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91788U - 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电池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电池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91788U
CN204991788U CN201520293854.3U CN201520293854U CN204991788U CN 204991788 U CN204991788 U CN 204991788U CN 201520293854 U CN201520293854 U CN 201520293854U CN 204991788 U CN204991788 U CN 204991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negative pole
cylinder manifold
terminal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938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rante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余正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余正明 filed Critical 余正明
Priority to CN2015202938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91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91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91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连接件,包括负极爪、正极爪以及将正极爪和负极爪连接的端子支架,所述负极爪为由端子支架垂直延伸出的末端向内凸出的曲面结构,所述正极爪曲面反折弹性正压接结构。同时还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包括将多层由电池单体组成的电池排组逐层连接的夹板组件,以及设置于由多层电池排组组成的电池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的汇流板组件,所述夹板组件包括夹板主体和嵌接于夹板主体内部的夹板端子,所述夹板端子包括即由多个电池连接件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紧密,通过正极受力的方法,压力充分,无需焊接,避免了因焊接造成的损坏电池的隐患,同时便于拆卸,便于监测电池使用状况,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电池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相应的电池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需要大容量电池的设备中,一般采用多个小容量电池通过串联和并联组成所需容量的电池组,目前的电池连接方法为通过导电片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点焊连接起来,但是采用焊接的方法容易损坏电池,且焊接后的电池难以拆卸,不便于检测更换,虽然目前也存在一些不需要焊接的电池连接器,但结构的设计还未成熟,造成电池之间的连接不牢固,容易出现松动、接触不良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相应的电池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连接件,用于将纵向和横向布置的电池组中的电池连接在一起,包括用于连接下方电池负极的负极爪、用于连接上方电池正极的正极爪以及将正极爪和负极爪相连接的端子支架,若干端子支架相互连接实现横向布置的电池之间的并联;所述负极爪为由端子支架平面周边向上突起的多个末端向内凸出的曲面结构,所述正极爪为设于端子支架平面内的曲面反折弹性正压接结构。
优选的具体方案为:所述曲面反折弹性正压接结构包括横跨连接于端子支架上的横梁,以及由横梁中部延伸出的三折弯曲结构,所述三折弯曲结构包括峰面拱向电池负极端的第一弯曲结构、峰面拱向电池正极端的第二弯曲结构和峰面拱向横梁的第三弯曲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连接器的方案为:一种电池连接器,包括将多层由电池单体组成的电池排组逐层连接的夹板组件,以及设置于由多层电池排组组成的电池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的汇流板组件,所述夹板组件包括夹板主体和嵌接于夹板主体内部的夹板端子,所述夹板端子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如上所述的电池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夹板主体包括卡接电池负极的负极端面和卡接电池正极的正极端面,所述负极端面包括多个负极卡接圆槽,负极卡接圆槽上设有供负极爪嵌接的竖槽以及供端子支架穿过并联各负极卡接圆槽的通槽,所述正极端面包括多个正极卡接圆槽。
优选的,所述夹板端子的一侧端还设置了检测端,所述夹板主体的负极端面对应设置了供检测端穿过固定的检测平台。
优选的,所述汇流板组件包括汇流板主体和嵌接于汇流板主体内的汇流板弹片。
优选的,所述汇流板弹片包括接触电池正极端或电池负极端的弹耳和将弹耳并联的汇流支架,汇流支架的一侧延伸出极耳,所述弹耳为峰面拱向电池正极端或电池负极端的曲面弹片,所述汇流板主体包括嵌接汇流板弹片的沟槽和引出极耳的侧槽。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锁紧电池组的栓柱装置,所述汇流板主体和夹板主体上设有供栓柱装置穿过的栓孔。
优选的,所述栓柱装置包括螺丝和螺帽,所述汇流板主体的外表面设有容置螺丝头部或螺帽的大直径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采用最少的组件形成,且结构简单、连接紧密,通过正极受力的方法,压力充分,无需焊接,且可适应不同大小的电池正极端,避免了因焊接造成的损坏电池的隐患,同时便于拆卸,便于监测电池使用状况,安全性高,且具体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曲面反折弹性正压接结构的正极爪可针对较小的电池正极端采用三折弯曲结构弹性接触电池正极,解决焊接损坏电池的问题和降低装配成本;
