江大学 卧式下肢六自由度全关节助力康复机械腿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6931A (zh) * 2016-04-01 2016-06-22 彭传新 行走助力装置
CN106272337A (zh) * 2016-08-25 2017-01-0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
CN106859922A (zh) * 2017-03-13 2017-06-20 张萌 一种基于可变柔性关节的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CN107150335A (zh) * 2017-07-19 2017-09-12 深圳龙海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式机器人
CN107320292A (zh) * 2017-08-07 2017-11-0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管状模块化可穿戴外骨骼助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69367A (zh) * 2017-10-18 2018-01-12 袁方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CN108158786A (zh) * 2017-12-26 2018-06-15 浙江大学 一种三自由度外骨骼髋关节多重限位装置
CN108081249A (zh) * 2018-02-01 2018-05-29 清远初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电混合动力系统的随行自控助力机械骨骼
CN108186287A (zh) * 2018-02-01 2018-06-22 东南大学 多自由度储能足部机构
CN108721061A (zh) * 2018-03-26 2018-11-02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新型辅助机械肢体装置
CN108670731A (zh) * 2018-05-25 2018-10-19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电液混合驱动的外骨骼装置
CN108670731B (zh) * 2018-05-25 2020-04-07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电液混合驱动的外骨骼装置
CN109009891A (zh) * 2018-08-14 2018-12-18 浙江大学 可穿戴式电驱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
CN109677501A (zh) * 2018-12-26 2019-04-26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不依赖于外置动力源的液压双足机器人
CN109677501B (zh) * 2018-12-26 2024-01-26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不依赖于外置动力源的液压双足机器人
CN110193815A (zh) * 2019-05-08 2019-09-03 三峡大学 一种可穿戴助力起升外骨骼装备
CN110074949A (zh) * 2019-06-11 2019-08-02 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及应用方法
CN110327189A (zh) * 2019-08-16 2019-10-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外骨骼的模块化关节
CN111251275A (zh) * 2020-01-20 2020-06-09 杭州风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传感靴以及含其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CN111904793A (zh) * 2020-08-13 2020-11-10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及控制系统
CN112603612A (zh) * 2020-12-25 2021-04-06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仿生下肢
CN112545846A (zh) * 2020-12-29 2021-03-2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意图识别的动力型多自由度助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CN112545846B (zh) * 2020-12-29 2023-11-21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意图识别的动力型多自由度助行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CN113181009A (zh) * 2021-04-23 2021-07-3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新型自平衡外骨骼机器人
CN113181009B (zh) * 2021-04-23 2022-02-0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新型自平衡外骨骼机器人
WO2022222501A1 (zh) * 2021-04-23 2022-10-27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新型自平衡外骨骼机器人
CN113280015A (zh) * 2021-05-10 2021-08-20 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集成液压驱动装置及外骨骼机器人
CN114376857A (zh) * 2021-12-08 2022-04-22 浙江大学 卧式下肢六自由度全关节助力康复机械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95759U (zh) 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
CN105105973B (zh) 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
CN105193534B (zh) 一种可穿戴式助力外骨骼下肢机构的控制方法
CN105686930B (zh) 一种连杆关节一体化液压驱动外骨骼
Ding et al. Biomechanical and phys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ulti-joint assistance with soft exosuits
CN105965483B (zh) 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CN106109181B (zh) 一种复位外骨骼关节及其外骨骼助力装置
CN101786478B (zh) 具有反力矩结构的虚拟力控制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CN103610568B (zh) 一种拟人化的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CN105686927B (zh) 可折叠便携式下肢外骨骼
CN203861522U (zh) 一种可穿戴式踝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装置
CN103610569A (zh) 一种穿戴式下肢助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6085037U (zh) 一种可穿戴式负重外骨骼
CN105415353A (zh) 一种气动助力装置用上肢结构
Lovrenovic et al.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cent development of lower extremity exoskeletons for walking assist
CN211076125U (zh) 一种位置、力控液压双足机器人下肢机构
CN105030486B (zh) 一种助行外骨骼无动力机械足
Guan et al. Development of exoskeletons and applications on rehabilitation
CN205612707U (zh) 一种连杆关节一体化液压驱动外骨骼
CN206855436U (zh) 多自由度机械外骨骼装置
CN205459236U (zh) 可折叠便携式下肢外骨骼
Zoss et al. Architecture and hydraulics of a lower extremity exoskeleton
CN106943282A (zh) 一种多足助力康复机器人
Mohri et al. Development of endoskeleton type knee auxiliary power assist suit using pneumatic artificial muscles
Yue et al. Design of a wearable sensing system for a lower extremity exoskelet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31

Address after: Room 607, D9 building, Hefei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800 West Wangjiang Road, Hefei, Anhui, China

Patentee after: ANHUI SANLI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Zhangjiang High Tech Park of Pudong New Area Songtao Road No. 489 Building 1 room 203C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henqing Indust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