2、夹板端子的各个端子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每个连接梁上均设有预折断痕,即使得每个电池单体连接处均设计有预折断,用户可以根据连接电路需要选择断开不需要的连接,使用灵活方便;
3、电池组总正极和总负极的连接采用整体汇流板组件中的弯曲弹耳弹性接触,作为总负极的汇流板组件引出带孔的极耳作为接线端子,使用电线连接至总正极,降低负极汇流板材料成本和组装成本;
4、电池组中间夹板端子的一侧端还设置了检测端,便于探测电压控制线的连接;
5、电池组组装完成后采用螺杆连接,紧固,有效防止因振动导致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连接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汇流板组件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汇流板组件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汇流板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汇流板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排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夹板组件负极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夹板组件正极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夹板主体负极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夹板主体正极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夹板端子曲面反折弹性正压接结构正极接触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B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曲面反折弹性正压接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栓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夹板端子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连接器,将如图6所示的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的电池排组1逐层连接并固定锁紧,内部设置将电池排组中的各电池单体并联和将各层电池排组串联的机制,并引出检测端可对每一层的电池排组进行探测检测,各层电池排组紧密结合,采用弹性压接方式可防止振动引起的连接松动,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且不需要对电池进行焊接,避免了因焊接带来的电池损坏的问题,所有电连接器件如夹板端子、汇流板弹片等均为磷铜材质,达到降低电池组内阻的目的。
本实施例组装的电池连接器连接四层5×5的电池排组1,每层电池排组1之间采用夹板组件2连接,连接后的四层电池排组的总正和总负极分别都设置了汇流板组件3,最后采用栓柱装置6本实施例采用如图所示的螺丝62从总负极汇流板组件穿过四层由夹板组件连接的电池排组最后穿过总正极后用螺帽63锁紧固定。
其中,如图2、3所示,汇流板组件3包括汇流板主体31和嵌接于汇流板主体内的汇流板弹片32,如图4所示,汇流板弹片32为将总正极或总负极并联连接并引出极耳作为总正极端或总负极端的组件,包括嵌接于汇流板主体31内的汇流支架34,汇流支架34为一整体连接的导电体,本实施例的汇流支架34分为25个小单位,每个小单位中设置有与电池正极端或负极端弹性接触的弹耳33,弹耳33为汇流支架34中每个小单位延伸出的曲面弹片,其曲面的峰面拱向与其接触的电池正极端或电池负极端,汇流支架34的一侧延伸出极耳35,作为组装完成的电池组的总正极或总负极;如图5所示,汇流板主体31内部为供汇流板弹片32嵌入的沟槽36,以及在汇流支架34的每四个小单位的中间设置连接螺丝62的柱体,柱体中间设置供螺丝62穿过的栓孔61,汇流板主体31的一侧对应极耳35设置了侧槽37,极耳35从侧槽出引出供外部电路连接,汇流板主体的外表面还设置了容置螺丝62的头部或螺帽的大直径圆孔64;组装于电池组总正极的汇流板组件,其弹耳33弹性压接总正极的每个电池单体的正极端,延伸出的极耳35为电池组的总正极外部连接端;组装于电池组总负极的汇流板组件,其弹耳33弹性压接总负极的每个电池单体的负极端,延伸出的极耳35为电池组的总负极外部连接端。
如图7、8所示,夹板组件2包括夹板主体4和嵌接于夹板主体4内的夹板端子5,夹板主体4包括如图9所示的负极端面41和如图10所示的正极端面42,负极端面41上设置了25个负极卡接圆槽43,用于连接电池的负极端,每个负极卡接圆槽43内侧壁等距设置了竖槽44,各负极卡接圆槽43之间设置了通槽45;正极端面42上设置了与负极卡接圆槽43相通的正极卡接圆槽46;夹板主体4与汇流板主体31对应也设置了螺丝穿过的栓孔61;夹板组件2的一侧设置了检测平台47。
如图11、12所示,夹板端子5为一整体连接的导电体,包括端子支架53和由端子支架53延伸出的正极爪51和负极爪52,通过正极爪51和负极爪52将上下电池排组1串联,并通过端子支架将上下电池排组并联;所述端子支架53由25个与电池单体直径相匹配的圆环依次并联组成,每个圆环上等距垂直延伸出四个负极爪,当夹板端子5嵌接于夹板本体4上时,负极爪正好嵌接在竖槽44上,负极爪末端为向内凸出的曲面结构,可与卡入负极卡接圆槽43的电池负极端紧密连接,且在振动环境下,其曲面结构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依然与电池负极紧密接触,避免了因电池的振动而出现连接松动的问题;端子支架53的一侧还延伸设置了检测端58,当夹板端子5嵌接在夹板本体4上时,检测端58正好嵌接于检测平台47上,可通过检测端58探测电池组中各层电池排组的连接情况,以及电压的测量,便于对电池组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电池组的保养和安全防护。
本实用新型夹板端子5的正极爪采用了曲面反折弹性正压接结构51b形式,如图所示,曲面反折弹性正压接结构51b包括横跨连接于端子支架53上的横梁56,以及由横梁56中部延伸出的三折弯曲结构57,所述三折弯曲结构57包括峰面拱向电池负极端的第一弯曲结构571、峰面拱向电池正极端的第二弯曲结构572和峰面拱向横梁的第三弯曲结构573。当电池正极端卡接在夹板组件2的正极端面上时,电池正极端压接第二弯曲结构572,同时上一层的电池排组的负极端压接到第一弯曲结构571,第三弯曲结构573接触到横梁56,从而上下层的电池负极端和正极端以及横梁达到一个平衡的压接状态,且在电池受振动影响时,在三折弯曲结构57的作用下,使得上下层电池排组之间依然紧密结合。
另外在夹板端子的各个端子支架之间的连接梁两端均设有预折断痕59,即使得每个电池单体连接处均设计有预折断,用户可以根据连接电路需要选择断开不需要的连接,使用灵活方便。
以上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或具体的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例如,对于夹板端子5,其检测端58的设计可如图15,则对应的夹板主体结构也相应变化即可,形成如图16所示的电池组。又如汇流支架的伸出极耳的形状也都可根据需求设计,再此不一一赘述。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连接件,用于将纵向和横向布置的电池组中的电池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下方电池负极的负极爪(52)、用于连接上方电池正极的正极爪(51)以及将正极爪(51)和负极爪(52)相连接的端子支架(53),若干端子支架(53)相互连接实现横向布置的电池之间的并联;所述负极爪(52)为由端子支架(53)平面周边向上突起的多个末端向内凸出的曲面结构,所述正极爪(51)为设于端子支架(53)平面内的曲面反折弹性正压接结构(51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反折弹性正压接结构(51b)包括横跨连接于端子支架(53)上的横梁(56),以及由横梁(56)中部延伸出的三折弯曲结构(57),所述三折弯曲结构(57)包括峰面拱向电池负极端的第一弯曲结构(571)、峰面拱向电池正极端的第二弯曲结构(572)和峰面拱向横梁的第三弯曲结构(573)。
3.一种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多层由电池单体组成的电池排组(1)逐层连接的夹板组件(2),以及设置于由多层电池排组(1)组成的电池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的汇流板组件(3),所述夹板组件(2)包括夹板主体(4)和嵌接于夹板主体(4)内部的夹板端子(5),所述夹板端子(5)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端子(5)的各个端子支架(53)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每个连接梁上均设有预折断痕(5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主体(4)包括卡接电池负极的负极端面(41)和卡接电池正极的正极端面(42),所述负极端面(41)包括多个负极卡接圆槽(43),负极卡接圆槽(43)上设有供负极爪(52)嵌接的竖槽(44)以及供端子支架(53)穿过并联各负极卡接圆槽(43)的通槽(45),所述正极端面(42)包括多个正极卡接圆槽(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端子(5)的一侧端还设置了检测端(58),所述夹板主体(4)的负极端面(41)对应设置了供检测端(58)穿过固定的检测平台(4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组件(3)包括汇流板主体(31)和嵌接于汇流板主体(31)内的汇流板弹片(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弹片(32)包括接触电池正极端或电池负极端的弹耳(33)和将弹耳(33)并联的汇流支架(34),汇流支架(34)的一侧延伸出极耳(35),所述弹耳(33)为峰面拱向电池正极端或电池负极端的曲面弹片,所述汇流板主体(31)包括嵌接汇流板弹片(32)的沟槽(36)和引出极耳(35)的侧槽(37)。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锁紧电池组的栓柱装置(6),所述汇流板主体(31)和夹板主体(4)上设有供栓柱装置(6)穿过的栓孔(6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柱装置(6)包括螺丝(62)和螺帽(63),所述汇流板主体(31)的外表面设有容置螺丝(62)头部或螺帽(63)的大直径圆孔(64)。
CN201520293854.3U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电池连接器 Active CN204991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3854.3U CN204991788U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电池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3854.3U CN204991788U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电池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91788U true CN204991788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26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93854.3U Active CN204991788U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电池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91788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7063A (zh) * 2016-08-26 2016-12-07 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组件及组合电池
CN106935918A (zh) * 2017-04-09 2017-07-07 河南锂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的电池包并联电路结构
CN107528019A (zh) * 2016-06-17 2017-12-29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组
CN107658416A (zh) * 2017-09-30 2018-02-02 东莞市德尔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免点焊连接件、免点焊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CN110050361A (zh) * 2017-05-25 2019-07-23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以及用于制造电池模块的方法
CN110854321A (zh) * 2019-09-20 2020-02-28 杭州乾代科技有限公司 模块化锂电池模组制造方法
CN111602262A (zh) * 2017-11-15 2020-08-28 皮姆科技术公司 由多个电池电芯的免焊接组件构成的电力单元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8019A (zh) * 2016-06-17 2017-12-29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组
CN107528019B (zh) * 2016-06-17 2023-04-25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组
CN106207063A (zh) * 2016-08-26 2016-12-07 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组件及组合电池
CN106207063B (zh) * 2016-08-26 2018-10-12 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组件及组合电池
CN106935918A (zh) * 2017-04-09 2017-07-07 河南锂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的电池包并联电路结构
CN106935918B (zh) * 2017-04-09 2019-08-09 河南锂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的电池包并联电路结构
CN110050361A (zh) * 2017-05-25 2019-07-23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以及用于制造电池模块的方法
CN110050361B (zh) * 2017-05-25 2023-04-28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以及用于制造电池模块的方法
CN107658416A (zh) * 2017-09-30 2018-02-02 东莞市德尔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免点焊连接件、免点焊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CN111602262A (zh) * 2017-11-15 2020-08-28 皮姆科技术公司 由多个电池电芯的免焊接组件构成的电力单元
CN111602262B (zh) * 2017-11-15 2022-07-15 皮姆科技术公司 由多个电池电芯的免焊接组件构成的电力单元
CN110854321A (zh) * 2019-09-20 2020-02-28 杭州乾代科技有限公司 模块化锂电池模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3003U (zh) 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电池连接器
CN204991788U (zh) 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电池连接器
CN204732466U (zh) 一种电池连接件及电池连接器
US9819001B2 (en) Laminated lithium battery module
CN105810873B (zh) 一种具有分体组合式集流板的软包电池模组
CN201392860Y (zh) 电池的组合连接装置
CN108735938A (zh) 一种极耳免焊接无孔电池模组
CN209592106U (zh) 具有自保护功能的圆柱型电芯电池模组
CN107425164A (zh) 电池连接支架
CN208923232U (zh) 一种电芯相对独立的电池模组
CN201218824Y (zh) 一种燃料电池单片电压采集装置
CN107634173A (zh) 锂离子电池免点焊连接件、免点焊连接单元及电池模组
CN106910864A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的串并联组装结构
CN206820050U (zh) 电池模组
CN212907887U (zh) 一种电池模块、电池模组及电气设备
CN204315654U (zh) 聚合物锂电池串并联线路固定板
CN207320185U (zh) 一种电池连接支架
CN209571473U (zh) 一种锂电池组
CN203119411U (zh) 集束耐张线夹
CN206685459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的串并联组装结构
CN206040763U (zh) 一种电池弹性连接装置
CN206096229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镉压测试仪
CN216161748U (zh) 太阳能电池分步印刷的栅线结构
CN104377336A (zh) 锂离子电池组
CN207441839U (zh) 一种安全保护型电池汇流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29

Address after: 516006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aan Road No. 8 building four floor G No. 400-13

Patentee after: Huizhou City WORLDTEX Dingxi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uicheng District Xiaojinkou stone seven road 516000 Guangdong city in Huizhou Province, Huizhou City, No. 288

Patentee before: Yu Zhengm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02

Address after: Seven road 516023 in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Huicheng District Xiaojinkou Jinshi No. 288

Patentee after: Huizhou Trantek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aan Road No. 8 building four floor G No. 400-13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City WORLDTEX Dingxi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